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惠州市政協委員嘅愛國藝人陳小春,今日下午喺微博上載一張選票及投票印章,涉嫌違反選舉法例,陳小春其後又補上兩個tag「#做一個堂堂正正的香港人」、「#香港加油」。相片上載半小時後,懷疑小春知道自己奶咗嘢,極速刪去選票相片,換上一張文宣圖,圖上寫有「今天給香港一個告別暴力的機會」。
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區議會)規例》,「任何人於投票日在並無准許的情況下,在任何投票站內拍影片、拍照、錄音或錄影,即屬犯罪,可處第2級罰款及監禁6個月。」
睇嚟條友除咗奶共之外,真係乜都唔識㗎喎!好心上網學下點投票先啦叻唔切~仲有呀京一,記得唔好投同一個人twice呀,唔係會當廢票㗎!
#杜汶澤喱騷 #為何深夜總是餓 #LateShow #全民做兵 #我要做蝴蝶 #小杜燒熄 #教育電視 #CEO盤問室 #CEO會客室 #chapmantolateshow
=========================
【喱騷關愛課金計劃】
💰立即用轉數快/銀行轉帳課金:
http://bit.ly/2YAkJBz
=========================
【一週節目重溫】
🔴星期一《為何深夜總是餓》:
28/10 -三杯雞(http://bit.ly/31SR1EW)
⚪星期三《LateShow》:
6/11- 情侶政見唔同要分手?( http://bit.ly/2pOegD0)
㊙不定期放送《CEO會客室》
13/11-第十三集 陳淑莊(http://bit.ly/33NpdmS)
🔵不定期放送《全民做兵》
4/10 -第五回(http://bit.ly/33NLy3D)
⚫不定期放送《我要做蝴蝶》
18/10 -第七回(http://bit.ly/33mVvEJ)
🔘不定期放送《小杜燒熄》
29/7 - 黑警打人(https://bit.ly/2YANnlc)
⭕不定期放送《教育電視》
23/8 - 搓乳無限Touch 第二回(http://bit.ly/2U1Ofeg)
=========================
🎥杜汶澤喱騷Chapman To’s Late Show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K5ZyPL
🎉豬友會專頁:
http://bit.ly/2ILA3E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出現過唔少連鎖餐廳、酒樓或快餐店,陪伴著唔少人度過愉快時光。幾十年來,各式各樣嘅快餐店陪住香港人成長。有啲仍然風光,有啲只能回味。你腦海閃起嘅有冇哈迪斯、陽光一代同出奇老鼠?香港飲食業一直競爭激烈,好多都風光一時。選出呢十大,你哋又食過未? Text: Wong Ki 10) 烤雞大王 喺KF...
1987轉雞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Leo王的得獎致詞說:
「我覺得能夠生在台灣,是非常幸運、幸福的事情。身為一個創作者,一直以來,我都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事。」
他沒說的是,你如果生在中國。你可能會像宋東野那樣被當局逮捕羞辱、你可能會像范冰冰一樣被殺雞儆猴、你可能會像涂們一樣在別人說出真心話之後你要立刻說出那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以求自保。或甚至,你出生在香港,你可能沒時間寫歌,因為現在正忙著研究怎麼做簡易汽油彈與防毒面具。
就因為你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只是想要把心裡想的話說出來、唱出來,就足以是一件危及性命的事。
天賦人權,才沒這回事呢!
權利與自主,都是你必須辛辛苦苦兢兢業業才能掙來的;而且你一鬆懈,就會被奪回去。正因為如此辛苦,所以很多人只想當被豢養的豬。每天只要顧發財與吃飽當然很幸福,只是你要知道,你吃越飽,離屠刀就越近,因為你的價值唯有在你解體的那天彰顯。」
【擾動1989--寫在金曲30之後】
.
