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不願意大幅擴充,IC設計廠商只好自己買設備確保產能,雖然類似的案例不是沒有,像蘋果過去就會買設備給代工廠,但發生在IC設計產業,還真的挺有意思的。
【半導體設備市場發出「異常」信號】
近幾個月,半導體行業的熱點和主題一直是產能吃緊和漲價,已經非常成熟的IC設計+晶圓代工產業模式,分工明確,效率越來越高,這在客觀上也推升了產能吃緊程度。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近期出現了一系列十分吸引眼球的「新鮮」事件。
就在昨天,業界傳出消息,IC設計大廠聯發科為了鞏固電源管理IC產能,自掏腰包16.2億元新台幣採購了一批半導體設備,租給晶圓代工廠力積電搶產能。
由於5G需求大爆發,加上遠程辦公/教育需求持續旺盛,聯發科在2020上半年向力積電每月下單3000片12吋晶圓用於生產電源管理IC。進入下半年後,下單量快速拉昇到每月7000片,全年取得12吋電源管理IC用晶圓數量達到6萬片。即使如此,仍不能滿足客户訂單需求。基於此,預計到2021年,聯發科每月將從力積電獲得上萬片電源管理IC的12吋晶圓產能,全年取得電源管理IC晶圓數量將比2020年翻倍增長。
而聯發科的產能狀況只是整個市場的一個縮影,類似這樣的情況大量存在。
傳統上,只有晶圓代工廠、封測廠和IDM才會購買半導體設備用於自家的生產,而IC設計廠是無Fab模式,是不需要半導體設備這類重資產投資的,這也是當初產業由IDM分化為IC設計+晶圓代工模式的主要原因,即分工明確,提升了產業效率。
此次,聯發科採購半導體設備,在租給對應的晶圓代工廠的操作非常罕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當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狀況已經非常普遍,且程度很深,從而形成了巨量的市場空白。而量變必定引發質變,IC設計廠商權衡後,認為做出少有的購買半導體設備這一舉動,投入產出比依然為正,且後續帶來的收入非常可觀,只有如此,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可見,市場對產能的需求是多麼的大而強烈。
除了聯發科這一吸睛的操作之外,近期還有多種因產能吃緊而出現的不同尋常事件,如三星晶圓代工業務部針對旗下的8吋晶圓廠進行自動化擴建投資,以提高生產效率。
一般情況下,業界12吋晶圓產線為全自動化生產,也就是在無塵室中藉助架設在高處的運輸系統移動晶圓盒。不過,8吋晶圓盒仍由工作人員用搬運車運送。
據韓媒報道,三星已經在部分8吋晶圓廠的產線測試自動化運輸設備。這樣的自動化升級,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據三星估計,如果要在所有8吋晶圓廠中導入自動化運輸設備,可能需要約870萬美元的附加投資。而且,這樣的投資也是有風險的,不能絕對保證取得預想的生產效果。
此外,由於產能越來越緊張,很多小型IC設計公司到處找產能而不得,即使是加價也拿不到,因此還上演過一些很是讓人心酸的悲情場面。
可見,無論是IC設計的代表聯發科,還是晶圓代工的代表企業三星,為了產能,都在不惜血本,甚至不約而同地改變了各自原有的經營模式。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IC設計和晶圓代工廠則沒有那麼強大資金實力,能夠在這一大波機遇中分得的蛋糕就比較有限了,甚至有被「擠壓變形」的風險。
總體來看,這種產能嚴重吃緊的狀況,使得相關的IC設計廠商,晶圓代工廠,以及半導體設備廠這三方成為了最主要受益者。
晶圓代工催漲半導體設備
在IC設計廠商、晶圓代工廠和半導體設備廠這一鏈條上,晶圓代工廠與設備商直接產生聯繫,而晶圓代工廠的火爆,直接帶動着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增長。據SEMI統計,今年9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達 27.5億美元,月增3.6%,年增40.3%,創今年新高,並創下連續12個月超過20億美元的佳績,還創下近 20 年來單月歷史新高。
SEMI 認為,2020年,隨着數據中心基礎建設和服務器存儲需求增加,加上疫情以及美中貿易戰加劇,供應鏈為預留安全庫存,帶動芯片需求提升,是帶動今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
近期,台積電也針對資本支出做出展望,預計今年資本支出將貼近170 億美元,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客户下單並未因疫情而減緩,需求相當強勁。
