個人部位裡十大持股 (佔配置約 85% 資金) YTD 表現,大致上可以看得出來關聯性算高,也就是說並不屬於"穩健"配置,風險程度偏高,稍微簡評。
TSLA 是我部位去年最強,但也是今年表現最弱,仍然讓他擔任主力部位,成長性毋庸置疑、自動駕駛雖然很多人吐槽是 L2,但幾乎是開過各品牌自駕功能者共識的冠軍、馬誼郎的預期出貨量也都有達到,買了一台特斯拉幫自己的投資貢獻營收。至於 Robotaxi 和 Teslabot,我覺得對公司估值尚無幫助,但如果再來一次年初的成長股之亂,說不定又要飛天了,有夢最美;
NFLX 四月財報前大力加碼結果硬吃 -10%,錄了一集「網飛往地上飛」安慰自己,終於在今天創新高,最強大的 churn rate 代表最強大的 LTV,也代表著制價權,我覺得串流之王當之無愧,後人要追還要時間。迪士尼雖然有 Disney+,先不論績效,產品組合有其他東西純度就輸了;
NVDA 就一直飛,中間盤整時也沒什麼動搖,不管是 metaverse, AI, server, 自駕、電玩,什麼酷題材都有他,若用「可預期的未來」來做選股的話,絕對是首選;
NET 最早和 GG 對拚的標的,其實在去年的時候市場和輿論都是比較喜歡 FSLY,兩者業務有類似之處但不重疊,後來 FSLY 和 AKAM 股價表現較差一起砍掉,事後財報驗證沒有冤枉這兩隻;
FB 不用多說就是 #相信蜥蜴,我整天都這樣洗腦大家,雖然臉書最常獲得罵名,但想想為什麼大家還是一直用臉書答案就很明顯了吧,其對於 VR/AR 的布局值得期待;
MSFT 把它當成墊底石最適合,停損停利就拿它來停泊資金,發現酷東西就從這裡殺肉,他是你最佳的朋友,也是配置裡最穩的選擇之一;
CRWD 是目前防毒公司成長性最好的代表之一,zero trust 先鋒,每次只要有駭客出來亂,就又免費廣告,在區塊鏈打入華爾街之後,整天被駭的特性,一定只會獲得更多關注;
SQ 這隻也是信仰股,單純覺得他的估值一定要超過 PYPL 才是,同時是疫情受害也是受惠股, Cash app 功能強大,數位存款、轉帳、發薪、消費、投資股市/加密貨幣都做得到,關在家裡就用這個。而解封出外之後,廣大的 SME 都是 Square 支付的好夥伴。
UI 是聽到教練介紹之後,自己安裝了他家的 wifi,然後得知老闆和麻吉兄弟是朋友,股價表現又穩健上爬,就直接買進了,沒算估值、也沒管評價,反正東西好用就買來投資。
AMZN 雖然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是電商,但實際上是雲端界的王,AWS 是這家公司估值可以屌壓另個販售霸主 WMT 的主因,家大業大什麼都做,雲端的路還很長,在持股裡面算和 MSFT 同個地位,也就是假設短期內發生股災,會比較無顧忌敢撿,也安心的好東西。
今年停損的大部位:
TDOC 是遠距醫療公司,吃下 LVGO 之後本來是很看好,但在上次財報發現成長減緩後就賣了,也吃了二十幾 % 的虧損。
連續兩年好年,過得這麼幸福真的沒問題嗎?祝大家順利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実験道場 / Jikkendoj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気ラップマンシリーズ最新作!なんと、豪華なお姫様ドレスをラップでぐるぐる巻きにしちゃう? スペシャルな映像になってます❤️ なぜドレス?それは今後発表する動画をお楽しみに✨✨ ただいまゆっくり更新になっている実験道場です! たくさん投稿できなくてごめんね✨ そのぶんゆとりをもち、ストレスフリー...
