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等14國聯合聲明:冠病溯源報告延誤且資料不完整】
14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中說:“這項由國際專家對Sars-CoV-2,即冠狀病毒來源的研究明顯延誤,而且未能取得全部和原始的資料及樣本,我們必須對此表達我們的共同關切。”聲明說:“為獨立專家提供與疫情爆發所有人員、動物和環境的完整資料及研究報告,對調查這個大流行病如何發生是至關重要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55
*【白宮要求就冠病源頭進行第二階段調查】
美國質疑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二(30日)公佈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溯源研究報告,認為中國不透明,要求進行第二階段調查。白宮批評世衛報告不完整,並將此歸咎於中國提供給該報告作者的資料和訪問不足。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表示,總統拜登認為“美國人民、國際社會、醫學專家、醫生、所有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的人以及在冠病疫情中失去親人的家庭,都有權利要求獲得更多資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56
*【中國外交部贊中外專家溯源工作 稱可促全球溯源】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冠病溯源研究報告顯示,冠病病毒從蝙蝠經由另一種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最大,而實驗室外泄病毒的可能性極低。中國外交部昨晚指出,對參與此次溯源合作的中外專家展現出的科學、勤勉、專業精神表示讚賞,“我們相信,世衛組織和中國的這次聯合研究將對全球溯源合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72
*【冠病溯源報告:實驗室外泄可能性極低 冠病從蝙蝠輾轉傳染人類可能性最大】
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國專家聯合進行的冠病溯源調查報告顯示,冠病病毒從蝙蝠經由另一種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最大,而實驗室外泄病毒的可能性極低。
世衛組織總秘書長譚德塞認為,這項調查不夠廣泛,需要進一步的資料和研究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結論。而儘管實驗室洩漏病毒的假設被認為最不可能,但仍須對這一可能性做進一步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1
*【印度暫停出口冠病疫苗 亞洲多國急尋其他供應來源】
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國印度暫停出口冠病疫苗,令亞洲多國紛紛趕緊尋找其他供應來源。印度疫苗製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獲准在印度生產英國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冠病疫苗。印度政府為滿足國內日益增加的疫苗需求,近日決定暫停出口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印度血清研究所原本應在3月和4月向世界衛生組織的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提供9000萬劑疫苗,隨著印度出臺疫苗出口限制令,疫苗的交付被推遲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2
*【美疾控中心報告:首劑80%次劑90% 輝瑞莫德納疫苗大幅減低染疫風險】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針對約4000名醫護和先遣急救人員的現實使用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在接種第一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的兩周後,接種者感染冠病的風險減少80%。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兩周後能把染病風險降低90%。這項研究驗證了早前的多項研究結果,即這兩款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在接種第一劑後就能發揮作用,而且能有效預防無症狀感染。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3
*【調查:多國接種率偏低 一年內或須研發出新疫苗】
全球頂尖科學家認為,在第一代冠病疫苗失效之前,全球可能只有一年或更少的時間來研發新的疫苗或對第一代疫苗進行調整。英國《衛報》報導,由國際特設組織、樂施會和聯合國愛之病規劃署組成的人民疫苗聯盟,對來自28個國家的77位元流行病學家、病毒學家和傳染病專家進行了調查。根據該調查,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研發或調整疫苗的時間只有一年或更短的時間;近三分之一認為,這個時間表可能只有九個月甚至更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5
