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連假,大家送了個大禮給我。我們美國大選的募資案達標了!
我最有成就感的,不是上線九天達標,是有 1000 位朋友參與。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團隊工作人員,這次參與”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美國大選報導的朋友,是一次破千人的計劃。
我一再講,募資案當然集”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集”氣”。
我要的“氣”,真的不是我的人氣。我夠紅了,主要是夠黑了,真的不需要再上層樓。我要的”氣”是大家藉由美國大選,多看國際新聞,多多了解世界局勢,在這個複雜難懂的世界裡,能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一個思考的方式。
為什麼說是思考方式而不是答案呢?如果說 2020 教了我什麼事,就是我今天想出來的答案,但明天就馬上發生個什麼事,又推翻了。另一個更常發生的事,是我自以為想得很周全了,但在網路上跟大家溝通之後,就又發現大洞小洞還真不少,又得修正。
所以謝謝大家的行動支持。但募資達標只是第一階段,我先跟大家說明一下,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第一,團隊是在八月就已經集結起來,成員除了美國時間的寫手及研究員,另外還包括百靈果 news , 敏迪選讀,美國台灣觀測站三個都是長期關注國際新聞的社群。至於研究的方式,都是大量閱讀,然後再搭配電話採訪。我們有想過用視訊,但我認為美國時間最擅長的就是將大量資訊濃縮後,用最快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能快速吸收,為了搞定視訊的品質,會花寫手們很多時間,我寧可時間花在資訊整理上。
第二,就是十一月四日大選當天的開票直播。在前一天,我就會把直播大綱先公布出來,讓大家心裡有個底,幾點是誰上談什麼。目前我們是訂早上七點開始,講到十二點收棚。
以今年的狀況,很有可能開不出來,紐時前兩天還在幫大家打預防針,要大家有心理準備,光開票就要開兩星期。但我還是覺得有五個小時,來講美國大選,對我來講算很過癮了。這五個小時除了各州開票的快報之外,我們會把各個議題再做更深度的談。
第三,十一月二十日送出感謝信及PDF檔。
第四,十二月十日晚粉絲見面會。
最後,我一直認為,要把自己站在那裡,從那個角度看事情,跟大家交待清楚是重要的。但有一位朋友留言提醒我,當說話的人成為主角,就搶掉了訊息本身該有的角色,反而模糊了要討論的訊息,非常可惜。
我非常同意。最近的留言裡,討論”范琪斐”的太多了,而不是我們講的川普或拜登。但這怎麼辦呢?我覺得唯一的方法,就是希望討論議題”本身“的朋友,多來留言,我也會儘量答覆,只有這樣才能把認真的討論,推到前面去。至於那些想討論”范琪斐”的,你就討論吧,不過我就不回應了,反正這樣臉書的演算法可能會覺得我很紅。
所以飯糰們,Welcome on board !!!
1日 1 問 的答案之書 pdf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八卦
小編快報
《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 今天出刊了。這是德國一年一度的外交及國際關係專刊。作者群包括學者、智庫專家、政府官員。
這一期談歐洲問題的作者有波蘭外長、Moldova 總理、德國國防部長等等等。
今年《脈動》特別做了中國專題,作者有五位,分別是:
中國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日本眾議會議員Minora Kiuchi、巴黎的中國問題專家Francois Godement、曾任澳洲駐華大使,現任外交及貿易秘書長的Frances Adamson,以及台灣的龍應台。
德國編輯在文末放了一個德國的民意調查圖表,提問是:「面對中國,你認為德國應該更強力保護自己的政治利益,即使犧牲經濟利益?」
答案:贊成 76%
反對 19%
小編把龍應台文章翻譯成中文,跟讀者分享。英文原文附在後面。如果嫌我翻譯得不好,那那那,那表示你英文很好,你就看英文吧......
