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下午見。
今天是軍公教有史以來第一次上街頭,爭取的只有6個字-「反汙名,要尊嚴」。
這三個多月來,我到許多地方,都會遇到許多軍公教前輩,他們會難過的告訴我,大家都願意支持年金改革。但他們為國家服務一輩子,為什麼到了晚年,要被扣上「他們不犧牲,就會拖累下一代」⋯甚至要被執政黨暗示「是他們吃垮年金」。
當蔡英文總統說:「犧牲這一代,是為了下一代」、「會對不起下一代」⋯我想蔡總統出身經商之家,或許不了解一路走來軍公教和國家的關係。
民國50年代,軍公教的月薪才3K左右,當時的勞工月薪大約10K,是軍公教的三倍⋯⋯
到了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開始成長,當時初任軍公教的月薪不到10K,但外面勞工同樣的工作時數,月薪可達20K,而經商成功的人賺的更多。可是政府用退休制度,讓軍公教相信:「日子再苦,撐到退休,國家會照顧我們,先苦後甘。」
民國70年代後,台灣創造了舉世驚豔的「經濟奇蹟」;當時初任軍公教,薪水每月大約13K,而勞工的月薪則可能到30K!
面對薪資的巨大的差異,和外界遍地黃金的誘惑,政府只能繼續用退休制度,用「將來」來留住軍公教;能夠不改行的軍公教,不是沒本事,而是對國家有使命感、或者相信政府,會照顧他們的退休生活!
更別說軍人,從民國39年開始,他們就兼負「保衛台灣」的重責大任,以及對岸真實的軍事威脅。很多軍人,都曾真真實實經歷過戰場中的劫後餘生⋯⋯在生與死的一瞬間,命都可能沒了,誰還能想到「退休金」。
當然,我想出生在1956年的蔡總統,與更多出生在1960年後的民進黨政府的高層和立委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危機與威脅,或許也不能體會,所以才能輕巧的說風涼話。
所以,我要跟「偉大」的民進黨政府報告:
你們要求軍公教犧牲,但其實他們一直在為國家犧牲。
你們用嘴要求軍公教要為了下一代好,但他們一輩子的工作與服務,就是為了讓台灣下一代更好。
不是只有民進黨愛台灣、不是只有民進黨才有下一代;很多家庭都同時存在「軍公教勞」,而「軍公教勞」都是國家的重要支柱。
大家都支持年金改革,但請不要再搞分化、也不要再搞對立了,你們要軍公教「犧牲、犧牲、再犧牲」,卻同時又要不斷污名他們是既得利益、是不勞而獲、是阻礙改革,不斷煽動職業別與世代間的對立。
這樣的吃人不吐骨頭,才是今天軍公教忍無可忍、走上街頭的真正原因。
各位好朋友,我們今天下午見,而偉大的民進黨政府,你們可以繼續「鄙視」、「無視」這一切。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萬的網紅Laowu老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votion is a first-person atmospheric horror game depicting the life of a family shadowed by religious belief. Explore a 1980s Taiwan apartment compl...
60年代台灣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懷念
高凌風 1950-2014
沈雁 1960-2020
這段影片節錄自華視在1981年播出的綜藝節目《臨風高歌》(https://tinyurl.com/rf5mpoo),該節目由廖守義製作、林義雄導播、高凌風主持、詹森雄指揮的華視大樂隊伴奏,是華視專為高凌風量身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於1980年開播、1983年停播,曾經獲得1983年第1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的殊榮。(謝謝高凌風論壇提供影片)
《不一樣》
作詞:孫儀
作曲:劉家昌
演唱:高凌風
《一串心》
作詞:孫儀
作曲:劉家昌
演唱:沈雁
沈雁是80年代台灣演藝圈的影、歌、視三棲玉女歌手,當年與江玲、銀霞並稱台灣歌壇的第一代「玉女偶像掌門人」。
1979年,本名周美麟的沈雁出道於華視第四期演藝訓練班,最初藝名為「林蓁蓁」、英文名為「Jean」,後來加盟歌林唱片,改取成語「沉魚落雁」為藝名「沈雁」,並成為華視的基本歌星。
沈雁出道走的是文靜、夢幻路線,歌林唱片在1979年底推出她的首張個人國語專輯《踏浪》,專輯同名主打歌搭配了國語電影《我踏浪而來》(秦漢、林鳳嬌主演,沈雁在片中客串彈奏吉他),因而受到矚目。
1980年,沈雁參與電影《我踏浪而來》的宣傳,前往香港參加「青春交響曲之夜」,與鍾鎮濤首次同場合作表演,吸引了香港歌迷的目光,亦令沈雁的魅力迅速地橫掃台港,沈雁隨即和香港寶麗金唱片簽約,灌錄粵語歌《愛神的影子》(與香港歌手區瑞強合唱)。
1981年,高凌風創立的綜一唱片公司成為沈雁的新東家,於7月為她推出第三張國語專輯《一串心》,專輯同名歌曲《一串心》搭配國語電影《蹦蹦一串心》傳唱大街小巷,讓沈雁的歌唱事業達到高峰。
影歌視三棲的沈雁,還主演過多部愛情文藝電影,像是心酸酸(1980)、花飛花舞春滿城(1980)、愛之抉擇(1980)、蹦蹦一串心(1981)、俏如彩蝶飛飛飛(1982)等。
1982年,沈雁首次挑大樑主持台視綜藝節目《雁在林梢》,並由胡瓜演出串場短劇。
1985年底,沈雁在光美唱片為她發行國語專輯《四季》後,便淡出了演藝圈。
2021年2月5日,傳出沈雁已於2020年12月25日在美國德州旅行時驟逝於飯店的噩耗,終年60歲。
60年代台灣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八卦
【#TTV時光機】《龍兄虎弟》費玉清 模仿演藝圈女星「三大名嘴」
#瘦編:小哥真會模仿!
