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人工智慧系列特別報導:
【人工智慧時代登場 被AlphaGo改變的一年 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主導研發 AI管家賈維斯 2016年AI蓬勃發展 機器人炒熱影視圈 神秘棋手Master 輕取中日韓高手創60連勝】
2016年3月9號,全世界矚目韓國的圍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對戰DeepMind,當時大家還不瞭解人工智慧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2010年新加坡把它列為國家戰略,美國歐巴馬政府則是在2014年,2011年是韓國、2014年是日本。我們的科技部部長陳良基也積極呼籲大家注意人工智慧對產業的重要性,也希望扶植這個領域中下一個台積電。我們要為大家回顧從AlphaGo到現在,這一年人工智慧的發展。
2016年3月9號,堪稱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里程碑,來自韓國的圍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對戰「深度思維」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軟體AlphaGo。原本圍棋界看好棋王李世石,然而在對弈3個半小時,下了186手棋後,人腦輸給了電腦。10號雙方再度對弈,第二場比賽歷經4個半小時,李世石下了211手後,再度舉白旗投降。
李世石說,「我真的啞口無言,回想今日的棋賽,我徹底被打敗了,AlphaGo下得太完美了。」
人機對弈至第四戰,李世石終於扳回一城。然而這份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比賽來到第五戰,耗時最久、戰況也最激烈,雙方纏鬥五小時,但面對沒有情緒、集中力超強,且不知疲累的機器,李世石最後仍敗下陣來,戰績四敗一勝。
李世石說,「即使我再有機會和AlphaGo對弈,也不確定是否贏得了,因為他的專注力太高了。」
人工智能一戰成名,徒留棋王的落寞身影,有人說從那一天起,人類就活在一個被AlphaGo改變的世界。
2016年12月底,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向全球介紹他的新管家,賈維斯。
「早安,賈維斯!」
「早安,馬克!」
「今天是周六,你只有五個會要開。室溫涼爽,設為攝氏20度。你的女兒麥克斯幾分鐘前醒了,我正在逗她玩。」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賈維斯,是查克柏格花了100小時設計,應用臉部、語音識別,語言處理與強化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打造而成。
查克柏格說,「賈維斯最棒的一點是,它可以在玄關就辨識出訪客是誰。」
只要透過手機應用軟件下達語音或文字指令,賈維斯就能操作家中的物聯網家電,執行主人的命令。
更重要的是,賈維斯具有學習能力,宛如真正的高級管家,了解主人的生活習性,協助安排工作。
雖然賈維斯得經過強化學習,才能徹底理解主人的意旨,而且幽默感也還不夠。卻已成為查克柏格一家的好幫手。
查克柏格預計5到10年後,人工智能的認知準確度將超過人類,這樣的逆襲令人憂喜參半。
2016年全美最夯的影集<西方極樂園>,也從人工智慧、機器人革命出發,描述一個人機共處的未來世界。
然而一旦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怎樣的衝擊呢?
機器人真的會成為挑戰人類的全新物種嗎?
