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台灣人才外流深圳系列報導:記者林佳錦.溫明書深圳採訪
【深圳已崛起成中國數據新科中心 人才外流問題是台灣長期“不願面對的真相” 時代雜誌分析2021年台灣人才缺口將成全球第一 不同於過去台商將工廠外移到工資較便宜的地區 這一波台灣年輕人出走是因為在台灣看不到未來 如今深圳隨處可見操台灣口音的年輕人 】
2017年8月,因為颱風過後,天空非常的透藍,這裡的空氣和台北有些相似,異常的悶熱,隨時都可以將人烤熟,城市的建築,動輒三五十樓起跳,某些街景和香港神似,而城市裡生活的節奏也跟香港一樣快速,這裡是深圳。
不過十幾年的光景,深圳從我們孰悉的台商的工廠變身了,他現在新的身分是亞洲矽谷,是高科技人才亟欲來淘金的地方,從當年的三萬人口的小漁村,到現在一千多萬人口的國際級大都市,深圳的人均GDP已經連續四年超過台灣,對,我們早就被深圳趕過去了,當我們還喊著,亞太營運中心,金融中心,設計之都的口號時,深圳已經成功的華麗變身,甚至經濟學家預測,在2018年,深圳的GDP將會達到到3500億美元,高於香港的3450億美元。
「大家可能想到深圳,也許以前都會想到是說製造啊,或者是甚至山寨,但是現在深圳我發現開始,吸引到非常多的年輕人,從國內或國外來的人呢,我覺得是搬來深圳,其實就是想要看看他們,可以在這邊做甚麼,反而是他開始吸引到一些人是,有帶著創意而來的人,可能是設計師可能是藝術家,可能是工程師,現在新一批來到這邊的人,他們是帶著創意來的移民,」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她叫做MONICA,一個來自台灣的女孩,做的工作是現在深圳最熱門的,新創相關工作,他不是發明家,他是管理這個空間的營運總監,有個恐怖的統計數字,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國際人才報告,台灣的人才外流世界第一 ,其中專業人才外移,佔外移人口61.1% ,意思是說每10個外流人才,就有6個人是專業人才,我們經常對這些數據毫無知覺,但這些事情在25-35歲左右的年輕人身邊,卻每天真實上演。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自己的朋友就開始外移,就我自己搬出來之後,其實也接受到很多一些台灣,年紀輕一點的朋,希望來到深圳來發展的一些信息,那我覺得這絕對會是個趨勢,那不只是到深圳其實到歐美去發展,或者是往東南亞去發展,其實新加坡,其實都很多,我覺得大概有差不多是三四成(離開台灣),」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相較於三十幾歲,帶著些許無奈離開家鄉打拼的人,這次我們也遇到了這個暑假,來大陸實習的大學生或碩士生們,在拜訪了這個陌生的城市之後,每個人眼裡都閃耀著對未來的光芒…。
人才出走,這些統計數字,這幾年很多媒體,也很多研究分析單位都在提醒台灣,但是,然後呢,我們看著這些學生,他們應該也都會走出來吧,世界如此廣大,但是回頭看看台灣,還繼續在喊口號嗎。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獨家贊助播出 龔主委現身說法,破除台灣經濟發展2大迷思: 1️⃣ 台灣經濟發展一定要仰賴中國市場? 2️⃣ 台灣很小無法影響世界? #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 #國發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
「2021 gdp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王定宇 Facebook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柯文哲 Facebook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4大利多為經濟助攻! 大摩預估台灣2021全年GDP看增4%|非凡 ... 的評價
- 關於2021 gdp台灣 在 台灣近年人均GDP成長的假象 - Mobile01 的評價
2021 gdp台灣 在 王定宇 Facebook 八卦
#蓋亞那是南美第二大產油國 #經濟高成長率國家 #過去從未與台灣有外交關係
台灣外交突破好消息...台灣在蓋亞那(非邦交國)設立「台灣辦公室」
外交部與蓋亞那外交部經協商達成共識,決定在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雙方並於本(2021)年1月11日簽署設處協議。
「台灣辦公室」已經自1月15日展開初期運作,目前正逐步完成相關籌備作業。如果蓋亞那未來也決定在台灣設立同等地位的辦公室,將依照本協議對等互惠原則設立辦公室,並享有與台灣辦公室相同的條件與待遇。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位於南美洲的東北部,礦產及石油資源豐富,首都喬治城也是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的秘書處所在地。
我國在蓋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
一、 背景說明:蓋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位於南美洲東北部,是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與委內瑞拉、巴西及蘇利南接壤,天然資源豐富且戰略地位重要,我國在蓋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具重要意義,茲說明如後:
(一) 本案為我國第二個以「台灣」為名之駐外代表機構: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於1966年自英國獨立,過去與我國未有官方往來,目前有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中國、南韓、印度、巴西、古巴及委內瑞拉等14國及聯合國在蓋國設有大使館。本案雙方自接觸後進行設處協商,推動各項合作與交流;此外,蓋方未來亦可以同等條件在台設立辦公室,深化雙邊的實質關係。