金曲獎三十屆的算法是從1989年起算的,但其實有點有趣的是,第一屆金曲獎的頒獎時間是1990年1月。而報名參加第一屆的參賽作品則是1989年該年度發表的作品。所以我們看見的算法,還是寫著1989-2019,而計為三十年。
早期的金曲獎,是行政院新聞局為了獎勵優良的有聲出版品與唱片而設立的獎項,跟金鼎獎差不多。當然所謂的優良,自然是符合中華兒女愛國之心、發思古之幽情、撫琴瑟而和鳴,最好還能憶故國山河的那種健康寫實兼忠孝節義之作品。對當時早已邁向百花齊放的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來說,真正的商業性作品,自然是不太會有興趣來報名的。
金曲獎在1997年後,開始轉型打造為華語流行音樂界的最高指標;然而,要真正地走向迎接市場脈動、推崇新穎創意、廣納多元價值,其實是經過了十多年來的轉變--評審一代一代的換血,以更多的流行音樂產業專業人士,取代了官派的所謂文化界賢達(很明顯都是沒在消費流行音樂產品的老先生老太太),認真地說已經是千禧年後的事了。
.
* * *
.
讓我們把時間稍微撥回到行政院新聞局首度向音樂產業徵稿舉辦第一屆金曲獎的1989年吧。
1989年是解嚴後兩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沒有經歷過解嚴的年輕世代,可能會有一個錯覺,覺得1987年的7月15日,政府一聲令下戒嚴令正式廢除,家家戶戶出門走到大街上,發現大家都還活著非常高興於是張燈結彩互道恭喜。
不!這又不是什麼年獸的故事。把你的鞭炮收起來。
解嚴之後,人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改變。政府要對付人民,方法多得是。
1988年520農民運動,便衣軍警混入抗議民眾中開始滋事、與警察抗爭,街頭處處濺血,而只能收看官方政令傳聲筒的三台新聞的民眾,只是義憤填膺地認為民進黨與南部暴民帶頭襲警、使用暴力、破壞秩序。
1989年,主張台灣獨立的鄭南榕被控涉嫌叛亂、自囚在民權東路巷內的時代雜誌社(就在我的母校中山國中旁邊,就住在隔壁一個街廓的我還在唸小學,當時對此事一無所知),宣布:「他們只能找到我的屍體」,在警方強行攻堅,小隊長侯友宜破門而入後,鄭南榕以汽油自焚於上鎖的辦公室內,成為台灣獨立的殉道者。
不是已經解嚴了嗎?為什麼這些事情還會發生呢?
.
* * *
.
1989年是騷動不安、乾坤變色、否泰未明的一年。東歐國家以捷克東德為首展開民主抗爭,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慘案,台灣股市一路攀升直逼萬點、房價高漲促使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動「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這些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值得寫入史冊的重要大事,全擠在這一年發生。
那個路上開滿賓士、人人手戴勞力士、講著大哥大,簽賭大家樂、綁票案頻傳的台灣社會,翻騰著彷彿要將鍋蓋掀開的巨大壓力。人人想著發財、社會汲汲賺錢;人們面對著各種壓力,都想伸手突破困境,卻又奇蹟似地以一種推擠式的平衡維持著微妙的社會秩序保鮮膜不致破裂。
各項訴求開始走上街頭,警察與拒馬常常盤據著博愛特區的路口;不同的聲量、伴隨著檳榔渣、大聲公、烤香腸、巨大陽傘、交通錐、直立旗、計程車、綁布條,構成了這個喧嘩時代的的尋常風景。
.
「透早出門天清清
歸陣散步來到西門町
看到歸路的警察與憲兵
全身武裝又擱像頭前
害阮感覺一時心頭冰
阮感覺一時心頭冰
咱來借問矣警察先生
是不是要反攻大陸準備戰爭」
.
這是《民主阿草》歌詞的第一段,敘事的主角是個年輕人,對政治毫不關心也沒概念,為了去西門町卻在博愛特區被擋住了路,於是展開了這個多人敘事的故事。
故事中警察對年輕人說:
.
「伊來笑笑講肖年家
政治欸代誌你嘸通插太多
彼邊有人在冤家
你卡緊返去才是好子弟
哪無乎人抓去籠仔底
你就會叫天搆叫地」
.