——————————————————————
兩千三百萬人在獨木舟上
——為什麼歐洲應該關切台灣的未來
反對黨公布2020總統候選人名單的那一天,我在台北和知識圈的朋友們午餐。那悲觀的,用問句來表達自己的悲觀,譬如,「你覺得台灣還有多少年?」那樂觀的,用黑色幽默來表達樂觀,譬如,「感謝老天。香港讓他們太忙了,沒時間管台灣。」
跟德國一樣,台灣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貿易順差,在2018年是831億美元。百分之四十一的對外貿易針對中國,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隨著近年來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緊張,反對黨(國民黨) 憂慮市場的優勢無法持續,而執政黨(民進黨) 則選擇強化選民對北京的不信任來抵制中國的影響力。執政黨最近提出的國安新法可能將任何被認定為為中國宣傳者入罪。
和歐洲一樣,台灣人對中國的感受也是複雜的。 當中國代表的是活躍的經濟機會時,很多台灣人就容易所謂「親中」,當中國代表的是壓迫和可能的入侵時,很多台灣人就是所謂的「反中」。問題是,中國兩者兼備。後果就是,台灣內部的分歧遠遠超過了僅只是政治和經濟的層面。
如果你知道台灣是如何一路走來的,你會覺得它今天變成一個民主社會真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就。沒有革命,一黨獨裁四十年的國民黨,不管你說它是自願還是被迫,放下了政權,分享權力。沒有流血,昔日牢裡的政治犯變成今日的立法者和政治領袖。1987年解嚴以後,政權的交替基本上公平而有序地進行了三十年。
台灣安靜地進行了三十年的民主,時間幾乎和它的國際孤立一樣長。美國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是,就如同當年對於德國,美國也扮演了安全守護者的角色。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國宣布要把軍售台灣常態化的同時,中國也宣布,它在台灣海峽及其領空,要把軍艦和戰機的演習常態化。
所以台灣民主的威脅其實是雙重的。比較明顯的是中國的威脅,這個威脅,往往超出台灣本身的控制能力。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威脅,卻是內部自製的。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熱切拿這個威脅做為政治資本,刺激集體恐懼來強化部落式的愛國主義。這種操作的成功,對台灣的民主制度和機構本身,是個真實的危險。
國際上那些純粹為了攻擊中國而故意把台灣捧在手心讚美的人,其實讓我坐立不安。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為民主付出了代價,很大的代價,而得到今天的成果。這個成果,太珍貴了,不可以變成別人或別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拿來玩弄的籌碼或棋子。
德國的歷史是特殊的。德國的人民親身目睹了,如果不戒慎恐懼地去維護,一個開放合理的社會制度是如何容易地瓦解,一夜之間可以被獨裁取代。經歷了二戰,又擺脫了共產黨的歷史爭取到自由,德國可能比很多其他國家更容易理解台灣人的困境和追求。道德勇氣的來源往往是歷史的痛苦。身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德國有責任為世界的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但是,歐洲憑什麼一定要關心台灣呢?
首先,如果沒有台灣模式,全世界大概就都得接受一種說法,就是,儒家文化和民主制度是無法相容的,而所謂「中國模式」就是唯一邏輯、不可避免的現代中國。台灣的存在證明了一件事:未必如此。
第二,台灣本身的努力值得世界的尊敬。沒錯,如果中國是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台灣只不過是一葉孤零零的獨木舟。可是在這個獨木舟上有兩千三百萬人正在追求一種有自由、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如果台灣是歐盟的一個成員,就人口論,台灣就是二十八個成員國(英國脫歐後二十七國)中第七大國,比波蘭稍小,但比荷蘭和比利時大。以經濟購買力來看,台灣更是名列全球第二十二。所以,歐洲可以想像剝奪波蘭人或者荷蘭人對生活方式和政治體制的選擇權利嗎?
23 Million People on a Canoe
—Why Europe should care about Taiwan’s future
Lung Yingtai
On the day when the opposition party announced it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2020 election, I was sitting at a lunch table in Taipei listening to my intellectual friends uttering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of Taiwan. The pessimists phrased their pessimism in the form of questions such as “How many years do you think Taiwan has left?” The optimists expressed their optimism with dark humour, “Thank God they will be too busy with Hong Kong and the US for a while.”
Like Germany, Taiwan operates a trade surplus with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amounting to $83.1 billion in 2018. With 41% of Taiwan’s exports going to China, Taipei’s economy depends on trade with the mainland. However, given the increasing tens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opposition Kuomintang (KMT) in particular has been worrying whether Taiwan will be able to sustain these figures. The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on the other hand, is capitalizing on voters’ intense distrust of Beijing, stepping up measures to “contain” China’s influence. Taipei recently drafted a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at would make it a punishable offense to spread “political propaganda” for China.