(二) 蓋國經濟發展具潛力,台蓋經貿合作遠景可期:
蓋亞那人口數約為78萬人,2019年之國家生產毛額(GDP)約為68億美金,國民平均所得為6,609美元。蓋國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5.35%,位居全球第三,表現亮眼;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更可達26.2%。
(三) 地理位置重要,設處有助我對南美洲東北角之經營:
1. 蓋亞那位處南美洲東北部要衝,係聯繫南美洲及加勒比海的窗口,故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將其秘書處設於蓋國首都喬治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2. 加勒比海地區是我外交重鎮,我在加海地區有貝里斯、海地及三聖共5個邦交國,蓋國在地緣上亦屬加勒比海國家,為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及加勒比海國家聯盟(ACS)的正式會員,於蓋國設處可增進我在加海地區的連結。此外,南美洲東北部幅員廣大,除蓋亞那外,尚有有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及蘇利南,我國自2009年9月15日裁撤駐委內瑞拉代表處迄今,在南美東北部未有積極經營,本案有助未來拓展相關業務並提昇我國的能見度,並推動我與該區域的實質關係。
(四) 蓋國持續深化民主,與美國關係友好,是理念相近國家:
蓋亞那與我國同樣崇尚自由、民主並尊重人權與法治,自獨立以來,堅持民主體制,上(2020)年3月進行國會大選,期間雖有爭議,6月間重新驗票後確認由在野之人民進步黨(PPP/C)贏得國會多數席次,經過協商政權和平轉移。蓋國新政府上任後,積極與世界接軌,採親善友好之外交政策,且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國務卿等政要均曾赴訪,顯示華府對蓋國的重視。
我國業者未來可以與蓋國建立哪些領域的合作?
1. 2015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於蓋亞那外海發現大量原油並開始鑽探,該油田於2019年12月開始營運,日產量預計於5年內可達到75萬桶(約世界排名25,拉美排名第2,僅次於委內瑞拉),該產業成為帶動蓋國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
2. 蓋國擁有豐富的黃金、鋁土、鑽石、各式稀有金屬礦藏及林木資源,發達之採礦業占GDP約15%,國際貨幣基金(IMF)曾預測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86%,雖然後來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而不如預期,但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仍可達26.2%。對於這樣充滿經濟前景的國家,我國樂願趁著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發展的經驗,共同協助蓋國發展,並且為台商發掘商機。
2021 gdp台灣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我想和大家聊聊在後疫情時代,一座城市、或者說我們每一個人,面對的未來是什麼模樣?
#世界已經不一樣 (影片1分30秒)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外在環境正在不斷變動, #墨守成規一定會被淘汰 。5月至今,我們好不容易把疫情控制下來,但Delta變種病毒會不會突破台灣的防線?該怎麼因應?我們必須先接受這個事實與前提,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才可能想辦法找出答案。
#經濟很好 #為什麼我卻過得很差 (影片10分45秒)
2020年,台灣受益於ICT產業的外銷亮眼,是世界上唯二 GDP正成長的國家,亮眼數字背後,其實是 #貧富差距擴大 與 #內需產業的重創,數百萬人生計受到影響;今年5月份疫情爆發後, #6月份北捷的運量下降了75% , #台北市核發的急難救助金多了160倍;在2021年1-7月, #台北核發了共計1.2億元的的急難救助金 (2020年全年核發1200萬)所以經濟的糖衣,並非所有人能共嚐。
#永遠不要浪費危機 (影片14分57秒)
在經濟重創後,當然要紓困。但若幻想將產業 #恢復到和以前一樣,不切實際、也 #毫不前瞻 。紓困之後,更重要的是 #轉型,政府的角色是提供一個場域,形成政策導引的推力與拉力。例如去年發放振興券時,台北市推出用敬老卡領取振興券 #刷三千補三千 的政策,台北 #65歲以上長者有高達38%參與率;而當時全國 #僅有8% 的民眾是透過數位方式領取振興券。北市的數位基礎透過一次一次危機,不斷進步,也為更有效率的紓困振興計畫做好準備。
#改變正在發生 (影片22分45秒)
我們終究要拿掉口罩的。我們正在積極與 #健保資料庫進行串接,希望推出 #健康通行證。有打過疫苗的、PCR篩檢陰性的,進入場域的限制就可逐步鬆綁,我們一定要一步一步讓大家回到正常的生活,不能一輩子綁著手腳;這個方式我們 #台北農產公司 與 #環南市場 已經成功。
過去幾個月,Covid-19給我們帶來沈重的壓力,但回顧人類歷史,文明總是在壓力下淬鍊茁壯。我們不要只是抗壓,要把壓力化為助力,那麼台灣的人民素質、社會發展、一定會朝著更進步的方向前進。
邀請你,9/6 12:30 來聽聽我30分鐘的分享,並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2021 gdp台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節目由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獨家贊助播出
龔主委現身說法,破除台灣經濟發展2大迷思:
1️⃣ 台灣經濟發展一定要仰賴中國市場?