sq 停 更 在 Facebook 八卦
轉載好文,勇敢面對COVID病毒
張凱銘醫師(美國紐約市立醫院感染科醫師)
5月14日下午1:21
發表於【COVID-19 醫療人員防疫戰術戰技交流中心】
**文章最後面補充以下章節:兒童,孕婦,COVID後遺症,COVID傳染途徑,疫苗副作用處置**
*再補充DVT prophylasix, ivermectin, 非嚴重COVID病人*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目前僅有美國Pfzier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他們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去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深部靜脈栓塞預防(DVT prophylasix):
在美國不管什麼原因住院,沒有明顯禁忌症基本上都會每天皮下注射抗凝血劑enoxaparin SQ 40 mg daily預防DVT,這個是在COVID疫情之前就一直這樣。COVID的其中一個致病機轉是因為他容易形成微血栓microthrombi堵塞肺部導致缺氧甚至是到處形成DVT或肺栓塞PE。然而研究顯示,給治療DVT/PET的劑量enoxaparin 1 mg/kg BID一天兩次的高劑量用於COVID住院病人,對於預後並沒有顯著差異,意思是說你不需要每個COVID病人都給抗凝血劑的治療劑量,建議一般住院病人給預防劑量就可以。然而我知道台灣或者說東方人的血栓機率本來就低於西方人,因此本來在台灣住院病人就沒有用enoxaparin DVT ppx的習慣,但我還是會建議要定期檢查病人有沒有什麼症狀,驗d-dimer,如果有升高可能要小心DVT or PE,如果真的有還是要給治療劑量。另外有研究指出,COVID病人可以給aspirin,算是輕度的抗凝血劑,對預後也許有幫助,這可能需要更多證據。
#Ivermectin:
Ivermectin是用來治療寄生蟲的藥,有些人腦筋動到ivermectin做研究有小部份說對COVID有幫助,但是美國感染科(IDSA)的建議是不要例行性的使用ivermectin治療COVID,只建議用在臨床試驗的情況。個人覺得用治療寄生蟲的藥來對抗病毒學理好像沒什麼道理應該不會有用。
#非嚴重COVID病人:
我不知道之後疫情會怎麼變化,但如果疫情非常嚴重在社區散開,那輕重症分流就會很重要, 多半人感染了實際上只有輕症而已,COVID不是黑死症!!希望台灣可以不要有獵巫的行為對患者指指點點。台灣醫療器材法規似乎很嚴格?在美國藥局或網路上隨便很容易可以買到手指的血氧機(pulse oximetry)一台很便20-30美金而已,因為COVID本身是病毒,意思是大部分還是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沒有缺氧hypoxia,那其實就沒什麼醫療治療可以做了,所以發燒等症狀還是吃退燒藥為,那在家用血氧機監測自己氧氣濃度,沒有缺氧其實就可以不用擔心。不過高危險族群還是會建議給單株抗體看能不能趕快中和病毒導致不會演變嚴重。如果嚴重病人在ICU插管住院甚至一個月以上,其實也跟COVID無關了,因為肺部已經嚴重受損, 高品質的ICU照護就會是關鍵(回歸到一般內科的基本治療).
sq 停 更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八卦
前兩天與鋒哥在CH上的訪談,介紹我的新書《美股投資學》與投資相關的問題這邊整理重點跟大家分享
因為有4000多字,也可以直接看網站文章(放留言)
👉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你認為投資美股的三個理由是什麼?
多一個資產配置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世界的變化(最創新,最熱門的產業趨勢)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資金會找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市場,所以當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的時候,美股就會愈來愈熱。但是我不會覺得台股就一定不好,找到自己能發揮跟獲利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 鋒哥提到"台積電也是可以接軌世界,打國際市場的公司"
但我認為我知道半導體產業未來有發展前景,也知道台積電絕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但真的要分析技術面問題(製程、技術、供應鏈等)仍超出能力圈。美股許多公司都是消費、生活類股,以餐飲來說瓦城、豆府也是好公司,但是就市場發展性來說沒有像美股餐飲那麼快速。
👉 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而不是股票分析師,是不是可以好好說明這個觀念?
