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始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MTMgSvt3Go8 這一位是王伯輝就是核四廠的前廠長 蔡英文說核四是拼裝品會出問題是不是真的 龍門的一號機、二號機的原子爐分別跟日立跟東芝買的 奇異設計的 然後它的爐內棒是跟東芝買的 控制棒跟日立買的 它的發電機呢是跟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買的...
50 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真.檢舉達人.文壇黃安.余光中】
這篇算是余光中事件總整理
收入許多明徹的點評和新聞事件
先來個歷史脈絡導讀:
你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維穩產業鏈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7613
余光中出版什麼文學作品呢?
應該出
檢舉達人余光中教你怎樣陷害忠良致富
第一次檢舉就上手
之類的
有人會說,一碼規一碼,文學規文學,政治歸政治
這就好笑了
余光中自己就是用文學搞政治鬥爭
把文章當成構陷同行的工具
以文人自居,卻是白色恐怖的加害者
要說他在文學上的貢獻?
本圖文後半段還有精彩的文學成就神話分析
轉型正義還要遲到多久:台灣文學的「余光中難題」
https://goo.gl/m28DuF
[新聞] 掀鄉土文學論戰!余光中曾密告作家「思想傾共」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3303383.A.80E.html
林艾德:
余光中的死在同溫層引起一片毫無人性的歡騰,如果你不懂,我幫你整理如下,也歡迎大家補充:
https://goo.gl/KJXSfd
「早年余在《文星》雜誌發表文章,自許為《文星》的朋友,但當文星雜誌因批判政府被警總查封時,人在香港的余光中馬上替蔣介石擦脂抹粉,指出《文星》是因為經濟而非政治壓迫而停刊。
1973年,台大客座數學系教授唐文標發表文章批評台灣的現代詩風格,其中也包括余光中的作品。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余光中,發表了《詩人何罪》,批評唐文標以人民為標準,其思想左傾,更進一步把唐文標的言論與中共的文革相提並論。
1977鄉土文學論戰中,面對逐漸威脅到自己文壇地位的鄉土作家們,余光中刊載一篇長達2000字的《狼來了》,批判台灣的鄉土文學根本是「工農兵文藝」,並用毛澤東的「毛語」來暗指鄉土文學的寫作者是共產黨。
明槍不夠,還有暗箭,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收集陳映真作品中可能涉及新馬克思主義的字句,私下寄給當時國防部政戰主任王昇,所幸王在友人勸說下,並未將才剛白色恐怖出獄的陳映真再次關回大牢。
如果你對白色恐怖稍有了解,就知道余為了個人的文壇地位做出的指控有多麼惡劣,至於他的作品,那些用糜爛華麗的詞藻,替兩蔣、馬英九甚至某夫人歌功頌德的就不說了,這些中華民國御用詩人、應該說中華民國權貴都一個樣,在過去親共就該死的年代,不斷羅織他人罪名謀取私利,到了晚年,最親共的成了自己,說穿了,他們心中哪有什麼鄉愁故土、哪有什麼國共情仇,老一輩喜歡說人死為大,那我們就說到這裡,不然以這人的生平,文章一長很難不罵人。」
Yu-Min Shih:
「我做過白色恐怖政治案件口述歷史,所以很清楚,余光中在鄉土文學論戰當中的行徑,是如何的缺乏人性,國民黨的前現代監獄,裡面長得什麼樣子,在當時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不明白,余光中所做的,就是企圖把他的論敵丟到監獄裡去。
更奇葩的是,白色恐怖時代,人就算是當抓耙仔(jiàu-pê-á),也是默默的幹,報了老鼠冤或者領了黑心錢了事,而這個余光中,竟然大喇喇的把抓耙仔行徑署名寫成文章刊報紙,好像自己做了多光榮的事,這不是沒人性,什麼才是沒人性?
我寫「狼死了」有人覺得不禮貌。我不只不禮貌我還放鞭炮,幹!
