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補了魔術客場對戰灰熊的比賽...wow,他們真的讓我太驚艷了。
.
我很喜歡魔術先發的配置。Nikola Vucevic居中、外圍四名射手,透過擋拆、底線交叉跑位、無球掩護配合,環繞Vucevic的高低位威脅為主軸,創造出大量的外圍機會。
.
而當面對到灰熊強悍的防守,假若跑位真的無法創造空檔,那麼Evan Fournier與Vucevic的擋拆,或是Aaron Gordon兇悍的單刀切入,也能適時地打破僵局。
.
只能說,Frank Vogel...真有你的。
.
只是這樣的配置雖佳,卻仍有一些陣容上的問題。首先就是當Vucevic下場後,頂替他的是進攻能力0的Bismack Biyombo這點。
.
這套打法很依賴居中內線的個人威脅,因此當Biyombo啥都不能做時,灰熊的防守就能肆無忌憚地往外擴張,甚至是隨意離開Biyombo去包夾切入的人。
.
而這也導致先發下去後,第一節後段到第二節期間每回當Jonathan Simmons帶球,他左切右切就是不停被包夾,搞得最後常常被迫走到底線、無路可去,只能把球往外丟,形成失誤被灰熊快攻。
.
所以基本上,就我看到的,Shelvin Mack - Simmons - Mario Hezonja - Jonathan Issac - Biyombo這對板凳組合實在競爭力不高。
.
五人裡面只有Mack和Simmons可以持球,而其餘外圍兩個鋒線準度沒有準到絕對不能放,中鋒則是根本不會進攻,導致戰術幾乎跑不起來。
.
再來,這套進攻還有第二個問題。那就是當主控Elfrid Payton未來傷癒歸隊後,還能再繼續這樣一內四外嗎?
.
我們都知道Payton是一名Rondo類型的球員,不能投射,但能夠切入、能夠靠自己的持球能力找隊友。只是這樣的打法,究竟是否見容於現在魔術運行順暢的系統?
.
對此,我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畢竟替代他的D.J. Augustin持球並不多,多是主打無球跑位、外線投射,他在場時球權都是圍繞在具單打能力的Vucevic與Fournier身上。
.
因此,Payton回來後球權該如何分配?外線少一個點後又會對魔術的進攻空間造成多大的影響?這些都是讓我擔憂的事情。
.
再來看到防守端。對比進攻端,防守端魔術就讓人放心多了。
.
先發有Vucevic護框,靈活度極高的AG則負責範圍較廣的進攻協防。
.
板凳也一樣,Biyombo雖然造成進攻停滯,但他的護框仍是.
數一數二的,搭配靈活度也非常高的Issac來協防,讓魔術的禁區無法被輕易挑戰。
.
而四人中,我又尤其想談談Issac。
.
或許他的進攻還非常生澀,但他的防守潛力目前可說是已經嶄露無遺。速度、臂展、高度,一應俱全。不論單防還是補防、外圍還是內線,他都能夠勝任。
.
其中第四節剩餘6:44時,這場單場砍下32分、把魔術整隊當豆腐在切的Tyreke Evans想單打Issac,結果直接被Issac的長臂把球點掉,造成進攻24秒違例。
.
這個play,讓我印象很是深刻。
.
所以,對於Issac這名新秀,絕不能單以數據來審視他。他在場上的影響力其實很不錯的,只要他能練出外線後,或許馬上就能成為優質的超大號3D球員。
.
回到整體防守上。除了禁區防守外,魔術在擋拆防守上也有讓我訝異的水平。
.
他們雖然和公鹿是跑同一套擋拆防守策略,但魔術為了夾擊擋拆而放給對手的底角三分數量遠比公鹿上季要少,顯示出在Vogel的調教下,魔術球員換防與補防的意識非常不錯。
.
而最後,我還要再稱讚一下Evan Fournier。
.
過去的他總給我一種好,但也不到很好的感覺。他有時可以爆量砍分,有時能命中關鍵big shot,也能穩定輸出...可我就是覺得他少了點領袖氣質。少了點讓團隊凝聚起來的態度。
.
當然不是說他一定要有這樣的特質,只是在過去幾年魔術看中他的程度幾乎可說是全隊最高之下,他勢必得去嘗試承擔這些東西。
.
...而結果就是,我並沒有看見Fournier有辦到。
.
但是。BUT。
.
這場比賽我看見了Fournier的領袖風範。他不僅在進攻端運轉球隊、承擔緊張時刻的出手、指揮隊友,防守端我也數次看到他指揮隊友換防與補防,有次AG恍神還直接被他大力推了一下XD
.
雖然髮量逐漸在下滑(?),不過很高興看見Fournier這回終於不只有球技層面的成長,還展現出了心理層面的成長。
.
