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年大旱過去了…
很多藍營或小粉紅用「缺水」來攻擊台灣,其實台灣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五月,面對百年最嚴重、時間最長的旱象,即使某些地方有「供五停二」,但是台灣整體而言,產業和民生用水沒有停止供應過。
這是倚賴全民節水和政府提早因應才能度過的難關,如果沒有這些因應方案,竹科在今年一月就會無水可用。
政府因應的方式從三年前的前瞻預算編列工業備用井開發、伏流水、北桃竹和南高越域供水管線、再生水資源廠、海水淡化等;加上去年開始的水源調度、停灌農業用水、加快前瞻計畫水工程部分;再到水庫乾涸時,動用軍力大量清除水庫淤泥等。
經過這一次百年大旱,台灣的水資源韌性會提高許多,產業投資台灣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的台灣變得更強大!
—————————
以下定宇分享經濟部Po文:
團結的台灣人,就可以克服萬難。今天清晨6點多,新竹寶二水庫的蓄水量已經上升到99%,很難想像,5月最嚴峻時,寶二水庫蓄水只剩不到4%。
但是,運用各種抗旱手段,還有國人共同省水,我們撐過來了!成功等到降雨,讓抗旱成功。
辛苦的時候,難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當同仁在年假跟寒流時辛苦趕工,努力建設桃竹幹管時,也許沒有很多人注意。但這條水管確實救了全世界的科技產業,讓我們能夠每天調度20萬噸水源支援新竹。
或者,當我們鑿抗旱水井、建設海淡廠時,也有很多不同意見,甚至有人惡意攻擊、恥笑。但是,正因為我們完成了這麼多新的水源,再由北北桃竹整體調度水源,加上新竹人配合省水,今天水情才能恢復,人民生活如常,產業不受影響。
解決了一個危機,還有下一個挑戰。團結一致抗旱成功後,全國人民齊心抗疫,相信可以繼續克服萬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現在全球將關注的焦點, 轉向比疫情更嚴峻、更迫切的問題,那就是 #氣候變遷。 不管你在哪個行業、哪個國家,都無法迴避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 像是台灣今年缺水旱災嚴重,也受氣候影響。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微軟的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的今年發行的新書就提出, ...
2023缺水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41分54秒:兩邊的投票率製作相反,在此向廣大粉絲說明,十分抱歉😓
🎬Youtube搶先首播
https://youtu.be/4HkPtVI5zN8
【琪斐大放送】全球水資源紛爭不斷 暖化加劇缺水危機!
【凱莉出張嘴】中國築壩截斷湄公河 搶水爭議國際有先例
【動眼看熱鬧】歧視比精神病更可怕 一起撕下汙名標籤!
feat. 馬偕諮商心理師 羅惠群
【世界都在看】中國言論自由再緊縮 文革2.0時代降臨?
【漏網東西軍】捷克議長訪台前猝死 遺孀曝死因不單純!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2023缺水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台韓晶片競爭,再贏韓國下個10年?】
手機、電腦、汽車或軍事設備必備的晶片💿,
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晶片產業已深刻影響全球地緣政治,
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約4,260億美金,
需求量僅次於石油,半導體也被認為正逐步取代石油的戰略地位。
台灣半導體產值及能力與韓國在伯仲之間(全球產值台佔19.7%,韓佔15.9%),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資料,
全球 80% 的晶片產能目前位於東亞(台韓),凡是任何想要發展數位產業的國家,
都勢必得和台灣、南韓購買晶片。
經濟學人稱台韓晶片產能是21世紀的「荷莫茲海峽」(能源咽喉),
彭博則認為台韓半導體業堪比OPEC。
➢領先全球的台灣晶片代工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主要來自於台積電,台灣的晶片代工業者去年營收占全球同產業63%,
(南韓18%,其他13%,中國大陸6%)
其中台積電就佔54%,更重要的是,
台積電所生產的晶片,
都是使用在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上🏆。
台積電在去年為全球首家量產5奈米晶片公司(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有能力生產5奈米晶片),
👉3奈米晶片預計今年下半年試場,明年進入量產,
👉2奈米晶片也預估在2023年進行風險試產。
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台積電成功,台灣人才佔有很重要因素。