*【疾控中心警告 “厄運逼近” 美國或如歐洲出現另一波疫情】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瓦倫斯基警告,隨著各州放鬆防疫措施,更具傳染性的變種病毒成為在美國傳播的主要病毒株,美國很快就會和歐洲一樣出現另一波疫情。瓦倫斯基說,隨新增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開始再度上升,她感覺到“厄運正在逼近”,並表示自己憂心忡忡。瓦倫斯基說,美國的疫情趨勢,與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相似,歐洲國家最近的冠病病例快增。她說:“我們沒有無所作為的奢侈,為了我們國家的健康,我們必須攜手合作,阻止第四波疫情暴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8
*【違反隔離令和傳播冠病 越南空少被判緩刑兩年】
越南航空公司的一名男空服員被控違反冠病隔離令以及將冠病病毒傳播給他人,昨日被判罪名成立,緩刑兩年。29歲的杜勇侯(譯音)在胡志明市人民法院受審,罪名為“傳播危險傳染病”。根據越南員警部隊網站發佈的控狀,被告去年11月從日本回國後沒有遵守14天隔離措施,與46人見面。控狀還指他在原定的隔離期間光顧咖啡廳和餐館,並上了英語課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31-1135356
*【中國大陸再現本土冠病病例 均在雲南】
中國30日出現六例新增本土冠病病例,均在雲南省瑞麗市,當地已開始全員核酸檢測。這是自3月26日江西報告一例本土確診病例後,再度出現本土病例。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中國大陸昨天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五例,本土病例六例,均在雲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78
*【法德領導人與普丁討論冠病疫苗合作可能性】
法國總統馬克洪和德國總理梅克爾30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視訊會議。路透社報導,馬克洪辦公室說,馬克洪和梅克爾與普丁討論了在冠病疫苗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性。馬克洪和梅克爾也敦促普丁尊重俄羅斯反對派納瓦尼的權利,並維護他的健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1-1135471
*【菅義偉與安倍會談 為下月訪美 “取經”】
即將在4月8日赴美訪問的日本首相菅義偉29日晚上特向前首相安倍晉三取經。分析認為,這一約談意義非凡,凸顯安倍在外交和內政上的影響甚大。據報導,菅義偉前晚到安倍辦公室,兩人會談了將近一小時。菅義偉上臺半年,兩次外交出訪都與安倍會談,上一次去年10月是出訪東協,這次是到華盛頓訪問前夕。菅義偉會後表示,“安倍執政八年,我們在內政和外交上交換了意見,十分有意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6
*【港府擬12月舉行立法會選舉 明年3月選特首】
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方案獲中央有關立法機關全票通過,今天起施行。港府隨後宣佈,計畫今年12月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明年3月舉行特首選舉。根據修改後的香港選制,分區直選出的區議員在特首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中的席位被取消,選委會並新增有27席的“內地港人團體代表界別分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兩天審議後,昨天上午以167票全票表決通過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及二,即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並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佈,今天起施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31-1135357
*【美國譴責中國進一步削弱香港政治參與和代表性】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譴責中國進一步削弱香港政治參與和代表性的作法,並對香港立法會選舉第二度被推遲深表關切。據路透社報導,這位不願具名的發言人以電郵回復置評要求時表示,“我們對這些香港選舉制度的改變深表關切,這些改變違反香港人的意願,拒絕香港人對自治發聲”。英國政府週二也表示,中國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已違反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81
*【美國公佈人權報告 明文指新疆發生種族滅絕】
