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正直的活著
#每一天問心無愧
#沒什麼好說的
#不貪小便宜
#勿因善小而不為
#勿因惡小而為之
★我在 IBM 公司工作三十一年,不必打卡,喝飲料自己丟錢或簽字,月底結帳,自己給自己打考績,責任與尊嚴養成你成為如是的人。 我在為公司助理人員或在文大推廣中心給企業界上課時,總強調「正直」的重要。
每年我到維也納,我會買一張週票(weekly pass) 花15歐元,它可讓你搭乘地鐵 (U1,2,3,4 etc)、電車、公共汽車,而且他們網路連結驚人,上上下下三種交通工具可讓你走遍維也納的一區到二十一區,無人查你票,但只要逃票被抓,罰則甚重,但顯然無人會這麼做;其馬路上建築氣派宏偉,美麗的路燈乾淨典雅,不像台灣的電線桿,總是因張貼房屋廣告的黏膠,留下坑坑疤疤極盡令人厭惡的痕跡。 一個帝都的百年建設、對都城的保護及永續經營的決心,實在不是一個倉皇、低劣、毫無美感的民族可以理解的。 尊嚴或者莊嚴的意義在小小地方盡現,而最基本的道德在「守法」。
弗瑞德‧考夫曼(Fred Kofman) 在 《清醒的企業》"Conscious Business"一書中亦申如何遵循較高的價值與道德勇氣而正直地做人處事,如何謙虛地從各種角度去看事情真相。人本的價值及重要乃維繫企業、社會、國家之基石。 (Catherine Yen)
由網路節錄下面文章與大家分享: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by 莊佩璋
楊蕙如幾年前與信用卡公司鬥智大勝,獲得社會某些人士的稱許,各媒體也封她為「卡神」。楊蕙如最近開了一家網路顧問公司,並頻頻上媒體打知名度。
筆者認為,一個是非不分、道德低落的社會,才會把類似楊蕙如的行為,視為英雄之舉。
在美國,你去商店買東西,事後不論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貨還錢。因此,有一些人(一些台灣人和更多的大陸人)過幾天要出席重要宴會,就去「買」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後,再去退錢。
美國商店還有一樁好康的事:買貴了,可退差價。於是有些人就趁平時不打折但尺寸、顏色較齊全的時候,把貨品買回來,等到大減價的時候,再把收據拿去退差價。 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還到處宣揚自己的聰明,甚至納悶為何眾多的別人那麼「愚蠢」,不會利用這個「漏洞」。
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把挑撥族群看成「和解共生」,真的是價值錯亂了。
從卡神,筆者想到了股神巴菲特。此地許多股友在討論巴菲特的選股標準,往往忽略了他一再強調的:他非常重視一家公司CEO的誠信,不夠正派的公司他絕不考慮。
今天你會鑽法律漏洞,明天你掌權了,就會去修改法律,讓自己的違法變合法。這幾年來,我們看了太多這種例子了。
一個像楊蕙如這種心態的人,在記者會上還以稱讚現任雇主的方式,貶損曾拒絕錄用她的人,就不會讓人太奇怪了。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 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
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
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 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 5 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周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
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ibm 管 顧 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張景嵐 Facebook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討論] 商科生的好工作之一-> 顧問業-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請益] 顧問Offer請益(Deloitte / IBM)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勤業眾信管顧新鮮人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ibm顧問薪水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ibm顧問薪水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ibm顧問薪水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心得] 管顧業及其他產業面試經驗分享-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台聚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台聚管顧Ptt dzm7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顧問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別等退休再去享受人生!打破3 大迷思,用Ikigai 建立有價值 ...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請益工程顧問公司抉擇- 顧問公司ptt - Misty Creek Arabians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管理顧問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德倫思管理顧問ptt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討論商科生的好工作之> 顧問業看板Salary 批踢- 顧問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請益] 顧問Offer請益(Deloitte / IBM) 的評價
- 關於ibm 管 顧 薪水 在 跳槽到IBM划算嗎? 的評價
ibm 管 顧 薪水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
來自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
印度最強輸出是什麼?CEO!印度裔統治下的美國巨頭:2家市值破萬億,掌舵30%五百強
印度出口的最佳商品是什麼?
