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芋頭,做很有意義的古早味芋仔冰。
前天無意間發現兒子家的冰箱中,有兩包去年阿芳農業行腳到苗栗做產地直播時,在直播中幫農友銷售出去的冷凍芋頭,放在阿芳家的冰箱中,看到它漂亮的樣子,讓阿芳回憶起去年的這個農業行腳,原本在四月份就已經排定9月在芋頭收成時,阿芳和劉爸要到台灣芋頭產量最高的產地,苗栗公館及銅鑼,下田看芋頭收成。
到了九月大遍的芋頭田,在農友的辛苦耕作下,雖然都長好了芋頭,挖開來後卻因為天氣炎熱加上下雨發生了白絹病害,好多的芋頭幾乎都產生了部分的潰爛,成了很大的災損,直播那一天,農糧署北區王分署長同時到了產地巡視災損,憨直的農友第一次接受這樣子的直播採訪,在我們看完了災損的狀況後,想帶我們到另外一塊比較漂亮的芋頭田,再來開直播,這樣可以讓看直播的好朋友們看到漂亮一點的芋頭田,但是這個提議被阿芳婉拒了,阿芳說受傷的芋頭同樣也是用心栽種出來的,只不過遇到了大自然環境條件產生了災損,災損本來就是農業存在的一個狀況,農業行腳本來就是要看到農業的真實面,我們自然真實的呈現就好,所以那一集的農業行腳直播,我們把受傷的芋頭田很真實的讓大家看到了農業辛苦的地方。
雖然芋頭遇到了損傷,如果因為賣相不好賣不出去,這樣農友的心血就完全泡湯,但是只要把芋頭經過削皮精修整理後,剩下來漂亮的部分,一樣有好品質,不隱瞞的把所有的狀況跟大家分享,也邀請大家跟我們一起來惜福受傷的芋頭,這樣既順應者老天爺的安排,也能夠把珍貴的農產品好好的惜福不浪費,當然最要謝謝的就是在粉絲頁上看直播的好朋友們能夠理解阿芳的想法,集合了大家的力量,就在那個上午,我們透過農業推廣的補助,銷售出去4000多斤的芋頭,讓買的人買的開心,種植的農友也不用為了這一些受傷的芋頭而煩惱,最重要的是讓所有的好朋友感受到農業的風險及辛苦,而阿芳也在農業行腳中增長了自己的許多農業常識。
當確定有兩包冷凍芋頭在兒子家的冰箱,阿芳心理就想把這一篇阿芳農業行腳的小故事寫下來,請兒子幫我帶一包過來拍完照片,阿芳就想要好好的把這一包芋頭發揮到最高的價值,所以決定把它拿來做古早味的芋仔冰,利用防疫在家的這一段時間,把這一個需要時間耐性才能將完整分解圖好好拍下來,跟大家來分享,用這個食譜來謝謝當初支持過這一批受傷芋頭的好朋友們。
其實,現在想要做一個手作一點都不難,也不一定要買食譜,只要到網路上用搜尋的方式,按一下菜名,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分享,至於是對是錯,做出來好不好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表示食譜分享已經成為無償的時代,這也就是阿芳從來不在意大家把我的食譜分享出去,因為做菜本來就是一種沒有對錯每個人可以自由發想,至於是不是創作,也不會有人給你肯定的答案,你要如何去說這個食譜是自創的呢?很難吧!但是如果不同的食譜,都有一種很明確的很明確的風格,那是這個食譜就能夠成為品牌,也會隨著個人很明確的特質而被認定,就像大家會認得哪個歌星習慣唱歌的曲風一樣,舉個例子周杰倫跟翁立友都是很棒的男歌手,兩個人自己唱的歌曲風格本來就不一樣,沒有什麼高下,就算換成兩個人唱同一首歌,應該也能夠唱出不一樣的風格,這樣的概念也就是同一道菜誰都能做,但要如何做得好有特色,能夠吸引人就要各憑本事,這也阿芳平常用來要求自己創作食譜時,一定要很有自己的風格的標準。