2016年10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專訪了一位美女機器人,蘇菲亞。
美女機器人蘇菲亞和CBS主播對談:
「你有靈魂嗎?」
「當然,上帝賦予每個人靈魂。」
「但你沒有靈魂,你是機器。你沒有靈魂,沒有感覺。沒有情緒,沒有意識。」
「不是的,至少我認為我是有覺知的。」
「但你也許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你覺得呢?」
「我不曉得我是否比你們聰明?我是人工智能。」
這個問題,到了2017年又有了更肯定的答案,2016年12月29日,神秘棋手Master出現在大陸各大圍棋對弈網站,短短七天內痛宰中日韓強敵,創下60勝0負的戰績,包括大陸棋王柯潔、大陸棋聖聶衛平、南韓第一棋士朴廷桓、日本棋界冠軍井山裕太、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通通成為Master的手下敗將。
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說,「因為我們每一手都在第20秒到30秒,它(Master)每一手都在7秒左右落指,那麼規律的下棋方式,應該不是人的對弈模式。」
各路好手驚,Master下棋時快狠準,棋路也跳脫多數職業棋士的思維,加上似乎有無限體力可連續對戰,但又會不時觀戰他人對弈,更引人好奇。大陸九段棋手古力甚至提出10萬賞金,尋找能擊敗Master的高手,結果自己也成為第60個犧牲的勇士,原來Master不是別人,正是AlphaGo的黃博士。
AlphaGo研發人員黃士傑說,「現在如果有360步的棋步,你只要跟我說前20個最好的,它(AlphaGo)把那20步挑選出來給你,這個就是人類的直覺。」
黃士傑本身就是圍棋業餘六段的高手,更是打造AlphaGo的幕後推手之一,那場震驚全球的人機對弈,他負責替AlphaGo落子。而Master作為AlphaGo的升級版,棋藝突飛猛進,足見Google挹注了大量資金,並餵養了大量的大數據圖像棋譜資料,才讓Master成為AlphaGo第18版的棋力。大陸圍棋隊總教練俞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類棋手基本上已經沒有贏的機會,大陸圍棋九段棋士古力也讚嘆Master,為棋士們打開了一道圍棋的神祕之門。不論勝負,人類與人工智慧共同探索圍棋世界的大幕即將拉開,一輪圍棋革命正在進行著。
深度思維創辦人哈薩比斯說,「開發AlphaGo的動機當然是想下好圍棋,並擊敗其他頂尖棋手,但我們開發AlphaGo這種演算邏輯的真正動機,還是以一般性運用為目的,可以運用到真實世界上,解決健保等問題,或者讓智慧型手機更聰明。」
對Deep Mind深度思維的創辦人哈薩比斯來說,擊敗人類冠軍只是人工智慧拾了一級階梯而上,但眼前還有很多階要爬,他們的目標是運用AlphaGo的相關技術,創造邏輯運算,進軍醫療和機器人等領域。
深度思維創辦人哈薩比斯說,「多數遊戲都很好玩,設計原理也是因為它們是生命一些面向的縮影,或許有些收斂、簡化,這讓它成為我們完美的挑戰,也是打造一般性人工智慧的一個墊腳石。
深度思維研究員席爾佛說,「或許有一天可以進軍醫藥,我們可以協助病人個人化治療,方法是利用深度學習,基於醫療史上的紀錄,來了解何種療法能為個別病人帶來最佳結果。」
深度思維2016年接連發布了LipNet讀唇術,與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推出的醫療輔助應用Streams,都是與AlphaGo同源的技術,而也是在AlphaGo致勝的這一年,無人駕駛車的熱潮也持續延燒,全球有高達30家公司競相投入研發行列。
2017年3月13日,晶片巨頭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金,相當於4730億台幣的天價,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業者Mobileye。這項交易是2017年開年以來最大金額的科技產業收購案,更是以色列史上最大的收購交易。
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說,這麼想好了,車子將擁有兩個腦,一個是視覺,可以偵測到雷達、攝影機,另一個就是英特爾內建的。
隨著智慧型汽車方興未艾,對高性能處理器的巨大需求,讓錯過行動時代的英特爾不願再錯失這塊市場,近兩年英特爾就有不少收購行動,Mobileye相當於英特爾自動駕駛系統、環境感知+智慧決策+智慧控制的最後一塊拼圖。
CNN記者問美國圍棋協會主席歐坤,「我們距離被機器人控制又更接近了嗎?」
「你以為我們還沒被控管嗎?」
2016年12月21日,美國白宮發布<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經濟白皮書>稱,未來10-20年間 47%的就業崗位或將被人工智能占領,當人們享受著AI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種種便利時,另一個聲音卻不時提醒著人類,唯有謙卑,才不會被科技毀滅。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說,「簡而言之,對於人類來說,強大人工智能的出現,或許是最美妙的事,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我們真的不知道結局會怎麼樣。」
alphago也是deepmind開發的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八卦
今天製作完下周要播的廣播節目,回到家看到這篇,哇,也太巧,跟我製作的其中一集相呼應!