SEMI認為,這一波設備支出走強,佔晶圓製造設備銷售約一半的晶圓代工和邏輯製程支出貢獻最多,2020 年及 2021 年都維持個位數穩定增長;DRAM 和 NAND Flash 在2020 年支出將超過 2019 年,且在 2021 年增長幅度都將超過20%。
另外,晶圓廠設備包括晶圓加工、晶圓廠設施和光罩設備,預計 2020 年將增長 5%,受惠於內存支出復甦,以及先進製程與中國市場的大力投資,2021 年將大幅上升 13%。
按地區來看,台灣、中國與韓國都是 2020 年及 2021 年設備支出金額的領先市場,其中,台灣2020年設備支出在去年大增 68% 後,略微修正,預計 2021 年將回升,反彈幅度達10%。
由於台灣是全球範圍內晶圓代工業最發達的地區,這裏的半導體設備支出會明顯高於其它地區。而採購設備,本來都是晶圓代工廠做的,如今作為IC設計大廠的聯發科也加入這一採購大軍,無疑會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影響力。
IC設計廠商的重資產化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整個半導體行業一直是從單一的IDM向IC設計+晶圓代工這一分工合作方向發展,但最近幾年,特別是從2015年在全球掀起的半導體併購狂潮開始,整個產業似乎在從分散向整合方向演進。這其中,有相同業務模式公司之間的合併,也有不同業務模式公司的合併。與此同時,原本單一業務模式的廠商,也越來越多地在向複合業務模式方向發展。
典型代表就是台積電,該公司本來只做晶圓代工,但隨着市場地發展,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以後,台積電開始導入封裝測試業務,因為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掌控力和話語權,提升產品上市速度。
另外,就是有越來越多的IC設計廠商涉足晶片生產過程,特別是封裝測試領域,相比於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進入封測業務的投入相對少,門檻也會低一些。它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同樣是提升市場掌控力和話語權,提升產品上市速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CMOS圖像傳感器(CIS)領域,由於CIS在2019年出現了井噴,嚴重供不應求,促使一些CIS芯片設計廠商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建廠、購置封測設備,從原來的fabless業務模式,逐步轉型為fab-lite。
此次,在產能嚴重吃緊的產業大環境下,聯發科直接購買半導體設備租給相應的晶圓代工廠,似乎在從另一個角度詮釋着IC設計業的變遷態勢,以後很可能會出現更多類似的現象。
最近幾個月,聯發科曝光率一直很高,這與華為有着很大的關係。由於受到貿易限制,華為原有的美國晶片元器件供應鏈受阻,特別是手機處理器、電源管理和無線連接晶片,而這些正是聯發科的強項,因此,華為向其發出了大量訂單,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其產品的供不應求。
另外,還有消息稱,聯發科有希望拿下蘋果訂單,最有機會打進的是iPad或是iPhone 產品線,如果屬實的話,這將會進一步提升其2021年業績。或許,這也是該公司不惜花大錢購買設備租給晶圓代工廠,為其保證產能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總之,如果能同時擁有華為和蘋果這兩大客户的話,前期多進行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嚐鮮
為了尋求產能支持,有些電源管理IC和MOSFET廠商正在考慮從8吋晶圓升級到12吋晶圓生產,不過,這種想法的可操作性不強,主要原因在於,用12吋晶圓生產MOSFET在技術層面沒有問題,但就目前的產業情況來看,成本難以接受。而起初的參與者,都屬於「嚐鮮」、吃螃蟹的。
此次,聯發科購買的半導體設備將租給力積電,主要是為了保證其電源管理IC產能。這裏就涉及到了「嚐鮮」的話題。具體來講,就是由於電源管理IC大多采用8吋晶圓製造,鮮少廠商使用12吋晶圓生產,因為12吋晶圓大多提供給邏輯製程使用,而力積電本來就具備DRAM技術,因此擁有12吋鋁製程產能,較適合量產電源管理IC技術,而台積電、聯電在12吋生產大多以銅製程,相比之下不適合量產電源管理IC,因此,聯發科才會罕見採購設備回租給力積電,以鞏固其未來電源管理IC產能。
