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家英國老屋裝修日記ep7: 控金欸牆壁】
我們這次老屋翻修花最多錢的項目之一,就是整間房子的「牆壁」。這間有著70多年歷史的我們未來新家,牆壁可說是歷經滄桑:潮濕、 凹凸不平,再加上前屋主掛了上百幅畫的一堆坑洞,我和DDC真的是費盡心思(和金錢)在修補全屋的牆。目前已經進行的工程包括:
1. 防潮工程(Damp proof course):英國的老屋多半是由磚頭堆砌而成,但磚頭是個會從泥土吸水上來的材質,底層很容易產生潮濕的現象。我們這次針對家裡兩處濕氣很嚴重的牆壁進行防潮工程,把plaster撬開之後,在磚頭中間灌入防水材質,之後再重新塗上防水層+防水灰泥(plaster),光這兩處工程就花了£2500約10萬台幣。
2. 整牆(Prepare):一般的新屋或是狀態好的房子,只需重新粉刷油漆就差不多完成了。 可是我們新家的牆壁狀況不太好,隨處可看到坑洞和裂痕痕跡。 所以我們光是請工人把牆壁整理到大概8成新的狀態,就撒了好多錢。整牆的流程包括補土(filler)補洞、磨平、上第一層底漆(mist coat或Primer)把牆壁的毛細孔填滿、最後再上2-3層油漆才算完成。 由於英國人工很貴,整牆的工程既花時間又花錢,每個空間(比如說客廳、用餐區、走道等)都平均要花£2000以上,心在淌血。
3. 油漆:之前有提過,我們全屋採用了嬌貴難養的Farrow & Ball油漆,光是5公升的油漆就要價£80約台幣3200。上週DDC用了八折折扣買下能夠漆整間房子的油漆,最後總共花了£1500約台幣6萬,果然嬌貴啊!
集結上述所說,深感我們家牆壁根本是 #控金欸 ,而且就算耗費再多時間金錢,要把老屋的牆壁用成像新建案仍然是不可能的,但這種帶有一點點歷史味道的內裝,也是其難能可貴之處吧。
———
後記:
昨天和DDC聊,他自己承認他對於「把所擁有的東西永遠維持跟新的一樣」有某種程度的強迫症。食物或是飲料翻倒在木地板,他可以擦20分鐘以上;抹布要分四個角個搓洗10遍以上;他的手因為太常洗手洗東西,已經乾裂到有時候會自己滲血。 其實DDC每次都希望自己不要再擦這麼多遍,地板應該已經很乾淨了,可是若不再多擦一點,他又會渾身不舒服。想必之後搬到新家,他除了木地板之外,又多了一項「牆壁」需要在意了。
哎,DDC這種的症狀真不知道有何解? 講著講著怎麼變成悲傷的故事。
#DDC最後表示他覺得自己好像比較適合租房
#不是自己的就不會在意住起來也輕鬆
#那我們還買房幹嘛
———
#Q家英國老屋裝修日記連載
Ep1 細節才是最難:https://pse.is/3afd68
Ep2 木地板選擇:https://pse.is/3c9rjm
Ep3 為了油漆吵架:https://pse.is/3d4fy5
Ep4 打造夢想廚房:https://pse.is/39lame
Ep5 裝修的天堂與地獄:https://pse.is/3bxfjg
Ep6 吊燈洞與黑洞:https://pse.is/3dmgw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