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強總裁:制度是我們的信仰】
杜書伍砸50億蓋新總部 管最多的為何是一面窗簾?
文章出處:商業周刊 /作者:張庭瑜整理 /攝影:郭涵羚 /時間:2019.10.30
大家總說領導人應該「抓大放小」,但是,最近宣布將斥資逾50億元、在南港蓋新總部的聯強總裁杜書伍,卻告訴商周,他為這棟大樓花最多時間溝通的一件事,是窗簾。
去年剛度過30週年的全球第二大3C通路服務商,近年布局數據中心、資安、雲端等領域,交出營收連續第三年創新高的成績,毛利率也從去年的3.78%提高到今年第二季的4.33%。雖然,受美中貿易戰衝擊,聯強第三季營收成長下滑,在企業普遍為全球經濟前景憂心下,杜書伍仍決心投入超過1年淨利的75%蓋總部。
這是他口中「百年的事情」,意指要讓這棟樓的投資價值歷百年而不衰。籌畫過程中,也體現聯強30幾年來,無論是賣規格化的手機、電腦,或者是近年切進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物聯網以及雲端服務,背後所奉行的同一套信念:制度化管理。
從一面窗簾,看杜書伍這位「細節控」,如何由小見大,貫徹「規格帶來效率」的經營思考。以下是他口述摘要:
柱距、坪數模組化
連蓋辦公室都有SOP
聯強很重要的文化,是不斷的從經驗中去整理、提煉,變成一套一套的知識,然後知識就可以成為公司決策的一套制度。所有東西都可以制度化,這是我們的信仰。
過去,我們在全球蓋了很多運籌中心、辦公樓,漸漸整理出一套蓋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把公設、格局、租金跟物業費都涵蓋進來計算,就能夠比較不同大樓的「每工位使用成本」。
第一, 我們很注重柱子的距離。這次我跟他(建商)講,(柱距)可不可以多給我20公分?20公分就差將近20%的座位,我本來可以排5排(座位),變成排4排。大家都不注意這個,所以使用坪效很差。
第二, 我們對房間格局有一套標準規範,只有大、中、小3個尺寸,可以當辦公室、會議室、儲藏室等等,涵蓋所有用途。大房間可以坐12個人,也可做高階主管辦公室;中會議室大概是6到8人;小空間大概(容納)4人。
所有的東西都設想好,就是這樣的規格,不需要第四種。像這個辦公室(指目前租用的總部),我們住了30幾年,格局幾乎沒有變。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面,其實,學會了一個法則,就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才能夠讓很多人會用。
做系統的人都知道,一定要模組化,模組化代表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換。而客製化就是,那我到底要兜多少東西?就像套餐,前菜有3種,你要選哪一個?後面的甜點,你要咖啡還是茶?好像在玩拼圖,但它有個規則,所以你很好拼。系統要能夠大量去銷售,一定要走到這樣的階段。
我先講一個故事。1978年,我負責推廣英特爾micro process(微處理器)。第一件事,是開課訓練客戶的工程師,後來我規畫了怎樣報名、報名費怎麼收、上課時要準備什麼東西等。
整個流程的SOP設計好後,就叫助理去做,我就去忙另一件事。(但)當我回過頭來再看課程,已經零零落落,把它弄好後,再回去看我原本做的事(指當時在神通電腦負責快訊),也是零零落落。
那時我就問自己,我杜書伍這輩子只能做2件事情嗎?只有在這2件事情上來來回回?假如不是的話,我應該要注意什麼?