江湖戲言:是CEO。
納德拉接任微軟CEO,皮猜在Google真正登峰造極,而今,又一家美國科技巨頭——IBM也迎來了一位印度裔CEO,阿爾克溫·克裡希納(Arvind Krishna)。
印度裔CEO一次次被提起,華裔高管也一次次被相提並論作對比。
然而,美國巨頭公司步入“印度裔CEO”時代,可不只是個例。《哈佛商業評論》此前的一項研究表明,目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的掌舵人來自印度。
都是鼎鼎大名的巨頭公司。還不止於科技圈,更是涉及製藥、餐飲、快消、銀行業等等諸多領域的巨頭公司。
今天,我們就盤點列舉十位代表性CEO,他們在職期間所領導的公司,市值最高破萬億,最低也有近百億美元。若是將他們的公司市值加起來,可高達數萬萬億美元……
也想通過個中經歷和履歷梳理,更加清晰地看出印度裔CEO的上升路徑:從何而來?因何成功?
也想提出思考題:印度裔不斷上位,真的完全是因為“比華人更會搞關係”嗎?
▌Google CEO is an Indian
桑達爾·皮猜(Sundar Pichai),1972年7月出生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今年47歲,現任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 CEO。
他本科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讀的是冶金工程專業。之後在斯坦福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上,獲得了理學碩士學位,此後又拿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MBA。
畢業之後,皮猜先是在一家半導體公司Applied Materials工作,任產品管理崗位,後又加入麥肯錫,從事管理諮詢工作。
2004年,32歲的皮猜加入Google,對Google的產品業務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首先是帶領Chrome一舉打敗當時市場上還占主要份額的IE流覽器,其後建立了Google在Android系統中的強大優勢。
2014年10月,Google又進行了一波管理層調整,皮猜的權力範圍進一步擴大:除了繼續負責核心 Android 和 Chrome 業務,還接管了研究、搜索、地圖、Google+、商務和廣告產品,以及基礎設施等業務。
這個時候的他,加入Google十年,成為“二號人物”。但這並不是他在Google內部晉升的天花板。
2015年8月10日,Google宣佈進行組織重整,皮猜出任新Google公司董事長及CEO。
2017年7月,他又向前踏了一步,加入了Alphabet董事會。此舉也被認為是佩奇培養其為接班人的體現。
到2019年12月,Alphabet正式官宣,皮猜升任,以Google CEO的身份,同時擔任Alphabet首席執行官職務。
2020年剛開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皮猜治下,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
▌微軟 CEO is an Indian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1967年8月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的Nizams市,今年52歲,現任微軟CEO。
他在1998年畢業于印度馬尼帕爾理工學院,獲得電子和通信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攻讀電腦碩士,後來還在芝加哥大學獲MBA學位。
畢業之後,先是在SUN工作,1992年加入微軟,歷任線上服務部門的高級副總裁、研發以及業務部門的副總裁、微軟伺服器和工具業務群擔任總裁等等。
是微軟多項重要技術的開發者之一,比如資料庫、Windows伺服器和開發者工具等等,也曾負責Bing搜索業務,向陸奇彙報。
2011年接手雲計算業務,推出雲計算版Office軟體——即Office 365,並推動微軟雲服務Azure快速增長。
2014年2月,接替史蒂夫·鮑爾默,成為微軟CEO,當時微軟股價為31.76美元,市值2413億美元,備受錯失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困。而且那時候,華裔高管陸奇同樣擁有超高威望和呼聲,納德拉面臨內外壓力。
納德拉上任之後,在微軟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發力雲計算與企業級市場服務,逐步不再只聚焦Windows業務,推動微軟“刷新”。
2018年4月,入選《時代週刊》2018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2019年11月22日,名列2019《財富》年度商業人物榜單第1位。
到2019年12月31日,微軟股價為157.7美元,市值近12000億美元,是上任時的5倍。
▌IBM CEO is an Indian
阿爾克溫·克裡希納(Arvind Krishna),1962年出生於印度安德拉邦,今年58歲。
1985年,他本科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與谷歌CEO皮查伊、哈曼國際CEO迪內什·帕利瓦爾(Dinesh Paliwal)是大學校友。
隨後他前往美國,1990年在伊利諾州立大學巴納-香檳分校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畢業之後,他便加入IBM,從工程師開始做起,至今已經工作了30年之久。2015年,他晉升為高級副總裁,負責雲計算、認知軟體等業務。
2018年,推動IBM以3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ed Hat,完成IBM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交易,也是開源史上最大的交易。
2020年1月31日,他被任命為IBM首席執行官,接替IBM首位女性首席執行官維吉尼亞·羅曼提 (Ginni Rometty)。
2020年4月6日,他正式就任IBM首席執行官一職,並發出首份員工公開信,宣佈了上任之後的“三把火”:雲、人工智慧、客戶。
疫情當前,近年以來IBM又為核心業務增長乏力、服務部門冗員等問題所累。克裡希納的上任,能否複刻印度老鄉納德拉在微軟創下的成就?
