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肌力及體能教練俱樂部第九期持續招生】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QaM-iEcCRbx5y6…/viewform…
附上一篇,我兩年前寫過的招生文章,這一路走來,課程越來越精進,而不變的是典範轉移的初衷。
【或許你的下一個專業十年,從這裡開始】
在現代的教育制度裡長大的人常常會有一個錯覺,就是知識好像是由一堂一堂的課程堆砌而成,上了大學,每學期修了好幾門課,每一門課有幾學分,約略代表了每一週你要花多少時間在這門學問上,最後堆砌成你的大學學位(然後畢業了再把全部知識都忘掉)。但是,真正有用的專業技術似乎不全然是這樣取得的,許多的技術和知識必須在一種「深度練習」加上「反覆辯證」的過程裡,才會慢慢被孕育出來。
沒錯,我說的是一個「體能教練」的本職學能。
現在大多數的體能教練的養成過程都來自於幾個途徑:「相關科系」、「證照課程」以及「在職進修」。我們不想抹煞任何人的苦心,事實上在過去這三者我或多或少都參與過,但是如果我們一一檢視,我們會發現這三者都有嚴重的局限性。
從相關科系來看,目前真正與肌力及體能訓練有關的科系少之又少,而且不管是哪一種科系,在現在的高教評鑑、學閥割據、學術內規、倫理輩份等等各種陳規的干擾之下,在大學環境裡養成一位體能教練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制度上的方向與求學者的方向往往天差地遠,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可能根本沒機會做,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卻壓著你一頭,海報發表、系所活動、請客吃飯、端茶倒水、投稿著作、派系壁壘、接研究案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常常搞得你心力交瘁,而且你心裡所想像的專業成長,很可能不是你指導教授心裡的專業成長。教授們當年紛紛出國取經,幾十年後的今天,學生從台灣的學校畢業之後,還是只能繼續出國取經,這一定有什麼問題!
在少子化巨浪來襲以及高教制度大崩壞的時空背景之後,很多學校的系所不管表面上說的如何冠冕堂皇,實際上骨子裡擔憂的都是「招生」問題,這樣的環境裡,可能沒有人在乎你想要當一位優秀的體能教練。我們勢必面臨一個年代,就是專業教育回歸到業界,學校教育已經沒有足夠的靈活度完成這個任務。
證照課程是一個目前大環境裡的必要之惡,相關科系太少,學界與業界的不相容性太嚴重,所以業界自行推出的證照課程變成某些人入行的必經之路,但是,再好的事情都有過頭的時候,證照課程擺脫了學界的包袱,但是卻落入了獲利的陷阱,所有的證照機構都有獲利的壓力,因此證照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培養專業人員,但是證照的現實往往變成以「獲利極大化」為終極目標。馳名國際的一些肌力及體能相關證照,長期迫於現實無法考術科,只使用紙筆或電腦測驗考選擇題,就曾經招致許多專業人士的嘲諷(非個人觀點,勿戰)。而當證照變成生意,學員的角色越來越像顧客,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像服務人員,考核與淘汰的過程都受到嚴重的壓力,堅持品質與搶佔市場之間產生了弔詭的衝突。且在獲利極大化的需求之下,課程越來越短,也越來越簡單,過關的人也越來越多。
證照不是不好,但是我們要理解,一次性的證照其實「評價」的意義可能會大過於「教學」的意義,因為畢竟短期能夠學會而且通過的,通常是已經有基礎或知識背景的人,或者是少數學習能力極強的人,但是在市場大餅越畫越大的時代,素人瞬間加冕為教練的情形越來越多,我們不得不承認,證照的意義越來越輕,而「證照後修煉」的意義也就越來越重大了。
在職進修是一個表面上最理想的途徑,既沒有學校的繁文縟節,也不會像證照課程一樣短暫簡略,應該是專業人員終於可以好好修煉的時機了吧?只可惜,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如果你問起許多目前在相關產業從事教學工作的朋友,他們的在職訓練包含哪些,很多人可能都會告訴你,不管訓練名稱如何,公司真正最在意的往往是「行銷」能力,而未必是「專業」能力。曾經聽過一種說法,說教練的本職學能是銷售,這句話聽起來讓人既無奈又難過,在我看來,這不是什麼愛情與麵包的取捨問題,這其實是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的問題,有行銷能力,能夠快速獲利,但是,唯有真正具備專業能力,才能促成人類生活型態的「典範轉移」,進入「新訓練時代」,造成整個社會的長期獲利。
是的,怪獸訓練真正在乎的,是人類社會進入新訓練時代的典範轉移過程裡,有沒有夠多的專業人員協助社會大眾進入這個時代,而這不是單靠一堆短期培訓的人可以做到,也不是單靠滿嘴話術的人可以做到,我們需要的是身懷絕技的專業人員,我們需要精英級的訓練科學專家,不要滿嘴都是連自己都聽不懂的理論,也不要一大堆不能練太壯的藉口,我們要文武兼修的教練,我們要製造懂理論,能實作,身強體壯,思辨清晰的體能教練,我們需要一支肌力及體能教練的特種部隊。
是的,怪獸訓練要開放一個秘密空間,那是肌力及體能教練養成的樂土,有一方好土好水讓人茁壯,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像選手一樣鍛鍊自己,我們像學者一樣磨練思辨能力,我們像哲學家一樣思索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當年那麼多教授出國取經,但數十年之後,台灣的學生念到最後還是必須出國取經呢?這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只知道「技術轉移」,卻不知道「深耕本土」,事實上,我大膽講一句,技術轉移時期早就已經過了,行遍天下讀到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台灣不缺國際接軌了,最缺的是深耕本土,技術和知識沒有人扎扎實實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實踐,就永遠只是紙上談兵,永遠只是虛幻。難怪一代一代的知識青年踏上取經之路,卻永遠取不完。
終歸一句話,技術和知識,要活學活練在「人」的身上,我們才真的讓技術落地生根。
如果你是教練,我們希望可以成為你蛻變轉型的推手,如果你不是教練,但是對強壯的身體和微妙的訓練學有興趣,我們也歡迎你的加入。未來人類一定會進入新訓練時代,為了面對越來越長的壽命和越來越糟的身體,訓練學必須像是吃飯睡覺刷牙洗澡一樣,是維持一輩子強壯的「必要」生活習慣。在這樣的時代裡,可能沒有一項技能比「把人體變強」的技能更重要。
111年照服員術科課程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八卦
#108課綱 #111學測 #學習歷程檔案 🇹🇼