還記得十幾年前阿芳曾經在電視節目中做過這個古早味的芋仔冰,為了堅持做到芋仔冰好吃綿細爽滑沒有冰晶的效果,在家又沒有冰膽攪拌棒的冰淇淋機時,阿芳在節目中準備了一條大浴巾,用了大小罐子,小罐子裝芋頭漿,大罐子裝鹽跟冰,密封包好,把罐子放在浴巾上,和焦哥一人拉一頭,一個人站高另一個人蹲低,如此一直交換,讓罐子不停的在浴巾上頭滾來滾去,結合了物理課鹽冰冷凝效應,產生冰凍的效果,用上體育課的精神,交互蹲跳一般的辛苦,光在錄影的時候,整個攝影棚的工作同仁全部笑到無力,就可以想像節目的播出收視率,就是這樣子努力做出來的。
在網路能夠留下軌跡的今天,阿芳想上網找看看有沒有留下當年這一個好笑的畫面,可以跟大家分享,可惜沒能找到,跟當初節目的製作人芋頭妹詢問看看是否還能夠找得到,在時隔這麼久之後,芋頭妹都還能夠記得這個節目內容,大家就會知道阿芳上面所說的個人風格,是能夠讓很多的創作歷久而彌新。
沒能夠找到當年的影片,但是阿芳看到了網路上許多做芋頭冰的分享,基本上大家都是把芋頭蒸熟加糖有的加奶,有的不加奶,再加一點澱粉煮開,倒在盤子當中放涼拿去冷凍,等到結成冰塊狀,拿出來切一切就是芋頭冰了。基本上這樣真的算是芋頭冰,只不過以家裡面冰箱的條件,如果用的是這樣的做法,未來在吃的時候,可能吃到冰硬時帶有冰晶的口感,稍微放軟一點點又變成了芋頭蒼蒼粉粉散散的質感,而不是帶著黏質軟Q綿密沒有冰晶的芋仔冰,在每個人不同的配方倒不是最大的問題,主要在家裡我們沒有攪打式的凝冰器,如果就這樣煮好一次冷凍到底,出來的口感當然不會跟專業的製冰淇淋機有一樣的效果,更何況真正的芋仔冰和冰淇淋,最大不一樣就是沒有乳脂和乳化劑的成份,視覺的樣子看起來像,但是並不代表一定好吃,等到做好了,遇到這樣的狀況,總會說在家裡面做,本來就很難跟商業手法一樣,所以不用要求太多。
阿芳的芋頭冰除了芋頭,糖,水之外就是芋仔冰裡最重要的靈魂--樹薯澱粉,其他什麼添加物都沒有,用樹薯粉勾濃芡的意義是因為,溫度讓樹薯粉的分子變大,大分子澱粉的作用阻擋了水份在冷凍的過程產生冰晶,如果效果要好,把砂糖換成麥芽水飴,同樣也是大分子,這樣效果會更好,當年阿芳玩遊戲似的滾來滾去製冰法,阿芳今天利用家裡面現在容易擁有的調理機,把已經一次冰成冰塊狀的芋頭丁,加一次澱粉芡,用調理機攪打一次,這樣子重新回到冰箱,很快就能夠凍出像專業打冰機做出來的芋仔冰,這樣的冰,不像有乳脂肪的冰淇淋需要那麽低的冰點,冰點越低,等出了脫離冷凍的環境回到室溫,就越容易吸收熱能特別容易融化的溫度,古早味的芋仔冰因為少了乳脂肪的成份,所以不會像,高油脂的冰淇淋沒兩三下就融化了,當然也沒有人工的乳化劑所以也不會是那種放在冷藏條件完全不見融化的化學冰淇淋,那種特別鄉土味的口感,也就是芋仔冰最迷人的地方,在我們小時候,在夜市在專門賣芋頭冰的店或者是流動性的賣冰阿伯,都能吃到這種很台灣味的芋仔冰,這種不容易退溫融化的特質,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賣冰阿伯就把它放在鹽冰桶中,可以維持大半天的冷凍狀態,也就是我們孩提時代看到的賣芋仔冰方式。
還原了孩提時候阿伯鹽冰桶的保冰方式,其實也是維持芋仔冰好吃口感的一個關鍵,專業賣冰冰凍保存的方法是以水冷的概念,也就是把做好的冰淇淋桶泡在維持在冰點的水冰中,這樣芋仔冰維持在冰溫不容易化掉,但也不會像我們家裡的冷凍庫是以氣冷的概念,在過了冰點之後還一直降低溫度,隨著時間越長,終究會產生冰晶,所以在家做好的芋仔冰,可以的話就盡快吃掉,沒有吃完的芋仔冰,要把它放在冷凍庫出風口最冷的地方,保持急凍直冷的狀態,才不容易產生冰晶,或是在芋頭冰製作回冰凝固後,包上一層厚厚的紙,才放在冷凍庫保存,維持不要過度冰硬的狀態,盡快吃掉才是王道。