不是建完制度就沒事……
重點在養成紀律、隨時優化
後來,我就盯著他(助理)養成習慣、上軌道。因為習慣還沒有養成,就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到後來整個SOP就不存在了。這是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體悟到的管理重點。
我們(聯強)的組織怎麼做?首先,公司每一個人都要做月報,整理他的經驗、角色扮演,告訴我這個月做了什麼、看到什麼、發現什麼,這個就是整理的功夫。
第二個是,我們很清楚,運作人員每天要不斷處理他面對的事物,其實沒有比較長的時間能夠靜下心來做規畫。我們政策是把分工拆開,總部有規畫人員,不斷蒐集每個國家的經驗,整理轉換成制度,制度又把它轉換成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然後再給運作的人去用。
我們把經驗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制度,制度變成我們的ERP,現在總部大概近400人在做這個事。
制度就是公司的know-how(訣竅)所在。很多人排斥制度,其實他就是排斥know-how。know-how怎麼樣轉化成公司優勢?一定是要變成制度,讓大家去用它,然後產生對外的競爭力。
為什麼常設總部有這麼多人在規畫制度?其實它不斷優化,不是說一個事情好像做好了,然後就一勞永逸。要隨著外在時空、環境的變化,再加上經驗累積,不斷優化。
我們在買總部(討論設計)時,為了窗簾溝通很久。(因為)你走在馬路上,稍微注意一下,每一棟大樓都變得非常難看,就是窗簾,高高低低。
窗簾漏光、節能效果
考驗領導人連貫思考能力
除了美觀,要是不預先考慮好的話,窗台和窗簾中間一定有縫隙,不會完全契合,就會漏光。因為我們做事情常是分階段,外牆是營建去做,窗簾是裝修去做,然後使用者進來的時候,一看就傻眼了。這些都是連貫思考的問題。
商周問:窗簾漏光,影響會大嗎?
會干擾到員工的視覺,就會影響到他的感覺,然後室內燈光開得很亮,但感覺很暗,那整個辦公室的氛圍,就不是很舒適。我的理念是,辦公室就要簡潔、優雅、明亮。
我們(未來總部的窗簾)是5層的,一片玻璃,後面再鍍一層膜,惰性氣體放中空(間),然後再一片玻璃,後面再一個百葉(窗簾),接著再一片玻璃等⋯⋯。
玻璃下面有一個小細縫,室內冷氣透過小細縫灌進窗內,外面進來的熱氣被推上去,在天花板小細縫排出去,進入迴風系統,節能效果非常好。其實仔細計算,長期下來,花這個錢是值得的。
買一件衣服,可能穿3到5年就可以再換,但是一棟樓可能是100年。若不(在使用設計上)投資,去蓋一個10年以後就會落伍的東西,那麼折舊下來成本更高。所以一開始,你可能要增加20%的營建費,但你可以(用)100年。
商周問:但是這些細節,需要由領導人來做嗎?
第一個就是新的事情,我一定會跳下去參與,因為,我自己也必須要了解新的事情,否則根本沒有辦法做判斷。
另外一個是,使用頻率低的,我會親自下去督導。使用頻率低代表,你經常會忘掉以前怎麼做,例如找辦公室,大家都沒有經驗,一輩子也不會買幾次房子。
漸漸我就會把它交給規畫單位,我會盯著他說,你們已經接手這個東西,所以就不斷往前滾動。我不會被老的事情綁住,除非是金額很大、不常做的事,那我會看著說他們有沒有注意到。
推測未來會怎麼樣?
用長期思維整合各部門
做一個CEO或者高級主管,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叫作整合。因為(不同部門)功能跟功能之間的搭配,往往會有gap(斷層),做為一個高階主管,因為你懂各部門的情形,你就要去做整合。
我們的組織架構或者機制,大方向在早期就定下來,這也是因為我比較會長考,有好多東西我會去推演說,5年以後怎麼樣?10年以後會怎樣?我不斷去拆解這行業的架構,拆成一個個element(元素),每一個都會去優化。然後,隨著外在環境,這個element本身再去做比重的變化。
所以萬事都可規格化,某種程度的「萬用」,在聯強裡一直是存在、慣用的概念。
原文網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Article_mag_page.aspx…
#連結閱讀:
1. 聯強連續17年獲台灣最佳國際品牌
http://bit.ly/2pm4uIc
2. 聯強經營策略=人才X系統制度X營運知識
http://bit.ly/323DSsw
3. 聯強全球營運總部 2024年落腳南港
http://bit.ly/2kl5oS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8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2,4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1620 夫妻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專業老屋改造 #妹妹很幸福 老屋改造正準備要開始動工,但我們發現有格局會更動的地方會需要事先規劃好整體風格! 因為怎麼做衣櫃、書桌等,都會和「尺寸」有關係,牆面退縮程度、開門位置也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這趁這集在規劃的當下,也趕緊把記錄拍出來分享給大家! 讓觀眾們也在規劃老屋改造時,有個經驗可以參...