巴菲特說把要用一家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投資。這也是我認為閱讀對投資的重要性,你如果都是用單一標準,單一因素或是價格,用自己的立場來分析公司會太狹隘,但是如果靠閱讀書籍你得到的是別人的思考模式,會更有同理心。
我自己也有經營公司,當面對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會怎麼處理,別人遇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會不會比我處理得更好,那我下次可能就可以去調整自己的方法。另外就是在評估公司的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哪一個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最可行,對公司幫助最大的,如果管理層跟我想的一樣,那我會更想投資這家公司。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也是由領導人帶領,底下的人有沒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員工流動率,高管行為,甚至到客戶是否對公司有信心,黏著度怎麼樣,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
👉 鋒哥問一開始是企業分析師,等到進出場時是不是就變成股票分析師(看價格與技術分析)
用商業的角度看公司,真的看好了就耐心等待一個好的進場時機。技術分析是用來避免追高殺低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拿來確認,而不是用來預測,而通常技術分析的轉折點為也會伴隨著催化劑產生(包括營收表現由虧轉盈,更換管理層,賣資產等基本面消息)
👉 用財報評估公司,但財報資料畢竟是公開資訊,會做資產重估嗎?
鋒哥認為像哥倫比亞價值投資課中提到的對資產價值重估,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賺取超額報酬。
作資產重估像《21世紀價值投資》中討論的內容,重新複製一個公司的成本要多少?要對產業與財務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投資人在做估值時用資訊網站提供的功能,設定參數找到合理的區間即可,剩下的則是對市場的敏銳度來找到順風產業。也可參考紐約大學教授Damodaran的網站Musing on Markets參考他的方式與觀點(著作:當代財經大師的估值課)。
另外我認為股價是公司的營運表現+對未來的成長
所以檢視公司的財報就是了解公司過去的營運趨勢,有沒有走在一個正向成長的軌道上。在《21世紀價值投資》這本書中也提到,現代價值投資更著重於對成長的估算。好的公司有長時間的財務資訊可以回溯,營收可預測性高,剩下的就是你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估算。
我覺得現在財報(美化或舞弊)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來,就最基本的指標來看公司,作好資金配置財是最重要的,分散風險與控制風險。
美股至少是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如果不夠公開透明,在財報公布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波動。也是因為這樣其實我很重視消息面,催化劑這些資訊,因為只要這個效應可以延續的時間夠長,就有較大的機率可以帶來不錯的獲利
👉 用技術分析掌握進出場時機點,進出場點是指怎樣的時間尺度?持股期又是怎樣的時間尺度?如果持股十年,成長十倍,那麼短期的進出場點重要嗎?
我不會預設我要持有一家公司多久,長期投資是結果不是目的,買在合理的價格自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當行情變化,產業變化或公司基本面變化,還是需要考慮出場的問題。
單純以技術指標來作為進出場,就會更重視買賣點(停利停損點的設定),但是如果是以基本面+型態面來進出,反而是跟隨趨勢,跟著趨勢作加減碼,變成一種很彈性的操作
那如果是單純以指數化投資來說,我書裡也有說這部分作為我的長期部位,並且把中短期的獲利再投入,指數是我覺得唯一可以愈跌愈買的標的,因為他是跟著整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自動汰換機制。持之以恆與堅持比擇時更重要
👉 有聽眾提問:情緒性因素是影響投資的重要關鍵,該如何克服持股波動大的問題?
把該持股的部位配置在報酬波動是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才有辦法握得住。我舉了鋒哥買入比特幣的例子,買入成本低,而且已經變成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賣出。但是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比特幣,不可能回到過去幾年前的價格,你要思考的是當下,是未來的機會,而現在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買點,以及要配置多少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才能讓你持有時是舒服的。
另外是很多人會覺得從頭抱到尾才是真的投資,但是許多公司也有順風逆風期,也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時候,即便是操作波段獲利,最重要的是你預設的目標與進出場原則有沒有達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這兩個觀念差在哪裡?