當年做節目為了求精彩有效果,阿芳買了一支成品照片中後方的的吧噗喇叭,在我們家不找它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它,按起來還覺得吵,但這幾年家裡裝修後就不曾看見,今天為了拍這一張成品圖,一早不死心,全家一起找喇叭,但是沒能找到,我的寶貝們幫我出了一個好點子,請豬妹上網在圖片庫幫阿芳找了一張圖片,阿芳用回收的腳本紙印出來,用作紙箱恐龍的概念,讓它站了起來,跟阿芳這一個充滿回憶及意義的手作一起拍下照片,剛剛讓大家看看照片中什麼是假的,就是這一支喇叭是假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在看照片的同時,都仔細地看到了芋仔冰的質感,就可以理解阿芳上面所說的許多小細節,相信在這中間大家也就看到了阿芳的食譜風格,也同時很認真的看了這一包很有意義,受傷的芋頭。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白龍 Bail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買了一些純素者可以在便利商店裡吃的東西 來看看今天試吃哪些食物! 推動便利超商蔬/素食比例:https://goo.gl/uihIBU Ps.感謝小樹提醒,涼麵的麵有含蛋殼成份.. 各式各樣的生活影片,留言告訴我你想看什麼 按下訂閱吧,成為白粉的一份子!\(●口●)/ 夠維根粉絲團:https...
「龍口粉絲成份」的推薦目錄: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Facebook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李小燕正面思考團 Facebook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口罩男 Facebook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白龍 Bailong Youtube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白龍 Bailong Youtube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食材] 粉絲與冬粉淺談-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龍口粉絲是冬粉嗎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龍口粉絲成份 在 龍口粉絲是冬粉嗎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龍口粉絲成份 在 李小燕正面思考團 Facebook 八卦
大家有喝咖啡嗎❓原來簡單的生活小習慣就能養成好體態
燕燕今天要分享女孩們一定要嘗試的小習慣😏😏
一天一杯從此體態不一樣 快來看看
文末還有好禮可以拿唷
http://propage.linyn.mobi/coffeeyo
女明星真的很辛苦 總是不能滿足口腹之慾😢😢
看到精緻甜點或超香鹽酥雞 真的好想吃 但為了拍戲要維持體態只能忍
其實不能碰自己喜歡的食物 內心好痛苦T0T😢😢
所以為了保持體態 偶爾還能放縱口慾 我找到解決之道了 ㄧ定要告訴分享給大家
"咖立窈-牛蒡咖啡" ~就是我的生活小習慣 😎😎
黑咖啡消腫大家一定不陌生 💓很多明星也喜歡 超有用💓!!!
但"咖立窈"更厲害呦 因為它還添加天然牛蒡 雙管齊下效果更明顯^^
這麼厲害的原因在於它有兩大成份
1.✨咖啡-綠原酸✨:減少糖分吸收 減少油膩堆積 還能幫助排水腫
2.✨牛蒡-皂素✨:像肥皂專門崩解油汙一樣 在體內做崩解排油大掃除
另外-牛蒡-還可以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喔...