令人拭目以待。
▌百事可樂 CEO was an Indian
盧英德(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1955年10月出生於泰米爾納德邦馬德拉斯,也就是現在的金奈,今年64歲,2006年擔任百事公司董事長及CEO,2018年退休,現在也是亞馬遜董事會成員。
1974年,從馬德拉斯基督教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化學和數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得印度加爾各答管理學院。
1978年,被耶魯大學錄取後移居美國,當時她23歲,只有500美元。1980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盧英德的職業生涯起于印度,曾在強生公司和紡織公司 Mettur Beardsell 擔任產品經理。1980年從耶魯畢業之後,以戰略顧問的身份加入波士頓諮詢集團(BCG) ,然後在摩托羅拉擔任副總裁兼企業戰略與規劃總監。
她與1994年加入百事公司,在其建言下,百事公司於1997年10月必勝客、肯德基和Taco Bell從公司分離並獨立為百勝全球公司,2001年,被提升為百事公司總裁兼CFO。
在2006年10月,正式上任公司CEO,是百事集團的首位亞裔女CEO,同年,他也名列《財富》美國商界女強人50強榜首、華爾街日報”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第二名、”福布斯權力女性榜”第28位。
在擔任CEO的數十年中,她帶領百事完成了一系列重組,負責全球的戰略發展,在2018年10月3日離任首席執行官職位,工作12年,在她任職期間,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80% ,市值增長255%,達到1400多億美元。
▌諾基亞 CEO is an Indian
拉吉夫·蘇裡(Rejeev Suri)是現任諾基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印度裔新加坡人,1967年10月出生於印度新德里。今年52歲。
蘇裡是微軟CEO納德拉的校友,同樣畢業于印度馬尼帕爾理工學院。
他在諾基亞工作了超過20年,2014年開始擔任諾基亞CEO。
這一年,諾基亞已經在手機市場宣告徹底潰敗。在完成與微軟公司的手機業務交易,將設備和服務業務出售給微軟之後,正式退出手機市場。
也就在交易完成的同一天,蘇裡上任了。
此後,諾基亞的經營重點轉移到了通訊業務上,而蘇裡被稱為“諾基亞轉型的直接推動力”。
諾基亞和西門子的電信設別合資企業——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從虧損部門轉變為占諾基亞收入90%的子公司,就是他的手筆。
2015年4月,諾基亞斥資166億美元(約合1029.2億人民幣)收購法國通訊設備公司阿爾卡特朗訊。這家公司給諾基亞帶來了固網、核心和IP網路技術方面的能力。
依靠這些能力,諾基亞大大拓展了在美國通信市場中的份額,並超越愛立信,成為世界第二大通信運營商。
蘇裡表示,這場收購對諾基亞發展5G通訊技術帶來了戰略性優勢。
來到5G大幕已經緩緩揭開的現在,諾基亞在蘇裡的領導下,已然是商用5G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玩家之一。
今年1月9日,諾基亞公司在官網發佈聲明,宣佈已經在全球簽署了63份商用5G合同。
並且,諾基亞還表示,他們是唯一一家5G技術被美國所有四大主要運營商、韓國所有三大領先運營商以及日本所有三大全國運營商選中的網路(設備)供應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諾基亞市值207.88億美元。
▌Adobe CEO is an Indian
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Adobe現任董事長兼CEO,1963年5月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今年56歲。
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學碩士,也是鮑林格林州立大學電腦科學碩士。還曾代表印度參加亞洲帆船賽。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蘋果。離開蘋果之後,曾任矽谷圖形公司桌上型電腦和協作產品總監,其後又自己創業,創立了開創互聯網數位照片共用的Pictra公司。
1998年,納拉延加入Adobe,擔任全球產品研究高級副總裁,後又晉升為全球產品執行副總裁。
2007年11月,他被任命為Adobe首席執行官。2017年成為董事會主席。
就任CEO之後,納拉延開創了Adobe延續至今的基於雲的訂閱服務,建立了數位文檔的全球標準。
Adobe稱:納拉延作為首席執行官,帶領Adobe轉變為行業創新者,釋放了人們的創造力,推動了Adobe數字業務的發展。
2011年,納拉延被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任命為總統管理諮詢委員會(PMAB)成員。
2018年,納拉延在《財富》雜誌的“年度最佳商人”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二位。還被印度《經濟時報》評為2018年度“年度全球印度人”。
2019年,他獲得了印度政府頒發的蓮花士勳章,嘉獎其在貿易和工業領域為印度做出的傑出貢獻。
截至2019年12月31日,Adobe市值1596.54億美元。
▌萬事達 CEO is an Indian
彭安傑(Ajaypal Singh Banga),萬事達卡(Mastercar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1960年,今年60歲。
彭安傑的中學時代在海德拉巴公學度過,這同樣是微軟CEO納德拉、Adobe CEO納拉延的母校。
此後,他在德里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在印度管理學院讀完了MBA。
1981年,彭安傑進入雀巢,從事銷售、市場行銷和管理工作。
1994年,他離開雀巢,加入百事公司。期間,他把當時在百事
旗下的肯德基和必勝客帶到了印度。
在百事決定剝離其餐飲業務之後,彭安傑也做出了改變:從餐飲業轉向到銀行業。於是,他接受了花旗銀行提供的工作。
到2009年離開花旗時,彭安傑已經是花旗亞太業務首席執行官。這一年,他加入了萬事達。
2010年,他從萬事達首席運營官(COO)升任CEO和董事會成員。
彭安傑有一句名言:
創造一個超越現金的世界。
在彭安傑的管理之下,萬事達從一個銀行所有的組織轉變為一個盈利企業。在數位支付領域,仍同Google、亞馬遜等新巨頭積極競爭。
2015年,時任總統的奧巴馬任命他為總統貿易政策和談判諮詢委員會成員。
2016年,印度政府授予他蓮花士勳章。