祝福余光中在面對死後的審判時,有勇氣挺直腰桿。至於留在人間的,歷史會審判。
#狼死了」
不愧是螂性
螂走了~
文壇血滴子
朱懷寧 :
「時間流逝會讓人忘記很多事,只好一再地提醒台灣人,那些中華民國文人的所作所為。
*余光中
余光中反對臺灣鄉土文學,參與了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余光中在《聯合報》上發表《狼來了》,一口咬定台灣的鄉土文學就是中國的「工農兵文學」。利用中華民國在軍事戒嚴下無孔不入的情報系統來排除他在文壇上的競爭對手。
*張大春
在鄭南榕自焚後,義士詹益樺追隨鄭自焚而死。張大春於《中時晚報》論詹自焚一事:「台獨人士誠徵烈士一名,皮薄大餡類似湯包者佳,這樣點起火來不只易燃,還會滋滋有聲耶!」
只可惜台灣人任由中華民國加害者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是像德國人一樣,挖掘那些積極追隨納粹加害者的事實。」
潘震凱覺得喜氣洋洋:
「小時候,鄉愁是一本厚厚的課本
我們在外頭,文壇大師在裏頭;
長大發現,鄉愁是一道森森的鐵柵欄
他們在這頭,告密叛徒在那頭;
現在,鄉愁是一抹年輕人的微笑
大家在上頭,你插在土裡頭。
檢舉非中國派的跟寫臺灣的對手,讓他人輕則
被封殺重則受警總威脅生命,最後只剩這派
緬懷秋海棠派,他就成了文豪,擺老靠吹捧,
喜愛中國厭惡臺灣卻把持臺灣資源,
他這生的行為,就是成功受敬重的黃安。
有沒有文壇黃安 - 余光中的八卦?」
有人說余光中文學還是有貢獻的
是這樣嗎?
來欣賞一下民國詩豪的文筆
一代馬屁精台奸寫的專欄
【某夫人畫像 ◎余光中】
http://cendalirit.blogspot.tw/2015/11/20151107.html?m=1
現在是怎樣
會換行就是詩?
是誰將“余光中神話”推到了極端?
http://bit.ly/2oaSVlu
有沒有「詩壇祭酒」的八卦?
https://paste.plurk.com/show/2250053
構陷害人入獄槍斃才是專業
中華民國來台
把菁英殺光
換上自己的廢材
劣幣驅逐良幣
說台灣沒人才
車壇有嚴凱泰
文壇有余光中
黃聖峰:
「中華民國人之護航人渣三部曲:
死者為大
功過並陳
功過未定
張小博:
「對中國心心念念又不滾回去的黨國既得利益者過世,講個棺蓋論定而已就在那邊「死者為大,輕輕放下,塵歸塵土歸土」。
鄭南榕詹益樺等民主鬥士,為了台灣民主跟國民黨搏命身故,數十年來被你們說死不足惜暴力份子。
死者為大還要先看身份跟國家認同?!
所以應該是死者為大,跟黨國有關係的更大。」
James Hsieh:
死者為大中國法西斯主義者
吳濬彥:
「余光中活到九十歲,活超久,可以用粉色系+Hello kitty來妝點佈置喪禮,我們稱這年紀葛屁可適用的習俗叫喜喪。
很多台灣人不爽過去余光中低級、淹滅人性的「抓粑仔」作法點名戴紅帽,抱怨一下「死好」,確實無聊,因為這只是證明我們根本拿這種人沒皮條,到2017年才通過促轉要開始遲到很久的轉型正義...的調查而已。
死好,哪裡死好了?都九十歲了,也不是橫死,活的超久耶超爽,此生不虛此行根本賺翻了。」
伊洛人:
「我不能認同 王奕凱 參選人所說「死好」
轉型正義法剛剛通過,余光中這麼快就死了,真的很不好。
詆毀本土文學運動,並且通過告密取得國民黨給予的獎賞與文壇地位,同時代文人被其毒害並稱他是「血滴子」。他的告密罪惡,無疑比僅僅吹捧毛澤東上位的郭沫若,或是近期被判徒刑的納粹書記員嚴重很多。
可惜死的太早,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同場加映再一發
馬上就有人消費余光中了
結果是個大騙局
騙了一萬八千多分享捏
大文豪死了連弔唁的緬懷都是假的
文西,這樣對嗎?