美國國務院公佈了2020年度的《各國人權報告》,詳細說明了中國、俄羅斯等近200個國家的人權狀況。這份年度人權報告首次明文指出,在新疆發生了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務院在報告的中國部分提到,中國當局讓四名報導最初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失蹤。偏離官方疫情敘事的中國學者遭到了騷擾和言論審查,在某些情況下受到校方和警方的干預。今年公佈的這份報告在描述北京的新疆大型拘留營專案時措辭更為嚴厲。報告明文指出:“在新疆發生了針對以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的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75
*【代替被西方拒用新疆棉 中國料增棉花進口免影響紡織業出口】
新疆棉占中國棉花產出總量的80%以上,美國以擔憂新疆人權狀況為由,禁止進口所有含有新疆棉的產品,歐洲一些時裝品牌也承諾拒用新疆棉。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331-1135430
*【駐外外交官紛展強硬立場 中國駐里約總領事罵杜魯多“美國走狗”】
李楊在推特發文還以“敗家子”(Spendthrift)稱呼杜魯多。截至昨晚9時,這則推特貼文得到超過2100次轉發和4600個讚,是其受關注度最高的貼文之一。不過,貼文下也有多達2300多條留言,當中不少是抨擊李楊宛如駡街、缺乏外交禮儀等等。對此,李楊以中英文一一反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31-1135367
*【仰光再現反政變示威 安全部隊徹夜執行鎮壓行動】
緬甸最大城市仰光昨日繼續出現反政變示威,示威者將一袋袋垃圾堆積在街道上,以表達對軍政府的不滿。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說,29日有14個平民死于安全部隊槍下,其中至少八人是在仰光南德公區遇害。目擊者說,安全部隊當天使用火力更強的武器對付示威者,至於是什麼武器則不清楚,不過相信那是一種榴彈發射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31-1135353
*【緬軍空襲克倫民族武裝控制區 數千人逃往泰國 專家:恐爆發內戰】
緬甸軍方上週末突然對克倫民族武裝控制區展開空襲,迫使數千人被迫棄家逃亡,跨越邊界湧入泰國避難。專家稱,若緬軍與少數民族武裝再開一條戰線,緬甸恐將爆發內戰。盤踞在泰緬邊界的緬甸主要反政府武裝之一克倫民族聯盟週一證實,緬軍週末多次出動戰機對其控制區進行空襲,奪走三人性命,約有1萬個居民逃入安全區。克倫婦女組織發佈聲明說,克倫邦穆圖縣五個地區遭到空襲,其中包括一個難民營,約有3000人逃入泰國避難。有報導稱,緬軍發動空襲是為了報復克倫叛軍較早前襲擊緬軍一個軍事基地,導致10名士兵喪命。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統計,從2月1日軍方發動政變引發抗議活動以來,已有至少510人死於軍方鎮壓。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10331-1135350
*【美國下令緬甸使館非關鍵人員及家屬離境】
美國國務院30日下令美國駐緬甸大使館的非關鍵人員和他們的家屬離開緬甸。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引發大規模的反政變示威,而軍方的暴力鎮壓行動持續升級。美國國務院週二發表聲明說;“緬甸軍方已拘留並罷免民選政府官員。當地爆發了反對軍事統治的抗議和示威活動,這個情況預計將會持續下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1-1135474
*【金與正強烈譴責文在寅對朝言論 分析:朝釋放無意與韓改善關係信號】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勞動党副部長金與正昨日發表談話,強烈譴責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對朝言論;她甚至稱文在寅是“美國鸚鵡”,讓韓國政府感到尷尬。分析指出,這是朝鮮表示無意與任期末的文在寅政府改善韓朝關係的一種信號。朝中社昨日報導,金與正指出,同樣是彈道導彈試射,文在寅本月26日在“維護西海日紀念活動”上致詞時,對朝鮮25日試射導彈深感憂慮;然而在2020年7月23日,文在寅視察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時卻表示,韓國進行的導彈試射是為了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對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1-1135377
*【納吉:終止新隆高鐵 馬國或損失數兆令吉經濟效益】
新隆高鐵專案主要推手之一的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認為,這項計畫正式終止後,馬來西亞城專案也將大為失色。他說,沒了高鐵,馬國未來50年可能損失數兆令吉的經濟效益。新隆高鐵專案正式取消近三個月後,新加坡交通部和馬國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前天代表各自政府發出聯合聲明表示,馬國政府已就新加坡政府發展新隆高鐵的開支及相關展延費用,向新方支付1億零281萬5576元。這意味兩國就這項雙邊協定的取消已獲得完整且最終的解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31-1135354
*【美國FCC傳將籲政府禁華為等中國設備入美】
知情人士稱,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委員Brendan Carr呼籲政府採取新措施,確保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被禁止進入美國的電信網路,並確保強迫勞動生產的電子設備不會進入美國。據路透社報導,FCC去年推出規定,要求美國電信運營商移除和更換由華為和中興生產的、並使用通用服務基金購買的設備,但運營商仍可以用私人資金從中國公司購買設備。消息人士稱,卡爾在週二講話中呼籲填補這一“明顯的漏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80