2️⃣ 台灣很小無法影響世界?
#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
#國發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dc.gov.tw/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4 世界各國2020年的經濟表現
03:05 疫情如何影響經濟?
04:44 疫情還帶來哪些改變?
06:56 主委來了!
07:09 國發會是一個怎麼樣的政府單位?
08:12 疫情期間,台灣經濟、產業有哪些舉措?
11:20 後疫情時代,台灣會有哪些因應的政策呢?
13:37 台灣經濟發展一定要依賴中國市場嗎?
14:23 台灣很小,無法為世界帶來影響或貢獻?
15:27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冰鱸、宇軒
|腳本:冰鱸、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Ivan Krastev 著 /三采文化出版
→《後疫情時代的新經濟》:Daniel Stelter 著 / 商周出版
→《一口氣讀懂經濟指標》 :The Economist 著 /臉譜出版
→【安倍辭職之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淪落,日本政府不願面對的巨額負債:https://bit.ly/3dD381T
→Unemployment rate (OECD):https://bit.ly/3v7qYbT
→Gross debt position % of GDP (IMF):https://bit.ly/3n7C8L4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ebruary 2021 Briefing, No. 146:https://bit.ly/3grxbvb
→Coronavirus: How the pandemic has changed the world economy:https://bbc.in/3sGW88q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https://bit.ly/3sCwRwb
→武漢一週年:新冠疫情受控背後中國的「制度優勢」與個體代價:https://bbc.in/3xbKYMo
→經濟前景樂觀 主計長籲企業調薪分享經濟果實:https://bit.ly/3sEd7bB
→疫情使各國債務飆增 台灣防疫得當表現穩健:https://bit.ly/3tFQbKd
→台灣2020年失業率3.85%創4年新高 但優於美、加及南韓:https://bit.ly/3gtS9ts
→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https://bit.ly/3tETgdF
→OECD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https://bit.ly/3vl8jK3
→全球摔跤,台灣起跑!疫後天時地利人和,重返四小龍第一:https://bit.ly/2QLXC3P
→四張圖看懂:台灣GDP「坐4望5」的真相:https://bit.ly/3sCa4R2
→抗疫週年/疫情與貿易戰淬鍊下 台灣成為世界最重要地方:https://bit.ly/3tJjbRy
→台灣2020年經濟表現亞洲居首 外媒:半導體業帶動:https://bit.ly/3asXbCH
→今年經濟成長率估4.64% 大幅上修創7年新高:https://bit.ly/2P6qzai
→經濟和疫情,今晚,你選哪一道?經濟學家找出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https://bit.ly/3n7CHEG
→新冠全球大流行 聯合國哪裡去了?:https://bit.ly/3atdXBE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2021 gdp台灣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沒想到在疫情之中這幾天最大的國際新聞對台灣來說竟然是美國爸爸不支持台獨啊!許多沒有當兵的台派一時之間哭倒在地,他們單純天真的相信美國爸爸對我最好,怎麼不支持台灣啊烏烏烏烏~~~~~
台派最近淚滿襟啊,因為天地變色啦!根據自由時報2021年7月6號的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6日提到,美國支持與台灣之間有力的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充分體認、瞭解此事的敏感性」。外交部今對此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是事實,也是現狀。我國政府一貫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審慎處理兩岸關係,捍衛自由民主。坎貝爾7月6日在華府出席「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活動,談及不支持台灣獨立引起我國輿論關注。坎貝爾長期友台同時強調兩岸穩定,上任前就曾強調美台維持強健夥伴關係的戰略重要性,也體現在拜登政府系列挺台作為中。對於華府政界辯論應走向「戰略清晰」,坎貝爾今年5月也曾表態,不認同取消對台灣「戰略模糊」政策,敦促北京維護台海現狀;他相信美中都認為維持台海現狀,符合雙方利益。】
而且除了美國爸爸表態之外,邱義仁為何也在最近出來講話,是巧合還是經過安排呢?根據上報在2021年7月5日的報導:【總統府前祕書長邱義仁4日上前總統陳水扁主持的廣播節目,聊到台獨議題時,邱義仁坦言,台灣要宣布獨立,不是台灣人民決定,要考慮國際形勢、中國可能作為,「說起來很殘酷,但這是現實!」】邱義仁已經很久沒有出來,怎麼會一出來就跟陳水扁把台獨議題又談了一遍,然後還剛好跟一天之後的美方立場互相應和,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到底一切的起因是甚麼,我國政府許下了甚麼承諾,台派會不會又要怪共產黨啦!
