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瑞格女爵(冰與火之歌, 007:女王密使) 因癌症過世,享壽82歲
Be a Dragon.
RI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錶哥學良Edgar J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慶祝《007:女王密使》50週年,#OMEGA 歐米茄推出 #Seamaster300 #007女王密使 限量錶,限量7,007只,建議售價:台幣212,000。...
「007女王密使」的推薦目錄: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超粒方 Facebook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錶哥學良Edgar Jiang Youtube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好雷] 007 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 的評價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007:女王密使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007女王密使 在 [賣錶] Omega 007系列限量女王密使- 看板watch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007女王密使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八卦
來嘍~
25 部龐德電影,其中有一部名叫《You Only Live Twice》(雷霆谷),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唱著,龐德有兩條命,一條命是他自己的,另一條要獻給他的夢想。
南西辛納屈 (Nancy Sinatra) 的歌聲甜美,這句歌詞卻無法讓人不感到奇怪:龐德有夢想嗎?除了為國效忠與上床打砲(是真的砲)之外,他還有什麼夢想?甚至願意為了這個夢想犧牲性命?
《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 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飾演龐德,他能告訴我們這個千古疑案的答案嗎?
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而且大家也等了好幾年了,《007:生死交戰》是丹尼爾克雷格向龐德的最終告別,是他演過的四部龐德電影的總結。這就像漫威宇宙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如果你從未看過克雷格過去這四部電影,那麼這部電影,可能是你唯一需要補習的 007 電影:
你需要看過《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 才知道薇斯朋是誰,她如何成為龐德的心魔;同時也才會知道,龐德如何結識 CIA 探員菲利斯萊特,成為莫逆之交;
你必須看過《007:空降危機》(Skyfall) 與《007:惡魔四伏》(Spectre),才會知道龐德與上司 M 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以及龐德如何收編可愛的 Q 與曼妮潘妮成為小夥伴;
同時認識龐德畢生的宿敵惡魔黨 (Spectre) ……與其領袖布洛弗如何佈下前幾部電影的陰謀,試圖謀害龐德;而龐德又如何認識仇人之女瑪德琳,最終逮捕了布洛弗,並與瑪德琳雙宿雙飛、遠走他鄉。
《007:生死交戰》以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方式,讓故事朝著結局前去。導演凱瑞福永的野心從一開始就看得出來,這不止是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龐德的結局,某種程度上也是詹姆士龐德自身的結局。
