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澎湖怎麼吃?
剛從澎湖回來!怎麼又開始想念
#北新橋牛雜湯
牛雜湯非常好吃,餡餅好特別
#鹹水號
來澎湖吃太多海鮮,吃到蛋餅吐司覺得好享受,特別好吃,XO醬蛋餅酥脆,吃到很多魚乾,香氣十足,飛魚卵香腸吐司
#隆福海鮮餐廳
料理美味、新鮮,尤其超浮誇海鮮火鍋,簡直是痛風發作的引子,真材實料
#阿豹香腸攤
手工古早味的米腸搭配現烤香腸是亮點,很多種關東煮可選擇,冬天來澎湖喝碗熱呼呼的熱湯實在是人間溫暖
#藍媽媽仙草店
當地人推薦,回台灣就只有想念,隱藏在巷弄內 綜合仙草冰超好吃
#花菜干人文懷舊餐館
老闆娘非常親切,回到以前阿公阿嬤的年代,超古早味的私房料理,會讓大家吃上幾碗白飯
#福牡蠣屋
干貝飯算是誠意十足,蒸牡蠣果然是必點菜色,海鮮粥也蠻推薦
#乾益堂藥膳蛋
沒吃過就不算來過澎湖了
#仙人掌冰
澎湖人小時候的回憶
#澎湖機場雞蛋糕
以為只有好看,結果很好吃耶
#龍門海鮮
第一次看到大螺上著火,特色料理,水晶小卷、鹹魚炒飯、花枝丸蝦捲花枝
還有推薦的澎湖必吃美食嗎?
萌咩穿搭:https://wear.tw/elmo721007/
萌咩IG: instagram.com/momo1030331
萌媽IG: instagram.com/momo10303312018
#花火節 #澎湖 洪長青 #偽出國 #佳朋伴手禮 #澎湖必吃 #澎湖小吃
2022花火節 在 賴峰偉 Facebook 八卦
#澎湖10大改變
這一年來,縣府團隊挑戰許多不可能,展現創意、執行力,澎湖終於擺脫多年的困滯,航向嶄新天地。
一年不算長,但在縣府團隊日以繼夜努力之下,澎湖已有很大改變,以下是澎湖這一年的十大改變。
1、觀光更興旺
(1)2019年1-11月觀光人次突破126萬,創歷年最高,較去年成長17%。
(2)花火節搭配無人機,旅客、產值破紀錄,70天、22場花火,吸引42萬遊客,創造21億商機。
2、海洋更永續
海洋活化12箭,管制內海汙染源、維護漁業秩序、復育海洋資源。
(1)汙水處理完成率2022年達60%
(2)立竿網清除9,538支
(3)清除海底覆網12萬公尺
(4)定置網、刺網實名制
(5)放流:蝦苗400萬尾、螺貝150萬顆、沙蟹41萬隻、魚苗40萬條、海膽8萬粒、珊瑚4,800株
(6)輔導400多家餐飲業者裝設油水分離設備
(7)監督海上平臺廢棄物零入海、水肥零排放
(8)減少養殖殘餌
(9)禁用化學洗網劑
(10)距岸線1海浬,1、2、7、8月禁止底刺網具
3、交通更順暢
取締市區違停,調降路外及地下停車場費率,使用率大幅提高。
(1)路外停車場160元降到80元
(2)地下停車場160元降到60元
(3)每日省1個便當錢
(4)使用率提高4倍
4、市區更有序
設置租車專區,劃設1,000格停車格,協調市區42家租車業者全數進駐,解決租車行長期佔用車格問題。
5、海岸更美麗
全縣淨灘總動員,96村里全數響應,淨灘人次17,000人,總淨灘長度220公里,清除310公噸海廢(較2018年增加7倍)。
6、環境更美化
擴大植樹造林,百萬新株,千處草園。從「青青草園」邁向「青青社區」,效法新加坡打造海上花園。
(1)青青草園突破1,000處,面積達122.4公頃
(2)打造15個青青社區,點線面綠化工程
(3)植樹3萬株、造林6公頃,綠覆率挑戰50%
7、空氣更清新
要求燒烤業者裝設除油煙設備,符合空汙排放標準始能營業。全縣列管20家燒烤店,13家合格、4家禁止營業、1家自行停業、2家轉型。
8、生活更環保
(1)縣府帶頭減塑,鼓勵所轄單位、學校及中央駐地機關減用塑膠製品
(2)外燴全面減塑,領先全國,輔導全縣9家外燴業者改用環保餐具、桌巾,每年可減少7,200條塑膠桌巾(約39座籃球場),7萬2000份塑膠餐具、免洗筷(堆疊高度約86座台北101)
9、育兒更輕鬆
(1)成立5處托育中心,家長每月可申請3,000元托育補助
(2)擴大育兒津貼,0至4歲,每月補助2,500元
(3)5歲公幼免學費、私幼1年補助3萬元。中正國小、馬公國小各增1班公幼,招生60名,免抽籤
10、醫療更健全
(1)提升醫療在地化,聘請35位名醫駐診,完成首例微創脊椎手術
(2)引進醫學中心等級掃描儀器,心導管累計服務825人次,化療累計服務2,461次,肺部腫瘤開刀成功14人
#就職週年施政亮點
#繼續拚
2022花火節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八卦
【未來擬徵「#旅遊稅」管制爆炸人潮,你埋單嗎?】
#澎湖花火節 6日登場,根據澎湖縣政府統計,每天湧入超過1萬人登島,另外7月截至29日已有26萬人登島。
澎湖縣政府說,規劃未來以「旅遊稅」方式推動總量管制,金額在50到100元間,最快2022年上路!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