12坪 透 天 格局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八卦
【聯強總裁:制度是我們的信仰】
杜書伍砸50億蓋新總部 管最多的為何是一面窗簾?
文章出處:商業周刊 /作者:張庭瑜整理 /攝影:郭涵羚 /時間:2019.10.30
大家總說領導人應該「抓大放小」,但是,最近宣布將斥資逾50億元、在南港蓋新總部的聯強總裁杜書伍,卻告訴商周,他為這棟大樓花最多時間溝通的一件事,是窗簾。
去年剛度過30週年的全球第二大3C通路服務商,近年布局數據中心、資安、雲端等領域,交出營收連續第三年創新高的成績,毛利率也從去年的3.78%提高到今年第二季的4.33%。雖然,受美中貿易戰衝擊,聯強第三季營收成長下滑,在企業普遍為全球經濟前景憂心下,杜書伍仍決心投入超過1年淨利的75%蓋總部。
這是他口中「百年的事情」,意指要讓這棟樓的投資價值歷百年而不衰。籌畫過程中,也體現聯強30幾年來,無論是賣規格化的手機、電腦,或者是近年切進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物聯網以及雲端服務,背後所奉行的同一套信念:制度化管理。
從一面窗簾,看杜書伍這位「細節控」,如何由小見大,貫徹「規格帶來效率」的經營思考。以下是他口述摘要:
柱距、坪數模組化
連蓋辦公室都有SOP
聯強很重要的文化,是不斷的從經驗中去整理、提煉,變成一套一套的知識,然後知識就可以成為公司決策的一套制度。所有東西都可以制度化,這是我們的信仰。
過去,我們在全球蓋了很多運籌中心、辦公樓,漸漸整理出一套蓋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把公設、格局、租金跟物業費都涵蓋進來計算,就能夠比較不同大樓的「每工位使用成本」。
第一, 我們很注重柱子的距離。這次我跟他(建商)講,(柱距)可不可以多給我20公分?20公分就差將近20%的座位,我本來可以排5排(座位),變成排4排。大家都不注意這個,所以使用坪效很差。
第二, 我們對房間格局有一套標準規範,只有大、中、小3個尺寸,可以當辦公室、會議室、儲藏室等等,涵蓋所有用途。大房間可以坐12個人,也可做高階主管辦公室;中會議室大概是6到8人;小空間大概(容納)4人。
所有的東西都設想好,就是這樣的規格,不需要第四種。像這個辦公室(指目前租用的總部),我們住了30幾年,格局幾乎沒有變。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面,其實,學會了一個法則,就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才能夠讓很多人會用。
做系統的人都知道,一定要模組化,模組化代表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換。而客製化就是,那我到底要兜多少東西?就像套餐,前菜有3種,你要選哪一個?後面的甜點,你要咖啡還是茶?好像在玩拼圖,但它有個規則,所以你很好拼。系統要能夠大量去銷售,一定要走到這樣的階段。
我先講一個故事。1978年,我負責推廣英特爾micro process(微處理器)。第一件事,是開課訓練客戶的工程師,後來我規畫了怎樣報名、報名費怎麼收、上課時要準備什麼東西等。
整個流程的SOP設計好後,就叫助理去做,我就去忙另一件事。(但)當我回過頭來再看課程,已經零零落落,把它弄好後,再回去看我原本做的事(指當時在神通電腦負責快訊),也是零零落落。
那時我就問自己,我杜書伍這輩子只能做2件事情嗎?只有在這2件事情上來來回回?假如不是的話,我應該要注意什麼?
