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在線》NOL 4/11
* 【荷蘭海灘上的 「玩沙」藝術】
現年65歲的荷蘭設計師Nico Laan 的巨大沙畫作品遍佈荷蘭海岸,以海灘為畫布呈現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沙畫作品。
他運用變形藝術,將自然光影、潮汐漲落、時間變化等要素融入作品之中,操作無人機從特定角度拍攝這些看起來扭曲或未完成的圖案,最終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用繩子、測量設備、圓規、量角器等工具,Nico只是移動和改變了大自然原有的元素。
而他的創作也會在大自然的力量下逐漸消失,這讓作品變得更加特別,賦予了瞬時藝術的美。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nico%20laan&tbm=isch
* 【荷蘭新城市夜行列車計劃明年營運】
荷蘭新興夜行列車鐵路公司European Sleeper將在2022年4月推出全新的夜行列車,連接荷蘭周邊主要城市。
目前歐洲之星Eurostar已經有阿姆斯特丹到倫敦的火車路線。這趟全新的夜行列車,是連接荷蘭首都和歐洲其他城市的又一個里程碑。
現在宣佈的夜行列車路線是布魯塞爾(比利時)-安特衛普(比利時)-羅森達爾(荷蘭)-鹿特丹(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漢諾威(德國)-柏林(德國)-德累斯頓(德國)-巴特尚道(德國)-德辛(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布拉格(捷克)。
* 【RVS建議荷蘭政府採取徵收糖稅等措施以促進健康生活】
荷蘭健康與社會理事會(RVS)發表報告建議荷蘭政府應採取更多行動,促進大眾健康生活,打擊不健康飲食行為。
RVS的建議包括禁止不健康食品的廣告,降低水果和蔬菜的增值稅以及徵收糖稅。
同時RVS還建議荷蘭政府應賦予市政當局拒絕向該區域新的快餐店和小吃店發放許可證的權力,RVS認為這將有助於促進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荷蘭衛生部有大約17億歐元的預算來打擊不健康生活行為,而這大量的財政投資還不足以解決問題。RVS希望政府能出台一項法律,以防止健康不平等。
健康不平等與長期複雜的社會問題有關,如失業、低收入、債務或不健康的生活環境。
RVS希望通過促進健康飲食、解決與健康不平等有關的社會問題來彌補人們貧富差距引起的健康鴻溝。而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差距,更加需要政府採取進一步措施。
* 【葡萄牙攝影師鏡頭下的「世界之窗」】
葡萄牙攝影師André Vicente Gonçalves受到歷史上天才建築師們的啓發,推出了他的「世界之窗」系列作品。
他走訪世界各地,用鏡頭記錄下不同地區建築窗戶的卓越設計。
建築的窗戶是連接自然和建築內部的橋梁,窗戶為建築內部帶來了活力,賦予了生命力。
建築物窗戶的設計體現了建築師和建築物主人的個性,而城市也有自己的設計美學。
城市的各種窗戶設計也彰顯了每個城市的獨特面貌,從中可以看出城市背後的文化審美的微妙差異。
2022潮汐表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八卦
目前已知木星有79個衛星,其中一顆名為歐羅巴,她擁有一片水量比地球多兩倍的海洋
儘管歐羅巴表面溫度可能低到攝氏零下220 度,潮汐加熱能帶來足夠的熱能,使表層下的水不會凍結。目前的理論認為,在歐羅巴數十公里厚的冰殼底下,有一片水量比地球多兩倍的海洋。接下來我們當然會想到,歐羅巴是否有生命存在?歐洲太空總署正在籌備一項任務,稱為「木星冰衛星探測器」,太空船預定2022 年升空,2030 年抵達木星。
以上內容選自《圖解太空全新增訂版》
【📚2020大石文化線上國際書展】👉單本75折、套書57折起,訂閱再享好禮,立馬手刀看優惠
📍國家地理PChome店 👉 https://bit.ly/36m8p7d
📍蝦皮大石商城,2書以上再享92折(相當於69折) 👉https://shopee.tw/natgeomediatw
訂閱數位版最低3折起👉http://bit.ly/35RmVTZ #國家地理雜誌 #線上國際書展 #24H不打烊
2022潮汐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八卦
改朝換代效應! 台電最新的電源開發方案評估 選後馬上自動修正為 未來八年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運轉,我國備用容量率都可以維持正值,不致發生缺電現象!(01/18/2016 聯合晚報、中央社)
(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民進黨完全執政,我國能源政策面臨重大轉變,台電最新的電源開發方案為配合新政府新政策,方案延後至6月底公告,據了解,最大的改變是2023與2014年備用容量率由負轉正,代表未來八年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運轉,我國備用容量率都可以維持正值。
台電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會預測國內用電量與電源開發情況,以備用容量率衡量國內用電情況是否安全,台電最新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原訂5月就公告,但因為中央政府改朝換代,台電評估納入新政府的政策,延後至6月底、7月初再公布新方案。