在警察半威嚇性地勸退下,年輕人表示別人冤家跟他沒關係,他只是想借道走過去,然而此時多了一個台派阿北,是第一代黨外時期的民進黨員,也講出了這次遊行的宗旨:當時的老國代問題。老阿北說道:
.
「老法統唉呀無天理
霸佔國會變把戲
歸陣閒閒在吃死米
有的嘛老搆強未喘氣
咱政府驚伊呀擋不著
咱的稅金乎伊拿去吊點滴」
.
稍微插個嘴,也許有很多八年級生90後不知道什麼是老國代。簡單地說,以前總統不是直選,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國民大會代表中華民國三十六省的國民(對你沒看錯,就算在歷史上從來沒被實現過的東北九省,安東省也好、嫩江省也好照樣有十幾二十票),任務就是選出蔣總統。
在大陸時代就選出的國大代表可以無限續任,每投一次票就可以獲得大湖山莊別墅一棟、新店中央新村別墅一棟。這麼好的工作當然要鞠躬盡瘁打死不退休,所以80年代末期常是一堆打點滴坐輪椅的老人在國會開會的景象。(國民大會廢止後,立法院才成為中華民國的最高民意機關)
回到敘事歌詞,除了台派阿北之外,還有一個外省老杯杯也亂入:
.
「講伊來台灣足足四十年
作牛作馬呀拖卡要死
愈拖愈無知是為著什麼
白紙黑字一張呀值無幾仙錢」
.
這裡的白紙黑字指的是「戰士授田證」。這是什麼東西?
1949年有60萬軍人跟著國民黨軍隊敗逃來台。國民黨蔣幫一心想反攻大陸作皇帝,所以不准他們在台灣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以免有了家累以台灣為家就不想打回去了。於是就畫了大餅騙他們說,以後打回去之後,政府會將打下的江山土地分封給你,你就有自己的土地可以成家立業。
當然四十年過去了,這個嘴砲政府只剩下用三民主義反攻大陸,於是就發了一張「戰士授田證」,表示說,有了這張證,要是哪天(因為九星連珠日月崩毀天地混沌天降紅雨海枯石爛六月飄雪薛丁格的貓在靴子裡嘔吐導致)政府反攻大陸成功了,你就可以拿這張證書換政府授與的田地。
.
一首完全以台語進行的敘事歌曲,生動地捕捉了1989年台北博愛特區街頭抗議日常的歌曲,既像唸歌、也帶著電子琴編曲的那卡西質感,又帶著搖滾味。
這是黑名單工作室的作品《民主阿草》。
.
《民主阿草》開頭的前奏,用的是喪禮西搜米一般的管樂禮儀隊形式的編曲演奏國歌前四句,真像是為中華民國送終啊!(此神來一筆只應天上有)整串台語唸歌結束後,又出現了國歌的旋律,加上電子琴弦樂對位變奏,聽起來變得活潑有朝氣,然後接下來曲調越來越凝重緩慢,最後終止於警鐘一般規律卻又像是喪鐘般的絕響中嘎然而止。
坦白說,這是相當粗糙的作品。可是卻又生猛、恣意、囂張而且充滿了生命力。
用它來代表彼時1989年的台灣,好像無法再找到比它更適合的作品了。
.
* * *
.
黑名單工作室是一群人,除了核心人物王明輝與陳主惠外,其他是一群好像綜藝節目班底或全明星(all star)一般的人物,以排列組合C幾取幾的方式呈現在不同的歌曲中,大致有林暐哲、陳明瑜、陳明章、許景淳、司徒松(Keith Stuard)、葉樹茵、胡德夫等人,也有一些相識的樂手偶而客串。
那是一個太早的時代,台語新民謠運動的史前曙光。林暐哲才剛退伍不久還沒有組「Baboo」;陳明章雖曾憑著一把六百塊的吉他為《戀戀風塵》配樂拿下南特影展,但並未因此名利雙收;許景淳也還未受到任何肯定…他們都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改變台灣音樂圈的大人物,只是一群因為喜歡音樂又喜歡譙政府而聚在一起的人而已。
因為對體制不滿、所以想要創造一些什麼、去對體制嗆聲;一張主題包羅萬象、遍及台灣常民社會裡各種日常生活與光怪陸離加上諷刺針砭的全台語創作專輯《抓狂歌》就此誕生。
黑名單工作室的首張專輯《抓狂歌》像是台灣紛亂天空中射出的一枚震撼彈,發行時接近年底,正好遇上了縣市長、省市議員與增額立委選舉。國民黨認為時機敏感,也認為該張專輯內容挑釁政府、可能影響選情,於是便禁了這張專輯。結果它成了中華民國禁歌史上少數解嚴後照樣被禁的專輯,與隔年趙一豪的《把我自己掏出來》同列殿堂等級的禁歌目錄。
.
