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虹安於教文委員會質詢,針對「#藝術教育發展與高中職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定位、#實施現況及問題」進行探討;於質詢一開始時,虹安表示肯定部長在表藝賽停辦這件事上,教育部有聽取「參賽證明」的意見,發文至本辦表示將會發放有學生姓名的「#109學年度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體賽個人參賽證明」,這部分認為教育部是表現的非常有誠意去處理,#予以肯定。
▶️虹安接著提出,針對「#全國學生表演藝術類競賽團體組停辦一事」,教育部當初表示,難以復賽的其中之一原因是比賽場地難尋,所有比賽場地都需是在一年前提前預約,那明年度的全國學生表藝賽,現在場地的預約率為何?明年度的表藝賽期程應該是在三月份,目前已經四月中旬了,照教育部的說法,明年度的比賽場地應該都已經預約完畢了?
教育部長潘文忠對此回應:「場地已預約好,如明年防疫上還是要達到如此規格,比賽時間必須拉長。」
▶️虹安表示,根據師藝司回覆信件:「本學年度(109)辦理競賽場地中逾半數以上無法符合前開第3項 #確保空氣流通 或 #通風換氣良好情況 及 #提供充足洗手設備」因此決議停辦比賽;而被評定不合格的那些場地,是否已經改善或有改善計畫?還是其實下學年度(110),教育部打算繼續預約這些被教育部自己評定為不合格的場地?若屆時疫情仍未明朗,是否又要因為場地問題,停辦第三年?
潘文忠部長對此回應,場地已符合需求。
▶️另一方面,針對 #藝才班困境與檢討,自民國98年特殊教育法修法後,規定資賦優異教育在國中小階段,應採取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特殊教育方案辦理,國中小階段資優生不得集中成班後,也就失去法源依據挹注經費。虹安表示無合宜配套措施的情況下,導致十餘年來,每年招收的藝術才能新生 #大量減少。雖然教育部108課綱網站公布:「國中及國小三年級起,可設立藝術才能班」,但尚缺特殊教育法法源依據。想請教教育部有打算修特殊教育法,讓國中小階段「藝術資優班級」能再次集中成班嗎?
潘文忠部長回應:「預計110年完成盤整,再來思考法治。」
▶️最後針對「108課綱下藝才班專業課程學分數過多」,虹安表示從以前至少36學分,調整為音樂班及美術班之部定必修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專長領域課程60學分,舞蹈班之部定必修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專長領域課程為72學分,大大 #壓縮了學科的學分數;老師會擔心學生腦袋裡只有樂譜沒有其他知識,恐不利發展。現在社會科學分太少,歷史、地理、公民三科加總僅六學分,務實來看,當下的社會結構,所能乘載的藝術家空間是有限的,許多美術班畢業的孩子,會轉向工業設計、視覺傳達、建築、多媒體傳播等視覺藝術相關的領域發展,現行課綱學習節數的規畫,反而不利於這些學生未來發展層面。
#孩子的學習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事
#理性監督
「108 課 綱 實施 年級」的推薦目錄:
108 課 綱 實施 年級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bloom怎麼背?
賴院長宣布將推動台灣「2030雙語國家」的重大政策,提升英語能力固然重要,但提昇英語能力絕不等於「雙語國家」。2004年教育部對台灣英語教學提出檢討,指出各縣市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年級不一、雙峰現象、師資缺乏、教材不一、硬體設備不夠等,10多年之後,這些困境改善了多少?
每年國中英語會考成績,有3成以上學生成績得「C」,換言之,國中英語基礎能力不足。我親身經驗,有一學生為了背「Bloom」這個單字,發明了"6100毛毛蟲",李家同教授也多次呼籲不少孩子一上國中就放棄了英數,希望政府重視、搶救。
對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教育部半年前的說法是「並無規劃期程」、將「從教學評量先改變」。如今不到半年,為呼應賴院長的宏大目標,竟可以完全配合,宛若將上演一場「教育大躍進」。昨教育部所謂的配套連高教「玉山計畫」也可搭上,但「玉山計畫」是強化延攬及留任國內外頂尖人才,目的不是找很會教英語的師資啊!延攬英語師資需要用到「玉山計畫」,有無搞錯方向?再者,目前各縣市英語教學的年級不一,如要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請問學生要從幾年前開始學英語?每周幾堂課?要壓縮何課程改為英語?12年新課綱明年要實施,要不要先改108課綱及總綱?要多久才能完成課綱修訂?雙語,在課綱中要刪哪一科時數來用,還是留校加課?希望教育部務實一點,搞雙語不如救救已放棄學習的孩子!