民進黨能源政策主張2025 年達成非核家園,亦即核四不啟用,現有的三座核電廠不延役,原先台電預估在此條件下,2023年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分別是負1.6%與負3%,代表這兩年無可避免會限電,但台電最新評估,這兩年供電情況可能大幅改善。
台電指出,由於新機組陸續投入,最新評估在2023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可以由負轉正。台電上述數據仍在內部評估階段,但若拍板定案,代表未來八年即便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商轉,我國供電備用容量率均可維持正數。
民進黨與政府對備用容量率該維持多少的看法差距極大,政府目前規定備用容量率要高於15%,但民進黨認為,我國備用容量率只要10%甚至更低,都不會出現限電危機。
台電主管說,雖然備用容量率翻正,但仍偏低,不能說完全沒有限電風險,且沒有核電後,我國基載電力要如何組成,才能確保供電穩定與國家安全,是另一個待討論的議題。
智庫預期今年景氣短期仍難大幅改善,台電主管表示,由於國內工商界與民間節電見成效,今年我國電力負載可望下修,今年在核一廠不延役的前提下,預估今年供電備用容量率是11%。
若核電廠全停掉 台電轉彎:缺電風險低 (01/18/2016 中央社)
台電公司表示,因用電成長下滑,加上再生能源挹注及新機組可望提前商轉,預估非核家園實現前的2023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可由負轉正,但並不表示不會缺電,只是風險較低。
台電公司每年會根據用電量、電源開發情況及主計總處預估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中長期的備用容量率,衡量國內用電安全。原訂5月公告的電源開發方案將遵照並納入新政府的政策,預估延後至6月底、7月初再公布。
台電去年預估今年用電需求,將較2014年多出89萬千瓦,加上核四封存、部分機組除役,且無大型火力發電計畫加入供電行列等因素影響,自2018年開始,備用容量率將長期維持在10%以下,2023年甚至會出現負值,屆時停、限電風險恐大增。
電源開發處長王振勇表示,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是朝野共識,去年預估2023年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分別是負1.6%與負3%,都是以核四不啟封、核一、二、三廠不延役的情境假設,但因全民節電意識提高,加上去年及今年的經濟狀況欠佳,主計總處及相關預測機關都下修經濟成長率,基準平行下移後,用電成長也跟著下修。
另外,他說,政府提高再生能源目標及台電林口、大林及通霄電廠更新擴建、大潭電廠等新的發電機組提早兩年半商轉,都有助於提高備用容量率。
不過,備用容量率不等於備轉容量率。王振勇指出,如果依台中市的「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台中火力發電廠減少生煤使用量40%,就可能讓未來的尖峰電力調度出現問題。
依核能電廠正常運轉壽命40年估算,核一廠兩部機組各預定在2018、2019年除役,核二廠為2022、2023年,核三廠則為2024年、2025年除役。三個核電廠平均每年約可發電400億度,約占台電電力系統的1/5。民國103年核能實際發電量共408.01億度,占當年度電力系統總發電量的18.61%。
★ [ 大選前三天 台電大動作宣示:15年內台電將投入4000億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力、地熱明年啟動!!! 情勢改變,台電最新估計限電風險大減!!! ] (01/12/2106 中國時報、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posts/713899265412330
★ 大選底定 綠能上路 台電宣佈砸20億推陸上風電第五期計畫 同時海上風電第一期計畫也積極展開 !! (01/18/2016 工商時報)
https://www.facebook.com/…/a.214032908732…/716052205197036/…
★ 大選前夕 動起來了! 離島啟動「微電網」 台電評估:可降低偏鄉發電成本 !! (01/13/2016 聯合晚報)
https://www.facebook.com/…/a.214032908732…/714341212034802/…
★★ 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
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讓我們把握嶄新的契機,凝聚全民共識,攜手完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為我們、為將來是代子孫、也為了整個地球環境生態打造一個乾淨、安全、永續的生存空間吧!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9291/1450264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