https://goo.gl/x9YE2y
50 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我們公開反對惡修勞基法後,又收到揚言要退訂閱的信件。其實我同時兼具資方以及勞方的角色,我自己是診所的負責人、公司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診所的受雇醫師。勞資之間的矛盾之處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但也因爲同時身兼兩個角色,我更覺得應該為勞工爭取權益。
實習那年,我們最多一個月會值班十天。那年我不是受僱的身份,我的身份是學生,但是一個禮拜工作時數可能會破百,連續工時不小心就會超過36小時。實習那年,我領的薪資加上值班費不到20000元,換算成時薪,大概是不到50元。在那一年,在我自己身上發生過睡眠不足抽錯病人的血,精神恍惚中不小被針扎。菜鳥技術不夠,經驗不足,犯下的錯誤常讓自己自責不已,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資格當個醫生,即便我已經非常努力。不只一次在深夜走出醫院時,有一股乾脆直接走到路上讓車撞死算了的負面念頭。噢順道一提,我們還是要繳一學期七萬多的學費,如果再加上外宿的住宿費。
但我們有辦法抗爭嗎?幾乎是沒有辦法的。你還沒畢業,能不能畢業的權限掌握在你的資方手上。不只能不能畢業,以後你在醫界能不能順利錄取你想去的科別,可能都很高程度被醫院影響。
這樣的狀況套用在一般勞工身上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當彼此的全力如此不對等時,加上政府的勞動檢查、勞動法規都如此落後,政府如果說:「勞工的權益可以透過勞資會議爭取啊!」我會說,那就是幹話。你去叫大雄爭取不要被技安揍的權益比較快。
來信說要退訂閱的朋友有人說「很多勞工真的就是很爛,偷懶又不負責,真正優秀的人才就不怕修法。」
我想回應這位朋友,我不敢說自己是人才啦,但小時候智力測驗157加上每天工作16小時,應該算不上什麼廢材,就讓我說句話吧:「你這樣講就完全搞錯勞基法的意義了。」
勞動「基準」法是勞動條件的「地板」,不是「天花板」。是要確保在這個法令下,全國勞動可以有合理的工時,安全的工時、最低的收入保障,
如果你是頂尖的人才或工作狂,勞基法從未限制你努力工作或追求卓越。舉我自己為例,因為是診所的合夥人,所以我的工作時間並不受勞基法限制,甚至我下班之後在自己的公司要繼續工作到幾點,都沒人可以管我。如果你是一個這麼愛工作的員工,你下班後要自己再搞個什麼副業,或要再去兼差,除非跟公司簽訂了什麼特殊規範,不然法律也管不著你啊!
但是這次惡修勞基法的方向,讓可加班時數上限調高,休息間隔從11小時壓縮到8小時,讓連續工作日可以長達12天,這不只可能剝奪了民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職業安全」問題了!