這是投資跟理財的差異,投資是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理財(資產配置)是配置這些逐漸累積起來的資本,
投資組合對我來說像損益表(創造最大收入,本業+業外收入),資產配置對我來說就是資產負債表,那你的營收要放到哪一塊,包括現金、投資、專業知識與固定資產(房子或其它流動性比較差的)
將資金分散在整體股票市場上,另外還有債券,現金和房地產,投資資產配置的主要選項,將資金進行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週期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更好的堅守長期投資的目標。隨著年紀增長,資產配置的比重也會持續調整,資產規模愈大會更倚靠以固定收益為主,因為資金購大即便是收益率較低,絕對金額也會更高。
所以鋒哥提到在書中ARK重新思考配置一文,將創新納入投資組合的重要性觀念主要仍是投資組合的配置問題,而透過這個配置來提高報酬率,接下來要去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資產配置降低報酬率的波動問題。
👉 是否應該開槓桿?
鋒哥之前的文章可參考,看法非常精闢
舉債(貸款)與利率高低無關,而是跟你的負債比有關,收入扣除固定支出後,能否支應利息費用。我認為利息支出佔收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五成﹑而依照年齡的增長,負債比率應該要逐漸下降。
另外就是你的債務是拿來做什麼用途,假設你是拿來買房,房子因通膨或眾多因素而導致價格上漲,但原本的負債是固定的,反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但如果是用做於不具生產性,不具增值潛力的配置上,例如信貸消費支出,那債務還掉了就是還掉了,對長期資產淨值沒有影響。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投資上,每個人的財務條件不同,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舉債的必要性。而在低利率環境下,善用貸款或融資工具可以為你更高效的增加資產,怕的是沒有預先做好規劃與停損機制,更不好的是舉債操作衍生性商品,波動大時更容易斷頭(務必小心)。
👉 書中提到投資組合有三大元素,是不是可以快問快答各舉三家公司:複利成長股穩健成長股高速成長股
複利成長股:寶僑,可口可樂,Costco(鋒哥提到嬌生JNJ跟亞培ABT)
穩健成長股:蘋果,亞馬遜,Google
高速成長股:CRWD,SQ,SHOP,TDOC(電動車,電商,行動支付)
👉 書中提到,買股之前,該問的是「為什麼不該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想不到才應該買,問題是答案會很快改變嗎?或是有那麼顯而易見嗎?
其實我覺得這是在提醒自己反向思考,我們在決定要買入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先對這家公司有好感才會想要去研究,買了之後也會特別關注到公司利多的消息,反而常常去忽略利空的消息,甚至已經持有這家公司時,會覺得利空消息只是暫時讓股價下跌,終究會漲回來
但是如果你在買之前先冷靜思考,把所有利多跟利空因素都寫下來,然後去進行比較反而會更客觀
👉 對Robinhood這樣的券商怎麼看待?對美國和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什麼批評或期許嗎?
不只是Robinhood的問題,現在最多討論的是零手續費券商對整體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強化了投資人對於投機的偏好,而忽略過去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讓更多人參與投資市場是好事,而台灣過去對於金融法規的高度設限,在現在資訊流通更快速與容易取得的情況下,反而讓投資人出走,要怎麼樣落實讓大家可以以更低成本與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配置,我覺得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 有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為什麼?