* * *
.
然而這枚被壓下的震撼彈,以奇特而幽微的方式,開啟了璀璨的母語創作與台灣新民謠運動的黃金時代。
林暐哲加入了真言社,與李欣芸、金木義則、李守信組了傳奇樂團Baboo,發行了堪稱市場異數的天才之作《新台幣》(但旋即解散);陳明章發行《下午的一齣戲》與《現場作品》等專輯名聲大噪,成為專業的音樂創作人而不必再屈身於家中銀樓;許景淳則成為第三屆金曲歌后,還連奪三四五六屆金曲獎各項大獎。
另一方面,真言社推出了新人林強、伍佰、張震嶽,加上台客雙語團體「新寶島康樂隊」,吳念真為新人金城武寫了台語詞《夏天的代誌》;豬頭皮則繼承了台語唸歌的精神與針砭諷刺時事的辛辣嗅覺,推出《笑魁唸歌》……台灣新民謠運動的種子在90年代前半葉終於突破表土層開枝散葉,開出豐美的花朵。
說母語,終於不再像是過去必須被檢舉、掛狗牌那樣羞恥的事。新一代的創作人,可以驕傲地以母語創作,用與生俱來的語言抒發直覺與感受,而非使用殖民者或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台灣人等候了四百年的盼望。
而這樣的文化豐碩果實自然不是憑空而得。
.
《抓狂歌》發行後的隔年1990年,台灣股市衝破萬點、野百合學運爆發,終結萬年國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例》廢除。而後在反對黨人士前仆後繼的努力之下,1992年刑法一百條內亂外患罪唯一死刑廢除。
那些白色恐怖時代朝廷鷹犬掐著台灣人民脖子的惡法法源一一廢除,台灣人才首次見到沒有白色恐怖的天空,真正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隨著黨禁報禁解除、媒體鬆綁天空開放、那些憲法所保障、真正屬於人民的第四權、意見表達自由,以及集會結社自由,才在戒嚴四十多年後,真正地交付到人民手上。
.
* * *
.
我們可能會從課本或書上讀到,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是人生來即擁有的權利。但是我一直都不這麼想。
我從戒嚴的時代長大。我清清楚楚地看著,民主、自由、人權,從來就不是天賦的。那些東西都是我們原本就沒有,靠著很多的前輩與先烈們的努力,好不容易犧牲生命換來的。
而且你稍不注意,馬上又會被那些掌權者奪走了。
我從小認識到的是,在沒有自由的環境裡,人們還是可以適應,他們會自我審查、他們小心謹慎地講話、絕對不講真話,每人冷靜地看著別人撒謊、然後小心地加入謊話。
在鬥爭的環境裡掌握優勢的人,愉快地利用體制告發、鬥倒別人,心安理得地拿取那份對國家組織盡忠的報酬,然後繼續剝削弱者。弱者再剝削更弱者。大家一起冷眼看待那些受不了說出真話而被體制徹底排除、清理掉的人,然後對子女說著:「你看好了,你千萬不要學他。」
這樣的時代不遠,而且也很快會再回來。
.
* * *
.