你能接受卡車駕駛連開12天夜車嗎?你能接受護理師八小時前下班,回家來回花了一個半小時,中間卸妝洗澡,只睡了不到五小時就又來幫你治療嗎?這不只是傷害到這些勞工的健康,更是危及所有民眾的安全。
除此之外,家庭的維繫在社會上也有重要意義。當一家人整週都沒辦法聚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這是我們該期待的家庭生活嗎?我知道現在就有很多人沒辦法跟家人好好吃飯,但如果有更多的家庭因為這次的修法方向,被剝奪了更多家人可以相處的時間,絕對不是該發生的事。小時候我的家庭就是最基層的勞工家庭,但媽媽不管外面多忙,都會為家人準備晚餐。因為跨學區就讀,常要很早出門,但爸爸總會早起為我做好早餐。我從小就很叛逆,各種狗屁倒灶的事情幹了一堆,但隱隱約約我知道,自己沒有學壞,是因為知道我有一個家,我擁有無條件愛著我的家人。我們的相處時間長嗎?其實在求學階段都出門在外,跟家人稍能說話、相處的時間,也不就那用餐的短短不到一小時。如果政策會讓許多家庭連這麼一點「共同」相處的時間都剝奪,基於任何理由,我都無法支持。
在這個年代,「小確幸」有時候被抹黑成負面的詞彙,但事實上,在一個正常的國家裡,本來就應該要讓多數的人民可以過著「小確幸」的日子,但也不阻撓想奮鬥的人去追求卓越。讓所有人安心、安全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而已。
讓多數人可以「尋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覓一份天職,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不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
我所做的,只是希望讓我愛的台灣,成為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生活的理想夢土而已,我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而已。
非常感謝您看到這裡。我們非常尊重所有朋友的不同意見,但作為醫師,我不可能因此不願對勞動議題表態。我受過的教育,特別是職業醫學相關知識,更不可能讓自己坐視這些傷害民眾的事情發生。我們對於怎樣是「最好的勞基法」沒有定見,但我們很確定現正審議的行政院版本修正草案絕對是一場悲劇。
如果看完後,還是要因為我們的表態而退訂閱,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我們是為了實踐心中的理想,才來做這些事,而不是想要討好任何人。訂閱的數字只是民眾對我們的支持與肯定,我們衷心感謝,但我們不會因為追求數字,而坐視錯誤的事情發生。
學生時代一直到畢業後,因緣際會下去過許多國家實習、交換、開會、進修。我常常羨慕別人的國家,但心底想的都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跟人家一樣好,才能比別人好。
最美好的台灣是什麼樣子,坦白說我還看不清楚。我唯一確信的是,如果每一位善良的你,一起勇敢堅持自己的理念,把「台灣」這塊土地當做自己和世代子孫永遠的家,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彼此的做法是否完全一致,但這樣多元、民主、努力的台灣,會永遠是我們不管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日夜思念的美麗國家。
--
沒有即時看到 MedPartner 推出的新知破解嗎?
把 MedPartner 設定搶先看!最新資訊不漏接!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50 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原始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MTMgSvt3Go8
這一位是王伯輝就是核四廠的前廠長
蔡英文說核四是拼裝品會出問題是不是真的
龍門的一號機、二號機的原子爐分別跟日立跟東芝買的
奇異設計的
然後它的爐內棒是跟東芝買的
控制棒跟日立買的
它的發電機呢是跟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買的
那它整個廢料處理系統是日立的
日立再到各處去買
HITACHI把它兜在一起的
對對對HITACHI把它兜在一起的
那它的柴油發電機呢是跟法國最棒的廠商