我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但是我很喜歡看巴菲特(或是波克夏)的操作,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連結)也閱讀過去股東的信,了解在資金規模逐漸擴張的情況下,你在投資決策上要怎麼樣心態轉換。
正如同書中所述:「投資原則永不改變,因為它們是永恆的;方法則可以改變,而且往往應該因應投資環境而改變」。巴菲特在合夥事業和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而這是為了以最好的方式貫徹他的投資原則。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常常在吵到底要投資S&P500還是波克夏?其實這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買一家企業看的是人,買指數看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
如果你對人有認同就會買公司的股票,我覺得是我們對巴菲特比較熟悉,對Todd&Ted沒有那麼熟悉所以對波克夏的信念沒有那麼強大,我還是喜歡用指數配個股,至少我在研究的時候可以了解經理人的思維與策略執行是不是跟我有共鳴,在同一個思路上去做事情。
非常感謝鋒哥的邀請,提問都很犀利,在聊的過程中也很愉快,讓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若大家對於美股投資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也感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的書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sq 停 更 在 実験道場 / Jikkendojo Youtube 的評價
人気ラップマンシリーズ最新作!なんと、豪華なお姫様ドレスをラップでぐるぐる巻きにしちゃう?
スペシャルな映像になってます❤️
なぜドレス?それは今後発表する動画をお楽しみに✨✨
ただいまゆっくり更新になっている実験道場です!
たくさん投稿できなくてごめんね✨
そのぶんゆとりをもち、ストレスフリーでみんなと繋がりたい^ - ^
先週の、3日間生放送たのしかったね‼️
またみんなと繋がりたい❤️
いつも優しいみんなが大好きだー!ありがとね!!
【一時停止!ラップマン】ぐるぐる巻きし放題の時間が止まった世界から大逆転の脱出劇!〜ポーズチャレンジ〜 https://youtu.be/gbpMibi-rFk
ゆかいな誘拐⁉️脱出バトル!ぐるぐるロープ縛りからの脱出〜Self defence tips save your life〜 https://youtu.be/fjYPKKTR44E
【ラップカイザー伝説】もしも雪の中でラップ巻かれて放置されたら…?助けて!ラップマン〜PLASTICS WRAP CHALLENGE in the snow〜 https://youtu.be/sQ-ONSPgk1E
チャンネルメンバーシップの登録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YwGGcs5qvLoYy5hcxZaWg/join
公式HP→https://www.jikkendojo.net
サブチャンネル→http://bit.ly/2Ibcgvi
Twitter→https://twitter.com/jikkendojo
TikTok→http://vt.tiktok.com/eKEX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ikkendoj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ikkendojo2015
実験道場 jikkendojo 人生は実験だ

sq 停 更 在 先端恐怖症 / Sentan Youtube 的評價
★Twitter→https://twitter.com/SentanKyofusho
★Among Us生配信のご視聴はYoutubeチャンネル登録で通知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YSNR3w7_31Kx76e9XmVEw?sub_confirmation=1
✄------------------------ 参加者の皆様(敬称略) ------------------------✄
主催:Ayumi.
Twitter: https://twitter.com/ayu_yoz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TpU_DG9pNlcJb60BpfAA
人狼アイドル枠:河村舞(ベイビーウルフ)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ai_galbooo
ベイビーウルフ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NEJbJ8lgW3yLaeo_YQbYw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_babywolf
タレント枠:結
Twitter https://twitter.com/xxxjyururixxx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mczTygyPzEnouz9tR_Fg?sub_confirmation=1
配信者枠:むつー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utuu24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4G5WzIZ2ieJT0JlZy4H-A
実況者枠:先端恐怖症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entanKyofush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sentankyofusho