*【小米涉獵智慧電動汽車業務 未來10年投100億美元】
中國智慧手機廠商小米週二宣佈,董事會正式批准智慧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有關業務。小米透露,公司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在智慧電動汽車的投資額將達100億美元。該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慧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1-1135477
*【日本鹿兒島火山噴發 大石拋飛數百米外】
日本西南部一座火山噴發,大塊岩石從火山口被拋到數百米之外,氣象廳於週三(31日)淩晨上調了當地的火山預警級別。共同社報導說,坐落在鹿兒島縣的大竹火山在當地時間週二晚上10時首次噴發,並在週三淩晨近3時第二次噴發。共同社指大塊石頭從火山口拋飛到近1公里外,並警告說,碎石最遠可達到火山口方圓2公里範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1-1135465
*【國際研究:富國的產品消費加速熱帶森林的砍伐】
研究人員指出,富裕國家對大豆、咖啡、可哥、棕櫚油、木材等數十種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加快了熱帶地區森林砍伐的步伐。研究人員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上發表的報告說,多個國家的國內森林淨增有所增加,但“毀林足跡”(deforestation footprint)也同時候因為進口貨物而增加。該研究顯示,七國集團(日、德、法、英、意、美、加)的每個人平均每年令世界損失3.9顆樹。2015年,也即有全部可用資料的最後一年,地球總計失去了30億棵以上的樹木。法新社報導,這項針對富國進口如何造成森林砍伐的第一個定量分析表明,在這七國中的五國(日、德、法、英、意),其“毀林足跡”91%至99%出現在國外,其中半數在熱帶地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322
99%的人輸在不 會 表達 香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702華爾街日報
*【美國眾議院通過1.5兆美元基礎設施投資提案】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範圍廣泛的1.5兆美元重建美國公路、鐵路和學校的計劃,民主黨人在沒有達成川普政府執政期間討論多年的兩黨協議的情況下推行自己的基礎設施提案。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7%9C%BE%E8%AD%B0%E9%99%A2%E9%80%9A%E9%81%8E1-5%E5%85%86%E7%BE%8E%E5%85%83%E5%9F%BA%E7%A4%8E%E8%A8%AD%E6%96%BD%E6%8A%95%E8%B3%87%E6%8F%90%E6%A1%88-11593645606
*【美國眾議院通過延長薪酬保障計劃的議案】
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將小企業申請可免除貸款的時限延長至下個月,一天前參議院出人意料地全票通過了該議案。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7%9C%BE%E8%AD%B0%E9%99%A2%E9%80%9A%E9%81%8E%E5%BB%B6%E9%95%B7%E8%96%AA%E9%85%AC%E4%BF%9D%E9%9A%9C%E8%A8%88%E5%8A%83%E7%9A%84%E8%AD%B0%E6%A1%88-11593648912?tesla=y
*【俄羅斯人民公投修憲,普丁或掌權到2036年】
俄羅斯人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贊成修改憲法,為總統普丁繼續掌權並在未來數年主宰俄羅斯的命運鋪平了道路。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F%84%E7%BE%85%E6%96%AF%E4%BA%BA%E6%89%B9%E5%87%86%E4%BF%AE%E6%86%B2%EF%BC%8C%E6%99%AE%E4%B8%81%E6%88%96%E6%8E%8C%E6%AC%8A%E5%88%B02036%E5%B9%B4-11593646507
*【香港再掀大規模抗議之際,警方迅速依據新國安法實施逮捕】
數以千計的抗議者不顧中國實施的一項全面的新國家安全法,在香港舉行了今年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其中一些人冒著被判重刑的危險,高喊解放的口號和要求獨立。香港員警迅速採取行動執行新國安法。
https://cn.wsj.com/articles/%E9%A6%99%E6%B8%AF%E8%AD%A6%E6%96%B9%E9%A6%96%E6%AC%A1%E4%BE%9D%E6%93%9A%E6%B8%AF%E7%89%88%E5%9C%8B%E5%AE%89%E6%B3%95%E9%80%AE%E6%8D%95%E6%95%B8%E7%99%BE%E5%90%8D%E6%8A%97%E8%AD%B0%E8%80%85-11593658208