《007:生死交戰》有你熟悉的 007 「槍管」開場,卻沒有你熟悉的 007 冷開場 (cold opening)。它沒有給你一段熱血澎湃的十分鐘動作戲,然後響起慷慨激昂的主題曲;相反地,我們要等將近半個小時,才聽得到怪奇比莉 (Billie Eilish) 哀傷的歌聲,而這半小時裡,有感情戲、有動作戲、還時時聽得見路易斯阿姆斯壯演唱的《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隱隱透出不安。
《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是 007 史上最不祥的歌曲,它來自經典的 1969 年電影《007: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龐德永遠地失去了他的摯愛,而在那個不幸的結局前幾分鐘,龐德告訴他的愛妻,「我們有全世界的時間」,幾分鐘後,龐德失去了全世界。
《007:女王密使》是我認為最偉大的龐德電影,它在這個風流無敵的電影系列裡敲下了最沈痛的節奏。而如果你一樣熟悉龐德 60 年來的銀幕歷史,當你聽到丹尼爾克雷格向蕾雅瑟杜 (Léa Seydoux) 說著「我們有全世界的時間」,我包準你會立馬頭皮發麻。
【《007:生死交戰》:不只告別丹尼爾克雷格,一口氣送終上個世紀「風流倜儻」「為國效忠」的龐德們】
【全文請參見下方留言連結】
◈◈◈觀影小提醒◈◈◈
1. 這部電影有部份IMAX鏡頭,所謂的部份是文中寫的 30 分鐘義大利開場戲,有你在預告裡看到的「越野機車猛虎硬爬山」。看IMAX會不會很爽呢?會;義大利美景看IMAX爽不爽呢?爽。所以你需要看IMAX。
但是!這部電影畢竟不比《沙丘》,它是部份片段IMAX,跟《沙丘》(或是湯姆電影)那種不看IMAX就少了一分感受劇情力道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假設沒看到 007 的 IMAX,我覺得還好——更何況這一集的奇觀畫面沒那麼多,這一集是賣情感的。
2. 一定要看完前四集(《量子危機》是黑歷史,可以徹底放棄)。最好看這一集之前一口氣重看一次,才能在你心裡建造一個情感高度,支撐這部電影的感傷。
3. 還是最好要看過《女王密使》。《第七號情報員》可以看,劇情架構上這部電影比較接近《第七號情報員》,但情感面上比較接近《女王密使》。
4. 其實有空的話,最好先看過影集《邋遢女郎/倫敦生活》(Fleabag),這劇的主創、編劇兼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是這次劇本的共同編劇,她很擅長寫自剖橋段,就是她把 007 拉下神壇,從男神變成大叔的。
007女王密使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八卦
夜漸漸深了,你的理性控制力也在下降,我懂的,你先拿出魔法小卡放在旁邊,然後再看這篇文章。
大家都清楚大王是忠誠的龐德粉(有嗎),作為現存影壇續集最多的系列電影,要收集全套 007 電影,有實質上的困難。原因是:「全套」是三小?007 電影此後不再拍了嗎?我收完這24部電影就不用收了嗎?但《生死交戰》今天才上映。
大王從小時候被父親帶進戲院看 007 開始;到後來父親露出嫌惡的表情表示,「007太幼稚了」;到我第一次有能力買DVD;到龐德慶祝誕生50週年……我的人生中有太多時刻,都在面對「要不要收全套」的這個終極問題,而我也確實買了不少龐德DVD,然後它們漸漸在搬家時、朋友來拜訪時、推坑時、與女友分手時,一片一片消失——然後那些拿走龐德的人們,沒有一個成為龐德粉,沒有人某天拿著我的《黃金眼》回來,哭著跪下來感謝這部電影開了他們的眼界。
所以終究我還是要買一個大全套,可以想到就拿一片起來號溝。當我要寫女權時,龐德是最棒的反例,可以拿出康納萊的6片007,數數康納萊如何「見面五秒即脫罩」;而布洛斯南是最好笑的反例,可以數數《黃金眼》裡他如何被每一個女性角色黜臭(真的,每一個)。
基本上寫任何題目都可以用 007 做參考。比如寫好萊塢特技與實物特效,龐德電影一直是業界高標準;比如寫美女,龐德女郎絕對是當代影壇美女一時之選;寫好萊塢的「男子氣概」印象;寫好萊塢對科技、經濟、網路與軍事的奇思幻想;寫世界對冷戰的恐懼、對強權衝突一觸即發的焦慮,通通可以參考 007。當然,更多的是幹話、黃色笑話、雙關笑話、冷笑話,龐德根本是撂話大師(Master of one-liner),你若能學得一招半式,包準讓你能瞬間冷凍派對。