聯發科似乎有「嚐鮮」、開創新業務和模式的傳統。早在20年前,當時的聯發科在業內還是岌岌無名的晚輩,當時,該公司憑藉「一站式」的手機方案,即為手機客户提供主晶片和參考設計,從而解決了手機80%的設計工作,客户只需要完成後續的20%工作就可以了。一舉統治了山寨機市場,並由此打下了立足產業的基礎,才有機會發展壯大到今天。
目前,ASIC設計服務正在興起,聯發科的ASIC設計服務在業內也是一絕,也是較早投入發展該業務的半導體廠商。目前,在提供ASIC設計服務的企業裏,聯發科是數一數二的。不久前,有消息稱,當下在處理器市場熱得發燙的AMD將ASIC設計服務訂單交給了聯發科,也從側面展現出了其ASIC設計實力。
如今,聯發科又開始涉足半導體設備業務。可以説,該公司一直走在不斷嚐鮮的路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5g電源管理ic」的推薦目錄: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新聞] 中芯被制裁高通5G手機電源管理IC大缺4成-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5G、電動車市場熱絡電源管理IC商機大-蔡彰鍠(豐勝)《57爆 ... 的評價
- 關於5g電源管理ic 在 電源管理ic龍頭股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5g電源管理ic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八卦
受惠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需求提升、TDDI漲價,聯詠(3034)有聯電(2303)支援;敦泰(3545)近期受神盾(6462)申讓除股影響;天鈺(4961)有鴻海(2317)的夏普(Sharp)8吋廠支援。
#驅動IC 繼續研究起來!
基本面複習👇🏻👇🏻👇🏻
https://www.facebook.com/Capt.industry/posts/454766509249930
📝聯詠(2021.04.24)
✔️隸屬聯電集團,國內最大、全球第3大LCD驅動IC廠(市占25%)、全球最大TDDI廠、中國最大行車紀錄器晶片廠。
✔️客戶:友達(2409)、群創(3481)、京東方、華星光電、三星(Samsung)、LG、蘋果(Apple)、宏達電(2498)。
✔️蘋果iPhone/iPad第2大驅動IC供應商。
✔️車用面板驅動IC打入特斯拉(Tesla)、賓士(BenZ)供應鏈。
✔️TDDI透過中國面板廠打入華為、小米手機供應鏈。
✔️AMOLED驅動IC打入京東方、華星光電、LG、華為(Huawei)手機供應鏈。
✔️T-Con時序控制器將獲Tesla採用,現正認證中。
✔️開發5G手機用三合一晶片(光學式屏下指紋辨識+面板驅動+觸控)、Mini LED驅動IC。
✔️光學指紋辨識IC預計Q2開始放量,並順利攻入中系品牌市場。
✔️前年EPS 13.03元。去年EPS 19.42元。今年1月EPS 2.66元。
✔️今年3月營收95億2,900萬元,連續3個月創新高,月增9.35%、年增63.96%。
✔️產能吃緊,部分產品價格調漲,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下半年。
📝天鈺
✔️鴻海集團(持股約34%),IC設計公司。
✔️產品:TDDI、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
✔️快充識別IC切入中國努比亞(Nubia)供5G手機應鏈,並已經開始放量出貨。
✔️SSD電源管理IC打入中國供應鏈,目前進入量產出貨階段。
✔️與亞馬遜廠合作開發智慧音箱用小尺寸面板驅動IC。
✔️4K電視的時序控制(T-CON)晶片,已獲日系、中系電視品牌大單。
✔️2019年EPS 1.92元,2020年前3季EPS 1.38元。11月單月自捷1.03元,法人預估明年賺??元
✔️下半年除驅動IC營運恢復成長動能,去年開發eDP 1.4 FHD NB低功耗時序控制IC,以及投影儀專用顯示驅動IC等產品,年底將小幅貢獻營收。
✔️客戶主要為群創30%、京東方、彩晶(6116),而Power客戶很分散。
✔️經營團隊:總經理邱淑慧來自義隆(2458),具有強勁的開發能量。
✔️2020年第3季產品組合:DDIC 80%~85%(70%大尺寸、15%中小尺寸),Power 15%~20%。在GM方面,Power : 高壓、低壓、快充,GM 35%~40%;DDIC:TV GM 20%上下,Mobile GM 20%~25%。
追蹤半年,續創新高,恭喜大家!