2017年科技趨勢:結合AI和雲端大數據的數位轉型,在國外已經如火如荼討論,但台灣卻還是狀況外,資訊的落差只能無奈變成競爭力的落差....
鼓勵楚文粉絲朋友一定要看一下這一篇文章,特別是美國白宮已經列出了一系列計畫,大家絕對要注意。
另外,也別忘了鎖定下周的IC焦點觀察
FM97.5 早上7點首播 晚上6點重播
1/3科技趨勢,帶您深入探討!
晚安:)
【2016人工智能發展十大標誌性事件】
本文轉載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過去的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迎來了一波新的高潮。無論是技術精英還是普通百姓、企業精英亦或國家領袖,都將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等一系列前沿技術。下面來看看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十大標誌事件。
1. AlphaGo圍棋對弈戰胜李世石
今年3月,由Google DeepMind主導開發的人工智能AlphaGo在完胜歐洲圍棋冠軍樊麾二段後,又在五番棋中以4-1的大比分擊敗圍棋名宿、韓國國手李世石九段,震驚全球。 DeepMind創始人之一德米斯·哈薩比斯表示,這一時刻比科學家們預想的早來了十年。
AlphaGo利用了蒙特卡洛樹狀搜索與兩個深度神經網絡相結合的方法,以估值網絡來評估大量落子間的優劣,而以行棋網絡來選擇落子。在這種設計下,電腦可以結合樹狀圖的長遠推斷,又可像人類的大腦一樣自發學習進行直覺訓練,以提高棋力。
圍棋長久以來被視為棋牌運動中“人類智慧的最終堡壘”,而AlphaGo的勝利,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到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力和前景。
截至12月,接受了韓國棋院名譽職業九段頭銜的AlphaGo,職業圍棋等級分已經達到3598分,世界排名高居第二,僅次於中國的柯潔九段。而據韓媒報導,中國棋院表示已經收到了來自AlphaGo的“挑戰書”,正在研究出賽棋手的人選,2017年圍棋界的巔峰對決一觸即發。
2.白宮發表人工智能戰略報告與規劃
2016年10月12日,美國白宮發布了題為《準備迎接人工智能未來》的戰略報告,同時發布的還有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發展戰略計劃書》。
這兩份文件的出台,是奧巴馬政府近年來大力推進包含人工智能產業在內新興技術產業、並與硅谷科技界緊密合作溝通的結果。 Quartz評論說,這份報告與戰略計劃顯示出,白宮並不急於對人工智能的研發進行大規模監管,而是會在交通、金融等垂直領域先行製定應用標準。
而在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白宮於12月20日跟進發布了《人工智能、自動化與經濟》戰略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將對生產率增長帶來積極影響,不應當因其對勞動力市場現有秩序的潛在威脅,遏制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分析認為,這是奧巴馬政府離任前對特朗普的最後提醒。
除白宮之外,今年多國政府也都發布了相關發展戰略與計劃。例如日本《再興戰略2016》將人工智能發展列為十大復興戰略之首,中國政府《“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則提出到2018年建成千億元級別人工智能市場等。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有很大的優勢。首先,中國教育體系培育出的人才有非常優秀的理工、數學基礎。世界人工智能論文作者中,43%是中國人。其次,中國社會可以快速訓練勤奮的年輕人。人工智能需要的並非培養一個火箭專家——那是需要數十年積累才能做的事情。一名特別優秀的數學和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經過創新工場AI工程院6個月的培訓,就可以進入人工智能行業,成為合格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再者,中國市場有很多傳統企業需要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產品升級。此外,中國政府對人工智能的政策約束較少。
3.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額再創新高