実況者枠:Riku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iku247gi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0ZDNngguQUW7iVXO1M-SQ
人狼プレイヤー枠:ピカクロス
Twitter: https://twitter.com/pikakurosu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MmctA8PhYL2Sc6aK5lkbw
mildom: https://www.mildom.com/11742671
プロバスケットボール選手:比留木 謙司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enjiHilk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nQ3GoyxJh9aDoVkw3Y0XA
作曲家枠:HYBRID SENSE
Twitter https://twitter.com/HYBRID_SENS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42yU2_Hx7-uv6qDeLPA6g
Vtuber枠:独身貴族リンネ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innnesatsu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uqNtP0QO5uNUir6L7U-5g(編集済)
Ayumi. (@ayu_yozo)
✄-------------------- 過去のAmong Us動画オススメ順 --------------------✄
第1位『過去最高のインポスター神回』→https://youtu.be/B03hw3n1ps8
第2位『過去最高の神推理』→https://youtu.be/CPVNKOsc7zw
第3位『動きだけで相方に合図』→https://youtu.be/mYOa7OaZR2Y
第4位『配電盤の邪魔で勝つ方法』→https://youtu.be/nCfNvkHk_fE
第5位『初プレイの相方にキャリーされる』→https://youtu.be/Xhez8BSh3Y4
第6位『犯人なのに最白になる方法』→https://youtu.be/O02Wr5fuCDQ
✄------------------------ Among Us再生リスト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9NOd3HQNX5aJY9HfhW6kRJ6j14nA1dN0
✄--------------------- メンバー登録(名前の横にせんたんマーク付与) ---------------------✄
Youtubeメンバー登録(スポンサー)→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YSNR3w7_31Kx76e9XmVEw/join
メンバーの説明と登録方法、上記URLで登録できない人
→https://sentankyofusho.fanbox.cc/posts/1009033
✄-------------- スポンサー企業様のご紹介 --------------✄
▼GALLERIA様
https://onl.tw/NFfaAde
✄-------------- Mildom(配信サイト) --------------✄
フォローお願いします→https://www.mildom.com/10153092
※今後の活動場所のミルダムへの移行はしません。これからもメインはYouTubeで活動します。
※Mildomの運営コラボ企画の時やYouTubeの調子が悪い時にサブチャンネル的な感じで第2の配信場所として使うかもしれません。
✄------------------ コメント管理 ------------------✄
モデレーター、スタッフによって管理
・他視点の話は一切持ち込まないようにお願いします。その場にいない活動者さんの名前を出すのはお控えください(話題に上がっていない場合に限る)
・参加者さんがアーカイブのコメントを見返す可能性あるのでコメントは最大限のご配慮を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他の人のコメントに対して言及せずに、基本的にスルーでお願いします。唯一の例外:質問コメント
・他の視聴者さんに歓迎される空気がニガテという新規の視聴者さんもいらっしゃいます。基本的に視聴者間でのやり取りはお控えください
✄-------------------- Among Us ---------------------✄
Among Usは協力と裏切りのゲーム。プレイヤーはクルー(人間)かインポスター(人狼)にランダムで配役
【クルー(人間)】
・それぞれの個人タスク(作業)を進める
・インポスターのサボタージュ(妨害)に対応
・インポスターを見つけたら緊急会議(追放会議)を実施
・死体を見つけたらレポート(報告)
・死後は会議に参加できないが、個人タスク(作業)を進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全員が個人タスクを完了すれば勝利(死者も含む)
→インポスターを宇宙空間に全員追放できれば勝利
【インポスター(人狼)】
・クルー(人間)になりすます
・インポスター専用のベント(通気口)を使って移動
・サボタージュ(妨害)を発生させて混乱
・ドアを閉じてクルーを隔離
・クルーを殺すことができるが、その後のクールタイムの間はキルできない
・インポスター同士で通話やチャットで連携できない
・死後は会議に参加できないが、サボタージュ(妨害)を行える
→インポスターとクルーの人数を同数以下にすれば勝利
・緊急会議(追放会議)の時間以外は全員通話できない
※私は配信外でAmong Usをやることは一切ありません。特に野良部屋は絶対入りません。