我原本以為 50 週年龐德套裝應該是下手最好選擇,那時這一套有 22 部電影,最後一部是《量子危機》。沒想到這套製作水準極差,許多網評抱怨碟片印刷品質低落,還有讀不到片的狀況。就算我有滿腔熱血,也不願去踩這個地雷——難道我買了還要從頭到尾驗過這 22 部電影嗎?後來,BD越來越流行,仍然沒有BD機的我,買片的念頭就漸漸淡了。
廢話太多了,我看到你要把魔法小卡收起來了,那我要來談正事了——請打開你的 iTunes,搜尋:「詹姆士龐德系列」。
$2,990,這是你能在今晚擁有 24 部龐德電影所需付出的代價。 不管你今天看過《生死交戰》了沒,你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總結了過去龐德電影的歷史。所以觀賞這部最新的 007 電影,等同於參加一場 007 測驗:你看完前面 4 部克雷格龐德電影了嗎?你看過《女王密使》了嗎?你看過《第七號情報員》了嗎?你知道《金鎗人》裡的金鎗人有三個奶頭嗎?!(不,這跟《生死交戰》無關。)
現在,這套 iTunes 專賣的數位版詹姆士龐德系列,讓你能在家裡偷偷補習那些在你出生前就上映的 007 電影,然後讓你能在網路上像龐德一樣 diss 那些沒看過 007 的小屁孩。想看就看,因為是數位版,你只要點擊下載,在手機上也能看,在馬桶上也能看,在打疫苗完後的 15 分鐘等待期裡,也能一邊揉著右手一邊看——這時候最適合看《惡魔四伏》裡,布洛弗要用針頭鑽進龐德腦部那一段。
數位版的好處不只是隨時隨地觀賞,還包括這 24 部電影都是 4K 畫質。沒錯,你家可以沒有BD(跟我一樣)、你家沒有放下 24 部碟片+收藏盒的空間(跟我一樣)也不要緊、甚至你平常就是懶得打開盒子+打開BD機+放碟片也沒關係(跟我一樣),只要點開影片,馬上就是 4K 畫質撞眼。說真的,像是《生死關頭》或《女王密使》這種夜景特多的電影,看DVD真是一種折磨,全部黑媽媽,真是黑人半夜吃巧克力。4K 畫質不能把珍西摩兒的乳溝拍得更加一清二楚,但至少這些夜景不會看起來如瞎子摸象。
(感謝網友 張祐慎 補充:iTunes的4K版必須用Apple TV 4K或是Android電視上的Apple TV app才能看,手機和PC只有HD )
更重要的是,這一套現在就只要 $2,990——最後還是要用折價來說服你。這一套 24 部電影只要 $2,990,等於一部電影只要 $124。你在外面單租一片 007,例如去 Hami video 租,一次就要 $60,比起來直接買便宜太多了。而下個月會不會還是 $2,990 呢?別問我,只能希望它調回原價前你已下手。
當然你會說,「我最討厭羅傑摩爾了」、「我最討厭提摩西達頓了」(我懂),所以一次買 24 部電影好像不太划算,感覺買 iTunes 上的「史恩康納萊系列」或「皮爾斯布洛斯南系列」就好。當然,理論上是這樣沒錯——我幹嘛偏偏要濫竽充數呢?我直取精華才合理吧?但是,這樣除了你可能會遺落某些真正優秀的作品之外(例如長期被劣評的《女王密使》),事實上,你分開買這六個系列($990+$490+$990+$250+$690+$690=$4,100),跟一次買龐德全系列($2,990),之間的價差可以差到 $1,100。
簡單說,一次直取龐德全歷史,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幾個月後你要再買《生死交戰》也不要緊,也不用擔心禮盒裝不下第 25 部電影(因為根本沒有禮盒)。當然,我知道有人一定會說,「我要等到 007 宇宙終極大禮包才刷卡!」我懂,我就是等了這麼久,而我建議你繼續等,我也等了幾十年了……
所以就是現在,克雷格都不演了,已經可以說,到此為止的六位龐德,代表著將近六十年的風流時代。未來的龐德會更不一樣,也許會更加厭世、也許更加年輕、也許不再調情、也許甚至不殺人了。這 25 部電影也足夠演繹我們腦海中的「20世紀男子漢」了,所以,現在你可以輸入卡號了。
【刷卡連結請參考下方留言連結】
007女王密使 在 錶哥學良Edgar Jiang Youtube 的評價
慶祝《007:女王密使》50週年,#OMEGA 歐米茄推出 #Seamaster300 #007女王密使 限量錶,限量7,007只,建議售價:台幣212,0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pkz2WRDW4/hqdefault.jpg)
