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臺灣有很多很溫和的人很認真過生活,可是我們怎麼活是被比較大聲吵鬧的人決定的。因此我這一次出來,最重要是代表一種本來很溫和的人,也想要為這個社會出一份力,也要做一件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你覺得台灣的社會有沒有達到真正的公平呢?我們大家這麼的努力,我們都很善良,可是事實上總有很多人是被排擠,甚至被打壓。
例如有一些在某些立場上是屬於比較少數的族群,例如我們的年輕人,他們很多的權益是被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觀念所排除的。
我們如果有機會可以進到國會的話,綠黨和我絕對支持所有的人怎麼過生活,怎麼愛,都應該有自我個人發展的空間。因此我們不但會支持所有性別平權的方案,我們也會去修正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之前好不容易同婚通過了,可是同志伴侶還是沒辦法當爸爸媽媽,因為醫療不給他們用,醫療只有像我們這種年紀大的生不出小孩的才幫忙我們。
那這樣公平嗎?
大家可能對同志有些擔心,我覺得這都是缺乏溝通。
現在社會上對很多事情都是藍綠兩邊,
藍的對於綠講的就一律反對,
綠的對藍的講的也一律不聽。
這樣對我們的社會不好,我們會分裂。
可能各位的家裡也有分裂。
長輩跟孩子或是兄弟姊妹意見不同,我們會不開心,這樣並不好。
所以我會用我在心理學方面的瞭解,來幫忙大家看到我們有交集的地方,希望不管是公的層面到私的層面,我們都能夠讓好人在一起牽手。
讓下一代,讓現在值得過得更幸福,這是我想要跟大家講的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4缺乏溝通 在 Facebook 八卦
如果找不到能支持你的另一半,就保持單身吧!
仔細想想,需要被不好的感情毀了自己的美好人生嗎?
有時看到許多人的感情問題,我在想,許多女人的低潮或自認人生失敗,都是 #敗在感情。
跟好姊妹們聊天,許多30幾、40歲的女人們,有的努力創業,有的當快樂的單身女郎,有的揮別婚變過的更好,有的找到未來另一半,也有的結婚多年還是幸福甜蜜。
最近常跟許多已婚的女生朋友討論到,我們都覺得女人寧可保持單身,如果找不到能支持你的另一半,真的 #單身還比較快樂。許多婚後不幸福的女人都說,如果可以重來,她們也想回到單身。(當然,對男生來說也一樣)
如果對方不能支持妳,甚至會消耗你、傷害你,那麼,單身其實更好。尤其是看過很多在婚姻裡受到太多壓榨和糟蹋的故事...如果單身時多想一想,不要急。結婚後多保護自己,不要放棄自我,或許,你會不同。
在步入婚姻時,我很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樣的婚姻生活,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很晚婚,看多了婚姻問題,頭腦也很清楚。我單身時自己過的很好,所以我不需要婚姻來拯救我。
我要的是能夠1+1>2的婚姻關係,兩個人在一起能夠讓彼此更好,這才是會讓人進步、成長的關係。
我想擁有我的事業和夢想,這一點是絕對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我的另一半也是支持我、鼓勵我的人,他並不會要我去放棄,或讓我失去我自己。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
在婚姻裡,我可以決定我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做一個 #自主 的人,他並不會用什麼傳統、壓力或包袱來限制我。
譬如說跟婆家的溝通,我們也是互相尊重。婆家從來不會要求我。要怎麼過日子,都是我們夫妻決定就好,公婆從來不管、也不插手我們的事。這更讓我覺得 #互相尊重的家人,才是幸福的根源。
我相信,兩個人在一起總是要互相協調,找出一個適合你們的方式。前提是,你做什麼都是甘願、快樂的,而不是總覺得自己委屈、犧牲、不平衡。
很多人發現另一半並不能支持自己而感到痛苦。我覺得,這可能是 #缺乏溝通 所導致的,但也有可能是,你遇到的他本來就是一個自私鬼,不夠在乎你的人。
所以要進入婚姻前,一定要想清楚、看清楚,確定他是 #對的人。還要不斷的溝通、協調,找到適合你們的快樂生活方法。
年紀越長,看過的婚姻越多,更覺得 #支持是婚姻裡最大的力量。支持是雙方的,就如同 #付出也是雙向的。如果彼此不能支持,互相拖累。即便當初再多的愛,最後也會耗損,甚至變成仇人。
所以,如果不能找到支持妳的另一半,就保持單身吧!
與其快樂的單身,也不要隨隨便便、將就的進入不適合你的婚姻,讓自己不幸。不是嗎?
—-
不催婚、不催生😉不必為了別人的嘴而活
讓一個女人在婚姻裡變美的秘訣:有一個能支持她,肯定她的好隊友!