總而言之,魔術在開季至今八戰後,他們並沒有迅速繳械投降,反而以6勝2敗的戰績與賽爾提克並列東區第一。儘管對於他們能否維持,我目前持保留態度...畢竟,上述我也提出過我對他們的質疑了。
.
但至少能確定的是,這回魔術確實走回正確的道路上了。不論在戰術上、防守上、主力球員的定位上,我都看到了有別於過去幾年的紊亂不清,呈現出明確的樣貌。
.
這支球隊,正在慢慢凝聚他們的力量,彼此摸索、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勝利方程式。
.
只要不要有嚴重傷病來襲,我相信魔術這一季確實能造成一些轟動。
.
至於是怎樣的轟動?
.
Well,季後賽我是還不敢預判,不過我認為他們大有機會成為攪亂今年東區戰國局勢的黑馬。
.
想晉級東區季後賽?恐怕你得先問問魔術同不同意!
.
#Magic #FrankVogel #EvanFournier #AaronGordon #NikolaVucevic #BismackBiyombo #JonathanIssac #ElfridPayton #體系改造 #防守加壓 #PureMagic #奧蘭多的重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onathanissac」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Sky's NBA Facebook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Sky's NBA Facebook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Sky's NBA Facebook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jonathanissac 在 Jonathan Isaac on practicing with the Lakeland Magic 的評價
jonathanissac 在 Sky's NBA Facebook 八卦
#6尺10吋的得分機器...
#KD再現?
有大大私訊我說希望能寫篇Jonathan Issac的文,雖然我不是NCAA專業,但至少這還是我有在關注的東西。
So...廢話不多說,我這不是來了嗎(゚∀゚)
.
Jonathan Issac目前在選秀中廣被認為是前十順位熱門球員,可能還會爆冷衝到前五順位。
.
而他從高中時期被視為竄升極快的潛力新星,6尺10吋的身高、7尺1吋的臂展,同時卻又有極佳的體能與靈活度,光以身體天賦來說,Issac絕對比去年的Brandon Ingram更好。
.
不過原本被投以近年最接近「真正KD接班人」的Issac,老實說進入大學後是讓我有些失望的。
.
現在的Issac與其說是KD,他反而比較像是一個單純的高砲塔。他在大學幾乎沒有展現出持球攻擊能力,都是埋伏在三分線投射以及二波籃板跟進。
.
是,如果單以這兩樣來看,Issac的確做得很好,且以小前鋒來說他的籃板能力也令人期待...但,這真的是大家期待中他該成為的樣子嗎?
.
我想,對我來說,現在的Issac比起許多人口中的「全能前鋒」,可能還更可能變成「全不能前鋒」。
.
要打小前鋒,他無法持球、技術沒有成長、沒開發出定點投射以外的得分模式,甚至就算單純講投籃手感,他也還不及去年的Ingram。
.
要打大前鋒,他太瘦、對抗性太差、沒辦法在禁區做肉搏戰,籃板能力雖然在小前鋒很OK,但到更高層級後能不能一樣賣高搶籃板也還是個疑問。
.
所以,固然Issac的先天條件很誘人,只是他的風險也非常高...搞不好可能是本屆樂透選秀中最高的。
.
選走他的球隊,必須要給他一個明確的定位,並且還要確保這個定位真的適合他,然後讓他好好地往那個方向去養成。
.
中間只要一兩步走錯,Issac很可能就會被養壞,變成一個普通的高砲塔,甚至可能是外線準度不太夠、籃板也抓不太到的不三不四球員。
.
「耐心」、「遠見」,是想選Issac的球隊勢必要有的東西。
可是看看現今NBA球團,有這兩樣特質的...說真的實在不多。
.
也因此,這就是我個人不太看好他在NBA發展的理由。
.
但假如真的有那麼一支球隊,真的給了他正確的培養,那麼Issac,將是一名沒有極限的球員。
.
只是,連去年同時期能做的事情明顯比Issac更多的Ingram,現在進到NBA後都如此跌跌撞撞了,那麼Issac到底能不能說服球團押寶在他身上,而且細心栽培長達兩三年?
.
...我個人真的很懷疑。
.
所以究竟Jonathan Issac,是全能的KD接班人?還是全不能的失望選秀?
.
我想我們只能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再來逐漸揭開答案了。
.
#JonathanIssac #FloridaState #KD接班人 #2017NBADraft #選秀大年
jonathanissac 在 Sky's NBA Facebook 八卦
最後要談的是魔術vs籃網。這場魔術其實挺讓我驚豔的,畢竟看了幾天的夏聯,他們出乎我意料的是少數幾支認真跑進攻的球隊。
.