不是建完制度就沒事……
重點在養成紀律、隨時優化
後來,我就盯著他(助理)養成習慣、上軌道。因為習慣還沒有養成,就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到後來整個SOP就不存在了。這是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體悟到的管理重點。
我們(聯強)的組織怎麼做?首先,公司每一個人都要做月報,整理他的經驗、角色扮演,告訴我這個月做了什麼、看到什麼、發現什麼,這個就是整理的功夫。
第二個是,我們很清楚,運作人員每天要不斷處理他面對的事物,其實沒有比較長的時間能夠靜下心來做規畫。我們政策是把分工拆開,總部有規畫人員,不斷蒐集每個國家的經驗,整理轉換成制度,制度又把它轉換成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然後再給運作的人去用。
我們把經驗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制度,制度變成我們的ERP,現在總部大概近400人在做這個事。
制度就是公司的know-how(訣竅)所在。很多人排斥制度,其實他就是排斥know-how。know-how怎麼樣轉化成公司優勢?一定是要變成制度,讓大家去用它,然後產生對外的競爭力。
為什麼常設總部有這麼多人在規畫制度?其實它不斷優化,不是說一個事情好像做好了,然後就一勞永逸。要隨著外在時空、環境的變化,再加上經驗累積,不斷優化。
我們在買總部(討論設計)時,為了窗簾溝通很久。(因為)你走在馬路上,稍微注意一下,每一棟大樓都變得非常難看,就是窗簾,高高低低。
窗簾漏光、節能效果
考驗領導人連貫思考能力
除了美觀,要是不預先考慮好的話,窗台和窗簾中間一定有縫隙,不會完全契合,就會漏光。因為我們做事情常是分階段,外牆是營建去做,窗簾是裝修去做,然後使用者進來的時候,一看就傻眼了。這些都是連貫思考的問題。
商周問:窗簾漏光,影響會大嗎?
會干擾到員工的視覺,就會影響到他的感覺,然後室內燈光開得很亮,但感覺很暗,那整個辦公室的氛圍,就不是很舒適。我的理念是,辦公室就要簡潔、優雅、明亮。
我們(未來總部的窗簾)是5層的,一片玻璃,後面再鍍一層膜,惰性氣體放中空(間),然後再一片玻璃,後面再一個百葉(窗簾),接著再一片玻璃等⋯⋯。
玻璃下面有一個小細縫,室內冷氣透過小細縫灌進窗內,外面進來的熱氣被推上去,在天花板小細縫排出去,進入迴風系統,節能效果非常好。其實仔細計算,長期下來,花這個錢是值得的。
買一件衣服,可能穿3到5年就可以再換,但是一棟樓可能是100年。若不(在使用設計上)投資,去蓋一個10年以後就會落伍的東西,那麼折舊下來成本更高。所以一開始,你可能要增加20%的營建費,但你可以(用)100年。
商周問:但是這些細節,需要由領導人來做嗎?
第一個就是新的事情,我一定會跳下去參與,因為,我自己也必須要了解新的事情,否則根本沒有辦法做判斷。
另外一個是,使用頻率低的,我會親自下去督導。使用頻率低代表,你經常會忘掉以前怎麼做,例如找辦公室,大家都沒有經驗,一輩子也不會買幾次房子。
漸漸我就會把它交給規畫單位,我會盯著他說,你們已經接手這個東西,所以就不斷往前滾動。我不會被老的事情綁住,除非是金額很大、不常做的事,那我會看著說他們有沒有注意到。
推測未來會怎麼樣?