晶片代工之外,封測全球市占率超過30%,同樣位居世界第一 ,
IC設計則佔21.7%位居第二。
➢韓國晶片代工全力衝刺中
韓國除了有全球領先的記憶體產業外,
也有全球第二的晶片代工。
在今年韓國最大的晶片代工三星集團衝刺晶圓代工部門,
南韓平澤新擴建的5奈米廠6月新增產能,
並在6月底宣布3奈米晶片試產成功,
稱要再10年內超越台積電,
👊誓言在2030年成為系統半導體龍頭,
三星原先試產計畫和台積電一致,
但近期動作頻頻,除了提早試產外,
並擴充先進製程5奈米產能計畫,
宣布將加碼投資邏輯晶片事業171兆韓元,
看得出三星集團欲在晶片代工產業發展的野心,#業界高度關注三星及台積電兩強競爭態勢。
➢韓國政府K-半導體戰略,
欲建全球最大半導體基地🧭
美國與中國科技貿易對立下,
韓國政府也意識到半導體競爭已從企業間轉變為國家間競爭,因此認為有必要官民合作一同因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5月,
文在寅美國拜登會面,晶片換疫苗,
強化美韓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合作。
也在5月韓國政府公布「K-半導體戰略」,內容包括要在未來10年韓國政府將投資 #510兆約韓元(12.6兆台幣),
將挹注給三星及SK海力士等153家企業。
目標2030建設韓國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供應鏈生產基地。
韓國政府全面支援半導體產業發展,
除了鉅額投資外,還包括供租稅減免、擴大金融和基礎設施等支援,
具體措施包括:
✅企業研發投資可扣抵稅率提高至50%。
✅提供特別資金支援設備投資
✅放寬處理化學物資的法規
✅制訂「半導體特別法」
✅10年培育3萬6000名專業人才
韓國的K-半導體戰略,要由西側的七大城市連結至東側的五大城市,形成K字型地帶,要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在強化基礎設施中包含水電、法規及財稅的保障,要轉變韓國為「適合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國家」。
➢台灣應將半導體提升至國家戰略,
正視缺電、缺水及缺才問題📣
雖然台灣與韓國相比,
在半導體上有較完整的產業鏈,
但國際半導體產業由原本專業分工模式轉變為各國自建晶片製造產業,對以專業代工為主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新的競爭。
但面對國際來勢洶洶的挑戰台灣一刻也不能鬆懈🥺,台灣在半導體發展的隱憂包括:缺水、缺電及缺才等問題。
#缺水
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的水電,水電能源供應不穩定,也足以威脅產業發展,
亦突顯台灣關鍵基礎建的脆弱🚧。
今年逢73年以來最大的乾旱,
中部地區實施長達61天「供5停2」限水,
雖然尚未影響半導體產業,但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未來也可能發生更嚴重情況🤦,而蔡政府的因應做為竟是開放科學園區鑿井。
#缺電
在電力方面,五月無預警跳電,兩次分區限電,都暴露嚴重的電力供給問題🔌。2025年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時間迫近,政府規劃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20%,目前再生能源只占5.8%,進度嚴重落後,而蔡政府的做法竟是砍樹種電。
#缺才
除了關鍵基礎建設之外,
「缺才」是最嚴重、最棘手的問題。
現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業最大問題是缺才,而問題的根源在每年研究經費不足,導致願意在此領域深入研究的教授數量不足,相關研究也不夠。另外隨著台灣少子化,理工畢業生年年減少,人才缺口大擴大,再加上AI、軟體領域發展以及國際晶片自主風潮的搶才,更使半導體業人才缺口雪上加霜。若欲維持台灣目前的半導體產業榮景,如何穩定提供高端研發及晶片設計領域的人才投入是當務之急。目前經濟部推動的「埃米計畫」預計未來每年能新增1萬半導體人才,僅勉強補足產業缺口,但人才培育需要時間,且過國內起薪普遍低於競爭國家,以及少子化影響,是否能真能提供預期的畢業生進入產業,仍值得關注。目前看到最積極的作為,就是下架人力銀行中國大陸職缺。
我們看到韓國政府傾國家之力,
奮力協助辦導體產業,
韓國總統直接肩負起談判的責任,
積極的布局半導體產業的海外設廠。
台灣雖然在半導體有領先的基礎,但是在棘手的缺水、缺電及缺才問題上,都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方。在政策規劃上,各部會雖然都有協助半導體發展的相關計畫 ( 散落於科技部、科技會報、國發會、經濟部、教育部 ) ,但缺乏整合個自為政,看不出整體戰略。而政府半導體產業投資上與競爭對手相比,九牛一毛‼️
(韓「K-半導體戰略」:10年12.6兆台幣;台「埃米計畫」:5年63億台幣)。