此外,他還擔任著美印商業委員會(USIBC)主席,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商業理事會成員等職務。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萬事達市值為3008.33億美元。
▌美光科技CEO is an Indian
桑傑·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美光科技集團( Micron Technology)CEO,印度裔美國商人,出生于1958年6月27日,今年61歲。
Mehrotra早年在德里(印度首都)的一所學校接受過幾年教育。他先是在彼拉尼博拉理工學院(BITS Pilani)上大學,後來轉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Mehrotra在此完成了電子工程和電腦科學的本科和碩士學位。
並于2009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高管教育專案。
1998年,Mehrotra和其他兩位合作人共同創立了閃迪公司(SanDisk),並在2011年至2016年擔任總裁和首席執行官。
閃迪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閃速資料存儲卡產品供應商。
2017年2月,他被任命為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2019年,還被任命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主席。
Mehrotra擁有的專利數達70多項。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光科技市值597.43億美元。
▌摩托羅拉 CEO was an Indian
桑傑·賈(Sanjay Jha),摩托羅拉前CEO,是一位印度裔美籍商人,出生于1967年,今年53歲。
Sanjay Jha生於1967年,分別在利物浦大學和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學士和博士學位。2011年,被授予 D.Sc 榮譽學位。2018年,選入美國國家工程學院。
1994年,Jha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開始了他在高通公司的職業生涯。
他在高通超大型積體電路集團工作,研究Globalstar衛星電話。
後來,他又著手於第一個13k 聲碼器的研發,該專用積體電路集成到了高通公司的MSM2200晶片組中。
1997年,Jha被提升為工程副總裁,負責領導積體電路工程集團。
他領導並監督了五代數據機和基站晶片組(數位基帶和射頻)以及系統軟體的開發。
1998年,被提升為高級工程副總裁。
2002年,高通科技創業投資公司,Jha擔任高級副總裁和總經理,管理科技投資組合和新技術集團。
2003年成為高通執行副總裁和高通 CDMA 技術公司總裁,並于2006年12月被任命為首席運營官。
2008年8月4日至2012年5月22日,Jha成為摩托羅拉移動設備業務的新任 CEO。
2014年1月7日,他被任命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鑄造企業Globalfoundries的CEO。
2018年3月9日,他辭去了Globalfoundries CEO的工作。
2011年8月15日,Google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
2014年1月30日,聯想宣佈以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智慧手機業務。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摩托羅拉系統市值275.26億美元。
▌哈曼國際 CEO is an Indian
迪內什·帕利瓦爾(Dinesh Paliwal),哈曼國際(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CEO,是一名印度裔美籍商人,出生于1957年12月17日,今年62歲。
哈曼國際是一家旗下擁有包括Revel、 AKG、harman/kardon、Infinity、JBL、Lexicon及Mark Levinson等16個全球領先品牌的母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音響產品製造商,處於全球音響的研發和製造領域裡的領導地位。
除此之外,他還是雀巢公司董事會成員。
Paliwal曾在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新加坡、瑞士和美國生活和工作。
他在印度理工學院獲得工程學碩士學位,在邁阿密大學獲得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碩士學位和金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19年,邁阿密大學還授予 Dinesh 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以表彰他為推進邁阿密大學在商業、技術、創新和創業活動方面的領導地位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貢獻。
在加入哈曼之前,他曾在 ABB 集團擔任全球市場和技術總裁。在 ABB 工作的22年中,他在5個國家擔任管理職務。
ABB集團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位列全球500強企業。
Dinesh可謂是榮譽無數。
2010年,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評為紐約都市年度企業家,並獲得了全球印度裔人組織頒發的印度裔美國人成就獎。
2014年,《財富》雜誌將Paliwal評為“年度商業人物”。
2017年,Paliwal 被提名首屆 Recode 100,以表彰當年在科技、商業和媒體領域中做出的貢獻。
2016年11月,三星宣佈以大約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哈曼國際,Paliwal 在收購後繼續領導公司。
▌共性:理工科高材生,重視MBA教育
以上,就是十位“最有權勢的印度裔CEO”,但也再次說明,他們,還不是印度裔CEO的全部。
還有Palo Alto Network、利潔時集團、星展銀行、高知特、Conduent、帝亞吉歐以及NetApp等世界頂級公司的CEO,均是印度裔。
而且如果把統計放到高管層面,或許還有更多的傑出印度裔會被納入其中。
所以回到開頭之問,印度裔CEO的職場成功之道,是否有跡可循?