用長期思維整合各部門
做一個CEO或者高級主管,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叫作整合。因為(不同部門)功能跟功能之間的搭配,往往會有gap(斷層),做為一個高階主管,因為你懂各部門的情形,你就要去做整合。
我們的組織架構或者機制,大方向在早期就定下來,這也是因為我比較會長考,有好多東西我會去推演說,5年以後怎麼樣?10年以後會怎樣?我不斷去拆解這行業的架構,拆成一個個element(元素),每一個都會去優化。然後,隨著外在環境,這個element本身再去做比重的變化。
所以萬事都可規格化,某種程度的「萬用」,在聯強裡一直是存在、慣用的概念。
原文網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7000524
#連結閱讀:
1. 聯強連續17年獲台灣最佳國際品牌
http://bit.ly/2pm4uIc
2. 聯強經營策略=人才X系統制度X營運知識
http://bit.ly/323DSsw
3. 聯強全球營運總部 2024年落腳南港
http://bit.ly/2kl5oS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8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2,4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12坪 透 天 格局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讓自己被自己騙在養套殺中,是很多購屋人的問題,你身邊很多朋友就是如此,打了購屋的卡,用了寬限期,媽媽給的自備款,並且還和爸媽一人付一半貸款(利息),讓你跟你的朋友以為,他輕鬆的買了一間房。
會使出利誘的建案,九成九是爛房子。買了之後大家都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上網護自己建商及建案的盤。比如我最近就看到:「寶咖咖其實也沒有不好,他讓我買得起房」,然後被他的朋友罵翻:「漏水或售後不服務你就知道慘」、「轉售困難」等等的實話。
你願意聽實話,還是願意被自己騙?
不少購屋人喜歡被自己騙,寶豐昌茂遠日盛每年推出數萬戶房屋,遍佈在全台,這些建商還沒倒,就代表一定還有市場,有人就甘於受騙。
我前同事買了一間雨遮台灣第一大的翔譽房,他還客氣的邀請同事們去他家參觀,我是婉拒了這種場面,你想想,一定會發生:
同:我家很漂亮吧!這格局超方正的,你一定挑不出啥毛病,你看那採光多好!我還花了200萬裝潢咧!你要不要採訪我家寫成一篇美麗裝潢文啊!
S:我可以看一下那知名的超大雨遮嗎?你家的雨遮應該也有3坪大,天氣熱的時候晚上可以躺在那裏睡覺吧。
同:房仲說有這個雨遮就不怕雨噴進來。
S:3坪值150萬耶,你這雨傘也太大太貴。
同:我不知道那個要錢…。想說以後外推可以賺回來,等我多存點錢就來改造。
S:你確定你違建不會被拆?不會被鄰居檢舉?
同:現在鄰居很少,多爽,公設等於我專用。
S:啊有人在繳管理費嗎?
S:你看(指窗外)你鄰居正在換衣服,嘖嘖嘖景觀真好。
同:所以起床第一件事是拉緊窗簾,哎呀開冷氣就不怕悶熱。
S:這樑好粗喔,你該買個厚一點的床頭櫃。
同:可是房間就沒走道了,沒關係我可以釘上六帝錢,掛隻蕭撐住。
S:咁有效……?
S:你房間有魚味??
