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測 #學測五選四 #甄試二階 🇹🇼
你不能放棄高三課程
今年個人申請最多採計四科學測成績,使熱門校系超篩人數多。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上周決議,明年不以增加學測級分等方式提高鑑別度,校系若遇超篩,得用原採計科目再篩選一次。例如一系採英文和數學,超篩時得按英、數單科成績篩選。
李宏森說,台大吸引不少高分群,如果每科都15級分,再篩一次也沒結果。108課綱上路後,學測範圍縮小為高一、高二內容,但高三的加深加廣課程,和大一的銜接更有關,所以台大擬辦筆試,考試範圍會包括高三課程內容,考題也會比學測深入。考後按成績擇優進入面試關卡,提高甄選鑑別度。
李宏森說,台大今年鼓勵同領域校系採共同筆試,解決第二階段衝堂問題。校內也採預分發,考生如果已正取第一志願,就不會再正取第二個台大校系,都有改善過去的問題,明年還會持續執行。
111 個人申請 第 二 階段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八卦
#臺灣 #臺灣大學 #升學制度
#甄選入學 #推甄面試
現行考招制度是清大主導制定,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也是清大教務長,但身為龍頭大學,台大教務處秉持的意見,都是「考招制度有很大問題」,像要求特色、各校各系分開辦甄試,就一定無法避免衝堂問題;考招制度多變,特殊選才、繁星、個人申請、指考分發,看起來很多樣化,但學生現在不只要有學科成績,還要有「多元才藝」,壓力並沒有減輕。
考招制度壓在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的過年後、7月指考前,以往都在3、4月舉行,隨著108課綱、111年考招新制即將上路,逐年調整到5、6月,「不干擾高三生學習」;但往年的衝堂情形很嚴重,今年移到4、5月,多出約1星期的甄試時間,衝堂情形也沒有紓緩,主因還是各校考量家長陪考、學校原先的上課規劃,都安排在假日甄試居多,時間選擇少,不衝堂也困難。
不過現在台大提出整合考試,是為了解決衝堂的問題,但細究「整合」的考試制度,其實就如同以往聯考的「分組考試」,考生選組報考、可以填組內的所有科系,而且只要考一次,等於是「越改越回頭」;但目前以理科科系為主,在文科、藝術類科等科系,仍注重考生的臨場面試,不過考招制度在111年確定上路後,對台灣的高等教育又會引起什麼變化,也需要時間來觀察。
111 個人申請 第 二 階段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八卦
學習歷程 學生擠破頭參加營隊…
林澤/教育工作者(台南市)
大學招聯會11月29日公告111學年各大學校系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定案,並舉行記者會說明。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乃欣/攝影
一一一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各校系將以「學習歷程」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作為第二階段的重要參考資料。
報載有高中校長說,大學端在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時,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從高一開始就要趕快探索,找到人生的目標,培養看待事情的態度與價值觀。也有高中校長說,高中三年就是學生探索人生的關鍵階段,就算高一、高二到高三,志向有所改變也沒關係。
筆者不禁想問,這些校長們真懂高中學習歷程嗎?有看見自身學校學生每年寒暑假擠破頭地參加特定校系推出的熱門營隊嗎?
以工科為例,學生如果在高一、高二這兩年的寒暑假營隊沒有參加工科相關的營隊,他有可能會被大學端審查認定他不夠熱愛工科。同樣地,未來想選填獸醫系的高中生,在平時不但要選修相關的課程,假日最好還要常常參加流浪狗等保護動物協會的活動,寒暑假的營隊也要參加各大學獸醫系開設的營隊,才能凸顯出自己在獸醫系這方面的強烈特質與高度興趣。
上述現象都是現今大學推甄的現況,同樣的思維也反映在高中學習歷程上。校長們要學生多探索,志向改變也沒關係,恐怕將讓該校學生在大學推甄時陷入極大的險境。
此外,筆者想問這些高調倡議多元探索的教改專家們,您們何時決定自己的工作志向?職涯探索有著個人能力條件、志向興趣、社會環境與職業未來性等諸多因素干擾,強迫高中生在懵懂的年紀做出選擇,合理嗎?反觀許多大學紛紛在大一、大二開設不分系的學士班,期盼學生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找到一個兼顧自己志趣與能力的領域學習,減少學生未來產生「學用落差」的現象。
給學生多元探索的機會與空間,卻用「考招制度嵌入學習歷程檔案」的分數思維來加深學生、家長乃至於第一線老師對於新課綱的恐懼,不正是教改者屢屢推動教改的最大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