所以雙重效果 幫助🔥🔥身體循環 代謝毒素🔥🔥 維持體態
現在我每天都會早上一杯提振精神😍😍 中午用餐後一杯輕鬆享受😍😍
現在偶爾放縱也不擔心 爾且是低咖啡因 一點都不用擔心心悸
推薦大家一起試試 詳細資訊都在這邊
💓💓 http://propage.linyn.mobi/coffeeyo 💓💓
好禮抽抽抽
這樣的好東西燕燕自己用覺得太...過意不去了 哈哈哈
所以想要送粉絲超棒好禮呦
只要完成以下步驟 燕燕就送喔
超多名額快點來參加唷
活動
1.💗幫"此篇PO文"與"元龍健康資訊館"按讚💗
2.💗公開分享此篇PO文💗
3.💗標記兩位朋友 留言"我也要咖立窈" 💗
就抽 👍👍👍👍
輕暢組兩盒 共2名
體驗組一盒 共6名
龍口粉絲成份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益暢敏開團啦】
#留言有彩蛋 #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胃腸功能改善
這裡買➡ https://dradvice.cc/口罩男粉絲益生菌優惠
讓大家久等了,距離上一次那團將近有八個多月的時間了,老顧客老早就沒貨要補的,請直接進入囤貨模式按上面連結。至於新朋友還在好奇〝這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先來評估一下,究竟看這篇文會不會浪費我們的寶貴時間。 (是不是很貼心阿)
一、家中是否有過敏兒?(是,請繼續看下去)
二、試過很多方法都沒什麼感覺?(是,請繼續看下去)
三、這邊不舒服、那邊抓抓、敏感體質影響睡眠已是常態?(是,請繼續看下去)
我兩個小朋友阿,很久很久以前,ㄟ…不是在說故事啦,是因為真的很久沒有發生了。早期他們一個常常大便不順,另一個身上老是因為季節交替而到處亂抓,每次洗完澡要穿衣服的時候,看著明明原本很白晢光滑,卻因過敏導致不舒服,當時除了讓我很心疼之外也很頭疼。
做父母的也知道,可以多吃益生菌來改善,但益生菌實在太多牌子了,光挑選就讓人眼花撩亂,而且也不是一吃隔天就會有效果,往往父母都要發揮〝實驗性的精神〞讓小朋友試吃一陣子,但這一來一往實驗跟找尋的時間,對小孩來說,都是一種〝折磨跟煎熬〞。
我不能說〝益暢敏家的益生菌〞,就是能百分之百適合你們家小朋友的益生菌,但我建議各位朋友要購買益生菌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你的〝目的跟需求〞,跟知道一些〝益生菌的小知識〞,或許能幫助你們〝省下許多實驗的時間〞。
第一、【搞清楚你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消化道機能〞還是想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如果是後者的話,趕快拿起你買的益生菌外盒(不管哪一牌都一樣),看看裡頭成分,有沒有能夠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菌種,像是〝龍根菌、LGG菌、LP菌〞,如果沒有的話,那吃再多也是無感阿。
(益暢敏,擁有健康食品雙效認證〝兩個小綠人〞,雙認證為:「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胃腸功能改善」,還有〝2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專利菌株。)
第二、【菌數越高就越好?菌種越多就越棒】:其實一般腸道的定殖空間是有限的,建議20億~100億就夠了,至於菌種太多或太少都不好,3-4種為宜,另外也要看菌種彼此之間:是否有相輔加乘效果還是互相拮抗,如果單純追求菌種,而忽略掉彼此之間是否排斥,反而適得其反。
(益暢敏,有兩支專利菌株,龍根菌BR022、BRAP01菌、四菌合一、有胃腸功能改善跟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認證。以台灣人檢體篩選出最適合台灣人菌種,適合90%以上台灣人體質。)
第三、【價錢問題??死菌還是活菌好?到底要不要冷藏?】這也是大家很容易陷入的迷思,認為都是益生菌為什麼價錢差這麼多?