新的ait處長代表的是甚麼意義呢?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現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3年任期屆滿,預計月中離台。AIT華盛頓總部今天宣布,酈英傑職務將由主管紐澳與太平洋島國事務的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孫曉雅(Sandra Oudkirk)接任。她將是AIT於1979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處長。
孫曉雅1991年踏入外交工作,通曉中文與土耳其文。她早年曾派駐台北、北京,也待過愛爾蘭、土耳其與牙買加。她也曾任國務院東亞局助理、緬甸暨寮國科官員、行動中心資深觀察官,以及能源局中東暨亞洲辦公室主任。】孫曉雅的背景和安排代表著甚麼意義呢?在ait搬新家之後,換了新人,台美關係會有變動嗎?
另外,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雄獅一般地襲來,鼠輩似地離開...來喔!來喔!美國軍品大拍賣喔?」苦戰將近20年,美國史上費時最久、耗資最貴、結局卻又最為空虛的阿富汗戰爭,即將於秋天來臨前,以西方盟軍的全面撤離為落幕。為了履約和平協議,承諾要在2021年9月11日前全面撤走的美軍,7月2日也趁著深夜的黑暗掩蔽,在全無預警的機密狀態下,離開了一級戰略要塞——曾是美國10萬大軍優勢骨幹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但為避免洩密而遭趁亂追擊,美軍的巴格蘭撤離行動,竟然故意不通知身為「在地盟軍」阿富汗政府軍,這不僅讓阿富汗軍方極為憤怒而失望,更讓周邊百姓趁機「撿尾刀」闖入機場放肆洗劫發大財。】美軍的撤離怎麼會這麼倉皇,而且塔利班也步步進逼,美國在阿富汗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到底是不是徹底失敗,正常來說應該循序漸進的撤離,但這次怎麼搞得啦!
2020年時,經濟學人曾經出過一篇文章叫作習經濟,【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正邁向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習經濟」(Xinomics)。
習近平自2012年上任以來,政治上的目標就是要強化共產黨的掌控,在國內外全面打擊異己。他的經濟計畫則是以強化秩序與加強面對威脅時的韌性為目標。這樣的設定很合理。中國國債與民間債務從2008年至今,暴增到GDP的近300%。民間企業分成兩類,一種是笨拙的國營企業,一種是像西方企業一樣充滿野性的公司,後者很創新,但得面對官員的掠奪與模糊不清的規定。】結果今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後,翁履中卻說今年新的計劃經濟,習經濟要起飛了,這是為什麼呢?習經濟有三個重點:【第一,嚴格控制經濟循環與債務機制。第二,政府更有效率,經濟規範全面統一。最後一項元素是,國營企業與私有企業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這又跟台灣有甚麼關係,我們有個鳳梨出問題都舉國震動了,新計劃經濟會發生甚麼影響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2021 gdp台灣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評價
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紐澳,在12號召開的東協峰會中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計2021年生效。RCEP 涵蓋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經濟規模占佔全球 GDP 29.1%,是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為什麼從發起到簽署會拖了將近8年,簽成了又對整個區域和台灣有什麼影響呢?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2021 gdp台灣 在 台灣近年人均GDP成長的假象 - Mobile01 的八卦
2021 年你得全年所得也是台幣750,750元,美金匯率是27.5元,換算成美金是27,300元所以以這假設來說GDP成長是因為台幣升值關係,台幣升值是對台灣出口 ... ... <看更多>
2021 gdp台灣 在 4大利多為經濟助攻! 大摩預估台灣2021全年GDP看增4%|非凡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