由表及裡,或許可以從履歷中先歸納幾點共性:
第一,基本是理工科出身,但非常重視工商管理類的教育,看重MBA。
谷歌CEO皮猜、微軟CEO納德拉,都是理工科出身,但都專門研習了MBA方面的課程和經驗。
並且據納德拉在《刷新》中的自述,1992年獲得微軟工作機會,同時自己還面臨MBA課程的挑戰,但納德拉並沒有二選一,而是周內在西雅圖微軟工作,週五下班就飛赴芝加哥,一連2年皆如此,最終獲得芝加哥大學MBA學位。
其次,職場忠誠度高。
上述幾位印度裔成功CEO通常在一家公司慢慢升職、積累勢能,而不是為了薪水頻繁跳槽,這對於後來被委以重任也有重要助力。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和布林在交接班信中就說:皮猜已經在Google的CEO職位上證明了自己,而且他15年來兢兢業業,帶領上下攻克難關解決問題,謙虛又技術範,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帶領Google和Alphabet走向未來。
最後,赴美深造,其後落地紮根。
跟諸多外來族裔一樣,印度裔CEO們基本都是在國內完成本科教育——也基本都是國內名校高材生,然後赴美留學深造。
但或許是印度過去一個時代的發展原因,這些印度裔CEO的上升路徑中,沒啥“後路”可言,想要發展更好,就需要在美國全身心融入打拼,甚至拖家帶口,落地紮根。
比如微軟CEO納德拉,家境不錯,父親是印度高級官員,但最後在微軟掌舵,完全憑藉的是個人努力,甚至最初帶妻子去美國,還未能獲得移民許可。
而更多華裔人才,因為中國經濟和科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面臨機會,也會錯失另外的選擇。
這無關對錯,都是個人選擇,但如果回到那個喜聞樂見的話題:為什麼是印度裔而不是華裔?
或許也要對印度裔在美國管理層的崛起,更加見賢思齊。
之前公開討論時,有說過語言的原因——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裔語言上天然在美國優勢。
也有表達種族性格的因素,常見的印象說法如“印度裔團結、拉幫結派”、“一個印度裔進公司會招攬更多印度裔進來”,“一個華裔進公司會排擠走另一個華裔”……
但印度裔高管們自身的努力和優點或許會因此而遮蔽。
是時候更全面、客觀地看待成功的印度裔了,偏見只會加大傲慢,進一步忽視學習進取之心。
你說呢?
ibm 管 顧 薪水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八卦
逆勢突圍 這些公司加碼徵才
受疫情影響,部分物流、金融、醫療、科技、保險、管理顧問公司業績狂漲,在美國等全球各地招募人才中,誰說金融風暴只能躲?正面迎擊,危機就是轉機!