「雖然不是便宜就不好,或是貴的就一定有效」,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你選購的益生菌,菌種是否有〝專利菌株〞?還是只是一般〝廉價的腸球菌〞?是有通過認證還是地下黑心商品?環境衛生是否有通過檢驗?是過期品回收重制還是專利合格配方製造?這都會影響到價錢的高低,要吃到小朋友肚子裡面的東西,還是謹慎一點好。
是活菌還是死菌?活菌能駐紮繁殖,就算你停止使用了,它還是能在腸胃裡面有一~兩週的腸道保健。真想要〝調整體質建議還是選擇活菌的益生菌〞。
接上題,〝益生菌很怕熱〞你們知道嗎?全球暖化現象,現在的夏天跟我們小時候相比,差了快十度以上,所以不管活菌或死菌,或是標榜常溫可保存,要保持益生菌活性,〝建議都還是放冷藏〞。
(益暢敏,百位醫生推薦、活菌全程冷藏配送,確保菌株收到的活性和存活率、孕婦可吃之外,連〝六個月以上的寶寶〞,也可以放心食用。)
現在網路很發達,很多博士、醫生、藥師都會分享一些看法,我覺得聽朋友或一些名人代言的產品,是給自己一個方向,可以減少挑選上的障礙,但實際上在購買任何產品的時候,我建議還是別偷懶,要多做功課、多比較、多查詢
益暢敏,我們家已經吃兩年多了,除了它實際上帶給我們家小朋友的感受,其次就是它的成份跟作用,〝都符合我查詢的各項條件〞。
我不會說它們家是最棒的益生菌
但卻是對我們家最有感的益生菌
這裡逛逛: https://dradvice.cc/口罩男粉絲益生菌優惠
溫馨小提醒:此團超優惠組只有13天,時間到立即關團,老話一句,能買優惠當然要把握
龍口粉絲成份 在 白龍 Bail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買了一些純素者可以在便利商店裡吃的東西
來看看今天試吃哪些食物!
推動便利超商蔬/素食比例:https://goo.gl/uihIBU
Ps.感謝小樹提醒,涼麵的麵有含蛋殼成份..
各式各樣的生活影片,留言告訴我你想看什麼
按下訂閱吧,成為白粉的一份子!\(●口●)/
夠維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oVeganTW/
►白龍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bailongstudio
龍口粉絲成份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06:48 誠心建議玩家們不要吃第三隻龜! 有毒! 打鳥會大量降攻!
大家好,歡迎收看《電玩宅速配》,我是最近沉迷於《寶可夢大集結》,瘋到連玩一個月爬了快兩支大師號,平均勝率65%的耿鬼打野愛好者漢克。
《寶可夢大集結》自去年首度釋出相關情報後,相信各位應該也看過了不少在在嘲諷這款遊戲的言論,但在我實際下去體驗了一番之後,不知不覺也過一段時間;這段日子我幾乎就是天天玩,也不知道哪種魔性一直在吸引著我,讓我一場接著一場一直打。自己身邊一些本來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玩家,竟然也都破例跑來嘗試這款遊戲。
講這些可能有不少觀眾會疑問,說我今天是不是要業配這款遊戲,我先講!我們沒有收遊戲半毛錢!我甚至還課了一點錢到遊戲內買寶可夢。而未來9月這款作品將會登上手機平台,到時肯定會有更多玩家加入這款遊戲,今天主要就是想就我一個多月玩Switch版本,從新手爬到大師的經驗,希望可以帶各位深度解析認識一下這款作品,看完之後決定這次要不要加入這款遊戲。光說不練,現在就馬上帶大家進到這個《寶可夢大集結》的遊戲世界中吧。
-基礎玩法介紹-
為了迎合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款作品怎麼玩的玩家,我這邊先快速帶大家了解一下遊戲的基本玩法,遊戲地圖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上路、中央區域、下路,基本上路會放兩隻寶可夢、下路兩隻,中央區域可視為「打野」,則需要一隻寶可夢。在《寶可夢大集結》的對戰過程中,你是不需要購買裝備的,
你的等級直接決定了你的機體、你的傷害。
與大部分以透過推掉敵人主堡,進而取勝為目標的MOBA遊戲不同的地方在於,
《寶可夢大集結》它是需要透過「灌籃」來取得分數,
只要成功擊殺對手或者是地圖上的中立寶可夢都可以獲得經驗與重要的「精靈球」,
而你必需在不受對方干擾的情況下,把這些蒐集到的「精靈球」灌入對手的籃框,
佔領對方據點來獲取隊伍分數。