*【英國首相強森為數百萬香港人提供移民英國的機會】
英國首相強森譴責中國在香港實施新的國家安全法的決定,並以新規反擊。根據該新規,香港數百萬人可更容易移民到英國。
https://cn.wsj.com/articles/%E8%8B%B1%E5%9C%8B%E9%A6%96%E7%9B%B8%E7%B4%84%E7%BF%B0%E9%81%9C%E7%82%BA%E6%95%B8%E7%99%BE%E8%90%AC%E9%A6%99%E6%B8%AF%E4%BA%BA%E6%8F%90%E4%BE%9B%E7%A7%BB%E6%B0%91%E8%8B%B1%E5%9C%8B%E7%9A%84%E6%A9%9F%E6%9C%83-11593655507?tesla=y
*【新國安法侵蝕香港媒體自由】
港區國安法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媒體和互聯網的監管,並通過這些管道增進國家安全。
https://cn.wsj.com/articles/%E6%96%B0%E5%9C%8B%E5%AE%89%E6%B3%95%E4%BE%B5%E8%9D%95%E9%A6%99%E6%B8%AF%E5%AA%92%E9%AB%94%E8%87%AA%E7%94%B1-11593660008?tesla=y
*【美國警告與中國侵犯人權活動有關的供應商有業務關係的美國公司面臨風險】
美國警告說,在中國有供應商或客戶的公司可能面臨與中國侵犯人權活動相關的法律和聲譽風險,這是川普政府限制與中國商業關係的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8%AD%A6%E5%91%8A%E8%88%87%E4%B8%AD%E5%9C%8B%E4%BE%B5%E7%8A%AF%E4%BA%BA%E6%AC%8A%E6%B4%BB%E5%8B%95%E6%9C%89%E9%97%9C%E7%9A%84%E4%BE%9B%E6%87%89%E5%95%86%E6%9C%89%E6%A5%AD%E5%8B%99%E9%97%9C%E4%BF%82%E7%9A%84%E7%BE%8E%E5%9C%8B%E5%85%AC%E5%8F%B8%E9%9D%A2%E8%87%A8%E9%A2%A8%E9%9A%AA-11593646508
*【輝瑞和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顯示出積極效果】
研究人員稱,輝瑞公司及其合作夥伴BioNTech生產的一種實驗性新冠疫苗在早期研究中顯示出有效的積極跡象
https://cn.wsj.com/articles/%E8%BC%9D%E7%91%9E%E5%92%8Cbiontech%E7%A0%94%E7%99%BC%E7%9A%84%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9%A1%AF%E7%A4%BA%E5%87%BA%E7%A9%8D%E6%A5%B5%E6%95%88%E6%9E%9C-11593649511
*【埃及當局逮捕抱怨政府應對疫情不力的醫生】
埃及當局逮捕了至少九名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這些人抱怨醫院缺乏防護裝備,批評政府應對疫情不力,或是未經授權報告新冠病例
https://cn.wsj.com/articles/%E5%9F%83%E5%8F%8A%E7%95%B6%E5%B1%80%E9%80%AE%E6%8D%95%E6%8A%B1%E6%80%A8%E6%94%BF%E5%BA%9C%E6%87%89%E5%B0%8D%E7%96%AB%E6%83%85%E4%B8%8D%E5%8A%9B%E7%9A%84%E9%86%AB%E7%94%9F-11593573910
*【麥當勞暫停在美國重新開放用餐的計劃】
隨著新冠病毒病例繼續在美國各州蔓延,麥當勞決定停止增加新的餐廳。
https://cn.wsj.com/articles/%E9%BA%A5%E7%95%B6%E5%8B%9E%E6%9A%AB%E5%81%9C%E5%9C%A8%E7%BE%8E%E5%9C%8B%E9%87%8D%E6%96%B0%E9%96%8B%E6%94%BE%E5%A0%82%E9%A3%9F%E7%9A%84%E8%A8%88%E5%8A%83-11593647111
*【Ifo稱德國經濟將開始逐步從新冠疫情衝擊中復甦】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夏季預估報告,該研究所預測德國經濟將開始逐步從新冠危機造成的低迷中復甦。
https://cn.wsj.com/articles/ifo%E7%A8%B1%E5%BE%B7%E5%9C%8B%E7%B6%93%E6%BF%9F%E5%B0%87%E9%96%8B%E5%A7%8B%E9%80%90%E6%AD%A5%E5%BE%9E%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8%A1%9D%E6%93%8A%E4%B8%AD%E5%BE%A9%E7%94%A6-11593600315
*【沙烏地威脅對歐佩克小兄弟發起新的石油價格戰】
與會代表們表示,沙烏地威脅要發起一場石油價格戰,除非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為之前未遵守該組織減產舉措做出彌補。
https://cn.wsj.com/articles/%E6%B2%99%E7%83%8F%E5%9C%B0%E5%A8%81%E8%84%85%E5%B0%8D%E6%AD%90%E4%BD%A9%E5%85%8B%E5%B0%8F%E5%85%84%E5%BC%9F%E7%99%BC%E8%B5%B7%E6%96%B0%E7%9A%84%E7%9F%B3%E6%B2%B9%E5%83%B9%E6%A0%BC%E6%88%B0-11593648912