007女王密使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詹姆士龐德的系列電影,自 1962 年首部《第七號情報員》上映至今,也已經邁入 50 周年,而為了紀念這位出身入死的英國情報員,Activision 公司發表了遊戲作品《詹姆士龐德 007:傳奇》,預定於2012年10月16日發售。本作將挑選六部 007 電影的故事來作為主線劇情,包含了《金手指》、《誰與爭鋒》、《太空城》、《女王密使》、《殺人執照》、以及即將上映的《空降危機》,遊戲支援畫面分割四人對戰,以及在《黃金眼007 重載版》中廣受好評的「MI6 Ops Missions」模式,讓玩家們可以連線同樂。
(C)Eurocom Entertainment Software (C)Activision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mtoxipZGyU/hqdefault.jpg)
007女王密使 在 007:女王密使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007 :女王密使 ... 《女王密使》是1969年拍的第6部詹姆士·龐德系列影片。 ... 這是米高梅首次以史恩·康納萊以外的演員飾演詹姆士·龐德的電影,也是喬治·拉贊貝首次──也是唯一 ... ... <看更多>
007女王密使 在 [賣錶] Omega 007系列限量女王密使- 看板watch - Mo PTT 鄉公所 的八卦
品牌名稱:omega 手錶型號:海馬系列210.22.42.20.01.004( 007女王密使 ) 年份:2020 欲售金額:22.8萬物品所在地:桃園隨附物件:盒、保卡、原廠配件 ... ... <看更多>
007女王密使 在 [好雷] 007 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 的八卦
複習 007到了六零年代,複習到今年《生死交戰》高規格致敬的《女王密使》:前一部是天馬行空的《雷霆谷》(1967)、後一部是玩世不恭的《金剛鑽》(1971)、中間竟夾著這麼一部寫實深情的《女王密使》(1969)真是歷史的異數!這異數有好多點:其一,是二代龐德喬治拉贊貝唯一一部,拍完這部史恩康納萊又被找回來一次;其二,是導演 Peter R. Hunt唯一一部,他本來還是前五集 007電影的元祖剪輯師,結果第六集升級導演後就揮別了 007系列;其三,自 007票房開始破億以來,這部是最淒慘的只有 6400 萬美元…
其四,以我小時候跟媽媽看錄影帶的經驗來說,根本不記得在老史這代中間還夾了個喬治拉贊貝 XD 沒辦法,這看起來真不是小孩看了會歡欣雀躍的「主題樂園」片,比起《雷霆谷》以宛如噩夢般的卡通化火箭開場、比起《金剛鑽》天上的衛星武器燒飛彈、更別說比起兩片的異國風情與卡通化殺手反派、還有 Blofeld老爺可愛的貓咪... 《女王密使》真的沒辦法在小小心靈留下什麼童趣看點呀。我兀自疑惑到底小時是否真看過《女王密使》?看到中段雪地馬上記憶湧現:007 電影歷年六場經典滑雪戰、就以《女王密使》為濫觴,而且雪日雪夜雪車雪堡雪橇共五場戰好戰滿!
瑞士雪山,經典優雅
原來,雖然我完全不記得此片的主角與劇情,但它已在我小小心靈留下「007 就是要滑雪」的經典印象,也讓我對日後歷代 007電影只要有滑雪就莫名地情有獨鍾!譬如羅傑摩爾的《海底城》與《最高機密》、提摩西達頓的《黎明生機》、老皮的《縱橫天下》、阿丹的《惡魔四伏》,這些電影評價好壞且不管,共通點就是龐德與女郎的關係在那集深情而雋永,絕不會是插科打諢獵奇異國風情的一集、而一定是溫雅紳士珍視異國文化的一集。結果看到滑雪元祖《女王密使》,真正是其中最經典深情,尤其我看 007最重視的「龐德與女郎關係」在此更是對等 rival第一名!
伯爵女郎,分庭抗禮
這集龐德女郎的演員,是今日觀眾都仍然熟悉的《權力的遊戲》老玫瑰 Diana Rigg ,當年就是一朵帶刺小玫瑰處處給龐德釘子碰!她飾演的龐德女郎是少數出身成長教養氣度都堪與龐德匹敵的 Tracy,往往還要念很長 "Contessa Teresa di Vicenzo" 是個女伯爵,不但桀驁不馴我行我素徹底掌握自己人生,而且學養談吐與冒險運動包括滑雪賽車都可與龐德匹敵;她可以在前半片被龐德搭救但一定自己掌握自我救贖的開關,等後半片龐德身陷重圍緊張絕望時也可以輪到她搭救龐德;儘管最後還是要來場英雄騎士拯救美人老段子、但這美人可是默契一笑裡應外合大破壞蛋的!