《不完美的你,笑起來最美》我的新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ZGMdM6
金石堂:https://reurl.cc/kZvb3G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DgDM7Q
誠品蝦皮:https://reurl.cc/eEaboR
MOMO購物:https://reurl.cc/O0Da8A
TAZ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2r3A94
TAZZE讀冊生活簽名版:https://reurl.cc/a9zbWl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GmDq2v
三民書局簽名版:https://reurl.cc/vqXbNe
時報蝦皮:https://reurl.cc/7rlAad
馬來西亞/大眾書局:https://pse.is/3l9jsr
馬來西亞/紀伊國屋:https://pse.is/3kg93r
4缺乏溝通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GQ九月份主題:新英雄,找了阿中部長拍了一系列令人尖叫的時尚照片
迷因力量借用這些卓越照片,加上陳時中的名言,獻上不一樣的阿中部長
陳時中就是今年的驚嘆號,這一年陳時中的不朽金句,都是因回應敵人的攻擊而生
親中勢力拿著中國人小明攻擊陳時中,陳時中正氣回擊:「不選台灣,自己承擔」
面對柯文哲的抹黑找碴嘲弄,陳時中說:「我們的敵人不是人,我們的敵人是病毒」
陳珮琪又再拿小明謾罵,陳時中:「我身上掛滿了箭靶,也歡迎大家來射」
前陣子普篩幫天下圍攻陳時中,拿各國普篩實例質疑,陳時中冷靜回應:「做得好的人為何要學失敗的人?」
被記者問:你請政風處調查彰化普篩,導致好感度下降有何感想
陳時中:我不是來當明星,做好事比好感度更重要
這不是時勢造英雄,是戰勝了險峻瘟疫時勢,才被發現欽佩的英雄
當然英雄不只阿中部長一位,還有防疫指揮中心,各部會,所有防疫人員,醫療人員,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做好個人防疫的你我
人人都是新英雄
陳時中可以成為最亮眼的一位,是因為他把柯已遺忘的這句話做到最好:"心存善意,盡力而為"
從柯文哲到韓國瑜,網紅素人政治的民粹型政治人物,已證明這些只為聲量而活的網紅政客,是最恐怖的當代現象
而陳時中正好在這亂世,向台灣示範了一個專業的,非民粹的,技術的,有良知的,有承擔的,不為了好感也不畏抹黑的政治人物與部會首長,該是怎樣的領導與為官風範
謝謝所有守住台灣,讓台灣在2020安然無事的老前輩,中生代,年輕人
你們是令台灣人感謝欽佩的新英雄!
(圖來自GQ,版權歸於GQ)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https://reurl.cc/WLXy8L
===================================================================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過去近半年間,陳時中顯然是個不會做官樣文章的非典型部長,他堅持科學證據,社會溝通時溫柔、充滿耐心,但是在全民防疫的中央統一上,態度又堅如磐石。特別是國際疫情兇猛多變,防疫措施必須滾動式調整,每一次變動就會帶來更多爭議聲浪,阿中部長多次自嘲:「身上掛滿箭靶,歡迎大家來射!」台灣媒體習慣造神卻又樂於落井下石,自然一直炒作「順時中」「逆時中」話題。群眾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誰是誰非,陳時中自己卻很清楚,不論是很「順」或很「逆」都不是社會之福,所以這位鐵漢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吝於道歉!雖然現在離疫情結束還太早,但是當前台灣實在做得不差。我們專訪阿中部長了解在全世界的Covid-19大災難時,我們到底做對了什麼?我們的民族性在當中又起了什麼關鍵作用?阿中部長的智慧,是台灣人的福氣,更值得男人學習。
關於台灣這些日子以來的抗疫成就,政府都會歸因於SARS的慘痛教訓而超前部署,而面對國際的連連稱讚,被忽視多年的台灣多少有些好久不見的驕傲。問題是,有多少人習慣這種驕傲?然而疫情始終無法結束,8月起全球又開始淪陷。台灣始終在驕傲與焦慮間搖擺,大家司空見慣的政黨算計照常發生,以至於我們得目睹社會每天上演「看見黑影就開槍」的八點檔戲碼。在這樣的滿城風雨、瞬息劇變的壓力鍋裡,防疫指揮官阿中部長不斷面臨考驗。
回歸這次防疫的基本面,陳時中堅持的政策,與國際做法不同之處在於:入境是否要普篩?最支持普篩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4/13公衛學院抗COVID-19說明會」就提出:「篩檢是運用公共衛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基本原理來預防疾病。」阿中部長則是堅持先居家隔離14天,有症狀再篩檢。後者考量的是節省醫療資源,還有避免篩檢出現偽陰性的衝擊,因為就人性而言,以為自己是陰性當然忍不住趴趴走,造成防疫的鬆懈與缺口。這個比率有多高呢?8月中CNN引用的研究數據顯示,即使當前最精確的PCR篩檢都會因為採樣的時間、採樣方式正確與否,出現2~29%偽陰性的機率。
不論這兩派孰是孰非,民間對其他防疫措施也還有不同意見,現在要斷定都還太早,但是陳時中參與決策又是政策執行者,在風風雨雨中至少立場不曾搖擺。在當前台灣情況還是相對樂觀之際,我們特別專訪阿中部長,了解他一路以來抱著什麼想法與理念,支撐他執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GQ: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台灣表現相對較好,部長做為一個防疫指揮官與決策參與者,有什麼心得呢?