As in Europe, Taiwanese feel highly ambivalent about mainland China: When China signifies economic opportunities, most Taiwanese are 23 Million People on a Canoe Why Europe should care about Taiwan’s future “pro-China”; when China represents oppression and potential invasion, most Taiwanese are “anti-China”. The problem is that China resembles both. The result is a deep division among Taiwanese extending far beyo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pheres.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aiwan emerged and evolved, its evolution into an authentic democracy represents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It was without a revolution that the KMT, which had ruled Taiwan for more than 40 years, put an end to martial law and, whether convinced or compelled to act, opened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to sharing power. Without bloodshed, dissidents who had once sat in jails became legislators and political leaders.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1987, power has changed hands fairly and orderly, following the results of each election.
Taiwan has been a quiet democracy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nearly as long as the four decades during which it has been iso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S does not formally recognize Taiwan but, as with Germany, acts as the country’s security guarantor. While Washington has indicated that arms sales to Taiwan will become more of a routine, China has devised a routine of its own by holding long-range combat drills and ordering its fighter jets to cross the maritime line.
However, the threat to Taiwanese democracy is twofold. The obvious one comes from China, and to a large extent lies beyond Taipei’s control. The less obvious threat is home-made, as the looming China threat tempts domestic politicians to mobilize the population’s collective fear to foment a tribal nationalism. Their success would pose a real danger to Taiwan’s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hose who applaud Taiwanese democracy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criticizing China make me nervous. Generations of Taiwanese fought and ultimately achieved a democracy – it is simply too precious for other people’s agendas, internal or external.
Germany has a unique history: it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first-hand how easily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may fall apart when not meticulously guarded. Having received democracy as a gift following World War II and struggled to regain their freedom from Communist rule, Germans are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understand both the predicament as well as the aspirations of the Taiwanese. Moral courage often comes from past sufferings. As a leading EU member state, German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maximize its own efforts as well as to influence others’ efforts for world peace.
But why should the world care about the future of Taiwan? First of all, save the Taiwan model, the world might have to accept the claim that democracy and Confucianism are incompatible, and that a communist China presents the only logical and inevitable path to modernity. Secondly, Taiwan deserves respect on its own merits. True, if China were an aircraft carrier, Taiwan would be a lone canoe. But standing on this canoe are 23 million people aspiring for a life with liberty and dignity. If it were an EU member, Taiwan would be the 7th largest of the Union’s 28 member-states (27 after Brexit), smaller than Poland but larger than the Netherlands or Belgium, with a developed economy ranking 22nd in the world b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 we really want to return to a world in which it is imaginable that countries such as Poland or the Netherlands should be deprived of their autonomy to determine their own way of lif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e Berlin Pulse 2019
龍應台專文:https://www.koerber-stiftung.de/fileadmin/user_upload/koerber-stiftung/redaktion/the-berlin-pulse/pdf/2019/3_Koerber_TheBerlinPulse_YingTai.pdf
全本:https://www.koerber-stiftung.de/fileadmin/user_upload/koerber-stiftung/redaktion/the-berlin-pulse/pdf/2019/TheBerlinPulse_2019_FINAL.pdf
1日 1 問 的答案之書 pdf 在 音速語言學習(日語) Facebook 八卦
「全新推出・音速日語影音課程!」文長慎入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樣的情況呢?
↓
↓
😞 日文學到N3左右的時候,會突然卡住,文法一下子變很難,好像撞到牆壁一樣...
例如:楽しい、楽しさ、楽しみ、楽しげ、楽しむ、楽しがる,到底有何不同呢?
.
😞 遇到不懂的文法時,只能上網搜尋半天、有時還找不到解答...
或是得鼓起勇氣、到日文學習社團PO文,希望有人可以幫忙回答,但是常會被人酸...
.
😞 最後沒辦法,到了檢定前夕,為求速成、只能拿「N3必考句型200」之類的書本來拼命背...
↓
↓
⭐️ 現在站長KenC親自授課,25堂影音課程,1天1堂課、1個月帶你突破N3文法撞牆期!
⭐️ 不用花費上萬元購買遠距課程,我們一次給你上足25堂課!
.
.
音速日語成立至今,六年來從來沒有開班授課的站長KenC,為什麼會親自上陣、破天荒推出影音課程呢?
