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是我最重要的動機,由於自己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有文章發表才有辦法取得畢業之門的鑰匙,我知道不用收案的 #統合分析,也能夠在知識上提供高等級的證據,同時亦是最快取得畢業鑰匙的方式。」(🗣 成大醫院 蘇睿寧 護理長)
⠀⠀
#課前提問的回覆 根本有洋蔥,講師針對我們這些有知識或是沒常識的問題,逐一回答、排版成冊,甚至針對問題做更多的延伸,這部分完全客製化。還好我在課前不要臉地提問了許多問題,能夠得到高手的解答,又是一次賺到。
⠀⠀
#授課過程 十分緊湊,無論是蔡校長、曾秉濤醫師或是張凱閔醫師,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針對我們新手在發表論文時最害怕、最容易深陷的地方,提供具體的說明與建議,還有許多「小撇步」,盡可能地協助我們這些新手上路。
⠀⠀
#每一堂課後QA,只要舉手發問,必能針對自己的疑惑,得到最直接的解答。
⠀⠀
而自己摸索的 #互動實作 課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依照自己對書上指示的理解前進,遇到困難時專家就在身邊,身歷其境的學習,果然很容易上手,即便犯錯,也能記得解決之道。完成後也更具信心,自己是真的會了!
⠀⠀
#課後提問 的部分,我會好好把握賺到的機會!感謝新思惟的課程規劃,從開始到結束完全沒有冷場。回家後我也把專屬的馬克杯,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不斷的提醒自己,趕快寫論文賺回學費 XD。
⠀⠀
最後,我想說:「參加新思惟,絕對不後悔!」
⠀⠀
-
【🔥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 無經費、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
⠀⠀
最新梯次|5 / 9(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瞭解課程|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 校友成績
⠀⠀
🎉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顎骨牽引治療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 刊登!
⠀⠀
🎉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脊液與血中 D-serine 濃度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
🎉 葉人豪醫師團隊,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表淺食道癌與手術預後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
-
👁🗨 同場加映 │ 新思惟熱門課程
⠀⠀
🔹 2021 / 3 / 14(日)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一天學會,快速做出視覺化、專業感的高品質醫學簡報!
⠀⠀
🔸 2021 / 5 / 29(六)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掌握自己的話語權,讓更多人認識你,進而信任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益生菌專題 -張世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一)街訪:有聽過什麼是益生菌嗎? 00:00 (二)醫...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不想面對?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早開始,就早升等。
2020 年過去了,世界在變、環境在變,但不變的是,殘酷的現實。為了教學醫院評鑑、為了升等、教職,為了以後也能有更多發展的選擇,研究及文章發表是必須的。
既然以後用的到,在剛進到醫院,還是 PGY 的時候,如果可以開始準備,就可以避免時間緊湊、生不出文章,錯失各種機會。
該來報名上課嗎?既然遲早會遇到,早點開始、早點升等。
【#加開確認】3 月班報不到?現在加開了 4 月班!
新思惟校友全年論文數持續創新高,共 689 篇,#一天學會統合分析,別再找藉口拖延或自我摸索,早報名,早發表!
🔥 最新梯次,火熱報名中!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最佳解!
▌近期校友好成績,更有被評為高品質論文。
🏆 [快訊] 統合分析工作坊校友,黃郁惠醫師、許君豪醫師、曾秉濤醫師共三篇作品,同獲 Lancet Psychiatry 傘型回顧評為高品質論文!
🏆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脊液與血中 D-serine 濃度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表淺食道癌與手術預後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 [快訊] 江敏嫻醫師團隊,關於門診手術使用 sevoflurane 與 desflurane 的呼吸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刊登!
🏆 [快訊] 彭瓊慧醫師與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治療亞臨床甲狀腺低下是否能降低死亡率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刊登!
用一天的時間,最大化寫作與發表效率。現在投資自己,下一個登上 PubMed 就是你!
🔥 最新梯次,火熱報名中!
|立即報名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寫論文,當然要走最短路徑!
▌快速發表,你也可以辦到!
🔸 單月 SCI 創新高,共 72 篇!