🏆2021 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夏季班(4月~6月):https://reurl.cc/Q75Q6Z
✔️下半年班(7月~12月) :https://reurl.cc/e9GYxb
5g電源管理ic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八卦
👨🏫 難得沒被炒的公司
這間公司是老朋友了,雖然是半導體 IC 設計公司,但過去兩年價格都沒什麼起伏的慢慢漲,相當的低調,起初的價格為 65 元,期間最高漲到 92 元,2 年來也配發了約 5~6% 的股利,累積報酬 41%,雖說沒什麼人關注,但業績也是穩定的向上。
----
📲阿勳 APP 潛力股免費下載
點擊前往:http://cmy.tw/0092T7
----
🧐 茂達 (6138)是怎麼樣的公司?
台灣類比 IC 設計績優生,成立於 1997 年,為台灣第一家掛牌的 Power IC 設計公司,資本額僅 7.3 億元,員工人數 280 人,但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有 20%,賺錢效率極佳,是一間小型的 IC 設計績優公司。
公司於 2000 年啟動轉型,為了滿足高端市場需求,跨入大 數位/混合 IC 設計市場,成為類比 IC 供應商,提供更完整的Mix-signal Power IC 解決方案。
.
小百科 : 什麼是 類比 IC ?
IC 種類可分為 數位 IC 與 類比 IC,數位 IC 負責處理數位資訊,以 0、1 非連續性方式傳送訊息,主要負責數位資料的計算、交換、儲存等任務。
類比 IC 則負責處理 連續性 類比訊號,如光、熱、速度、壓力、溫度、聲音等,扮演現實與數位電子系統的溝通媒介,因能耐高壓、耐大電流,所以主要運用在電源供應器、數位類比轉換器等。
在 IC 設計產業中,類比IC比重雖不大,但強調製程、電路設計、半導體物理特性的整合能力是以經驗取勝之產品,因此具有進入障礙,因為轉換供應商成本較高、產品生命週期稍長的特性,較無產品快速殺價的壓力。
-
🧐主要產品 : 電腦&電競周邊
可分為三大宗 :
1) 功率金氧半電晶體(MOSFET) 46.5%
這 46.5% 主要來至子公司大中(TW- 6435),是針對筆電市場推出的新轉換器,取代傳統電源管理晶片,可提升效能及降低功耗。如果不知道就看下面這個影片。
-
2) 影音及驅動 IC 25%
驅動 IC 主要應用在筆記型電腦,負責送出馬達風扇控制訊號,只要是有風扇的電子產品 (GPU、CPU、電競及伺服器),都會有它的影子,這部份全球市占率約 50%。另外還有像耳機裏頭的 IC 與 挖礦機風扇馬達 IC 都屬於這部分營收。
-
3) 電源轉換及管理IC 28.01%
電源切換與管理類型的 IC,主要功能就是用於延長電池使用時間,穩定電壓及降低消耗功率,應用於數位信號處理器、可攜式及桌上型電腦、主機板、NB、TV、手機等。
-
終端應用
應用領域含括所有 IT 終端產品,包括:
筆記電腦、主機板、智慧手機、
平板電腦、液晶電視、機上盒、
路由器、5G基地台應用、電源供應器、
致冷風扇,以及家電與車用等。
-
營收佔比方面
NB(筆電) 佔 15~20%
MB(主機板) 佔15~20%
VGA 顯卡佔 5~10%
Fan(風扇) 佔 35~40%
顯示裝置 (螢幕) 約佔 5~10%
其他類(行動裝置、通訊等)約佔5~10%。
-
💁♂️阿勳的價值投資社團
傳送門 : https://pse.is/3aj2de
5g電源管理ic 在 5G、電動車市場熱絡電源管理IC商機大-蔡彰鍠(豐勝)《57爆 ... 的八卦

本節目與分析師所推介個股,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到明年外界樂觀看待品 ... ... <看更多>