又為什麼課程會鎖定「N3」程度呢?其實大有原因:
.
.
【音速的煩惱】
.
我們的臉書專頁有大約31萬名會員,官網每個月則有超過200萬人次瀏覽,因此每天都會收到「非常多」的讀者來信和私訊,絕大多數是日語文法的相關提問,
.
站長和網站老師們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花時間回覆每一封讀者來信。特別是到了日文檢定前夕,讀者的文法提問信件更是數量暴增,
即使全部老師火力全開,每位讀者也得等待1星期以上、才能收到我們的回覆.....
.
不但讀者要等上一星期才能收到回覆,站長和網站老師們也回覆得筋疲力盡,這時有網友給我們很好的建議:
.
既然那麼多人都有文法疑問、對於準備日文檢定都不安心,那麼你們為什麼不乾脆彙整一下大家的常見問題,然後製作一套完整的教材呢?
這樣我們讀者有問題時,直接觀看教材就好,不但省下時間、而且也不用苦苦等候你們回覆問題啊~
.
因此,2015年5月起、站長KenC開始著手規劃新教材~
.
.
.
⭐️⭐️【教材設計】⭐️⭐️
.
我們發現,大多數讀者的問題,都集中在初中級「N3」程度,
「N4N5」初級文法的問題、從網站教學文章就可以找到答案,反而是「N3」文法問題、需要花很多篇幅進行解說,
.
像是:
.
❓「楽しい」這個形容詞不難,但是「楽しさ、楽しみ、楽しげ、楽しむ、楽しがる」意思有何不同呢?
.
❓「食べる」這項動詞很簡單,但是可能形、被動形、尊敬語都是「食べられる」,該如何區分呢?
.
因此,我們將新教材程度定為「N3」。
其實老實不客氣說一句,日文檢定N4N5的話、只要將網站教學多看幾遍就可以通過了,根本不需要什麼新的教材(笑)
.
.
.
此外,有些日語文法問題,其實很難用文字敘述方式來解說,例如「〜じゃない」這項用法,就有很多種不同意思
.
例:
★ 彼は学生じゃない。
(他不是學生。單純否定)
★ 彼は学生じゃない!
(他不是學生嗎!反問語氣)
★ 彼は学生なんじゃない?
(他應該是學生吧!?懷疑推測)
.
以上三種「じゃない」的重音都不一樣,但是使用文字教材的方式,根本無法解說其中的細微差異,
因此我們決定推出「影音課程教材」,由站長KenC親自進行錄製!
.
.
.
影音教材不但可以解決大部分讀者的提問,也能幫到我們網站的老師們,讓我們不用每天被成千上萬的讀者來信追著跑,
.
與其加派人手回答讀者問題,不如將經常遇到的讀者提問彙整起來,好好製作出一套教材,一次到定位,解決大家可能會有的問題,
讓大家不用再花時間提問或上網找解答,這才是真正治本、有效率的方式。
.
畢竟大家的母語都是中文,其他讀者遇到的文法問題,你也非常可能會遇到,在還沒遇到前先解決掉、將災難扼殺在搖籃裡,這樣學起來才會順暢、才會開心、不會三天二頭就想敲桌子搥牆壁(笑)
.
.
.
⭐️⭐️【教材介紹】⭐️⭐️
.
影音教材「N3音速衝刺班」,內含4片DVD光碟和1本使用手冊,一共有20堂完整課程+5堂特典課程,一堂課約半小時。
看起來很普通嗎?不不不,我們設計了許多貼心的服務!
.
.
1️⃣ 課程分段
根據研究,人的集中力只能持續約10分鐘,因此我們將一堂課拆成3~4個小單元,每個單元不超過10分鐘,方便大家學習時不會打瞌睡
.
.
2️⃣ 多種影音格式
我們提供三種不同格式:
.
💻 用於電腦播放的影片檔(容量大畫質佳),適合在家裡學習
.
📱 用於手機播放的影片檔(容量小畫質次之),適合放在手機中隨身攜帶
.
💽 純聲音MP3檔,只有聲音沒有影像,方便複習時使用
.
.
3️⃣ 影片文字稿(PDF電子書,可列印)
沒錯!我們提供教學課程影片的「文字稿」!不用擔心跟不上影片教學速度、也不用怕遇到不會唸的漢字,
我們特地準備了「影片文字稿」,讓大家可以安心學習!也可以直接當作電子書來看~
.