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Leo王的得獎致詞說:
「我覺得能夠生在台灣,是非常幸運、幸福的事情。身為一個創作者,一直以來,我都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事。」
他沒說的是,你如果生在中國。你可能會像宋冬野那樣被當局逮捕羞辱、你可能會像范冰冰一樣被殺雞儆猴、你可能會像涂們一樣在別人說出真心話之後你要立刻說出那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以求自保。或甚至,你出生在香港,你可能沒時間寫歌,因為現在正忙著研究怎麼做簡易汽油彈與防毒面具。
就因為你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只是想要把心裡想的話說出來、唱出來,就足以是一件危及性命的事。
天賦人權,才沒這回事呢!
權利與自主,都是你必須辛辛苦苦兢兢業業才能掙來的;而且你一鬆懈,就會被奪回去。正因為如此辛苦,所以很多人只想當被豢養的豬。每天只要顧發財與吃飽當然很幸福,只是你要知道,你吃越飽,離屠刀就越近,因為你的價值唯有在你解體的那天彰顯。
.
* * *
.
三十年了,金曲獎。從一個歌詠中華的政府樣版獎勵,終於蛻變成今日華語流行音樂界最高的殿堂。是因為它的公正超然跨越政府干涉、完全訴諸專業、包容開放多元、鼓勵創新顛覆;又能夠以具體的獎勵選擇表明這個時代公民社會與創作職人最重要的價值--一如最佳歌曲選擇了《玫瑰少年》。
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繫於一道既微弱卻又無比堅實的羈絆上。
那就是自由。
唯有自由,才能支撐最真實的創作。一如每一屆掏出真心投入一切的創作者、表演者,換來了第一線音樂專業人士的肯定。
唯有自由,永遠是創作環境裡唯一的土壤。孕育了林生祥、孕育了巴奈、孕育了胡德夫、孕育了雷光夏。
唯有自由,我們才能大聲歌唱。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的前輩們在街頭現場唱著《民主阿草》時如是,1990年在野百合學運時如是,三十年後的現在亦如是。
.
祈願我們明年還能大聲歌唱。
後年也是。
.
.
很久很久以後也是。
.
.
--
圖片:1990年3月,黑名單工作室成員林暐哲到中正紀念堂廣場唱歌聲援野百合學運。
1987轉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泰北異域三千里系列特別報導
【異域三千里 台灣以愛灌溉30年的故事 滇緬孤軍 大時代下被棄絕的悲劇 “錢媽媽”不離不棄的愛 改變泰北孤軍後代的一生 30年改變700個孩子命運 錢秋華:他們是我孩子】
1949年蔣介石到台灣反攻大陸無望之後,在泰北留下了很多孤軍以及他們的後代,這場悲劇,整整持續了將近70年。文茜世界周報的記者李怡慧以及攝影記者溫明書,跟著中華救助總會來到了泰北,在這個棄絕之地,有很多人沒有忘記他們,像是國裕企業的總經理錢秋華,在泰北,她的名字叫做”錢媽媽”。30年她投入了人力物力,在這裡興辦教育跟孤兒院,改變了一個又一個異域孤軍後代的生命。
中華救助總會理事長張正中說,「第一次(來泰北)是在民國43年,(當時)荒山僻野、公路交通甚至於汽車不能到的地方,就騎馬。」
留駐泰北的前滇緬軍:「這裡的路、電,中華民國花了1700萬。」
國裕企業總經理錢秋華說,「我第一次來時,沒有電,都是泥巴,我永遠記得好大的一個毒蠍子,看得簡直是雞皮疙瘩都起來。」
使無變有的奇蹟,你經歷過嗎?
