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沈默,決定站出來拿著彩虹旗支持恐同言論犯罪化!】
恐同言論是一般的「言論觀點」還是一種「犯罪」? 今日瑞士公投揭曉答案!
我發現台灣人普遍認為,瑞士是「很先進的歐洲國家」。每次台灣朋友嫌台灣社會太保守,不像我們國家這麼開放。我都忍不住笑一笑反駁:「你指的應該是瑞典吧 !瑞士有些山區的州,女性等到1991年才有投票權。再來,瑞士目前也還是西歐國家少數還沒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之一。我個人覺得台灣比瑞士開放了!」
瑞士是一個有不同面孔的國家,我相信居住在日內瓦或蘇黎世的台灣朋友,確實會覺得那是一個社會價值開放的國家。不過,那兩個城市只佔瑞士人口的一個小部分。瑞士畢竟還是一個「山國」。 鄉下州在瑞士政治裡面權利很大,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權議題」需要花特別長的時間去推。
在瑞士山區出生的我,經常會用比較極端的眼光去討論瑞士人是否開放這件事。畢竟,我是在這個國家相當保守的地方長大的,我從小聽到和看到的很多事情,會讓不少居住瑞士大都市裡面的人翻白眼。
不過,這十五年來,曾經非常保守的山區的社會風氣也開始有所轉變。瑞士立法院這三年來,也開始更積極推動一些對同性朋友們友善的法律。2018年修改了「反歧視法」,原本的法律只規範性別、種族的歧視和仇恨言論,而新法律則加上了恐同言論。新法律引起了一些宗教團體和保守的鄉下人的不滿,並開始連署公投,希望撤回新法律。原因是他們害怕這法律即將會限制他們的 「言論自由」。他們認為,反對同性戀也只是一個「觀點」,瑞士憲法保障他們擁有任何觀點。因此,他們在100天內就達到5萬瑞士公民的連署標準,立法院便把全國公投訂在2月9號,內容為「是否支持把恐同言論給犯罪化」。
我看到他們順利找到了5萬個人來反對這法案,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在2020年的現在,還需要用全國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把針對同性戀的仇恨的言論當作一般的 「觀點」,實在讓我太無語了。
政府公佈了公投日期不久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個瑞士長輩發文:「怎麼又要給死gay公投啊!政府怎麼無恥地把國家資源浪費給那群人辦公投啊!國家裡不是有更重要的事要關注嗎?」看到這一句,我從小時候親耳聽過的「恐同言論」,再度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2005年,上國一的時候,瑞士第一次舉辦「認同同性戀權利」的公投。公投目標是創造一個 「伴侶制度」給同性伴侶申請。因為我那時候還小,對於當時的辯論沒什麼印象,但是我還記得一堂因為這個公投而變特別的英文課。那天下午的英文課,英文老師衝進教室,ㄧ臉的苦瓜臉。那一天的英文課突然變成了一個政治舞台。他上課講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青少年真可憐!當你們畢業的時候,這個國家早就大亂了!你們可別相信這是 ‘’一個新現象‘’,同性戀在古代的時候也有過!當古希臘開始普遍同性戀的時候,他們的文明很快就崩壞了!現在的瑞士人已跟古人一樣被腐敗了。」那時12歲的我,第一次覺得老師說的不對。他講的,怎麼跟家裡自己看的歷史書差這麼多,古希臘是因為大戰崩壞,整件事跟同性戀無關。 原本非常相信老師的話的我,突然開始懷疑他講的一切,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那就是我第一次面對 「恐同言論」。
高中的回憶比較豐富。對於恐同言論的經驗也更加記憶猶新。當我們高中生吵架罵人,罵女同學都是罵 「婊子」, 男同學都是罵 「gay砲」!光看這兩個單字,就能反映出瑞士傳統社會對於「交友經驗較豐富的女生」和「有陰柔特質的男生」的看不起。在山區,高中時選擇出櫃的確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同志朋友們都會低調地度過這一關,等到搬去都市,再出櫃。而且,對於懷疑有不同性向的同學的霸凌是常見的。高三的時候,有一個隔壁班的女同學被經常被男同學取笑「男人婆」!而其他同學也只當作笑話笑一笑,不當一回事。有一天,她沒有來上課,第二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在家裡的浴室割腕自殺了,這件事情讓了全校非常震驚。老師跟同學怎麼沒有意識到她被霸凌?雖然大部分人知道她經常被開玩笑,但沒有老師把這件事情當作 「嚴重的事」。我想這位同學被霸凌的場合我們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而某天她到了極限,就這麼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我們那時候不熟,我偶爾還是會想到她,而她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恐同受害者。其實這幾年新聞才開始關注LGBT少年自殺的問題。媒體指出,20%年輕同志有試圖自殺的經驗,這個比例是同年齡的五倍,這件事讓我理解反對恐同言論的重要性。