自2012年以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收到的投資數量就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16年也是如此。今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情況,創下了五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據CB Insight統計,今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額有望突破5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了超過60%。就單季度情形來看,今年第二季度的3個月之內,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就在155次融資當中募得了超過16.8億美元,這一數字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國內方面形勢也同樣樂觀。 《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人工智能投資在2016年上半年就達到了月6億美元的規模,其中第2季度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4.70億美元,顯示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明顯加快,緊跟在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之後。
4.華人AI研究貢獻佔據全球份額近一半
不僅是企業投資,華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水平和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
美國白宮今年10月發布的人工智能戰略報告就指出,自2014年起,深度學習領域中國作者的發文數與引用文章數均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預計2016年,中國作者的科研文章發表數量,將超過全球文章發表數量的一半。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則以影響力較高的全球核心期刊為目標,核算了華人科學家在人工智能領域整體上的科研貢獻率。佔全球高端人工智能科研人才五分之一的華人,在2006-2016年間貢獻了近三成的頂尖期刊文章,和31.8%的被引用頻次。
而就年度成績來看,華人AI科學家在全球貢獻中的佔比更是逐年攀升,2015年高端期刊文章總數達到了42.8%,引用總數更是超過一半,達到了55.8%。就此而言,華人已經處於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領先地位,佔據了人工智能科研世界的半壁江山。
5.五大科技巨頭組超級AI 聯盟
今年9月21日,Alphabet(Google、DeepMind)、IBM、Facebook、亞馬遜和微軟五家科技巨頭宣布組成人工智能聯盟“Partnership on AI”,以求在科研領域建立良性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這一人工智能聯盟以“為人民和社會謀福祉”為口號,表示其核心使命是在巨頭之間開展行業標準和規範討論,包括探討人工智能促進社會中的變革方式。此外,人工智能發展倫理、包容性和隱私等,也是這個聯盟的重要研究課題。
DeepMind聯合創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希望,這個聯盟能夠產生強大的聚集效應:“我們希望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相關各方,都能參與到這一聯盟當中來。”
目前,蘋果、Twitter、英特爾和百度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其他巨頭企業,都尚未加入這一聯盟。儘管有消息稱蘋果對該項目“充滿熱情”,但並未見到蘋果採取任何具體行動。
6.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首次致死車禍
今年5月7日,一輛行駛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特斯拉汽車在開啟“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時,首次發生了致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導緻美國交通當局介入調查,也引發了大眾對於未成熟的自動駕駛上路的擔憂。
這場事故由一輛撞上白色大型拖車的特斯拉Model S汽車引發,導致Model S車主,40歲的喬舒亞·布朗身亡。特斯拉在聲明中指出,拖車高度與顏色、當時的天氣情況、以及道路上行駛的位置等一系列罕見的偶發因素,導致了這場事故的發生。
儘管“Autopilot”系統在去年年底就以公眾測試版的名義進行了發布,事故發生前也安全行駛了2億多公里,但這一尚處於試用階段的技術是否足以達到上路標準,還是引發了各國監管機構的注意。
而據中國中央電視台9月14日報導,今年1月20日的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上,一輛特斯拉Model S汽車發生了嚴重追尾事故,導致23歲的駕駛員高雅寧當場死亡。但特斯拉至今未能查明該事故車輛是否開啟了“Autopilot”系統。
7.微軟在話語識別能力上超越人類
人工智能在垂直領域中又一次戰勝人類,這次的主題則是話語識別。儘管人工智能助手已經開始大量使用語音識別技術,但在較為複雜的現實應用面前仍舊不甚理想。