👉科技公司:谷歌雖然大幅緊縮招募,但全球仍有六百職缺開放中。臉書、亞馬遜仍計劃招募各一萬人,亞馬遜招募許多在家上班的職缺 https://bit.ly/3eDCxjD 。甲骨文招六萬人、IBM招六千人、蘋果招四千人,還有科學資訊研究公司Leidos、上市的人工智慧公司SAIC、上市的科技服務公司Jacobs、微軟也都在招人。提供Zoom等公司技術的視訊科技公司Bandwidth招募上千人。
👉 銀行:大舉徵才,協助大幅增加的貸款業務。五三銀行Fifth Third Bank、富國銀行Wells Fargo、第一資本銀行Capital On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各招募數百至五千人,都是美國財星百大企業。
👉 醫療相關企業:醫院集團、保險公司、藥廠大舉徵人,除了第一線人員,也包括總部的支援單位。拜耳藥廠、Kaiser Permanente、Anthem、DaVita Kidney Care都是財星五百大企業,Providence Health & Services也有九千名員工。
👉卡車物流公司:除了第一線司機,也招募總部各部門人員。Transco Lines、Pride Transport、Midwest Continental、Penske Truck Leasing、USA Truck、Barlow Transportation、Basin Transportation、Curry's Transportation、Blair Logistics、Montgomery Transport、National Strategic Transportation、General Dynamics、Loudon Couuntry Trunking、SRG Trucking、Midnite Express、Miller Truck Lines、Epes Transport、J&R Schugel Trucking、Kreilkamp、Us Xpress
👉 會計暨商管顧問公司:勤業眾信、Booz Allen Hamilton,招募數千至一萬六千人。
👉 其他:零售普遍業績不佳,但超市公司則業績上漲,目標百貨Target招募五千人。加州翻譯服務公司LanguageLine Solutions招募三萬人。
資料來源: LHH。整理及製表:矽谷阿雅。
⭐️⭐️⭐️ 阿雅新書5/27上市!⭐️⭐️⭐️
_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5581641033912
❤️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https://bit.ly/2UsoMee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
❤️ 想自信推薦自己,卻被當成「職場假貨」…自我行銷和謙遜之間如何拿捏? https://bit.ly/34kqMKk (長按鼓掌可以拍多下喔!)
ibm 管 顧 薪水 在 [請益] 顧問Offer請益(Deloitte / IBM) 的八卦
代友詢問,以下正文↓ 背景: 混血115碩,資管相關背景Deloitte (不是勤業眾信) 職缺: Digital ... 原本小弟傾向選擇IBM,因為薪水跟公司觀感較佳? ... <看更多>
ibm 管 顧 薪水 在 勤業眾信管顧新鮮人 的八卦
B5-1 基本上管顧公司工時都蠻長所以如果薪資沒有高於一般水平就不太值得了就我所知McKinsey BCG第一年進去一定破百IBM第一年約90w beBit大約80-90w ... ... <看更多>
ibm 管 顧 薪水 在 [討論] 商科生的好工作之一-> 顧問業-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有鑒於之前商科生在台灣的出路主題討論得很熱烈
所以來分享一下 商科畢業生可以找工作的方向
之所以會拖到那麼久才發文
是因為之前自己也在找工作 也是往這個方向收集了很多資訊
後來有幸被其中的一間公司錄取 開始上班
所以一邊分享收集到的資訊之外 一邊自己身體力行來驗證資訊是否正確 xD
要做這一行 九成以上都會要求非常吃重的英文能力
有些公司是在某一領域研究很精深後跨足顧問領域
所以或許本業不會要求太多英文 但跨足顧問業的部門就會
當然 商科人才還有許多可以賺錢的好工作
比如四大會計 / IB/VC/PE
但這些不在我的知識範圍內 就不獻醜了 xD
閒話不多說 首先就顧問業做幾個分類
General Consulting
國外統計 頂級的商科人才最多人想要進去的類型
而Consulting Firms / Agencies裡面 薪水給最高的也是這個類別
大間的幾個 據說台灣區 新人就可以有六位數字
General Consulting類型的顧問公司做的事情
包含了整間公司的所有營運部門
小至分門別類 比方說財務狀況諮詢 管理制度 股票IPO
大至整體營運 比方說異業結盟 公司併購 公司重整
請他們做整體營運顧問 就像是Outsurcing CEO這個位置
所以通常他們的資深顧問專員 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而能在這類公司中的幾間領航者 做一段時間後
被挖角到別的公司 很多人的Title都是C開頭O結尾
連Fortune 500 CEO都有許多顧問出身
畢竟年紀輕輕 業務往來對象就都是各大公司的CEO/CFO/CMO/CIO
或者最小也會遇到VP/Dept head 被挖角到高位的機率當然很高
有人說 年紀輕輕就可以跟各大公司CEO討論生意的 只有三種人
管理顧問 投資銀行家 政治家
而其中最有名的三間 國外統稱顧問業三巨頭 列名如下:
1. McKinsey 麥肯錫 (台灣區辦公室在101)
顧問界的霸主 常年與Google都是北美Top20人才最想進的公司