跟各位講喔
就是說這個都是一流的廠商
他所製造的全部新的不可能假的嘛
不可能是舊的
然後呢運到台灣來把它組裝在一起
那這個叫做拼裝車嗎
我就是要問大家
就是說這個叫做拼裝車的話
那什麼不是拼裝車
我的手機Apple12
對 那會叫拼裝的嗎
它也是在不同廠組裝啊 對啊
高鐵也是拼裝車啊對不對高鐵你用的
不管是機電系統、土建系統
或者是車頭或是車廂
本來就不是同一個體系做的嘛
那所以照這樣子來講
那所有東西都拼裝車不要用啊
你手機也不要用
那你的這個潛艦 潛艦國造也是拼裝車
潛艦也不要用嘛
那我們所有東西幾乎都是拼裝車的時候
我們這樣講剛才廠長講比較客氣
我比較不客氣
反正我講我們今天工科要跟這些文法商宣戰
都瞎講
為了拿選票什麼東西都說是拼裝車
對工程背景的人來講
這個世界上的趨勢就是各有專精
做所謂的這個沸水反應爐的人做反應爐
做圍阻體的做圍阻體
然後做剛剛講的柴油發電機做備援的做備援
然後做裡面的整個渦輪系統的做渦輪
都是一家公司做你跟我開玩笑嗎
但是不好意思文科不懂
我可以幫廠長回答核四是第幾代核能電廠
我們基本上應該是定義為第三代核能反應爐
而且在當時是全世界在日本以外
第一個使用該反應爐設計的新一代核能發電廠
所以很新而且很先進
當時因為來看了以後核四這個廠址呢
是IAEA(國際原子能總署)在民國六十年代來看的時候
是台灣最好的廠址
好請注意喔總統府今天(4/27)發表了一個言論
他的張惇涵他的發言人說
一切都照國際標準
核四廠址符合國際標準廠長說的
對那當時為什麼沒有選在核四蓋第一個核能發電廠
因為濱海公路還沒有開通
當時沒有路是不是 對濱海公路沒有開通
那核四這個地方好在哪裡我跟各位講
它好在一個它的地質非常穩定
它下面都是岩盤
第二個它距離...它後面都是山
一層一層的山
因為為什麼要講山呢
假如有發生事情的時候山可以當屏蔽
核四蓋起來的時候第一次被turn out被趙耀東
那緩了緩了以後呢電力公司又再提出來
提出來以後要續建
續建的時候當時候阿扁把它turn down
那turn down四個月的時候
我們大法官釋憲就說要繼續再建
那其實這一個情況是說
我個人覺得啦
這可能是國際上的壓力
為什麼呢當時不要給它建的時候
不要給它...就是說台灣要turn down
但是呢我們的都已經下單了
奇異都已經下單
設備都已經下單了
那這些拿不到錢怎麼辦
對人家都不爽 就叫人去lobby去遊說
就叫你重新重啟
對所以阿扁四個月以後就開始重啟了
那開始重啟的時候我們花了很多錢
怎麼講花了很多錢呢
奇異公司非常聰明
他就lay off了很多人
那lay off這些人的時候
算你頭上
對對就是lay off這些人要算帳算在哪裡
算在電力公司頭上算在你中華民國頭上
算在台電說啊你們政策反反覆覆害我的人被資遣
我付資遣費你幫我付
對這個那時候我們就真的很冤枉的浪費了好多錢
你直接講這種都市傳說你聽很多到底是不是真的
什麼基礎工程承包說核四完全不能做到底有沒有
第一件事情歐盟那些人跟我們完全沒有邦交
歐盟派了十個人過來看德國人領軍
英國、法國、西班牙這些都有核能電廠的
甚至還有匈牙利的有捷克的
那德國人帶隊來這裡又看兩到三天
他們非常內行 我駐廠檢驗
對就讓他看 看了兩到三天走了以後
他跟我講了一句話私下跟我講
他說你們做的實在是非常的好
他說非常的好但是我不能寫在文件上
我只能說肯定你們
那第二個來講喔
我們的安檢
由當時張家祝部長請了一個安檢團
安檢團裡面有四十幾個都是電力公司
各個電廠有經驗的人過來
然後還加上一些國內外的有經驗的人加進來
安檢團裡面有個總顧問
總顧問叫做蔡維剛先生蔡維剛博士
他是芝加哥最大電力公司的核能安全的主管
他說核四是他四十年
近四十年的核能生涯裡面test的最好的一個電廠
那我們曾經在做test階段中間
有一個test叫做整體洩漏性測試
非常難做我可以跟各位講我光那test做了一年半
那做不出來的時候
我就想說完了完了這個廠完了
這個我要先插嘴幫大家問
整體洩漏性測試是不是類似我今天做了一個氣球
我要看看它是不是滴水不漏氣不會外洩出去 沒有錯
第一次大家很高興去做
去做的時候發現有漏啊 有漏東西出去
有漏氣因為漏氣比漏水還恐怖
也修了兩三個月以後也修好了
修好了以後呢又再做一次
再做第二次的時候
又發覺到有一個地方又漏了
還是不行
那漏了以後第三個又再把它修
都修好了喔修好了以後呢就再繼續再做
繼續再做以後上不去 壓力上不去
結果有一天的半夜
我們的工程師跟我講說廠長過不了啦
過不了啦 為什麼 我帶你去看
就往那個接縫處
就是上去以後樓板的接縫處
一噴下去好像那個螃蟹吐泡一樣
那就沿著整個牆角一直弄
我說那該怎麼辦
對啊要怎麼辦
日本人就跟我們建議說
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壓