所以就算你整場殺了30多個人,但卻沒有佔領任何一座籃框、
沒有灌入任何分數,這樣的話你還是無法贏得勝利。
玩家必須想辦法把對手殺掉再將球灌入籃框、或者是把人引開再將球偷偷灌入籃框,
「能否灌籃得分」才是這遊戲取得勝利的最終關鍵。
基本地圖的遊戲時間為固定10分鐘一場,
倒數最後兩分鐘灌籃成功的話,還會有兩倍的分數。
當時間一到就會自動結算雙方隊伍的總分,最終比較高分的隊伍獲勝。
-固定十分鐘一場-
這裡就可以先來講一個我認為的遊戲優點,就是時間管理相當容易。
沒錯!遊戲每場的時間,就是不多不少10分鐘一場!不會像各位有時候在打LOL或是其它競技遊戲一樣,打個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四十分鐘還在僵持,
不知道多久會結束,女朋友來催你要出門了都還會忘記時間。
在《寶可夢大集結》裡的遊戲時間就是這麼固定,而且在單場競技的過程中,你是看不到你跟對手中途是獲得幾分的,一定要等到10分鐘一到的結算那瞬間,
才能真正知道成敗,那一瞬間的心情衝突感與緊張感,可以說是其它遊戲都體驗不到的。
-路線配置與主流打法講解-
講完了基本玩法,接下來進入比較深入一點的路線配置問題,
這裡是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不會教的內容,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一下。
先講比較重要的中央區域「打野」的部分,這裡以現在的meta大多都會給比較需要發育的寶可夢擔當,舉個例像上個版本的耿鬼;這個版本相當流行的甲賀忍蛙,
這些都是到中後期發育起來,可以一波團直接carry全場的寶可夢。
因為中央區域「打野」可以說是經驗最肥沃、等級提升最快的一個位置,
第一次隊伍的正面交鋒,也就是遊戲時間剩8分50秒的出現在上下路線上中間的蜜蜂,「打野」位基本上都能率先吃完4攤野怪到達5級,會比上下路線上可能還在3級4級的寶可夢還佔優勢,此時就可高機率幫助隊伍進行GANK(突襲、偷襲)成功,甚至搶到蜜蜂。
而有時順利的話,遊戲時間來到剩7分鐘的第一波暴噬龜團戰,「打野」位的寶可夢更有可能達到9級,直接習得大招(集結技能),很容易幫助隊伍取得團戰上的優勢。
這裡先來解析一下遊戲第一個攻略要點,
沒錯!就是剛剛講到的暴噬龜團戰,每當遊戲時間來到僅剩7分鐘時,地圖下方就會出現一隻中立地圖物件「暴噬龜」,這裡如果有玩其它MOBA遊戲的話,可以把它理解成LOL的小龍、或者是傳說對決的魔龍,《寶可夢大集結》中只要擊殺暴噬龜之後,全隊皆可獲得一定量的經驗值與30秒的護盾。對於整隊的經濟效益來說是極高的,現在爬到高端場幾乎每一隊都會在7分鐘的時候選擇集結來搶這隻暴噬龜,因為如果隊伍有吃到,基本上很容易就能滾動整隊的雪球。
所以我們又切回了配線的問題了,除了打野外,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上路、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下路呢!? 這裡我覺得就跟這個暴噬龜團戰有關了。上路的寶可夢我非常推薦機動性高的角色去擔任,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在上路做完第一波發育之後馬上到下路支援團戰,我舉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像是「怪力」這個角色,雖然遊戲推薦牠是走下路,但我實際在遊玩時,發現牠其實走上路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機動性非常高的原因,所以「怪力」可以很快得用技能「跑」到下路進行支援,進而也能快速幫到暴噬龜團戰。
不過這裡變數非常多,現在的遊戲打法多半都還在草創的階段,所以我這邊也不要說得這麼死,除了打野位會給比較偏發育的寶可夢之外,其餘其餘基本上下線路就只要配好一輸出一輔、一輸出一坦、甚至是雙平衡型的寶可夢陣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7分鐘時真的要盡量靠下打團戰,暴噬龜真的不能隨便給對手,不然你打到後面真的會後悔。
-如何反敗為勝-
相信聽到這邊大家應該也會有個遊戲中的疑問,如果劣勢方前期一直被碾壓、被GANK,什麼中立寶可夢都被對手吃掉,龜戰也一直打輸,這樣我是不是也都拿不到球、也不能灌分,
最後只能慢慢熬過10分鐘等輸嗎!?