陳時中:我覺得在這次防疫過程中,非常需要分層負責與分工,任何層級的領導者基本上就是要有收集資料的能力,然後進行邏輯分析,用專業來判斷與決策。每個人的判斷與決策方式都不同,因此必須靠科學、醫療專業來把關。另一個做決策的重要因素是同理心,不只是要做出決策,還要判斷這樣的決定會對不同類的人產生什麼影響,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有同理心的。做完決定後,在與社會大眾溝通對話時,適度表達我的專業判斷,以及進行未來相關政策,我相信這是比較順暢的方式。
GQ:我們全球各國家版本在新品牌宣言上,特別強調當前性別平等的國際趨勢。而很多國際上報導都顯示,全球防疫模範國領導人多為女性,部長對這樣的狀況有什麼看法?
陳時中:防疫是一個長期抗戰,很難說女性領導一定比較成功。但我的觀察是女性比男性多一些細心、耐心,女性領導者有了這兩種特質,決策之後態度也很堅毅,願意好好地執行。很多國家產生混亂,就是後者出了問題。觀察其他國家的情況,我發現控制疫情的關鍵是政策不能混亂與搖擺。其實很多方式都能成功,問題是施政者夠不夠堅定。
GQ:我們換個角度來問,很多狀況出乎意外嚴重的國家,領導人大多是非常傳統的硬漢派男人,部長有什麼感想呢?
陳時中:其實也不能那麼刻板地判定,例如我們看到瑞典是根據科學依據決定不封鎖也不隔離,只柔性勸說要保持安全距離。這種方式是基於不認為疫苗會很快研發出來、又有效,因此在希望不傷害經濟的前提下,在長期過程中形成社區免疫、群體免疫。一開始看起來實施不錯,施政也沒有搖擺,但是後來才發現代價比他們想像中嚴重,一開始也低估了死亡率與感染率。相對之下,台灣對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生產有信心,因為有以前長期經驗做為根據。當我們對治療方式與疫苗有信心,認為一兩年內有成果,決策就不一樣,在等待疫苗上市前,就努力防止社區傳播與降低傷害。
至於巴西,其實各個省區有不同的做法,只是其總統不積極推動防疫,他就是不服天,要跟自然對抗。這樣的經驗讓我更覺得,人類處在自然變異裡面必須要謙卑,學會順勢而為。
GQ:這次防疫,台灣全民很快就順應政府呼籲,習慣戴上口罩生活,但是這種改變,歐美從領導人到民眾似乎都反應不及,部長怎麼看兩者的差異?
陳時中:從生活習慣來看,歐美地區長期認定戴口罩是弱者表現,特別是美國人,很在意強弱者之差。這是歷史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祖先是拓荒者,要跟環境抗爭,要展現強者姿態。而在歷史上,歐洲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海洋國家,同樣要征服海洋,顯示自己很Powerful。相對之下,台灣一直處在外來政權的領導下,我們傾向更謙卑一點,不認為自己可以對抗自然,自然在民族性上比較能順應不利的情況,做出改變以利生存。
GQ:這次台灣超前部署,持續針對疫情預測提出應變之道,但恐懼是人之常情,部長會害怕嗎?
陳時中:我的工作之一其實是要降低社會的恐慌。就像口罩缺貨時大家當然都很害怕,就要努力宣導,告訴人民政府要怎麼處理,對政府有相當的信任感,才會配合政府積極的行為。但是對我而言,每天情勢都在不斷改變,我盡量讓自己戒慎恐懼。恐懼是免不了,就是戒慎。當每天都面對很多不可知時,我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這些不可知的情況,只能集中心力在可以解決問題的行動上。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疫情大爆發,但是從根本去思考,恐懼是來自於擔憂做的準備夠不夠。這點就要多看國外封城或解封後發生的變化,思考他們的問題出在何處,接著問自己會怎樣因應。
GQ:部長有因此做噩夢嗎?
陳時中:我的個性不會花太多時間擔憂目前無法解決問題。我能夠很安心去睡,因為我有方法去面對疫情,這不是說保證一定可以解決,就是把團隊最大智慧化去規劃,把認為最可能解決的因應方案想清楚。
GQ:這段時間有那麼多反對或唱衰的聲音,部長如何面對?