然後要用煙看看往哪裡跑
那日本人就從日本跟我們介紹一種叫做化學煙
因為化學煙沒有重量
它反應比較快
那我們剛剛講做加壓測試人還要進去的時候
會有潛水伕病的危險
因為我們人要進去的時候
要保證他身體的安全 是的
所以呢我們把員工送去基隆海軍醫院
基隆海軍醫院有做潛水伕的test
所有進去的人男男女女
都去基隆海軍醫院做過潛水伕的test合格
那合格了以後 兩個人一組
為什麼兩人一組呢 怕有個人倒下來嗎
不是 怕有些人沒有仔細看
各位你知道嗎
裡面是一個密閉的空間
我們必須要工安的人去量含氧量
含氧量可以了以後工安說可以了 人再進去
你可以放人進去
然後呢我放人進去
每一個人進去的時候我都把他的ID臂章
就是台電的識別證拿起來放在
跟礦工一樣放在旁邊 做紀錄
我怕進去60個出來59個
那就少一個就糟糕了
而且那個缺氧的狀況還不能解決
少一組我就麻煩了
每一個進去我就是握手拍拍肩膀說
拜託拜託拜託好好找
結果呢各位知道嗎進去了以後
不到十分鐘
裡面傳出來的消息廠長我又找到一個
廠長我又找到一個地方
進去總共找到五個地方
五個地方喔五個地方是什麼樣子
在天花板上面
電銲工來的時候是仰焊
結果他沒想到電流加大以後把這個鐵板熔掉了
把這鐵板熔穿了
那熔穿以後他又不講
他怎麼樣做你知道嗎 他把這個角鐵往旁邊一挪
那熔穿的地方就被角鐵蓋住了
那50塊這麼大的話總共有5個地方
我們就把它補好
按照法規的規定按照機械工程師法規的規定把它補好
補好以後再做test
我們把這個經驗跟著我的同學講
我的同學拿到中國大陸去講
中國大陸的人聽得目瞪口呆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50 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故事 StoryStudio
影片中內容延伸閱讀:
故事網站:https://storystudio.tw/
專題頁面:https://storystudio.tw/keywords/march-beauty-and-women-history/
禁止保養品進口的 50 年代,阿嬤都知道的中藥行美麗秘密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beauty-40s/
當化妝不再虛榮,而是「禮貌」與「現代」的代名詞──臺灣美妝史上的70年代
https://storystudio.tw/editors-pick/taiwan-beauty-70s/
大家平時都會研究歐美日韓的妝,但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次跟故事 合作,要來帶大家看看,台灣70年代的明星都畫什麼樣的妝!除了完整分析時代背景、歷史流變、社會價值觀以外,也會完整分析當時的明星最鍾愛的是什麼樣的妝容。
70年代前期的妝容竟然超浮誇?不僅有法老王一樣的粗眼線,還要畫上假雙眼皮?原來是因為受到歐美60年代Twiggy Lawsons女孩風妝容的影響,再加上來到台灣後依照亞洲人臉型調整,就變成當時的明星最流行的妝容囉~今天不只分析給你看,還要實際畫給你看,帶你重回70年代。

50 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故事 StoryStudio
影片中內容延伸閱讀:
故事網站:https://storystudio.tw/
專題頁面:https://storystudio.tw/keywords/march-beauty-and-women-history/
禁止保養品進口的 50 年代,阿嬤都知道的中藥行美麗秘密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beauty-40s/
當化妝不再虛榮,而是「禮貌」與「現代」的代名詞──臺灣美妝史上的70年代
https://storystudio.tw/editors-pick/taiwan-beauty-70s/
大家平時都會研究歐美日韓的妝,但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次跟故事 合作,要來帶大家看看,台灣70年代的明星都畫什麼樣的妝!除了完整分析時代背景、歷史流變、社會價值觀以外,也會完整分析當時的明星最鍾愛的是什麼樣的妝容。
70年代後期流行起了玉女感、典雅美女的妝,像是胡茵夢就是那個時代的極佳代表,當時的妝受了國外嬉皮文化影響,崇尚自然感,跟70年代前期產生了巨大的差異。今天不只分析給你看,還要實際畫給你看,帶你重回7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