*【瑞幸咖啡內部調查顯示前CEO和COO涉及捏造銷售數據】
瑞幸咖啡解僱了前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和他們的某些下屬,因證據顯示這些人與捏造銷售交易有關。
https://cn.wsj.com/articles/%E7%91%9E%E5%B9%B8%E5%92%96%E5%95%A1%E5%85%A7%E9%83%A8%E8%AA%BF%E6%9F%A5%E9%A1%AF%E7%A4%BA%E5%89%8Dceo%E5%92%8Ccoo%E6%B6%89%E5%8F%8A%E6%8D%8F%E9%80%A0%E9%8A%B7%E5%94%AE%E6%95%B8%E6%93%9A-11593647112
*【印度禁令干擾TikTok用戶,中國數字雄心遇阻】
印度決定禁止數十款中國應用程式,此舉對於試圖將國內輝煌戰績複製到全球各地的中國頂級科技公司來說是一大挫敗。在許多人眼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規模巨大、尚待開發的數字市場,如今這些公司進軍印度市場的步伐受到阻礙。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D%B0%E5%BA%A6%E7%A6%81%E4%BB%A4%E5%B9%B9%E6%93%BEtiktok%E7%94%A8%E6%88%B6%EF%BC%8C%E4%B8%AD%E5%9C%8B%E6%95%B8%E5%AD%97%E9%9B%84%E5%BF%83%E9%81%87%E9%98%BB-11593574814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加快】
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仍遠未實現全面復甦。但經濟學家表示,最近一系列經濟動能增強的跡象表明,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將實現正增長。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C%8B%E7%B6%93%E6%BF%9F%E5%BE%A9%E7%94%A6%E5%8B%A2%E9%A0%AD%E5%8A%A0%E5%BF%AB-11593566410
*【軟銀尋求與德國Wirecard終止合作協議】
德國支付公司Wirecard破產前幾個月,軟銀幫助安排了一筆10億美元的投資,目前軟銀正尋求與Wirecard保持距離。
https://cn.wsj.com/articles/%E8%BB%9F%E9%8A%80%E5%B0%8B%E6%B1%82%E8%88%87%E5%BE%B7%E5%9C%8Bwirecard%E7%B5%82%E6%AD%A2%E5%90%88%E4%BD%9C%E5%8D%94%E8%AD%B0-11593647712
*【美國運輸部報告顯示FAA對737 MAX問題處理不當】
美國交通運輸部監察長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波音公司於2018年10月發生首起致命墜機事故後,美國航空安全監管機構花了四個月才僅就擬定修復計畫後的執行時間表達成一致。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9%81%8B%E8%BC%B8%E9%83%A8%E5%A0%B1%E5%91%8A%E9%A1%AF%E7%A4%BAfaa%E5%B0%8D737-max%E5%95%8F%E9%A1%8C%E8%99%95%E7%90%86%E4%B8%8D%E7%95%B6-11593647113
*【美國第二季度汽車銷量下降,儘管有經銷商促銷和新冠救助】
主要汽車生產商公佈,美國第二季度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因為優惠折扣和貸款融資不足以抵消因新冠疫情導致工廠和經銷商關閉的影響。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7%AC%AC%E4%BA%8C%E5%AD%A3%E5%BA%A6%E6%B1%BD%E8%BB%8A%E9%8A%B7%E9%87%8F%E4%B8%8B%E9%99%8D%EF%BC%8C%E5%84%98%E7%AE%A1%E6%9C%89%E7%B6%93%E9%8A%B7%E5%95%86%E4%BF%83%E9%8A%B7%E5%92%8C%E6%96%B0%E5%86%A0%E6%95%91%E5%8A%A9-11593648914
*【英國反壟斷機構呼籲限制數據廣告巨頭影響力,劍指Google和Facebook】
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呼籲,英國政府引入新的監管機制以促進競爭,解決Google和Facebook Inc.在數字廣告領域的市場影響力。
https://cn.wsj.com/articles/%E8%8B%B1%E5%9C%8B%E5%8F%8D%E5%A3%9F%E6%96%B7%E6%A9%9F%E6%A7%8B%E5%91%BC%E7%B1%B2%E9%99%90%E5%88%B6%E6%95%B8%E5%AD%97%E5%BB%A3%E5%91%8A%E5%B7%A8%E9%A0%AD%E5%BD%B1%E9%9F%BF%E5%8A%9B%EF%BC%8C%E5%8A%8D%E6%8C%87Google%E5%92%8Cfacebook-11593648308
99%的人輸在不 會 表達 香港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