錢秋華,台灣國裕企業總經理,但在泰北清萊,她的名字是"錢媽咪"。
30年來,她踩著3500公里路,來到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遙遠泰北,你可以想像嗎?30年,從不間斷。
從她還是年輕大姊姊的時候,直到花甲之年,她不覺得3500公里的路程折騰,幾乎是人生的大半輩子,她的裙子在黃泥巴堆裡打轉,打轉在一群又一群,她愛了30年的孩子們身上。
這些小至6歲,大至16.7歲,眨著大眼睛的孩子們,是錢媽咪大半輩子的牽掛。
他們幾乎多有一個深刻的身分,"滇緬孤軍的第二代"或"第三代"。
12歲的小德勇,他的祖父在兇猛的1981年考柯考牙一役,徹底擊垮泰共。
而11歲的緻玲,母親苗族人,爸爸認為中國人不能忘本,要學中文。但這裡的人家大多務農,一個月才掙3000泰銖,全家溫飽都困難了,自己怎麼可能還奢望又上學,又另外學中文。
錢秋華說,「他們的父親母親從雲南撤退來到這裡,他們要他們的下一代也能受教育,所以這是他們的優先考量。所以我的溫暖之家的成立,條件就是,我給你們吃住這是一定的,可是我的條件,你們要接受學校教育。」
滇緬孤軍後裔,散落泰北的94個難民村裡,而1800公尺高的"帕黨",是海拔最高 也最貧窮的一地。
錢秋華要供應孤軍孩子們"教育",還得要是"家"的樣子,她等於選了最困難的一條路。
民國38年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戰敗後,部分國民黨大軍退到滇緬邊境,以游擊隊成為反共勢力。
但緬甸政府上告聯合國,控告我軍入侵,台灣政府在民國42年起,雖兩次命軍隊撤台,但蔣介石認為,泰緬寮邊境戰略地位重要,以密令要求"明撤暗留",這一留,90%是雲南人的軍民。六萬多人在泰國畫地的自衛村(難民村),不但是無人問津的孤軍,沒有身分證,更無法正當工作。直到1982年台港藝文界發起"送炭到泰北",台灣才看見失根、貧窮的大時代下悲劇。
錢秋華說,「1980年代第一次來到這裡,才了解到他們是沒有國籍的,他們的血液、他們的DNA,幾乎100%都是中國人,這是事實。他們用棉被隔了一個叫螞蟻山,那個房子裡房間全部都是螞蟻,你會覺得這100%DNA的中國人,怎麼會在這裡頭,叫"寸步難行"。」
"太震撼了",又貧窮、又難堪的中國孤軍和後裔。
錢秋華的心底開始生出不可思議的想法,要造出一個和"地方村落"合作的"家"。
「他們的難民村是有組織的,它不是散漫的,就是說這邊就是一個家。那這個家本來跟你們的村子結合在一起,你們不是脫離村子的單位,你們還是跟村子結合。」
1987年,帕黨首家育幼孤兒院,<溫暖之家>成立。
楊世盛,時年9歲。
作為當年<溫暖之家>第一批孩童楊世盛說,我們剛剛住進來第一天的時候,這裡全部都是黃土,那個時候沒有電,就是用發電機來弄整個家庭的電,那時候就是兩個小時就要準備完成,然後就得準備睡覺,要不然的話,馬達會壞掉。
楊世盛,30年前第一批進入溫暖之家的孩子,如今是曼谷乾果店的年輕企業家了。
他和哥哥從小相依為命,和這裡許多孩子們一樣,肚子能吃到一頓飽,是從這兒才開始的。
我們問他,那有人哭的時候,你們怎麼辦?
「那就叫停啊,不停就打啊,以前小時候就是這樣子啊,因為我們受的教育都是軍事教育,就是說1是1,說2是2這樣子。」
楊世盛的父親也是當時留下的滇緬軍人。
「我媽媽在我才1歲半的時候,她就離開了,那時候4歲,自己就會洗衣服了。(能在溫暖之家)我們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那時候我們這裡是沒有學校的,只有我們育幼院裡面可以讀書,(讀)中文,課本是從台灣寄過來的,然後去影印。影印的話,我們是拿"黑白的" 看書。」
「學ㄅㄆㄇㄈ我們學得很吃力,因為我們那個音我們捏不準,台灣的老師她就說,ㄢㄣㄤㄥㄦ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我們一ㄨㄩ都不準的,都是慢慢的調教出來的。」
我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的力量到底能有多大呢?