同:喔,昨晚我老婆煎魚。
然後我就被趕出去了。
下為原文:
「自備30萬起,月付輕鬆」、「低自備10萬交屋」,房市不景氣,建商祭出低首付小宅猛藥催眠年輕人,但小心落入「養套殺」陷阱!台中一名上班族,被88萬低自備方案吸引,購入預售小宅,原本銷售人員承諾,可向建商貸款並結合信貸,填補頭期款不足的缺口,豈料交屋前才發現信貸核不過,不只淪為斷頭戶,可能還要將已付款全賠進這間房,他只好委託仲介低價轉單急售,最終只拿回一半自備款,人生第一次買房,落下財房兩失的遺憾。
32歲的張姓上班族,月入4.5萬元,他被建商「自備88萬圓夢購屋」吸引,心想自己年過三十、存簿也有近百萬元,心一橫就簽下權狀21坪、總價780萬的預售小宅案。
差34萬,買房夢一場空
總價780萬元的預售屋,至少要二成頭期款、156萬元,可想而知88萬元根本不夠,這時候銷售人員告訴張男,可以一半向建商貸款、一半用信用貸款,補足剩餘68萬元缺口,張男心動答應,但沒想到的是,直到交屋前半年,他才發現在自身還有車貸的情況下,34萬元信核過不了,在家人也無法支援的情況下,面臨違約風險,依照合約,建商最高可收最高總價15%的違約金,換句話說,不只88萬元拿不回來,房屋也面臨斷頭危機,他只好為託仲介以低於市價轉單急售,最終只拿回一半自備款元,一場購屋夢,讓他賠掉44萬元血本。
按照一般購屋流程,簽下預售屋合約後,要陸續付出定金、簽約金;建案開工時,繳交8%至10%不等的開工款;之後依建案進度,每期繳交工程款,到交屋前付出的總金額,大約就是屋價的二、三成,也就是所謂的購屋頭期款。
但張男的低自備方案,從下定到開工,建商只收88萬元,直到交屋前才需繳足頭期款餘款,而張男直到交屋前半年才發現信貸不過,房屋根本過不了戶,這就是建商的經典的養、套、殺三部曲。
第一步養,誘你衝動下定
建商除了大打心理戰,從簽約後到交屋前,消費者只要付不出價金,房屋所有權都還在建商手上,真的遇到斷頭屋主,沒收已繳價金之餘,還能再將房屋重新出售,實際上穩賺不賠。
資深的代銷業者就透露,建商第一步曲「養」,先打出各式口號「低自備XX萬即可成家」、「買房比買車還便宜」等等,讓年輕人衝動下訂,尤其第一次購屋的年輕人,在銷售人員糖衣包裝之下,毫無抵抗力,儘管有《預售屋定型化契約》規範,但在頭期款付款項目,也會另行註明「若因顧客因素導致貸款無法放款,差額顧客需自行補足。」等約定。
第二步套,哄你掏出老本
當被廣告吸引來的購屋客,擠滿案場後,建商的第二步「套」就展開了,不具名的建設公司老闆就表示,在低自備的條件下,當然不足以應付頭期款,此時滿手鈔票的建設公司,就能夠利用「建商貸款」、或是幫忙找「信用貸款」來加速成交,也就是說至少兩成的自備款,屋主僅自備一成,「其他的,建商幫你想辦法」,讓民眾無後顧之憂的簽約,反正建商、代銷賺到業績,銷售一路長紅,誰管無知的購屋客貸款能不能通過。
歡喜簽約做足成家夢之後,一路到了交屋前半年,就是建商第三部曲「殺」的收割期,最容易引爆斷頭危機的,是自備款關卡,繳不出來就會面臨建商不交屋,被沒收已繳價金,或是急於降價轉售求現等窘境。
第三步殺,繳不起等斷頭
群義房屋名星逢甲加盟店彭育峰表示,今年已進入第一波低自備交屋潮,只要是當初打出低首付、低自備的建案無一例外,在交屋前半年的時間,進入貸款對保程序時,都出現貸款不能過,約5%的資金斷頭屋主,急售需求,看似比例很低,但小宅預售案少則百戶多則上看400、500戶,數量也不容小覷。
不過更多人選擇撐過頭期款門檻,先用盡全力補足差額咬牙拚交屋,但別忘了「低首付」不等於「低房價」,入手後才是惡夢的開始,舉例來說780萬的預售案,頭期款屋主自備80萬,加上建商無息借貸80萬分三年償還,共支付兩成160萬;用現在房貸1.7%試算,620萬房貸分30年,一個月須支付約2.2萬,再加上建商貸款每月也須繳交2.2萬。
加總起來交屋後,一個月房貸竟高達4.4萬,資深的代銷業者表示,大多數被「低自備」建案吸引來的消費者,財力本就不雄厚,即便使用「寬限期」也只能多生存兩年,當初埋下年輕人衝動購屋的因,已造成未來幾年財務隱憂的果。
看懂合約,自備至少三成