其實恐同行為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同性戀。我高中時在德語區交換一年,那是我第一次交了國外的朋友。我和其中一個智利的同學變成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到了聖誕節,他必須回家,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見面,難過地送他到開往機場的火車站。在他上車之前,我們在月台上互相擁抱,我們感動到眼匡泛淚。然而,旁邊有一群德語區的青少年往我們這邊看還大聲的喊 「你看看這兩個死gay !」。我當下有聽到,但沒有理會他們。不想讓這種不經大腦的言論,來毀掉朋友離別的難過時刻。火車出發了之後,我開始往出口走,在經過這群少年的時候,其中一個比我高的男生很用力的用他的肩膀撞我一下。我當下很錯愕,以為他們要攻擊我,於是我就快速地跑離現場。年紀輕的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也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恐同行為的受害者。
後來我離開了山區,展開大學生涯,也開始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人。周遭的朋友對於很多議題也較開放,我就比較少聽到恐同相關的言論。那時才明白,國家與恐同不一定有關係,反而跟人的教育和環境有關係。
去年台灣公投同性法案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支持公投的貼文。那一片貼文引起了很多學生們和朋友們的正面回饋。去年發的文章,竟然有些瑞士網友們看到還分享了。 杰宇拿站著在兩張彩虹旗之間,拿著一張 「支持同性婚姻」的牌子,莫名其妙在離我們遙遠的山村引起了很多婆婆媽媽的八卦。這件事情,是我媽媽跟我說的。當他別一個鄰居說:「我看到妳兒子在國外拿著彩虹旗,他不怕丟臉真好!」聽到這一句爆笑了,為了那些跟上新科技的歐巴桑感到開心,看著社群媒體再也不怕缺八卦!我同時也對我媽媽很對不起,畢竟她還得平常是面對那些人。那次電話了之後,我決定不要再po能為難她的貼文。雖然過去有些事我很想分享,但我會先顧慮到那些人到底會怎麼想我。
這件事情我現在覺得很荒謬,當他們高調地維護他們歧視同性的「權利」,我反而會需要顧慮到他們怎麼想我所支持的立場。
Non ! 今天我選擇在公共場合拿著彩虹旗維護我的價值觀 。我也想順便說幾句話:
- 伯伯,我看到您在臉書的恐同貼文,我當下覺得很生氣。但我知道你不是壞人,只是缺乏眼見。我建議你開始旅遊,離開我們的山村,看看這個世界,請您不要繼續當一隻「山底之蛙」。
- 國中英文老師,幸好您教英文而不是歷史。您那天所說出的無知的話,讓我開始學習要有主見,也是謝謝您!
- 來不及長大的高中同學, 雖然我沒有講過您的壞話,但我當時沒有糾正取笑妳的同學,總是讓我有罪惡感。請妳原諒我,當我未來面對類似的言論時,再也不會選擇沈默。
我相信今天開票的結果會是通過保障同性戀的法律。這個法律爭取的並不是輸贏的對立,而是保障國家內少數群體的基本人權。我認為民主制度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權利。當某一個少數群體得到國家的認同和保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們,而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
#Oui
#Référendum
#瑞士公投
#反對恐同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18公投日期」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2018公投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2018公投日期 在 2018公投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2018公投日期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八卦
【我不能沈默,決定站出來拿著彩虹旗支持恐同言論犯罪化!】
恐同言論是一般的「言論觀點」還是一種「犯罪」? 今日瑞士公投揭曉答案!