🔸 快速審閱 18 天,成功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 校友在單一月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 即使擔任忙碌的主管,3 個月依然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現在投資自己,登上 PubMed 有你!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潘懷宗 Facebook 八卦
一、活動時間:103年7月5日(星期六)下午1時30分至4時。
二、活動地點:臺北市政府2樓親子劇場(台北市市府路一號)。
三、活動內容:
(一) 腸道益生菌除了有幫助調整過敏體質、改善腸胃道症狀(腹痛、腹瀉)等促進人體健康的好處,還有一些特定的益生菌更是可以增進精神疾患病人的健康效益,因而被稱為「精神益生菌」。
根據2011年大腦行為免疫學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老鼠試驗發現,在長期壓力之下,腸道菌種生態會有所改變,並會提高體內發炎細胞激素濃度;同年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院刊(PNAS)所刊登的老鼠實驗研究也發現鼠李桿菌具有抗焦慮的作用。
而2011年英國營養學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所進行的人體試驗印證了長雙歧桿菌(又稱龍根菌)可有效緩解健康者的憂鬱、生氣、敵意等負面情緒;2013年腸胃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則發現乳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以及雷特氏乳球菌等混合益生菌可以降低健康婦女焦慮情緒並活化大腦理性區域的反應。
美國太平洋實驗室(The Great Plains Laboratory)的蕭博士(William Shaw) 在2010年營養神經科學期刊(Nutritional Neuroscience)中發現,自閉症的兒童比起同年齡和同性別的兒童,他們的尿液中HPHPA濃度偏高,同時還發現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急性發作時,尿液中HPHPA濃度是正常人平均濃度的300倍,HPHPA的全名為「3-(3-hydroxyphenyl)-3-hydroxypropionic acid」(3-(3-羥基苯基)-3-羥基丙酸)是梭狀芽孢桿菌所產生的化合物,而高濃度的HPHPA會影響腦中「兒茶酚胺激素」(Catecholamine)的濃度高低,2010年因而導致自閉症症候群(刻板行為、過動等)的發生。
2013年9月ABC大篇幅報導了三個使用益生菌治療成功的個案,第一例是一位同時罹患強迫症(OC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以及一些腸胃道症狀的青少女瑪莉(Mary),長年對藥物反應不佳,多年後向波士頓精神科醫生─格林布拉特醫師(James Greenblatt)求診,格林布拉特醫師幫瑪莉做了HPHPA尿液檢查後,發現瑪莉體內梭狀桿菌數量偏高,於是格林布拉特醫師讓瑪莉先進行抗生素療程,緊接著服用高劑量的益生菌,瑪莉服用益生菌後,體內的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a bacteria)的數量明顯下降,半年後她的症狀開始緩解,一年之後症狀消失,目前已經過了三年時間,瑪莉已是高中生,且沒有再出現任何精神方面的症狀。
第二例是亞當強生(Adam Johnson)在5歲時即被診斷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焦慮(anxiety)以及一些情緒障礙,14歲時,家長採用整合醫學(integrative medicine )治療方式,檢驗血液及尿液後發現體內細菌有失衡情況,決定停止精神方面藥物治療改採取特殊飲食以及益生菌的療法,亞當強生目前可正常上課,並在樂隊中表演單簧管,對家長來說,這是最佳的治療方式。
第三例是一位10歲小男孩被診斷出鏈球菌感染造成的妥瑞氏症(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 PANDAS),在長期單獨接受抗生素療法,但症狀並未改善小男孩,後來停止抗生素療法使用益生菌後,症狀完全消失。
潘懷宗教授於是向台北市立聯合院區院長龍佛衛醫師商量,在台灣探討有自閉症症候群(刻板行為、過動等)、焦慮等症狀的兒童及青少年接受HPHPA檢查及使用益生菌療法的可行性,獲得支持後,由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世光博士申請專案研究計畫,估計將於下半年度核准開始進行,這將是台灣第一個研究使用腸道益生菌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意義非凡。
為了讓民眾可以更加瞭解精神益生菌的作用機轉及對人體精神健康益處,潘懷宗博士將於2014年7月5日星期六下午2點假台北市政府2樓親子劇場舉辦「腸道益生菌可以影響喜、怒、哀、樂」演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歡迎民眾即早蒞臨入口處索票入場。
(二) 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自2010年開播以來,一千多集的內容完全秉持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為民眾傳輸正確健康觀念,替民眾奠定健康生活的基石。 為慶祝播出四周年,《57健康同學會》更預計在7月5日當天於保健室主任潘懷宗博士開講前推出《57健康同學會》四週年主題歌曲(歌詞如附件),歌曲內容以輕鬆旋律搭配簡單肢體動作,讓民眾除了淺顯易懂的健康知識外更能身體力行,健康運動每一天! 此外,在演講結束後,潘懷宗老師與兩位主持人隋安德、許晶晶將共同為新書辦理簽書活動,《57健康同學會》所推出的『健康生活,你做對了嗎?』書中包含三大部分:一、讓生活更健康的13個祕訣,二、保健養生的10個祕訣,三、聰明選擇醫療的7個祕訣,總共30則你一定要知道的保健新知,內容精彩,不可錯過。
附件:
《57健康同學會》主題曲歌詞:
(口白)請你跟我這樣做:
走一走 甩甩手 彎彎腰 轉轉頭/
健康口訣要牢記
常運動 重營養 好睡眠 保安康
環境衛生 要保證 無毒食物 才安心
低鹽低糖 多纖維 蔬菜水果 少油份
生病就要看醫生 不要隨便 服成藥
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才能擁有 快樂的人生
(口白)請你跟我一起唱 ...