當我們願意"給"的時候,可能沒有想過,這一"給" 30年,可以改變近700個孩子的命運。可以幫助泰北孤軍世世代代,把中文傳下去。
甚至登高一呼,讓最貧窮膽怯的帕黨村,主辦94個華人村(難民村)的青年運動會。
錢秋華說,「我們要讓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讓他知道,我們泰北青年,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我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每一年來看著孩子長大,我覺得就非常欣慰,非常欣慰。所以你一旦做下來,你就(改變)一個家。」
「是因為你建造的,是生命嗎?」
她說,「對,沒有錯。(孩子們)下山的路已經不難了啊,然後去到都市有謀生的能力啊,然後他們也開始可以手心向下。」
一雙手,就可以讓許多人爬起來。你相信了嗎?
1987轉雞 在 Jackz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出現過唔少連鎖餐廳、酒樓或快餐店,陪伴著唔少人度過愉快時光。幾十年來,各式各樣嘅快餐店陪住香港人成長。有啲仍然風光,有啲只能回味。你腦海閃起嘅有冇哈迪斯、陽光一代同出奇老鼠?香港飲食業一直競爭激烈,好多都風光一時。選出呢十大,你哋又食過未? Text: Wong Ki
10) 烤雞大王
喺KFC未壟斷快餐雞市場嘅80、90年代,香港出現本土專攻食雞嘅快餐店-烤雞大王,分店多數位於日資百貨公司food court。戴上膠手套手撕全隻燒雞,配埋粟米真係非常美味,令到另一同業大家樂出「燒春雞」系列打對台,可見點樣風靡一時,可惜只得一時。港產片《最佳損友》,劉華同陳百祥等人食雞食到津津有味,就係喺烤雞大王取景。
9) 農場餐廳
農家意粉前身就係農場餐廳。農場餐廳係香港90年代興起嘅連鎖餐廳,主打簡樸西餐,以抵食、真材實料見稱,高峰時全港分店近50間,只可惜老闆陳興濤喺97年金融風暴破產,全線執笠。2000年代尾東山再起,開「農家意粉」,有分店,結果蝕成千萬,今年年初最後一家都執埋。
8) 金龍船
2000年左右狂擴充餅店同酒樓,應該係為咗上市。賣嘅點心同西餅好靚,價錢當然亦有份量,又賣過廣告,主角係蕭正楠。2003年受沙士影響,生意差,最終捱唔住全線結業。
7) 東東雲吞麵
相信好多人大多透過電視廣告認識呢家粉麵連鎖店,「東東麵,非常麵」,又唱歌又急口令,宣傳包裝真係一流,八十年代時期,東東雲吞麵快餐店業務發展蓬勃,可惜食物品質參差不穩,選擇不多,00年後陸續結業。現在喺超市間中見到東東急凍雲吞同水餃。
6) Wendy's
90年代香港出現好多美式連鎖快餐,除咗Hardee's仲有Wendy's,俾香港人多個選擇。Wendy's是第三大漢堡包快餐連鎖店,80年代以「得意妹」為名登陸香港,惜三年後敗走。91年以「雲狄斯」之名再進軍香港,高峯期擁有11間分店,可惜宣傳策略始終不及麥當勞,未受小朋友歡迎,06年撤出香港。
5) 陽光一代
當年在玻璃櫥窗前看着師傅轉動手上的薄餅,是80後小學生每天放學後最愛的節目。最記得當時其中一間舖喺沙田新城市廣場,現在近GAP服裝店果個位置,門面有塊大櫥窗睇到師傅轉Pizza,成為當時小朋友一大娛樂。屬於香港公司嘅陽光一代,由開餐廳轉型其他界別求存,例如中小學飯盒,仲有「波仔飯」,越做越大。
4) 馬里奧餐廳
專攻意大利口味食品嘅香港連鎖餐廳,裡面有咩食冇咩印象,但最記得係首電視廣告歌,有個疑似著名意大利男高音盧奇亞諾·巴伐洛堤唱歌介紹餐廳嘢食,之後有個細路大叫Mamma Mia。仲有《國產凌凌漆》銅鑼灣皇室堡槍戰一幕背後嘅餐廳門面。呢間屬於大快活集團嘅餐廳,似乎不敵同業Pizza Hut,最終逃唔過易手倒閉命運。
3) 雅香園
70年代的香港人,對24小時營業的雅香園不會感到陌生。
對呢間港式快餐店有印象嘅多數都係70後。專賣中式粉麵,80年代風行一時,希望可以殺出條中式快餐血路,當時仲推出24小時營業,創了香港飲食先河,聽前輩說,餐廳不衛生,係執笠其中一個原因。
P.S. 雅香園曾賣過電視廣告,主角係Beyond黃家強