✄------------------------ 用語説明 ------------------------✄
◇黒、白
黒=インポスター
白=船員(クルーメイト)
◇確黒、確白
確定で黒い人、確定で白い人。
◇ライン
行動や発言、アリバイからできた「繋がり」。そのラインを切ることは「ライン切り」
◇ローラー(ロラ)
複数の容疑者を全員追放すること。完遂(かんすい。最後まで完全にやり遂げること)が基本
◇ライン切り
インポスターが味方のインポスターを容疑にかけること
◇タスク
宇宙船の修理や事務作業。それぞれ全員に違うタスクがあり、全員の合計タスク量の進行状況が左上に表示される。死んだ後もタスクは残り、幽霊としてタスクを実行できる
◇緊急会議
円卓の中心のボタンを押すことで1ゲーム1人1回強制的に緊急会議を開くことができる。死体近くでレポートを押すことでも可能(レポートは回数制限なし)
◇クールタイム
それを実行できるまでの時間。例えばインポスターにはキルクールタイムが30秒あり、最初の30秒は誰もキル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試合の一番最初は例外)
◇アドミン
アドミンという場所にある装置を使うと全員が現在どの部屋にいるかがリアルタイムで表示される。
・色や特徴は表示されない
・死体も同様にカウント
・ベント内のインポスターもカウント
◇監視カメラ
セキュリティ内のモニターを使用すると固定カメラの映像をリアルタイムで見ることができる
・監視カメラが作動しているとカメラが赤く光り、見られている側の人には「見ら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
・カメラを見ている間はキルクールタイムが一時停止する
◇心電図
全員分の心電図が表示され、各プレイヤーが死んでいるか生きているかをリアルタイムで知ることができる。ただし場所は分からない。
◇サボタージュ
インポスター専用の妨害行動。妨害行動終了後から30秒のクールタイムが終わらないと再度妨害できない
・O2 →酸素供給の故障。カウントダウンが終わるまでに2か所で修理ができなければインポスターの勝利
・リアクター →原子炉の故障。カウントダウンが終わるまでに2か所で2人のプレイヤーが同時にパネルを押すことができなければインポスターの勝利となる
・停電 →照明の故障。停電中は船員のみ視野がかなり狭くなる。エレクトリカルで修理すれば直る。停電中でもアドミンや防犯カメラ、心電図は使える
・通信(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通信機器の故障。アドミンや防犯カメラ、心電図が使用できなくなる
・ドア閉鎖 →上記のサボタージュとは関係なくいつでも使える。各ドアには独自のクールダウンが17秒があり、別々のドアを同時に妨害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ペット
目撃されやすくなることで白証明される場合もあるし容疑者になる場合もある。死亡した飼い主のペットは死者にしか見えない
✄--------------------- ご支援 ---------------------✄
Donate→https://streamlabs.com/sentankyofusho/tip
・約95%投稿者に還元できるDonateというサービスです
・Your Use Name(ユーザー名)は半角英語に変えてください
・[USD▼]をクリックして[JPY▼]に変更すると日本のお金(円)で支援できます
・動画投稿中・配信中に限らず、いつでも支援可能です

sq 停 更 在 營養師Ricky's Time Youtube 的評價
飯前飯後吃水果意義大不同!
建議大家總量要控制
在看自己的狀況決定要什麼時候吃水果
記得留言告訴我 你學到了什麼
-
『五個錯誤的減肥方法免費看』
https://loseyourobesity.com/email
----------------------------------------------------
《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
6/22 開放網路預購
博客來 http://tinyurl.com/yamougm4
三采 http://tinyurl.com/ycqcqumx
誠品 http://tinyurl.com/yaf2ga92
MOMO https://bit.ly/3fpyXJt
墊腳石 https://bit.ly/3d0PjXn
金石堂 https://bit.ly/2N0w1a7
讀冊 https://bit.ly/30I0GBb
7/19簽書會(台北)
看我影片這麼久了,總要看看我本人是不是照騙吧!
----------------------------------------------------
完整的減肥菜單和居家訓練影片(適合懶人減脂)
https://www.pressplay.cc/ricky
----------------------------------------------------
營養師愛喝的高蛋白
http://tidd.ly/c32aff1d
6折折扣碼:Ricky
----------------------------------------------------
參與營養師Ricky更多的生活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_ricky_lif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ickyChangJiaxiang/
►Telegram: https://lihi1.com/AHvWk
►Line:@cd8013 (記得加上@與我一對一詢問問題)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98614990525514/
►合作邀約請洽白姐
Email: nutritionricky@outlook.com
----------------------------------------------------
#留言讓我記得你
#營養師Rickys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