我發現台灣人普遍認為,瑞士是「很先進的歐洲國家」。每次台灣朋友嫌台灣社會太保守,不像我們國家這麼開放。我都忍不住笑一笑反駁:「你指的應該是瑞典吧 !瑞士有些山區的州,女性等到1991年才有投票權。再來,瑞士目前也還是西歐國家少數還沒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之一。我個人覺得台灣比瑞士開放了!」
瑞士是一個有不同面孔的國家,我相信居住在日內瓦或蘇黎世的台灣朋友,確實會覺得那是一個社會價值開放的國家。不過,那兩個城市只佔瑞士人口的一個小部分。瑞士畢竟還是一個「山國」。 鄉下州在瑞士政治裡面權利很大,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權議題」需要花特別長的時間去推。
在瑞士山區出生的我,經常會用比較極端的眼光去討論瑞士人是否開放這件事。畢竟,我是在這個國家相當保守的地方長大的,我從小聽到和看到的很多事情,會讓不少居住瑞士大都市裡面的人翻白眼。
不過,這十五年來,曾經非常保守的山區的社會風氣也開始有所轉變。瑞士立法院這三年來,也開始更積極推動一些對同性朋友們友善的法律。2018年修改了「反歧視法」,原本的法律只規範性別、種族的歧視和仇恨言論,而新法律則加上了恐同言論。新法律引起了一些宗教團體和保守的鄉下人的不滿,並開始連署公投,希望撤回新法律。原因是他們害怕這法律即將會限制他們的 「言論自由」。他們認為,反對同性戀也只是一個「觀點」,瑞士憲法保障他們擁有任何觀點。因此,他們在100天內就達到5萬瑞士公民的連署標準,立法院便把全國公投訂在2月9號,內容為「是否支持把恐同言論給犯罪化」。
我看到他們順利找到了5萬個人來反對這法案,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在2020年的現在,還需要用全國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把針對同性戀的仇恨的言論當作一般的 「觀點」,實在讓我太無語了。
政府公佈了公投日期不久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個瑞士長輩發文:「怎麼又要給死gay公投啊!政府怎麼無恥地把國家資源浪費給那群人辦公投啊!國家裡不是有更重要的事要關注嗎?」看到這一句,我從小時候親耳聽過的「恐同言論」,再度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2005年,上國一的時候,瑞士第一次舉辦「認同同性戀權利」的公投。公投目標是創造一個 「伴侶制度」給同性伴侶申請。因為我那時候還小,對於當時的辯論沒什麼印象,但是我還記得一堂因為這個公投而變特別的英文課。那天下午的英文課,英文老師衝進教室,ㄧ臉的苦瓜臉。那一天的英文課突然變成了一個政治舞台。他上課講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青少年真可憐!當你們畢業的時候,這個國家早就大亂了!你們可別相信這是 ‘’一個新現象‘’,同性戀在古代的時候也有過!當古希臘開始普遍同性戀的時候,他們的文明很快就崩壞了!現在的瑞士人已跟古人一樣被腐敗了。」那時12歲的我,第一次覺得老師說的不對。他講的,怎麼跟家裡自己看的歷史書差這麼多,古希臘是因為大戰崩壞,整件事跟同性戀無關。 原本非常相信老師的話的我,突然開始懷疑他講的一切,不過當時的我不知道,那就是我第一次面對 「恐同言論」。
高中的回憶比較豐富。對於恐同言論的經驗也更加記憶猶新。當我們高中生吵架罵人,罵女同學都是罵 「婊子」, 男同學都是罵 「gay砲」!光看這兩個單字,就能反映出瑞士傳統社會對於「交友經驗較豐富的女生」和「有陰柔特質的男生」的看不起。在山區,高中時選擇出櫃的確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同志朋友們都會低調地度過這一關,等到搬去都市,再出櫃。而且,對於懷疑有不同性向的同學的霸凌是常見的。高三的時候,有一個隔壁班的女同學被經常被男同學取笑「男人婆」!而其他同學也只當作笑話笑一笑,不當一回事。有一天,她沒有來上課,第二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在家裡的浴室割腕自殺了,這件事情讓了全校非常震驚。老師跟同學怎麼沒有意識到她被霸凌?雖然大部分人知道她經常被開玩笑,但沒有老師把這件事情當作 「嚴重的事」。我想這位同學被霸凌的場合我們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而某天她到了極限,就這麼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我們那時候不熟,我偶爾還是會想到她,而她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恐同受害者。其實這幾年新聞才開始關注LGBT少年自殺的問題。媒體指出,20%年輕同志有試圖自殺的經驗,這個比例是同年齡的五倍,這件事讓我理解反對恐同言論的重要性。