行動反派,捲起袖管
這壞蛋,其實還是他們 MI6老相好 Blofeld,只是在此好像他與龐德並不相識?至少看到那張化名而來的龐德臉並沒一眼認出揭穿、龐德也是大方以自己面容混入他古堡、彷彿他倆以前沒見過面似地(007 電影前五集真是如此嗎?)。不過比起其他電影中 Blofeld穿中山裝抱貓咪的天馬行空狂人老闆樣,這集接地氣多了:他雖仍有個滅世武器、但這武器並沒有卡通化視覺印象,他也沒癡心妄想靠這武器稱霸或統治世界、只是想當生化恐怖份子逼國際政府給他特赦和名位... 最令我敬佩的,是滑雪追殺逃亡等動作戲,Blofeld 都勁裝結束親自上陣還跟龐德扭打成一團!
龐德動作,驚險剪輯
這些動作戲包括逃殺與扭打,本片處理遠勝接下來 Guy Hamilton 導演的《金剛鑽》《生死關頭》和《金槍人》三集逗趣化動作、也與此前拍《雷霆谷》此後又拍《海底城》與《太空城》的 Lewis Gilbert那上天下海玩大模型的科幻味動作截然不同。若要說有種當代阿丹「拳拳到肉」硬派動作的古早味版,也許在六零年代就是喬治拉贊貝這部?當然這年頭不會真做到拳拳到肉,但在動作音效剪接節奏上都有做到武打的痛感與追殺的驚險,雖然看許多追車滑雪我們都知是六零影視「在螢幕前轉方向盤」般做做樣子,但剪輯師出身的 Peter R. Hunt就硬是以假亂真做出驚險感。
學者紳士,紋章學院
這集龐德前半片都在葡萄牙演個漫長的序曲,並非對付真壞蛋但打了好多架,看手長腳長的喬治拉贊貝雖非武打明星,也是使出渾身解術搭配音效與剪輯修飾。武打之外,英國紳士的文藝氣質,這集也是歷來無出其右的:此片室內戲很多,去的都是英國政府葡萄牙酒店與瑞士商辦,室內裝修不走科幻玄奇或流行酷炫,而走一般觀眾較難接近的高端政商名流風;尤其這集龐德要假扮的是「紋章學」heraldry學者,受 Blofeld化身的 Bleuchamp伯爵之邀去考證他祖宗傳統!紋章學在這集真給了風流野性的龐德一股書卷味,讓他穿戴談吐與面對女人的交際手腕都儒雅了起來。
國際女郎,六零嬉皮
對比前集《雷霆谷》與後集《金剛鑽》一堆比基尼女郎,《女王密使》這集別說龐德女郎 Tracy自有女伯爵品味的上流穿搭,在雪山上聽龐德開講紋章學的國際女郎也以六零年代女性解放的異國嬉皮風百花齊放呢,其中跟龐德搞上床的是外型最中性的Ruby、還很挑逗地伸進龐德的蘇格蘭裙下調情約砲 XD 查查本片開拍是在 1968 年十月、是否也正趕搭當年「六八學運」的解放風潮翻轉一次性別老梗?當然這一上床也探到 Blofeld「死亡天使」的滅世計畫... 話說 007上床有時純風流,但本片喬治拉贊貝詮釋更著重「任務」不牽涉私情,但私情突如其來的那天又該怎麼辦?
女王密使,終敞心扉
本片標題也許就體現在片中關鍵句:美人當前聲聲誘惑,龐德的心又何在呢?顯然還是在「女王的秘密探員」這情報局任務,"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is still my job",這應是這集龐德遇到一切風流情緣時始終心懷的不變準則。只是這一回,這個 Tracy和所有遇過到女郎完全不同,不再只是玩玩就好甚至為了任務的上床,而是牽腸掛肚動了真情甚至一度為卿守貞的(還好只守了一下下,不然當個好紳士卻成了壞情人)。話說龐德遇上 Tracy的浪漫戲處理,應該是數十年來 007電影中最認真的了:
龐德一開始只是邂逅個自虐暴走的女子,還帶著英雄騎士心態來拯救美人;輾轉知道美人 Tracy是歐洲首席黑道老大的千金,又「為了任務」扮演男友陪伴千金以換取 Blofeld情報;只是 Tracy聰明硬氣絕不受教直接逼老爸無條件給情報,初次打動龐德擱下任務假戲真做成戀人;儘管龐德仍照傳統身段丟下女友自己去出救世任務,但男性英雄孤身一人困在龍潭虎穴時,抬頭一看女性伴侶早已萬全準備拯救男性!然後這 Tracy雪地賽車越開越有勁、翌晨滑雪飛躍令龐德大讚 "Good Girl",昔日的待救女郎只要你真心相許打開了心扉、就是上天下海容光煥發天造地設的夥伴!