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報導彙整,將最近幾天的報導彙整如下,提供108學年度入學的師生家長參考。(引述來源:臺南一中)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布全台1930個校系的高中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最後請以各校系簡章為準。108課綱這學期上路,高一新生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部分。分別摘錄如下:
一、修課紀錄:
(一)八成五校系參採各高中一定會開的「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修課紀錄。
(二)部定課程分八大領域,最多校系參採語文領域
(三)有562系參採科技領域、334系參採綜合活動領域,113個系要看高中「健康體育」、看重「藝術領域」的成績也有208個系
二、學習成果:
(一)近500校系參採「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一)1930個校系都要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四、以醫學系為例
(一)台大醫學系
1.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技以及「醫藥衛生學群」修課紀錄及學業總成績。
2.學習成果重視「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3.多元表現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社會服務經驗、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二)陽明醫學系-不參採總成績,校長指人格特質更重要。
1.參採修課紀錄的「自然科學領域、探索實作成果、科技領域、醫藥衛生學群」。
2.也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這一大項要由學生自己填,會是審查委員最想看的重點,希望從中找到有從醫動機的學生。
3.陽明醫學系重視書面審查,約占10%。
4.陽明醫學系成立「醫師科學家組」及「醫師工程師組」。
五、其他重點或特殊條件之校系
(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參採藝術領域修課紀錄,副校長朱娟秀說,牙醫重術科,手巧不巧與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有關。再加上北醫大重視人文藝術、人道關懷、國際觀,參採藝術領域,也希望學生具藝術鑑賞能力。但台大牙醫系完全不看藝術領域,而是傳統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及科技領域,再加上醫藥衛生學群與學業總成績。
(二)台大電機系和資工系參採的修課紀錄項目較少,台大電機只看數學、自然科學及學業總成績,台大資工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領域及學業總成績;同一類科系清大電機系甲和資工甲,參採修課紀錄比台大多,電機甲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也看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及學業總成績;不過,清大資工甲卻不參採科技領域。
(三)台灣大學數學系部定課程參採數學、自然科學領域,但不看學業總成績。系主任崔茂培說,台大數學系就是要找數學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有高中生數學天分好,但其他科不行,很難在甄選中突出。台大數學系決議不看總成績,希望能找到更多數學偏才。
(四)台北大學會計系是傳統第一類組生報考的科系,但要採計科技領域。會計系教授王蘭芬說,大數據能減少很多人工作業,會計人要會運用科技做商業分析,了解AI很重要。或許未來不只是會計要採科技,而是商業科系都會考慮採納。但台大會計系不參採科技領域,只看國文、英文、數學、社會領域,資訊學群和財經學群與學業總成績。同樣是會計系,選才的看法大不同。
(五)中原大學工業系統工程系管理組要採社會領域,且採納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系上教授楊康宏說,中原大學以理工為主,但強調全人教育。系上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很多人未來走上管理職。希望能挑選具人文探究能力的學生。
六、小結:
(一)學習歷程符合108課綱的改革,學生要能適性學習,有關單位也要透過公正公開的選才程序,讓他們適才適所。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說,大學要的是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重視多元評價,且以校內活動為主。
(二)新課綱推學習歷程 家長憂恐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並且會以校內活動為主,學生不用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只要修習想念校系採計的相關課程,並將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統整為心得,就能做為升學加分的依據。
(三)部分坊間補習班宣傳可以幫忙打造漂亮的學習歷程,鼓勵參加付費的校外活動和競賽等,引起家長恐慌。招聯會指出,大學教授對罐頭式的的備審資料評價低,靠補習班很難拿高分。大學取才具自主性,對高中生而言,不用各科都強,單科突出,也有機會勝出。
(四)根據招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不到13%校系需要「非修課紀錄成果作品」,需要「社會服務經驗」的也只有18%,需要「幹部經驗」的只有15%。招聯會指出,學生不用為了學習歷程勉強自己當幹部或志工,相較這些項目,其實有約1/3大學校系看重社團活動經驗,學生不妨在高中階段多多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62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36324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310007400I/573
https://www.ydn.com.tw/News/35058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31/1525518.htm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20935?from=udn-relatednews_ch2
111年照服員術科課程 在 如何只花四天時間練習,不上加強班,考上單一級照服員證照 ... 的八卦
現今社會人口已嚴重老年化, 照顧服務員 已成為最熱門的職業!想為自己多加薪水的話,可以試著考取 照服員 單一級證照。全國技能檢定考試,或是即測即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