另為向雙語國家邁進,教育部將開辦「全英語師培」,希培養在中小學以全英語授課的老師。但至今教育部說不出「職缺」在哪裡,致使師培機構擔心無法吸引學生投入。目前連大學都未必能全英語教學,教育部培養「全英語師培」真能用英語上數學、藝術、自然嗎?小學生連中英文基礎都未打好、聽得懂嗎?更迫切的問題是,長期以來國小缺英語教師,國中則因正在大減班,幾乎遇缺不補,亦即教甄錄取率或不開缺,誰願意冒險投入師培?教育部應協助縣市政府開缺,讓偏遠地區及各縣市國中小都有足夠英語師資,才是提升英語程度的基礎工作。但基礎不打好、不開缺、不解決,卻要鼓勵師培機構培育「全英語師培」,豈非本末倒置,蓋大樓不打地基,可能嗎?
又誠如李教授所言,除非有被英美殖民的國家,才有可能將英語變成第二官方語言,台灣沒有被英美殖民的經驗,卻要硬推成雙語國家,會不會資源錯置、徒勞無功?為什麼要成為雙語國家?雙語國家是否和國家競爭力畫等號?政府要投注多少資源?真不懂成為雙語國家到底是什麼意義?希望不要變成豬頭政策啊!
🔸相關新聞:
2030雙語國家 柯志恩:全英文教師從哪裡來?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519162
2030雙語國家師資不足、無配套 柯志恩轟:只是空談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205/3104336/
2030雙語國家師資不足、無配套 柯志恩轟:只是空談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2-05/176177
108 課 綱 實施 年級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bloom怎麼背?
賴院長宣布將推動台灣「2030雙語國家」的重大政策,提升英語能力固然重要,但提昇英語能力絕不等於「雙語國家」。2004年教育部對台灣英語教學提出檢討,指出各縣市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年級不一、雙峰現象、師資缺乏、教材不一、硬體設備不夠等,10多年之後,這些困境改善了多少?
每年國中英語會考成績,有3成以上學生成績得「C」,換言之,國中英語基礎能力不足。我親身經驗,有一學生為了背「Bloom」這個單字,發明了"6100毛毛蟲",李家同教授也多次呼籲不少孩子一上國中就放棄了英數,希望政府重視、搶救。
對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教育部半年前的說法是「並無規劃期程」、將「從教學評量先改變」。如今不到半年,為呼應賴院長的宏大目標,竟可以完全配合,宛若將上演一場「教育大躍進」。昨教育部所謂的配套連高教「玉山計畫」也可搭上,但「玉山計畫」是強化延攬及留任國內外頂尖人才,目的不是找很會教英語的師資啊!延攬英語師資需要用到「玉山計畫」,有無搞錯方向?再者,目前各縣市英語教學的年級不一,如要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請問學生要從幾年前開始學英語?每周幾堂課?要壓縮何課程改為英語?12年新課綱明年要實施,要不要先改108課綱及總綱?要多久才能完成課綱修訂?雙語,在課綱中要刪哪一科時數來用,還是留校加課?希望教育部務實一點,搞雙語不如救救已放棄學習的孩子!
另為向雙語國家邁進,教育部將開辦「全英語師培」,希培養在中小學以全英語授課的老師。但至今教育部說不出「職缺」在哪裡,致使師培機構擔心無法吸引學生投入。目前連大學都未必能全英語教學,教育部培養「全英語師培」真能用英語上數學、藝術、自然嗎?小學生連中英文基礎都未打好、聽得懂嗎?更迫切的問題是,長期以來國小缺英語教師,國中則因正在大減班,幾乎遇缺不補,亦即教甄錄取率或不開缺,誰願意冒險投入師培?教育部應協助縣市政府開缺,讓偏遠地區及各縣市國中小都有足夠英語師資,才是提升英語程度的基礎工作。但基礎不打好、不開缺、不解決,卻要鼓勵師培機構培育「全英語師培」,豈非本末倒置,蓋大樓不打地基,可能嗎?
又誠如李教授所言,除非有被英美殖民的國家,才有可能將英語變成第二官方語言,台灣沒有被英美殖民的經驗,卻要硬推成雙語國家,會不會資源錯置、徒勞無功?為什麼要成為雙語國家?雙語國家是否和國家競爭力畫等號?政府要投注多少資源?真不懂成為雙語國家到底是什麼意義?希望不要變成豬頭政策啊!
🔸相關新聞:
2030雙語國家 柯志恩:全英文教師從哪裡來?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519162
2030雙語國家師資不足、無配套 柯志恩轟:只是空談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205/3104336/
2030雙語國家師資不足、無配套 柯志恩轟:只是空談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2-0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