2) 出奇老鼠
呢家80年代風行嘅美資連鎖餐廳好多人都記得,食Pizza又有室內遊樂場,咁樣crossover法真係好獨特,亦令小朋友樂而忘返,但最終都撤資返去美國,歡樂天地取而代之。
1) 哈迪斯
美國連鎖式快餐,90年代進軍香港。80後對於哈迪斯有深厚感情,除了炸薯圈,蘑菇飯最深入民心,可惜不敵肯德基及麥當勞,最終 2006年全線結業,原因係租金同經營權嘅問題。事實止Hardee's風光時期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等都有分店,而家縮到只可以喺美國及中東地區先食到。
Source of clips:
香港九十年代廣告 * 美心快餐
https://youtu.be/FvwT0a05pDk
[經典廣告] 1990年 - Fairwood 大快活 (大快活早餐 朝朝咁滿意)
https://youtu.be/IO8kU11PU6w
[香港經典廣告](1995)肯德基 KFC 巴辣雞漢堡
https://youtu.be/ljKMygZ2Lus
[經典廣告] 1984年 - Cafe de Coral 大家樂 (為你做足一百分) (張艾嘉)
https://youtu.be/7kv-H09lGPU
[經典廣告] 1987年 - 麥當勞餐廳 (點點滋味餐)
https://youtu.be/YHngo81X2xc
References:
香港十大 十大消失連鎖食店
RoadShow 路訊網
http://www.roadshow.hk/hk-top-10/living/item/21578.html
香港經典電視廣告歌,你記得幾多?Hong Kong Classic Ads Song Medley 香港經典電視廣告歌Medley串燒:
http://youtu.be/QicfiPyKFR0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m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5CB4AFoXa8/hqdefault.jpg)
1987轉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工作辛勞想食餐好?飲食男女為大家示範《三餸一湯》,每日都為你的住家飯帶來一點不平凡。
純素麻婆豆腐
https://bit.ly/36ZXN14
材料:
杏鮑菇 1隻
豆腐 1盒
豆卜 10粒
蒜頭 3瓣
葱 1棵
豆瓣醬1湯匙
花椒粉 1茶匙
生抽 1茶匙
糖 1湯匙
生粉水 1湯匙
米糠油 2湯匙
黃薑雞
https://bit.ly/2Orzt1x
材料:
雞扒 1塊
小黃薑 100克
蒜頭 10瓣
辣椒 1隻
生抽 2茶匙
糖 1/2湯匙
米酒 5湯匙
米糠油 2湯匙
鹽 少許
胡椒粉 1茶匙
酒釀雲腿蒸鱸魚
https://bit.ly/3rESGLl
材料:
雲腿 50克
酒釀 3湯匙
鱸魚 1條
乾雜菌紅棗瘦肉湯
https://bit.ly/3tEyvzb
材料:
乾雜菌 50克
紅棗 5粒
瘦肉 300克
紅蘿蔔 1條
粟米1條
南北杏 30克
鹽 適量
足本食譜: https://bit.ly/3p8lCtI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豆腐食譜 #黃薑雞食譜 #蒸鱸魚食譜 #瘦肉湯食譜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3th4knCmBs/hqdefault.jpg)
1987轉雞 在 2022.6.7 基隆大麥拆招牌34年歷史畫下句點 - YouTube 的八卦
... 物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達欣工程承造,於 1987 年4月27日開工、1988年2 ... 基隆地區的漢堡速食店在孝二路有香酥麥,在仁三路有香雞城,在愛二路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