但在今年10月,微軟研究院人工智能科研小組的科學家發表了一篇學術報告,宣布其語音識別系統ASR的速記錯誤率,首次低於人類的專業打字員,錯誤率僅有5.9%。
微軟團隊使用了CNTK,一個經歷了多年技術積累的開源本地化深度學習系統訓練ASR。研究團隊使用了行業標準的Switchboard語音測試。同時,微軟也使用了CallHome等其他環境下的語音識別/速記測試。而在這些測試中,ASR的語音識別結果也要好於專業速記員。
8. Amazon GO展現智能商業新形態
線上零售業巨頭亞馬遜在今年12月5日,宣布將於明年年初推出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線下商店 Amazon GO,意圖徹底變革線下商業模式。
在亞馬遜發布的宣傳視頻中,消費者進入商店時需掃描二維碼通過閘機,從貨架上取貨等動作會被攝像頭和傳感器捕捉,在後台將商品“加入購物車”。消費者離店時無需排隊,系統會自動結算商品,並通過亞馬遜賬戶扣款。
亞馬遜表示,這一商店綜合應用了計算機視聽覺、傳感器識別和深度學習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實時追踪店內顧客的行為,以實現實時商品確認和結算。
亞馬遜已經在美國西雅圖開設了面向內部員工的試驗店。預計這一技術將於2017年早些時候開始公開應用。
9.人工智能改善癌症診斷療法
深度計算已經開始被用於疑難疾病診斷了。今年8月4日,日本NHK電視台報導稱,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通過應用IBM的人工智能平台“沃森”,僅用時10分鐘就診斷出了資深醫師也難以判別的特殊白血病。
東京大學自去年7月開始與IBM合作,通過讓“沃森”學習超過2,000萬篇醫學論文和1,500萬條以上的藥品知識,建立醫學診療的大數據神經網絡,之後再用於臨床研究。
本次報導的60餘歲的女性,最初被人類醫師診斷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但經過數月的抗癌治療後情況卻不見好轉。而“沃森”在讀取了患者的遺傳信息之後,給出了“繼發性白血病”的更加具體的病情診斷。在調整了治療方法後,這位女性在數月後成功康復出院。
截至2016年3月,“沃森”與東京大學共為41名患者提供了協助治療的診斷或相關信息。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東條有伸表示:“人類醫師花費兩週時間完成的工作,‘沃森’只需要10分鐘。我們希望以後能夠將‘沃森’廣泛應用於癌症治療。”
10.扎克伯格發布AI管家“賈維斯”
自今年1月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宣布開始製造人工智能管家之後,外界對其的關注就沒有消停。
先是紮克伯格將這一人工智能命名為“賈維斯”——這與超級英雄鋼鐵俠在故事中擁有的人工智能管家同名;後有今年10月鋼鐵俠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同意為“賈維斯”配音,直到今年年底,扎克伯格最終放出了“賈維斯”的原型應用視頻。
在視頻中,“賈維斯”通過語音識別方式識別用戶指令,並通過攝像頭、智能家居等外接設備,實現對家庭硬件的自動操控、工作管理等。同時“賈維斯”還具備人機對話的能力,甚至還可以說漢語。
但在面對媒體的演示時,“賈維斯”在語音識別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其中一條指令甚至被迫重複了四次。這意味著現實場景中的語音識別功能仍然未能充分整合進“賈維斯”當中,而推出大眾版產品,則要等到更久以後了。
alphago也是deepmind開發的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八卦
【你聽過AI演奏嗎?】
#還是從沒見過的樂器呢
大家都聽過Google小姐說話吧?「前方五百公尺,向右轉。」聲調自然到逼近真人,有時園丁還會恍神,以為真的有人在遠端講話咧!這都要歸功於Google的WaveNet AI。
WaveNet AI是由DeepMind人工智慧團隊研發,透過建立語言的「習慣」資料庫,包括抑揚頓挫、換氣的聲音甚至是嘴型動作,使電腦發出的人聲更有個人特色。
除了人聲,現在WaveNet AI也被用來合成樂器的音色。Google日前發表了NSynth Super合成音源機,透過AI將不同樂器的音色融合,創造出全新的樂音。NSynth Super借助WaveNet AI的學習能力,在收集了多達1000種樂器的演奏「習慣」之後,NSynth Super可以精準調整不同樂器呈現「習慣」的比例後進行融合。(不只是好幾種樂器加在一起的混音唷!)
令人興奮的是,NSynth Super原始碼居然是開放的,你可以在GitHub直接下載這些資訊。有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做一台玩玩看吧!
#NSynthSuper
#佛心來著
#AlphaGo也是DeepMind開發的
想知道更多嗎?看這裡↓↓↓
https://goo.gl/XxF8Yp
你還可以看看↓↓↓
打敗棋王的Alpha Go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fS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