甚至到最後決戰,儘管 Tracy代龐德身陷惡人城堡,但情義的默契無須言語:這邊廂,息事寧人的英國 MI6「這個部門不保護探員私人風流的女郎」、換得龐德義正辭嚴「這個部門欠救你們探員的女郎一條命!」一定另外動員大軍;那邊廂,Tracy 當個待救女郎也高貴有格調,從蛛絲馬跡就知情郎來襲已暢快一笑裡應外合,代替龐德上演 007經典的正反派言語交鋒tête-à-tête,古雅英文出口成章哄得壞蛋暈陶陶... 這上流學養底蘊深厚的豪氣演說來自何方?竟不是英語文學的引經據典、而是 Tracy的七步成詩!由本片特聘來寫台詞的英國文學貴公子 Simon Raven操刀。
此時此地,已是永恆
也許片名「女王密使」這神聖重擔,龐德雖外貌風流但長存在心,令他閱女無數都信手拈來雲淡風輕,而今遇到 Tracy終於初次動搖?如果情報員不能有家累,那在女王與 Tracy之間當然選 Tracy!在此勾勒「龐德先生與太太」的一席對位台詞更引人遙想:要住英國新貴溫泉鎮「唐橋井」Tunbridge Wells、倫敦老貴族中心「貝爾戈維亞」Belgravia、還是跟我回羅馬黃金地段「維內托大道」Via Veneto?要住巴黎接近你夏日風流的海濱度假鎮Le Touquet、還是要住摩納哥接近我的 Rainier王室社交圈?神遊了諸般風景,最後「這小木屋一晚多少」於願足矣。
的確也許戀人雙宿雙飛不用多、雪夜木屋一晚足矣,神雕俠侶攜手冒險不用多、大破一次雪山古堡足矣,而死氣沈沈終於找回人生活力的 Tracy、與報國一生終於找回心之歸宿的龐德,也是美好人生但把握當下足矣?這就默默迎來本片主題曲 "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了... 這句台詞在本片由龐德說了兩次,卻有一次被 Tracy默默摀住了嘴巴,也許此話太過夢幻她也不奢求?但換個角度,兩人本來孤寂一生敞開了心扉嚮往了未來,那也人生足矣就是「永恆與世界」?看此片龐德仍不免落寞收場,回視今年《生死交戰》的致敬突然清楚了起來。
《女王密使》流傳至今歷久不衰的,正是今年《生死交戰》引的 "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我在此片也很愛另一首沒有歌詞純粹器樂的片名主題曲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那有一種前途茫茫鬼影幢幢的人生與諜報風景、往往配上龐德與 Tracy的滑雪鏡頭驚險閃過一個個山頭,而當你滑雪追車衝到極致進入配樂三連音時、本來渺小人類的奮鬥彷彿與天地合一昇華了起來!目前看這麼多 007電影總是玩世不恭笑看風情居多,倒只有《女王密使》給我一種「苦短人生把握當下就是永恆」的昇華感!推薦今年看過《生死交戰》的觀眾都來回顧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Lq5Rg9N-c
--
只是我也不禁好奇,當年的製片公司是不是很想把這片當黑歷史?這一集 Blofeld才殺死 Tracy令龐德傷心,下一集老史演的龐德追殺 Blofeld卻充滿玩性,彷彿並沒這喪妻陰影似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62.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5765518.A.6B6.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62.115 臺灣), 11/01/2021 19:20: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