其實恐同行為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同性戀。我高中時在德語區交換一年,那是我第一次交了國外的朋友。我和其中一個智利的同學變成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到了聖誕節,他必須回家,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見面,難過地送他到開往機場的火車站。在他上車之前,我們在月台上互相擁抱,我們感動到眼匡泛淚。然而,旁邊有一群德語區的青少年往我們這邊看還大聲的喊 「你看看這兩個死gay !」。我當下有聽到,但沒有理會他們。不想讓這種不經大腦的言論,來毀掉朋友離別的難過時刻。火車出發了之後,我開始往出口走,在經過這群少年的時候,其中一個比我高的男生很用力的用他的肩膀撞我一下。我當下很錯愕,以為他們要攻擊我,於是我就快速地跑離現場。年紀輕的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也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恐同行為的受害者。
後來我離開了山區,展開大學生涯,也開始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人。周遭的朋友對於很多議題也較開放,我就比較少聽到恐同相關的言論。那時才明白,國家與恐同不一定有關係,反而跟人的教育和環境有關係。
去年台灣公投同性法案的時候,我發布了一篇支持公投的貼文。那一片貼文引起了很多學生們和朋友們的正面回饋。去年發的文章,竟然有些瑞士網友們看到還分享了。 杰宇拿站著在兩張彩虹旗之間,拿著一張 「支持同性婚姻」的牌子,莫名其妙在離我們遙遠的山村引起了很多婆婆媽媽的八卦。這件事情,是我媽媽跟我說的。當他別一個鄰居說:「我看到妳兒子在國外拿著彩虹旗,他不怕丟臉真好!」聽到這一句爆笑了,為了那些跟上新科技的歐巴桑感到開心,看著社群媒體再也不怕缺八卦!我同時也對我媽媽很對不起,畢竟她還得平常是面對那些人。那次電話了之後,我決定不要再po能為難她的貼文。雖然過去有些事我很想分享,但我會先顧慮到那些人到底會怎麼想我。
這件事情我現在覺得很荒謬,當他們高調地維護他們歧視同性的「權利」,我反而會需要顧慮到他們怎麼想我所支持的立場。
Non ! 今天我選擇在公共場合拿著彩虹旗維護我的價值觀 。我也想順便說幾句話:
- 伯伯,我看到您在臉書的恐同貼文,我當下覺得很生氣。但我知道你不是壞人,只是缺乏眼見。我建議你開始旅遊,離開我們的山村,看看這個世界,請您不要繼續當一隻「山底之蛙」。
- 國中英文老師,幸好您教英文而不是歷史。您那天所說出的無知的話,讓我開始學習要有主見,也是謝謝您!
- 來不及長大的高中同學, 雖然我沒有講過您的壞話,但我當時沒有糾正取笑妳的同學,總是讓我有罪惡感。請妳原諒我,當我未來面對類似的言論時,再也不會選擇沈默。
我相信今天開票的結果會是通過保障同性戀的法律。這個法律爭取的並不是輸贏的對立,而是保障國家內少數群體的基本人權。我認為民主制度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權利。當某一個少數群體得到國家的認同和保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們,而是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
#Oui
#Référendum
#瑞士公投
#反對恐同
#🌈
2018公投日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5月29日,俄羅斯離莫斯科2900公里的一座在北極圈內300公里的偏遠小城,諾里爾斯克市的一個發電廠的備用柴油槽坍塌,向19公里以外的一條北極河流及附近的土壤外漏了21,000噸柴油,造成「北極圈有史以來最大的漏油事件」。更糟的是,負責發電廠營運的鎳金屬生產商Norilsk Nickel,拖了兩天才通知地方當局,嚴重延誤了搶救工作。普丁為此震怒,在宣佈該區進入緊急狀態的視訊會議上指責電廠CEO。一星期之後,洩漏的柴油已經擴散到一個原始湖泊的水域,這是流入北冰洋的流域。諾里爾斯克(Norilsk)已承諾支付清理費用,該公司表示,漏油事故是由於永久凍土融化造成,破壞了備用油槽的地基。這件極圈災難發生在俄羅斯疫情居高不下卻又急著解封復工的時刻,對於才剛剛宣布7/1舉行修憲公投的普丁而言,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內文}
這條紫紅色的河流,不是電影特效,也不是行為藝術表演,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新聞旁白)
這發生在西伯利亞,俄羅斯最北端的北極圈內,這個城市是有17萬人口的諾里爾斯克市,左邊這條河是安巴納亞河,您所看到的紅色就是漏出來的柴油