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指出,預售屋就是賣一個夢,建商、代銷口頭上會允諾購屋者貸款成數能達到8成,但其中有部分可能是信用貸款,在購屋前建議消費者先了解貸款組合,並且注意在合約中是否有載明若達不到貸款成數是否可以解約,還是消費者必須用現金補齊。
現在市況的確是買方市場,適合入手,不過最穩妥的做法,江龍名建議,在購屋前至少備足總價的三成,甚至更多一些,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銀行在審核貸款時,會依循用戶信用卡繳納是否正常、工作的穩定度來評斷放款成數,自身評估十分重要。
最後他提醒,預售屋只是將頭期款繳納時限分期、拉長,工程款一但結束,在交屋前還是須備齊所有款項,斷頭危機一旦出現,一場成家美夢立刻變惡夢。(陳筱惠/台中報導)
12坪 透 天 格局 在 1620 夫妻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非專業老屋改造 #妹妹很幸福
老屋改造正準備要開始動工,但我們發現有格局會更動的地方會需要事先規劃好整體風格!
因為怎麼做衣櫃、書桌等,都會和「尺寸」有關係,牆面退縮程度、開門位置也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這趁這集在規劃的當下,也趕緊把記錄拍出來分享給大家!
讓觀眾們也在規劃老屋改造時,有個經驗可以參考😊
🔔時間軸🔔
00:00 影片開始
00:43 原始房間格局圖
01:16 A版本房間格局
02:15 B版本房間格局
03:46 AB版本差異
04:13 C版本房間格局
06:03 D版本房間格局
07:11 CD版本差異
07:31 E版本房間格局
08:57 F版本房間格局
10:24 EF版本差異
11:05 G版本房間格局
11:20 H版本房間格局
11:36 GH版本差異
12:02 8種版本總整理
▶1620 FB改造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20diy
▶️1620 團購Line群:https://reurl.cc/V3Ak9R
▶️1620所有社群:https://linktr.ee/1620life
▶️訂閱1620頻道:http://bit.ly/2K88eEg
▶️1620 IG:https://www.instagram.com/1620vlog/
--------------------------
▶老屋改造全系列:https://pse.is/3d393z
▶透天裝潢全系列:https://parg.co/nOZ
--------------------------
剪接後製:20
玩耍+介紹:16
--------------------------
▶合作邀約:16vlog@gmail.com
▶ FOLLOW US
FB:https://1620vlog.pse.is/TUNCV
IG:https://www.instagram.com/1620vlog/
BLOG:https://www.16vlog.com/
--------------------------

12坪 透 天 格局 在 Geniei77 吉妮愛吃吃 Youtube 的評價
哇!我這麼快就卸貨了嗎?不是的!🤣
今天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最近找了幾家月子中心後
精心挑選後覺得這家月子中心,讓我很有感~
位於馬偕醫院後方 #人之初產後護理之家
進到大廳會客室寬敞舒適就像飯店大廳般有專門管家接待
參觀房間看到VIP貴賓房擁有14坪還有自己舒適的小客廳
整體空間設計很棒,不會像似其他月子中心有些格局讓人有壓迫感,
人之初月子中心的房間一進到空間,讓身心可以好好放鬆。
今天我入住的是豪華房有12坪🏠唷!!
色調相當柔和,猶如回到家中一樣的舒適般,
每間房間都有自己的獨立空調唷~(真的很細心)
因為最怕入住月子中心沒有自己的獨立空調,再來大多都是中央空調為主
當然會超擔心,生完寶寶後,若冷氣太冷因為中央空調不能調整怎麼辦?!