號稱全公司上下都是天才 每個顧問都有一國一城之王的實力 (在各公司內)
諮詢範圍橫跨各領域 IT 能源 FMCG 等等
只要是有規模經濟的公司 他們就能找到相對應的人才
而諮詢項目也從管理行銷到業務獲利模式等等一條龍全包
只要公司付得起錢 各部門首長都給他們的人管理都沒問題
而他們的表現也都是一等一 網路上有太多的Case Study可以看
而 McKinsey 最擅長的顧問模式是建構一個完整的 Framework
從最基本 強化改造公司的整體體質 讓公司更有競爭力
2.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頓管理顧問 (台灣區辦公室在101)
BCG 在顧問業內是少數可以跟 McKinsey 並稱的 General Consulting
著名的 Growth-Share Matrix (又稱BCG Matrix) 分析方法就是他們發明的
相較於 McKinsey 的架構式顧問型態 BCG 所擅長的是數據分析
從看公司的 Annual/Fiscal Report 找出問題的癥結
模擬解決方式後反覆驗證 確認無誤後從癥結點從外擴散改造
同樣的 也是涉獵範圍超廣 業務領域超寬的顧問公司
3. Bain & Company
同樣也是新鮮人最想進的公司前十名
台灣沒有辦公室 亞洲分部在上海香港韓國都有
IT Consulting
這算是比較偏科技業的顧問公司 有硬體顧問也有軟體顧問
有許多 IT Consulting 公司本業也是系統廠或者大的軟硬體開發商
自己的業務做大了以後 賣軟硬體常常會被大客戶要求 Customize
所以乾脆開了顧問部門 專門外包 IT 服務
從公司的伺服器/Intranet/資料庫硬體到軟體設計等等都有公司包
這類的公司比較會要求理工底子不錯的新人
不像其他顧問公司的員工許多人Under都是商科專長
1. IBM (信義區國泰金融中心) & HP (台北南港)
IBM 與 HP 本業都算是做硬體跟商用電腦
而他們的 Consulting 部分
包含架設公司Server硬體 內部網路 企業雲端系統
新舊商用系統轉換 企業資訊安全顧問等等
2. Oracle 甲骨文 (台北車站附近)
Oracle 的 IT Consulting 比較像是會幫他們的客戶諮詢商業及獲利模式
而用 Oracle 本身的系統
去百分之百 Customize 一個適合客戶使用的作業環境
另外 Oracle 的 Database 系統也很強
還有客製化 ERP 生管軟體等等服務
3. Accenture 埃森哲 (公司在大安區敦化南路)
如果以獲利總額來算 ACN算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顧問公司
顧問公司自身名列 Fortune 500 xDD
全球 24 萬員工 Fortune 500 裡面有 3/4 是他們的客戶
他們也有做 Business Consulting 還有幫客戶 Outsurcing
比如說客戶開一間公司 直接不要自有 IT 部門 把所有 MIS/IT 的業務都給ACN做
另外似乎還有幫一些代工廠做生產流程諮詢或者PM 還有生產效益強化等等
他們有與另一間網通大廠合股 Accenture & Cisco Business Group
這部分我不熟 當初朋友在裡面也不是做這塊的 問不到 xD
Financial Consulting
基本上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有做這一塊
KPMG / Deloitte / PwC / E&Y
KPMG 公司在101裡面
Deloitte 在松山區 機場附近
PwC 在信義區世貿大樓
E&Y 也在世貿大樓附近
他們的顧問區塊大多是除了他們的會計本業之外
還另外切分顧問部門 幫客戶分析每年的年報 P&L 投資等等
再給客戶對財務金融稅務等等方面的建議
有一點類似客戶是企業的理財專員
KPMG 的諮詢部門之後切分出來就是現在的 BP Consulting
Deloitte 也有摸一些管顧的部分 還有財務部門 Outsurcing
PwC 感覺什麼都有做 xD
E&Y 就還是本業相關的金融諮詢為主
Marketing & PR Consulting
這類型的公司專做行銷或公關專案的顧問諮詢服務
行銷顧問公司是以市調公司起家 擁有強大的資料庫輔助行銷策略
公關顧問公司則是以舉舉辦展出與活動的深厚經驗 架構公關Campaign
行銷顧問公司通常會要求有統計底子的人
並且要能從成堆的數據內短時間抓出重點的能力
而公關顧問公司則是要有Coordination與交際的能力
有在校社團幹部 積極參加活動 應該會對履歷加很多分
1. Nielson 尼爾森 (公司在松山區南京東路)
市調公司起家 前陣子全美top 50市場研究公司排名第一
在台灣Retail Audit中
應該算是資料庫最龐大也近乎壟斷市場的公司
收視普查方面也是台灣最強大
近年應用通路與電視這兩方面長年累積的資料 開始發展行銷顧問業
用龐大的數據與強大的資料庫
(這也是外界覺得尼爾森很操的原因 Data Analysis部門真的很辛苦)
幫客戶分析通路行銷策略 研究曝光渠道與行銷成本效益等等
2. Era Ogilvy 世紀奧美 (公司在松山區小巨蛋附近)
主要業務為舉辦公關活動 記者會等等
顧問服務從客戶要開公司決定公司名稱開始
辦大小展覽慈善活動記者會
到如果公司出包怎麼跟媒體交涉如何發言 等等諮詢都有
算是台灣最大間的外商公關顧問
3. NM Incite
Nielsen 與McKinsey最近合股開的一間行銷/PR/媒體顧問
藉由Nielsen的行銷資料庫與McKinsey的顧問經驗
幫客戶總包從市場洞察到行銷策略到媒體發表諮詢
從行銷專案到公關活動一條龍式的包辦
公司的董事會由 N 出兩人 M 出兩人
4. Gallup 蓋洛普
最常做的是政治與社經洞察研究 也有顧問部門
但台灣的分公司好像消失了?!