5g電源管理ic 在 電源管理ic龍頭股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電源管理ic龍頭股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電源管理ic龍頭股,電源管理ic排名,5g電源管理ic概念股,車用電源 ... ... <看更多>
5g電源管理ic 在 [新聞] 中芯被制裁高通5G手機電源管理IC大缺4成- 看板Stock 的八卦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04417
中芯被制裁 高通5G手機電源管理IC大缺4成
2020/09/27 07:50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0/09/26/phpkhvonw.jpg
業界傳出,一旦中芯被美國制裁,電源管理IC將首當其衝出現大缺貨,其中,在中芯投產
一大部分電源管理IC(PMIC)的高通將深受其害。(路透)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展開
制裁,雖尚未獲證實,但業界傳出,一旦中芯被美國制裁,電源管理IC將首當其衝出現大
缺貨,其中,在中芯投產一大部分電源管理IC(PMIC)的高通將深受其害,高通已急得到
處跟各晶圓代工加價要產能。
根據中芯國際年報與市場調查,中芯國際第一客戶是華為、佔營收比約19%,高通則是第
二大客戶、營收比重約13%,第三大客戶是博通,營收比重最多為7%。三家大客戶同時是
中芯國際電源管理IC產能的主要下單投產廠商。
中國網路媒體指出,高通最新一代5G智慧手機的电源管理IC,年需求量约達150萬片的8吋
晶圓,訂單由台積電與中芯國際分食,其中台積電拿到一年90萬片的訂單量、約佔達6成
,中芯國際約拿到60萬片訂單量、約佔4成。
近期陸續傳出中芯國際將步入華為後塵,被美國制裁,中國網路媒體表示,高通在得知後
,唯恐電源管理晶片「斷貨,在第一時間就火速向全球所有的晶圆代工廠尋求加價以取得
8吋代工產能,問題是半導體業目前最缺8吋晶圓產能,沒有一家可頓時有60萬片的產能空
缺可替補。
業界指出,一支4G智慧型手機對電源管理IC的需求僅約1到2顆晶片;到5G時代,一支5G智
慧型手機需求電源管理IC高達10颗晶片,其他相機、面板、充電等應用產品也都要用到電
源管理IC,造成電源管理IC需求大爆發,電源管理IC又以投產8吋晶圓代工產能為主,產
能因此被擠爆。
心得/評論:
根據新聞內容一旦中芯被美國制裁對高通是利空,不過台積電也很難得到好處。
--
佛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拆穿假佛法大乘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是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是假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心經、金剛經、梵網經(菩薩戒)、圓覺經、楞嚴經是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大日如來是大乘假佛 觀世音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是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soul/M.1584460614.A.E88.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78.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1170648.A.F1B.html
佛教在家弟子的五戒沒有禁止玩股票,不過出家人的比丘戒禁止玩股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