從這張衛星拍攝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大規模的外漏柴油,已經進入了北極安巴納亞河,正在流向北極冰洋,5月29日位於莫斯科東北2900公里,北極圈內300公里的諾里爾斯克市附近,一家發電廠的油槽坍塌,造成了兩萬一千噸的柴油外漏。
(俄羅斯總統/普丁)
5月29日大約莫斯科時間上午9點,由於備用油槽的坍塌,大量柴油洩漏到通往Krasnoyarsk地區諾里爾斯克3號電廠,以及Nadezhdinsky冶金廠工業區的道路上,一部分的油外漏到了安巴納亞河
普丁在電視直播的視訊會議上大發雷霆,毫不留情面的嚴厲譴責發電廠負責人。
(俄羅斯總統/普丁)
Sergei Valeryevich您認為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地方政府官員在兩天後才知道這件事,難道我們要從社交媒體上得知緊急情況嗎?您腦袋健康嗎
普丁宣佈該地區進入緊急狀態進行搶救工作,這實在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直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新冠疫情還滯留在每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8500人的高峰期,確診人數突破五十萬,在全球僅次於美國和巴西,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500人,而經濟萎縮迫使普丁又不得不儘快解封復工。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項目經理/VASILY YABLOKOV)
很明顯的是地區官員在兩天後才發現漏油事件,而在這種災難中每一秒都很重要,因為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迅速將事件限制在本地很重要,以免漏出的石油進一步擴散,每一小時拖延就導致了數萬平方公尺的污染
這座發電廠由全球最大的鎳金屬生產商Norilsk Nickel的子公司營運,主要是以天然氣運作,倒塌的是一個年齡超過30年的應急備用油槽,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已經逮捕了,這家工廠的總工程師和兩名經理,他們被指控從2018年以來,在沒有進行任何必要維修的情況下,違反安全規則,繼續使用這座老舊的油槽而導致發生事故。
(俄羅斯總統/普丁)
諾里爾斯克發生的事件是全國性的緊急情況,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脅,北極地區的脆弱性遭到破壞
俄羅斯的商業日報Kommersant宣稱這是「俄羅斯北極圈有史以來最大的漏油事件」,諾里爾斯克鎳工廠極力否認安全疏漏的同時,也譴責了對三名高層管理人員的逮捕,認為他們應該在事故現場協助救災,搶救工作主要是試圖切斷河流被污染的部分,阻止漏油進一步的擴散,該公司已承諾全數支付清理費用。
(俄羅斯緊急事件部副部長/ALEXANDER CHUPRYAN)
障礙浮物是實體的東西,它們只能延遲溢出物擴散,這是目前最有效的,至於它們是否能夠確實圍堵……,當然它們圍住了大部分,但如果說可以封鎖100%是過於天真,即使一個小學生也知道這完全不可能
因為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估計,有大約15,000噸的柴油流入河中,6,000噸則外溢到諾里爾斯克市,周邊的地下土壤中,一星期之後,6月9日外漏的柴油已經繼續往北擴散了20公里,到達一個原始湖泊(Pyasino湖)的水域,而這是安巴納亞河流入北極冰洋的流域範圍。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項目經理/VASILY YABLOKOV)
皮亞西諾湖是一個繁殖的環境,擁有豐富多元的生態群,因此石油的污染將嚴重傷害,在湖中生活的各類生物,使他們中毒並可能死亡
災區州長Alexander Uss在接受國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漏油已經進入了皮亞西諾湖」,約70公里長的皮亞西諾湖,在流入皮亞西納湖河之後,繼續流入北冰洋的卡拉海,但是最可怕的真相,恐怕不是老舊而年久失修的油槽,諾里爾斯克鎳金屬公司提出辯解,是氣候暖化導致永凍土層的融化,侵蝕了油槽的基礎,使其失去壓力而坍塌造成柴油外漏。
地層下陷 建築倒塌 動物死亡,這三件事表面上看來毫無關聯性,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Permafrost」永凍土層就是永凍土層逐漸的融化消失,永凍土層佔據了北半球陸地面積的25%,但是隨著氣候暖化已經逐漸縮減,當永凍土層還是堅硬狀態時,所進行的大規模開路及建築等基礎建設,例如在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北部,一旦永凍土層開始融化,後果自然可以想像。