從一開賽Mo Bamba就很明確的被定位在高位,與前五星高中生、Kentucky後衛Isaiah Briscoe做掩護的搭配。
.
而必須得先稱讚,Bamba掩護的能力挺紮實的,只可惜籃網球員每次面對擋拆都選擇放投給後衛,去夾擊Bamba,因此都是看Briscoe投籃,沒能觀察Bamba擋拆後的走位。
.
還有就是Bamba似乎還是不太能應付強力的壓迫,籃網面對魔術的高位系統,第一拍都是往外壓、讓Bamba在高位持球不舒服,也很難與被壓迫的後衛進行handoff。
.
但就這場來看,只要Bamba高位持球、後衛沒有上來做handoff的話,籃網球員就會改以沉退來防止他切入。而這時就是看Bamba投籃特訓成果如何的時候了。
.
至於結果,我想是及格的。
.
Bamba雖然前兩次跳投感覺不是很舒服,後面開始熱開之後跳投就順暢很多了,機制也頗穩定,看來確實有不小開發跳投的機會。
.
目前看來Bamba的對抗性應該只允許他做到像今天這樣,高位持球做肘區投射、Pick & pop到三分線投射、以及快攻中運用速度與身材做接應。
.
更進一步的話,Bamba看起來除非對到矮後衛,否則在禁區他對抗性還是太差,不太能直接與肌肉棒子硬碰硬。這是本就在預料中的,慢慢增壯就好。
.
防守端上,Bamba這場錯位守到後衛,完、全、沒、有、問、題。當然啦,這只是夏聯的後衛,聯盟那種怪物後衛又另當別論,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Bamba不會有太大的換防劣勢。
.
只是觀察比賽,Bamba防守擋拆時會有太過於注意持球者的現象,因為魔術顯然是採用Hedge、也就是內線先對位持球者,等後衛回來後再歸位的策略。
.
但Bamba對到持球者時經常只要持球者做一點假動作,他的重心就會被騙起來,導致來不及回去cover下滑的長人,類似的事情這場發生非常多次,值得後續觀察。
.
不過整體來說,Bamba籃板卡位的意識很好、掩護很好、進攻端也很在控制內,除了擋拆防守稍稍不太理想外,我認為這是一次他完整展現自己技能包與潛力的初登場。
.
再來是Jonathan Isaac。
.
Isaac一上場我就驚艷到了,因為他很明顯的上半身有變厚實,至少跟以前印象中感覺被頂一下肋骨就會斷掉的單薄相比,絕對有改變。
.
而到第四節之前,基本上Isaac的表現很讓人滿意。
.
他展現出了幾個重要的基礎進攻move,其一是三分線外帶球擋拆後的急停跳投、其二是高位持球後下球的旱地拔蔥、其三是低位接球後的翻身跳投。
.
這幾個move在Isaac人高手長、速度又出色之下,三號對位不到高度、四號跟不上速度,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武器。
.
但顯而易見的是,Isaac在做這幾個動作時並不敢運球太多次,都是幾次簡單地下球找到舒服的節奏後就靠身高硬投。
.
可以看出,Isaac在運球的細節上終究還是處於較為原始的階段,如果真的想朝KD那種進攻模式邁進的話,變速的掌控力、變向的幅度,都還需要極大的進步。
.
不過好像現在拿他跟KD比,確實還太早就是了啦XDDDD
.
另外運球問題也可以從切入看出。Isaac這場切入都是靠身材硬輾,只要取得第一步先機,他就能直線的殺進去靠臂展強打買犯。
.
但無法變速、路徑直線的弱勢,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
也因此到了第四節他體力下滑後,存在感就幾乎為零。幾次跳投的跳起高度都已經和前三節不一樣,轉而靠後仰硬射,結果都是沒進。
.
所以看來Isaac的進攻要到達NBA等級,應該還是需要兩季左右的時間吧我想,看看Trey Lyles、Aaron Gordon這些型態類似球員的進程,應該可以做此推估。
.
在那之前,Isaac還是做為防守球員兼外線接應就好。
.
說到防守,Isaac這場護框協防的意識還不錯,他和Bamba的怪物防守組合,我想真的是值得期待看看的。
.
#2018NBASummerLeague #PureMagic #MohammedBamba #JonathanIssac #IsaiahBriscoe #籃板卡位 #護框能力 #外線跳投 #2018夏季聯盟簡評
jonathanissac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DTkTKi5pA/hqdefault.jpg)
jonathanissac 在 Jonathan Isaac on practicing with the Lakeland Magic 的八卦
Subscribe to the Orlando Magic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user/NBAOrlandoMagic Subscribe to STUFF's YouTube Channe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