Specialized Consulting
這類的顧問方向通常比較特殊領域
市場比較小 也需要非常高度的專精
該顧問部門會幫人諮詢的項目也就只有一個
Logistic
大部分都是本土公司 因為許多案子是政府那邊下的
外商公司也有 但都很少能接到大案
顧問業務有土木測量諮詢 物流通路諮詢
公共開發工程諮詢 大型建案開發諮詢等等
比如哪個地方要開一間百貨公司 就會請這類的公司來估計交通衝擊等等
還有客流量預測 停車場要蓋多少車位 旁邊馬路是否需要拓寬
或是有些公車路線 私人企業物流倉儲規劃等等
四大裡面的PwC有做類似的顧問部門
HR/Training Consulting
DDI 宏智 (公司在101裡面)
有幫各大台企或者外商公司 外包training program design
顧問會針對客戶需求設計訓練課程
從師資教材等等全部Customize
整合出適合客戶的一套教育訓練系統
以上是我粗淺認識的顧問業簡介
小弟自己也在其中一間外商顧問公司任職
工作環境跟同事都很不錯 當然薪水也很不錯 比一些科技業的職位都好
商科的同學別氣餒 雖然台灣的大環境對商科人才比較不友善
但好好培養實力 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有個版友還待過其中兩間 現在還在其一上班
學弟 我就是在說你!!
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分享金融業或會計業的經驗 xD
有誤請指正 我會盡快編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57.204
專業領域的強大是一定需要的
首先 請得起大顧問公司的企業一定都蠻有規模
畢竟一個案子幾十萬幾百萬 不是隨便一間小公司會有編列這樣預算的
而這樣的企業客戶通常也是人才濟濟
他們會丟給顧問解決的事情
一定是連他們都解決不了的麻煩 所以要尋求你的專業
如何運用專業能力 不被客戶考倒 這是首要條件
再來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最佳效益化手上有的資訊 找到事情現象的證據後堅定你的立場
如果知道你是對的就不要被客戶牽著走
這也是他們請顧問的原因之一
最後就是表達能力要好 要敢講
中英文Present都要能夠流利不會結結巴巴
我也剛進來 還很菜 很多東西都還在學習 但同事就真的都很強
共勉之 xD
IBM 有很多不同部門 = =
光是業務部裡面就分好幾塊
約聘的內容跟福利當然跟正職不一樣 = =
四大我不熟 因我本科不是會計 在裡面的朋友也都不是做會計
另外我只能跟你說Nielsen有很多部門 xD
你同學是去做DA還是偏Consulting 內容差蠻多的
這要等我學弟來現身說法 xDDDD
但我猜看到這段他就不敢來了 xD
他做五年左右吧 薪水應該比內科很多同年資的好
其實大家都知道 也不需要你特別提起阿 xD
我只是把這類型工作台灣有的部分大致上列一下給大家參考
我自己也不是每一間都去做過 = =
很多外商會來台灣開分公司也是一樣原因 就連科技業亦然
畢竟台灣的專業人才便宜
同等實力的理工人才 北美Local hire也是九萬鎂起跳 假超多 工時短
台灣哪一間有一樣待遇跟福利的 xDDD
我們 留在/回來 台灣 也沒有做到可以領 Global 的位置
比一般台廠的條件好 我是做的心甘情願啦 xD
※ 編輯: Lazi 來自: 220.132.157.204 (09/19 20: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