(新聞旁白)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盡頭的諾里爾斯克市,永凍土層融化的現象嚴重到已經有10%的居民被迫放棄他們的房子
乍看之下,屬於永凍土層的地區人煙稀少,關係不大影響有限,然而事實上永凍土層的融化,威脅到整個地球和人類,這就像一個故障而退冰的冷凍庫,保存在冷凍庫的食物解凍之後開始產生細菌,而細菌造成食物腐爛是一個排碳的過程。
(新聞旁白)
根據評估永凍土層,每年可以排放高達15噸的二氧化碳,而且將會持續整整一百年,永凍土層融化的面積越大,排碳量也越大,再進而導致更大面積的永凍土層融化,這被科學家們稱為「追溯循環」
除此之外,永凍土層含有大量的汞,一旦融化會把大約是150萬噸左右,含有毒性的汞暴露在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難以評估。永凍土層融化的第三個危險,是激活了可能具有殺傷力,而醫學上從未見過的細菌和病毒透過大氣擴散,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諾里爾斯克鎳工廠/SERGEI DYACHENKO)
我們將負責在這裡進行清理,直到地面完全重新耕種並清除所有柴油為止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項目經理/VASILY YABLOKOV)
這會需要花數十年的時間來清除,因為我們目前正在談論,從水面清除最初的污染 抽取漏油,盡可能地抽出被污染的河水,這具體取決於水庫的可容量,然後在處理被污染的土地上,還需要重新耕種和清潔,這將花上數十年
搶救工作必須和時間賽跑,來阻止柴油污染繼續向北極冰洋擴散,儘管官員們表示已經避免了最壞情況發生,但是本週強風和大雨的天氣,嚴重影響了救災進行,救災人員戴上口罩並非因為是新冠病毒,而是柴油蒸發造成的污染,使得他們必須戴上防毒面具工作,即使在北極寒冷的條件下,在短短兩週內,所有未從水中去除的污染,都會蒸發而進入空氣中。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發言人/SVETLANA PETRENKO)
調查人員已就諾里爾斯克市市長Rinat Akhmetchin,在緊急情況下未能履行職責的刑事疏忽,提起刑事訴訟
除了鎳工廠高層管理人員之外,諾里爾斯克市市長也因為未能即時反應而被起訴,但是身處極圈的俄羅斯,缺乏整體應對氣候暖化的政策,而永凍土層逐漸融化,不但降低了極地嚴寒的生活門檻,也吸引了更多為了開採地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而大舉進駐極圈開採的財團企業,難道這是一個只有17萬人口的小小市長可以拍板決定的?
(法國國際關係及戰略研究所IRIS所長/PASCAL BONIFACE)
普丁今年原來有兩個重要的凱旋時刻,俄羅斯戰勝納粹的75週年紀念,5月9日本來有一個在紅色廣場隆重而盛大的閱兵典禮,許多重要的外國元首已經被邀請參加,因為疫情而被迫推遲,但是之後不會再有原來的氣勢,還有一個就是,讓普丁總統任期歸零的修憲案公投,讓他可以一直掌權到2036
原訂於4月22日舉行的修憲案公投也被迫推遲,但是經過了新冠病毒的肆虐,和俄羅斯目前高居全世界第三大重災國,而還沒有出現疫情拐點就必須解封復工的尷尬,普丁原來肯定會高票過關的公投,恐怕結果不會像他所預期的那麼光鮮亮眼。
(俄羅斯總統/普丁)
親愛的同事們,從今天的討論開始,根據各位發言和建議,我們將在2020年7月1日,舉行對俄羅斯憲法修正的全國公投
這也許就是他在兩天之後,6月3日的視訊會議中,怒火衝冠的主要原因,發電廠漏油事件已經悄悄發生了,但是他在6月1日宣布,公投日期的時候還不知道,疫情爆發 油價狂跌 經濟萎縮 漏油污染北極圈,2020普丁原來為自己的歷史地位,打造了一個最輝煌的舞台,現在恐怕會是他掌權以來,最黑暗的一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k8G531Luo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13《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3a8rre6vCA
2018公投日期 在 2018公投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 志祺七七】愛家公投為什麼沒有違憲?教育部怎麼看同志教育?保證精華的婚姻平權大補帖!《 七七公投指南》EP 003. #記得打開CC ... ... <看更多>
2018公投日期 在 2018公投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 志祺七七】愛家公投為什麼沒有違憲?教育部怎麼看同志教育?保證精華的婚姻平權大補帖!《 七七公投指南》EP 003. #記得打開CC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