57健康 同學會 健康同學 來做伙
1234 567怎麼人數少一位
啊
失去健康喚不回 多看電視 你就會
敬請收看 東森台 57健康 同學會
敬請收看 東森台 57健康 同學會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益生菌專題 -張世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一)街訪:有聽過什麼是益生菌嗎? 00:00
(二)醫生解話:什麼是益生菌? 00:32
(三)街訪:什麼食物會含有益生菌? 01:01
(四)醫生解答:益生菌經過胃酸還能生存嗎?1:15
(五)醫生解答:如何選擇益生菌產品?01:33
(六)醫生解答:日常飲食能補充益生菌嗎?01:48
(七)醫生解答:應該補充多少益生菌?02:18
(八)醫生解答:年紀大壞菌會變多,所以更需要吃益生菌?02:29
(九)醫生解答:益生菌能當補品吃嗎?02:57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參考資料:
1. Magro, F., Gionchetti, P., Eliakim, R., Ardizzone, S., Armuzzi, A., Acosta, M. B., …Raine, T. (2017). ECCO Guideline / Consensus Paper Third European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 Part 1 : Definitions , Diagnosis ,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 Pregnancy , Cancer Surveillance , Surgery , and Ileo-anal Pouch Disorders,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11(6), 649–670. doi: 10.1093/ecco-jcc/jjx008
2. Allen, SJ., Martinez, E. G., Gregorio, G. V., & Dans, L. F.(2010) Probiotics for treating acute infectious diarrhoe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0, (11). doi: 10.1002/14651858.CD003048.pub3
3. Didari, T., Mozaffari, S., Nikfar, S., and Abdollahi, M. (2015). Effectiveness of probiotic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1(10), 3072–3084. doi:10.3748/wjg.v21.i10.3072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BtM95AbiiU/hqdefault.jpg)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益生菌 - 黃世豪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FindDoc Instagram:@finddochk
(一)食物補充益生菌可行嗎? 00:06
(二)益生菌是什麼? 00:42
(三)益生菌有什麼功用? 01:23
(四)醫生如何選擇適合病人的益生菌? 01:54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參考資料:
1. Lisko, D. J., Johnston, G. P., & Johnston, C. G. (2017). Effects of Dietary Yogurt on the Healthy Human Gastrointestinal (GI) Microbiome. Microorganisms, 5(1), 6. https://doi.org/10.3390/microorganisms5010006
2. Kechagia, M., Basoulis, D., Konstantopoulou, S., Dimitriadi, D., Gyftopoulou, K., Skarmoutsou, N., & Fakiri, E. M. (2013). Health benefits of probiotics: a review. ISRN nutrition, 2013, 481651. https://doi.org/10.5402/2013/481651
3. Hill, D., Sugrue, I., Tobin, C., Hill, C., Stanton, C., & Ross, R. P. (2018). The Lactobacillus casei Group: History and Health Related Application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9, 2107. https://doi.org/10.3389/fmicb.2018.02107
4. Akatsu H., Iwabuchi N., Xiao J., Matsuyama Z., Kurihara R., Okuda K., et al. (2013). Clinical effects of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longum BB536 on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elderly patients receiving enteral tube feeding.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37 631–640. 10.1177/0148607112467819
5. Yang, G., Liu, Z. Q., & Yang, P. C. (2013).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with probiotic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5(8), 465–468. https://doi.org/10.4103/1947-2714.117299
6. Uronis, J. M., Arthur, J. C., Keku, T., Fodor, A., Carroll, I. M., Cruz, M. L., Appleyard, C. B., & Jobin, C. (2011).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is reduced by the probiotic VSL#3 and correlates with decreased TNBS-induced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17(1), 289–297. https://doi.org/10.1002/ibd.21366
7. Fedorak R. N. (2010). Probio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6(11), 688–690.
8. Dale, H. F., Rasmussen, S. H., Asiller, Ö. Ö., & Lied, G. A. (2019). Probiotic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 Up-to-Date Systematic Review. Nutrients, 11(9), 2048. https://doi.org/10.3390/nu11092048
9. Mimura, T., Rizzello, F., Helwig, U., Poggioli, G., Schreiber, S., Talbot, I. C., Nicholls, R. J., Gionchetti, P., Campieri, M., & Kamm, M. A. (2004). Once daily high dose probiotic therapy (VSL#3) for maintaining remission in recurrent or refractory pouchitis. Gut, 53(1), 108–114. https://doi.org/10.1136/gut.53.1.108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uCQeErlQ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pGCPbIDBNSaNlIRmT80icQxLwQ)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的相關結果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provides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clinicians dealing with gastroenterological disorders. Subscribe or submit today! ... <看更多>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最新影響指數- 實時趨勢預測 ... 的相關結果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2021 年的影響指數為7.527。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最新影響指數IF.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mpact Factor. ... <看更多>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ome - Springer 的相關結果
Th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hich is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publishes Original Articles (Alimentar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