---
《龍兄虎弟》是1990年代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播出的著名綜藝節目,由張菲、費玉清主持,以兩人拿手的說唱和短劇為主。這集費玉清模仿歌壇嘴巴大的女歌星葉璦菱、潘越雲、蔡琴唱歌,維妙維肖。一起搭上台視時光機,帶你回到當年的美好年代。
🔔訂閱 台視戲劇 一起追優質好劇
https://www.facebook.com/ttvdrama/
🔔 臺灣電視台 官方網站
https://www.ttv.com.tw/
🔔訂閱 #台視官方頻道 看不完的經典綜藝
https://bit.ly/3212yC3
#龍兄虎弟 #費玉清 #葉璦菱 #潘越雲 #蔡琴
---
【訂閱 #台視新聞 重溫經典好節目】
60年代台灣 在 Laowu老吳 Youtube 的評價
Devotion is a first-person atmospheric horror game depicting the life of a family shadowed by religious belief. Explore a 1980s Taiwan apartment complex lost in time gradually shift into a hellish nightmare. Delve into the vows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has made, and witness their devotion
《還願》是一款敘事型的心靈恐怖遊戲,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台灣,述說在這塊信仰與生活密切連結的土壤上,一戶三口之家在老公寓中曾有的日常光景,以及一些難以抹滅的回憶。
LIKE & SHARE 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哦XD
Part 1 開始看清單 : https://goo.gl/bhsgYp
關注我的Youtube : http://goo.gl/3TVkJT
關注老吳FB: http://goo.gl/c0a2DW
直播副頻道 : https://goo.gl/oiM4v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UhL5L8pQ/hqdefault.jpg)
60年代台灣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yeyQCSe00M/hqdefault.jpg)
60年代台灣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山好水好,宜蘭員山鄉就是有這麼特別的天然環境,所以養殖產業相當發達,其中香魚養殖更佔了重要的地位。在民國五十年代,台灣的溪流還看得到香魚的蹤跡,但後來因為環境遭到破壞,台灣原生香魚就此滅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7/OZNQPP7WKBTPNRBHU5FHELD24U/
講到令人懷念的好滋味與老滋味,在被人淡忘的北宜公路山頂上,有間將軍茶葉蛋,傳聞他的茶葉蛋必須現場吃個三五顆之後才能上路,不然容易會有狀況發生,這麼厲害的茶葉蛋,卻在雪隧開通之後消失了?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7/DGM7S5RWPMUCSYTU2MYGUNONLY/
阿公炸蛋葱油餅,是頭城地區最具代表的滋味,不僅是銅板美食,更是有着客製化的便利服務。第一代老頭家萬吉阿公創造這炸蛋葱油餅,至今已經三十多年,原先他是沿着省道販售,後來駐點在火車站前面,卻因為他的炸蛋葱油餅滋味醇厚,醬料獨特,經濟實惠,所以深受大家歡迎,數十年歲月累積下來,許多往來頭城火車站前的鄉親或者是遊客,都成了其最忠實的顧客。餅皮每天現做現賣,高溫油炸之後加入雞蛋與三星葱花,以簡單的做法帶出獨特的口感與香氣,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難怪會成為頭城地區的代表美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8/GVTVU6OS4HE5ERRSWYRUTMNCF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台灣 #宜蘭 #蛋餅 #茶葉蛋 #日本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KEkNMyITXk/hqdefault.jpg)
60年代台灣 在 60年代的台灣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看更多>
60年代台灣 在 【Mobile01熱門事件】民國60年代是個什麼樣的時代? 的八卦
年金改革後還有人想考公務員嗎? 6, 台灣民國六十幾年,是個怎麼樣的時代? 7, 五年後台灣內需產業都會面臨嚴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