所以我對於他們家獨立空調這塊是相當滿意的。
另外浴室式方面是乾濕分離唷,而且在沐浴用品他們是選擇有機SPA等級沐浴組,真是讓我由心的深深愛上。
另外嬰兒室是24小時照顧,可以連手機APP與房間電視影像監控
在房間休息都可以遠端安心看寶寶🤱
護理照顧寶寶一對五照顧唷,不會像外頭的月子中心一對八 一對十
也會貼心照料寶寶一三五 二四六寶寶睡覺的頭型。
另外入住十五天還有贈送一堂新生兒寶寶游泳課程,
讓寶寶可以運動一下^^
月子餐部份還有客製化服務,可以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例如:我不敢吃羊肉)還是會有營養師調配專屬月子餐養身不長胖
聽服務人員說廚師是特別請香港師傅調製特別會煲湯
畢竟坐月子天天要喝湯湯水水🍲湯品給力最棒了
這次吉妮體驗了三餐還有點心,可以說讓我入住後都不想回家了啦!!
人之初每週都有安排專業醫生巡診,最特別還有中醫把脈,經由把脈除了可以調理身體以外,主要針對媽媽們時常會預計的奶水乳塞這塊,通過泌調理後
讓媽媽們可以將少奶水阻塞問題唷,這是讓我覺得很體貼耶,因為透過中醫把脈,中醫師會給建議後調整飲食方面唷~
人之初全方位的照顧產婦產後護理與健康,真的讓我有像家的感覺~
(很溫馨)
當然這裡也有空間寬敞的媽媽教室可以學習,另外人之初很貼心,不用外出也能在享受Villa般的舒壓SPA🌿徹底療癒身心靈超舒服
B1的運動中心有超多的運動器材🏋坐躺久了還可以揮汗一下,我老公說這間真的很讚,有用心替爸爸們想到~
1樓他們也有咖啡廳,如果在這裡做月子,有親友來談訪,還想繼續聊天的話其實可以直接下樓用餐,樓下的餐廳是很豐富的中西合併創新口味,媽咪也不擔心外出身體吹到風唷!!這點讓我覺得他們相當的貼心無比~讓媽媽們不用外出也能喝杯咖啡擁有自己喘息的空間,人之初產後護理之家真的是很貼心幫媽媽們注意到細節~相當滿意。
人之初產後護理之家
www.gemcare.com.tw
(02) 2568-3777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6號8樓
#吉妮懷孕日記 #懷孕 #懷孕日記#pregnat #22weeks #孕媽咪 #月子中心
#產後護理 #坐月子

12坪 透 天 格局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20716大直買屋鍾愛大直透天別墅
影片網址→http://youtu.be/fEOkijGTcsI
案件名稱─鍾愛大直透天別墅
建設公司─冠德建設
格局─5+1房/2廳/5衛/1廚/2庭院/2陽台
售價─1E3500萬;單價─172萬/坪
總坪數─88.9坪;房屋權狀─76.91坪
主建物─54.93坪......↓
附屬建物─12.55坪
公設─9.43坪/12%
使用分區─住宅區
所在樓層─1~3樓
座向─坐西北朝東南
管理費─房+車=3750元/月
瓦斯─天然;警衛─有,24HR
邊間─否,連棟式別墅;採光─2面
建物完工日期─88年/10月/12日;屋齡─13年
車位說明
11.99坪/坡道平面/B1/88號/限高約1.9米
生活機能
學區─大直/永安/濱江國小、北安/濱江國中
公園─明水/河濱公園
市場─大直市場
商圈─北安商圈
交通─捷運大直站
特色說明
連棟式別墅,大幅降低壁癌發生機率!
位處靜巷,生活機能佳!離塵不離城!
前庭、後院與「?樓」整層皆未納入權狀,使用空間超大!
台灣房屋大直特許加盟店─群智不動產有限公司
副店長─陳泰源─0920-120-504
經紀人─廖來萬;證號─(91)00464
網址→ 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52036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