.
4️⃣ 練習題(PDF電子書,可列印)
上完課後沒有練習,怎麼知道是不是真正學會了?
我們也準備了練習題,讓大家在學習完之後立刻練習題目,加強記憶,順便測驗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課程內容~
.
.
5️⃣ 五堂特典追加課程
我們原本只有規畫20堂課,但是在截稿前夕,站長認為要一次學到位、因此又額外多製作5堂完整課程。這5堂課不分開賣,而是當作特典,直接贈送給讀者們~
.
.
⭐️ ⭐️宗旨 ⭐️⭐️
影片架構很簡單,採用黑色背景和亮色字體,這是最容易閱讀、眼睛不容易疲勞的配色(不然為什麼電影最後的名單跑馬燈都是黑底白字呢)
.
我們沒有滿天飛的華麗視覺效果和全彩動畫插圖,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大家學得快速又不吃力,逃離痛苦學習、以語言享受生活,如同我們一直以來的教學風格
.
我們用最淺顯的文字敘述來講解,同時只教重點,因為大家也沒時間聽太多廢話,影片可以重覆看,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忘記的地方,多看幾次就好
.
.
.
⭐️⭐️【試閱和試聽】⭐️⭐️
.
1️⃣ 教學影片
(節錄第18堂課第2小節,請點選HD畫質)
約佔全部教材影片數量的90分之1
https://youtu.be/8nkhVTgSm2o
.
2️⃣ 文字稿(第18堂課第2小節)
https://sonicjp2017.files.wordpress.com/2017/02/18-2.pdf
.
3️⃣ 目錄
(節錄其中3堂課的目錄)每堂課皆經過精心規劃
https://sonicjp2017.files.wordpress.com/2017/02/mokuji.pdf
.
.
.
⭐️⭐️【適合對象】⭐️⭐️
「N3音速衝刺班」影音教材,適合以下需求的人:
.
💡 想報考日文檢定N3的人
💡 學到動詞被動形和敬語之後就卡住的人
💡 不打算報考日文檢定的人也很適合,畢竟花1個月的時間入手N3程度的日文能力,也沒什麼壞處~
💡 考過N3、但是覺得自己實力不太穩的人,同樣也可以用來穩固文法能力,若是N3不熟悉的話,日後N2N1會學得很痛苦
.
.
另外,由於教材為「N3」初中級文法程度,因此不建議剛學完五十音的讀者使用,你至少要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
☑️ 看完音速網站的基礎文法教材1~55單元
☑️ 看完音速日語的「集大成教材」
☑️ 學完「大家的日本語」1~50課
☑️ 已經通過日文檢定N4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日文初學者,請先將音速官網的「基礎文法教材」所有文章爬一遍,再來觀看影音課程~
.
.
.
⭐️⭐️【價格、價格、價格】⭐️⭐️
.
接著是大家非常關心的「教材價格」問題,
「N3音速衝刺班」影音教材定價2500元,內含4片DVD光碟、1本使用手冊、加上影片文字稿和練習題。
.
但是,But, しかし!
站長說為了回饋音速死忠讀者,首批影音教材的價格,絕對不能夠比「日文檢定報名費1500元」還貴!
坦白說,我們都覺得站長瘋了,花費近二年時間編寫錄製,25堂影音課程2500元已經很合理了,居然還要降到1500元以下??
.
💡 最後定案,「N3音速衝刺班」影音教材,首批價格為1490元、限量1500套,
售完後為顧及成本(包含人事稅金倉儲)、第二批確定會調漲價格~^^|
.
.
.
⭐️⭐️【開放訂購時間】⭐️⭐️
.
和以往相同,我們會在「露天拍賣」平台提供訂購,開放日期為「2/6(週一) 晚上9:00」
.
⭐️ 露天拍賣預購網址(一律7-11取貨付款):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6205280890
.
⭐️ 音速日語官網匯款訂購(限台灣地區,一律使用郵寄或宅配寄送):
http://sonic.tw/2lemrQX
❗️ 數量有限,1490元、1500套售完為止!
.
(海外部分預計於2/8下午1:00開放,別擔心,我們會先預留名額給海外朋友)
.
.
以上~我們之後會將最新情報公佈於官網和FB專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