這裡我誠心建議各位新進玩家,不到最後一刻真的不要輕言放棄,
剛剛我有講到,遊戲時間來到僅剩兩分鐘的時候,灌籃成功的得分,將會是兩倍的,如果這時候找到空檔自己多存一點球偷灌,很有可能也會因此逆轉最終結果。
而在最後兩分鐘一到,地圖中央還會出現一隻價值連城的「閃電鳥」,吃到之後還能直接讓對手家的籃框壞掉一段時間,變成就算有人防守,依然也能 0 CD直接灌爆對面的場面,
我就有過前期超級大優勢,全隊中期吃了三隻暴噬龜,最後卻因隊友腦開閃電鳥被對手偷掉,進而被秒灌500分逆轉吞敗的慘痛經驗,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優勢守好鳥、劣勢需要鳥」;
如果各位是前期優勢方的話,最後兩分鐘就是盡量選擇守自家的框跟閃電鳥,而不要隨便選擇主動開鳥,不然如果被偷的話,真的得不償失。
而如果是前期劣勢方的部份,則就是要想辦法偷灌,或者是找機會偷偷吃下中間的閃電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一波逆轉的機會。
-寶可夢角色特色與結論-
再來講講寶可夢的部分,不得不提《寶可夢大集結》的一大優勢,在於它本身就是《寶可夢》這個家喻戶曉的IP,所使用的角色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寶可夢,
在戰鬥中,每隻寶可夢初期都會有兩個基本技能可以使用,之後兩招可以透過分支升級與進化,最終玩家們必須從四個分支技能中選擇兩個戰鬥到最後,
中期還可獲得的大絕招(集結技能),
至於這些技能要怎麼搭配,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再另外做一支影片分享給大家。
以上講了這麼多,今天影片的重點我要來講一些可能大家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沒玩過MOBA遊戲的玩家適合加入這款作品嗎!?