陳時中:有些人會說不要管這種雜音,不要被干擾。但是我會非常認真去聽他們講話,仔細檢視我的政策與他們建議的扞格,以及當中的優劣差異。如果對方跟我講一件事情,我都不聽,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那麼當我想跟他溝通時,他怎麼會聽得進去?對方跟我講任何事情,我都知道他們講過什麼,也仔細去想過,當對方感受到我仔細想過,也重視他們的意見,雙方就有一個比較好的權衡基礎,也比較能聽得進去我講什麼,而不是互相攻擊,這對我們社會耗損太大了。
GQ:這段時間最難忘的經驗是什麼?
陳時中:有兩件事情,一個是走上寶瓶星號,宣布大家都可以回家,全場的歡呼,讓我覺得自己為大家盡了一些心力。當時努力想讓乘客安全健康地回到台灣,讓大家知道政府跟他們在一起,不要擔憂。還有武漢包機回來,乘客飛機下來的那一刻,我也覺得很震撼。
GQ:傳統上男性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常常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部長怎麼看待自己也做了這樣的抉擇?
陳時中:我犧牲很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但是我心裡沒有遺憾,因為我太太支持我。夫妻之所以是夫妻,正是她看得到我想要的,也了解了。
GQ:我們很好奇部長怎麼看待當代男人該有的樣子?
陳時中:我想現在男人跟以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對待女性的方式,以及夫妻相處。男性對女性要多一些尊重,打從心裡尊重,不是純粹照顧,而是尊重她是個有想法的個體。我太太是個大提琴家,對我影響很大。國慶晚會時,邀請函上面是寫部長與部長夫人,我太太抱怨難道她沒有名字嗎?所以我就跟相關人士反映。
我從兩個兒子身上看到新一代男人其實有更多不一樣的地方。我的大兒子也是個醫生,很愛老婆又疼小孩,願意花很多時間帶小孩,比我更重視跟小孩子的溝通,雖然我覺得自己以前算做得不錯了。二兒子學設計,他比我更熱情,也更願意替別人著想,我覺得這樣很好。
GQ:最後想問部長從牙醫到成為部長、抗疫指揮官,為什麼人生會有這樣的改變,又有什麼樣的心得呢?
陳時中:其實我一直很想多做一點事,參與公共事務來影響台灣。剛開始不是那麼擅長,要做很多功課,又缺乏溝通經驗,就像當上牙醫公會理事長後,覺得牙醫的健保計算方式,對於國家健保制度的影響很大,因此跳進去面對挑戰、參與改變,後來當了政府官員,在推動解決少子化、長照2.0或是現在的Covid-19,其實都是想做一些改變。
許多人會問我,在推動政策時面對不少政治對抗,會不會很痛苦?老實說,我的挫折感不多,我覺得真正辛苦的,常常是想不出一個完整解決的方案。我擁有行政資源,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對社會有正面的整體影響。我沒辦法保證一開始提出的方案一定可以改善我們的處境,但是透過不斷溝通與理解時,會讓政策的成功機率更高。我是個很願意修正自己決策的人,不會是下了命令就一定要推,比傳統做法多一些彈性,發現自己有錯時,當下立刻調整,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
GQ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qtaiwan/
4缺乏溝通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 海外資產佈局趨勢潮來臨 預約理財顧問為您獨家解析:https://lihi1.com/yTMjq
● 1分鐘解讀2021美股4大趨勢圖文版:https://lihi1.com/yx742
● 四大『美國註冊基金』掌握拜登政策利多:https://lihi1.com/9Zg3i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f59m58ogDg/hqdefault.jpg)
4缺乏溝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現代父母,為了家庭生活拼工作、忙加班,不但辛苦,也壓縮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因為工作忙碌,父母常沒空陪伴孩子,連見面時間,可能也不多,兒福聯盟的最新調查就發現,國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爸爸或媽媽,都是晚上八點以後才能回到家,有近4成的孩子,覺得自己家庭不溫暖,甚至有少部份孩子,在接受調查時,還覺得自己家像監獄、像廢墟,找不到情感。
有近半數的孩子,每天和爸媽聊天時間,不到半小時,而聊天的話題,又常侷限在課業,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也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遠,要維繫家庭情感,兒福聯盟發起333行動,呼籲親子間每天擁抱30秒、傾聽30分鐘,父母每周三不加班,換取親子間互動機會,也希望能有更多企業參與,讓員工早點回家,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jBQTQKBt2M/hqdefault.jpg)
4缺乏溝通 在 #缺乏溝通是主因- YouTube 的八卦
易中天老师演讲- 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易中天谈今天中国人道德观缺乏素质低下的根本 ... 【 心靈七湯】到底要怎麼和不同立場的人溝通?4大絕招讓你不傷感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