台灣雖有很爭氣的企業,卻無強而有力的政府作為後盾,但面對全球以國家戰略半導體產業,傾國家之力推動半導體發展,台灣不應讓企業在國際上自行作戰。因此我要呼籲我們的政府,應盡速將半導體產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一環,盤點各部會資源提出技術、產業、人才、資金整合的政策戰略規劃方案,並且增加半導體產業的資源投入,讓台灣可以再贏韓國下一個十年。
#科技力就是國力
#半導體是戰略產業
#穩定水電供應是產業發展基本需求
#決不讓韓國超車
#再贏韓國10年
2023缺水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評價
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現在全球將關注的焦點,
轉向比疫情更嚴峻、更迫切的問題,那就是 #氣候變遷。
不管你在哪個行業、哪個國家,都無法迴避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
像是台灣今年缺水旱災嚴重,也受氣候影響。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微軟的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的今年發行的新書就提出,
如何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行動架構,涵蓋了電力、製造、畜牧種植與交通運輸。
其中,特別呼籲「在2050年全球得達到 #淨零碳排」。
想要一個永續未來,就需要碳排大戶的產業創新;
要促使產業提出更潔淨生產的模式,
就需要政府、公部門參與,制定新標準、給予市場新誘因。
因此,這場SDGs線上論壇將圍繞著《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為主軸,
由 @天下雜誌 出版總編輯 天下讀者俱樂部/#吳韻儀 主持,與談來賓邀請: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
👉微軟大中華區首席轉型官/#趙質忠
👉天氣風險管理 開發公司總經理/ 氣象達人彭啟明
三位分別從政府、企業與個人的角度討論,現下有哪些面對氣候變遷的行動?
永續未來的規劃又要往哪去?
★ 加入 未來永續行動 Future SDGs,觀賞更多精彩對談
★SDGs2021國際論壇現場精華: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936
★ 一次看懂SDGs:https://bit.ly/2021FutureSDGs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比爾蓋茲
#2021SDGs國際論壇
#未來城市 #CSR在天下 #氣候行動
#SDG13 #氣候變遷 #新北市 #侯友宜
#微軟 #趙質忠 #氣象達人 #彭啟明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DG8WMw4VY0/hqdefault.jpg)
2023缺水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SDGs線上影展將釋出最後一波內容【台灣典範.創新綠色價值】及【共創.美好未來】。
三月底,台中捷運綠線恢復試營運,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提到公共交通的佈局,以及城市交通與低碳永續的關係。此外他也看見了眼下的缺水危機。
他認為,台中的水庫沒有跟其他水庫資源互通,過去輕忽了旱災危機,導致現在只能土法煉鋼,以水車載水,
「台灣不大,各縣市唇齒相依,」想實現綠色城市願景,各縣市應該通力合作。
盧秀燕談到去年他們簽下 #台中市氣候緊急宣言,
承諾要在2023年以前成為無煤城市,
另外再生能源的使用要達到20%,用行動全力支援。
★盧秀燕專欄:https://bit.ly/3sf5k3E
★ 加入 @未來永續行動 Future SDGs 社團,觀賞更多精彩對談
★SDGs2021國際論壇現場精華:http://bit.ly/2021FutureSDGsForum
★ 一次看懂SDGs:https://bit.ly/2021FutureSDGs
最後一波🎉 SDGs國際論壇線上影展
台中市長/盧秀燕
日月光投控集團行政長/汪渡村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
金門縣長/楊鎮浯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榮廷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021SDGs國際論壇
#未來城市 #CSR在天下
#ECCT #LCI #SDGs
#2021地球呼吸行動
#台中市 #盧秀燕
#水的永續#旱災
#台中捷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Xety8JWH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_0ko5qeLLCNdPOVqOvy7cbP1Q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