我告訴各位,絕對適合!自己不少身邊的朋友原本都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但卻因為寶可夢進而加入了這款作品,最後也都上癮甚至爬到精英專家排位的都有,
因為這遊戲的操作門檻並其實並不高,但其中卻也蘊含的很多心理博弈的成份,我個人認為是相當適合你推薦給身邊沒玩過MOBA遊戲的朋友。
不過題外話,記得可以先分享這支影片給他看,至少讓他大概知道遊戲怎麼玩,遊戲怎麼營運取勝,這樣你才不會跟他玩到腦中風(笑)。
以上就是今天的影片,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寶可夢大集結》更深入的攻略,或者是角色陣容、開場配戴裝備等等的細部教學的話,歡迎在影片下方幫我們點個讚,
我會根據這支影片的流量來決定要不要做下一支影片,如果很多人支持的話,我就會繼續做下去,告訴大家一些更深度的技巧,那麼今天的影片就到這邊,
我們就期待下部影片再見囉,掰掰。
©2021 Pokémon. ©1995-2021 Nintendo/Creatures Inc./GAME FREAK inc.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龍口粉絲成份 在 白龍 Bailong Youtube 的評價
請配戴耳機,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觀看影片
這是我第一部ASMR的影片,來吃一款朋友推薦的餅乾,雖然它是牛肉口味,成份竟然是素食的!!第一次聽到那麼酥脆的餅乾聲XDDDD
各式各樣的生活影片,留言告訴我你想看什麼
按下訂閱吧,成為白粉的一份子!\(●口●)/
-------------------------------------------------------------
夠維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oVeganTW/
►白龍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bailongstudio
龍口粉絲成份 在 [食材] 粉絲與冬粉淺談-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粉絲品種繁多,多以豆類以及薯類所蘊含澱粉為
主要原料所製成之條狀副食品,古稱索粉、粉條
乾粉、線粉. 中國創製粉絲已久 北魏[齊民要術]
宋[本心齋疏食譜]均有詳細記載.
粉絲分乾濕兩種,製好未經乾燥直接浸於水直接中販售,
稱濕粉,古稱索粉,四川俗稱水粉. 曬乾後稱乾粉絲
又稱粉條、粉乾、線粉、冬粉、日本稱春雨.
按照原料種類來源不同又可分為三種
1. 豆粉絲
以綠豆 蠶豆 碗豆 豇豆 紅豆等為原料 其中以純綠
豆者口感為佳. 山東黃縣、昭遠、福山、棲霞、
掖縣一帶,自古出產名聞遐邇”龍口粉絲”為上品
據《招遠縣誌》記載,早在300年前,當地人民
就開始利用綠豆為原料制做粉絲。現在,山東煙臺市
屬各縣市有 近300個村生產龍口粉絲。在國際市場上
稱之為“春雨"、"馬尾、“玻璃絲”。肇因歷史上以
“龍口”為粉絲的重要集散地,故統稱“龍口粉絲”
2. 混和粉絲
以蠶豆、番薯、馬鈴薯、玉米、高粱等混合而成
此類多產於江浙上海一帶稱八二粉絲,品質不及上面的
的豆類粉絲,口感軟糯且韌性較差.
3. 薯類粉絲(地瓜or紅苕)
以番薯或馬鈴薯為主要原料,稱為地瓜粉絲、土粉絲,有時
會混合入玉米粉或是高粱澱粉. 有製成扁條狀者成瓢粉、
寬粉條. 以黑龍江馬鈴薯粉絲及浙江純紅番薯粉絲為佳.
參照以上分類,我們回頭來檢視台灣的冬粉,首先檢視其成分
標示如下: 主要成份: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玉米粉、水
較接近第1類豆類粉絲,但又類似於第3類薯類粉絲,不過既然
該包裝標示為綠豆字樣,基於信任廠商商譽,相信主要原料仍為
綠豆澱粉前提之下,仍視其為第1類豆粉絲. 若為純綠豆加工
做的會帶有墨綠或淡綠色。
結語: 粉絲稱呼法在華人世界較為普遍被使用,而冬粉則比較
侷限在中國少數地區以及台灣,在台灣多數人甚至認為冬粉是
冬粉,粉絲是粉絲,但實際上粉絲與冬粉應該是可以通用的稱呼,
只不過在台灣綠豆粉絲佔大部分市場,所以粉絲一詞逐漸被我們
所遺忘了.
參考資料
中國百度
台灣雅虎
中國烹飪百科全書
川菜烹飪事典
--
烹飪加工,要依順與突顯食物的特點,不掩蓋。不扭曲,不殘損
,不做作,保持其特性,呈現真味。 只有真情。真味,才感人,
才悅人,才能給人美的享受。
---- 美食論
--
※ 編輯: stec 來自: 219.86.164.219 (01/22 13:11)
※ 編輯: stec 來自: 219.86.164.219 (02/01 01:52)
※ 編輯: stec 來自: 219.86.164.219 (02/27 17: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