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發現金 #全民都安心
#預算撥地方 #齊心度難關
中華民國是一個強烈依賴國際市場、外貿導向的國家,當未來國際經濟受到嚴重衝擊時,台灣很難倖免!這段期間藉由到各縣市的拜會,實際去了解基層民意及地方政府對於中央紓困方案的聲音。蘇貞昌院長雖然強調紓困要「雨露均霑」,但經濟部推出酷碰券政策,卻因行動支付等門檻,難以普及全民,預期效果極為有限。所以國民黨具體建議,紓困要發現金,才能讓全民都安心。
國民黨所提出的「現金紓困」在全球各地包含美國、新加坡、香港及日本也都在規劃啟動!美國初步規劃一個人發放1200美金(3萬7000多台幣)、新加坡600新幣(1萬2000多台幣)、香港1萬港幣(3萬8000多台幣),日本也正在研議現金發放額度。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蔡英文總統在擔任黨主席時也主張要直接給予民眾現金,為什麼現在蘇貞昌院長卻擔心民眾會把錢存起來不消費呢?
從目前疫情看來,我們不能排除未來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經濟衝擊,包含無薪假或是失業潮,別說弱勢的民眾可能沒錢可以存,更要擔心沒錢可花!日前的民調也顯示,有高達8成2的民眾支持直接發放現金,對刺激經濟的復甦也最有幫助。我呼籲民進黨政府要順應民意,支持國民黨所提出直接發放民眾現金的紓困方案!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會比中央政府更知道哪類商號、哪個偏鄉需要紓困,因此國民黨也具體主張,行政院所提特別預算中,應比照109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的地方政府統籌分配稅款比例,撥列14%給地方政府,由其訂立紓困辦法,負責發放給轄內需要紓困的小型企業、無商業登記店家、夜市商家、小型農家、偏遠地區等個體,讓整體紓困計畫可以更普及、更有效的落實。
#接地氣 #聽民意 #發現金 #卡實在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
齊心度難關 在 陳吉仲 Facebook 八卦
【農委會和花卉產業齊心度難關,一起堅定往前走】
這幾天部分外界人士批評農委會買花贈花,說我們預算沒有花在刀口上,這樣的評論偏離實情太多,顯然對我國花卉產業了解不足,我覺得非常遺憾。自從國際COVID-19升溫以來,花卉就是農產業中受影響最嚴重的,不只外銷受阻,今年5月中開始三級警戒,婚喪喜慶、宗教慶典、花藝教室等用花活動紛紛停辦,連學校也因停課取消實體畢業典禮,花卉需求急遽萎縮,以臺北花市來說,從5月中到6月中,不但花卉拍賣日數從每週6天降為4天,交易量價也從去年的每週182萬把、每把56.3元,大降為110萬把、48.1元。除了花農生計受到影響,花店、花藝工作者等中下游產業鏈也同受其害,影響層面廣大。
面對國內外市場在短時間內快速萎縮,要讓產業延續,就必須設法創造消費市場,以度過青黃不接的時期。因此我們廣邀花卉產業團體、地方政府等凝聚共識,而後共同執行多項促進花卉消費措施,一來紓緩花卉產地供應壓力,二來維護產業供應鏈正常運作,最終目標是要確保疫情過後供銷能恢復正常。包含買花贈花的活動在內,我們具體執行這些完整的紓困措施後,8/28花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把88.5元,比起5、6月時的40到50元,有顯著提升,也受到農民、農民團體、地方政府、產業鏈相關業者一致的肯定。
這次協助花卉產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因為外在因素對產業造成衝擊,只要農委會和各產業團體齊心合力,堅持專業,落實執行,就一定能攜手度過難關。雖然外界偶爾會有偏差甚至刻意扭曲的聲音,我不會在意,仍會和大家一起堅定往前走。
齊心度難關 在 台積電•愛•行動 Facebook 八卦
台積電•愛•行動【發揮建廠專長!#台積人 守護災民的家🏠】
賑災送暖,我們齊心度難關👫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協助修繕因8/6地震重創的 #花蓮 12戶民宅
攜手地方政府一同救災,重建民眾家園
為在地注入更多正面能量☀
💗 ── 了解更多我們的公益行動 ── 💗
👨🔬 捐贈 #防疫採檢站,為台灣檢疫工作加油💪
https://tsmccsr.pse.is/3lnrlu
🔋 用 #綠能 助攻社福機構營運,讓 #公益 更永續!
https://tsmccsr.pse.is/3lmxz7
💻 提供1,000台筆電,助偏鄉孩童持續學習✨
https://tsmccsr.pse.is/3mzyt8
#台積愛關懷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台積公司廠務處
📬 跟上台積公司進步的脈動,用訂閱傳遞美好!
https://tsmc.pse.is/MK38H
🔸 看更多 #台積公司ESG 的故事
https://esg.tsmc.com/csr/ch/
齊心度難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急着腳離開公園仔。
出口四邊都是街道,條條大路都通往大小食肆。面前穿著藍襯衫的大叔,隨其穿過其中一條大街,拐兩個彎頭,於一家開了半閘的店子外駐足。雨粉漸成點,大叔握着玻璃門的扶手一拉,就往店裏去。水珠積聚於半彎的睫毛上,勉強撐起沉重的眼皮,只見,頂上是一個黑色招牌,以俗金刻了「陳漢記粥麵專家」七個鑄字。
腳丫穿過玻璃門,大叔邊領頭走,邊自我介紹。他是亮叔,王永亮,是這家廿八年老店子的事頭。
聞知是一家老店,真有點驚嗟,畢竟門外裝潢新簇,沒有太多痕迹。步進店內,與外間的烏霧相反,是一片燈火通明。牆身都貼滿茶記式菜單,左側是麵檔,右側是白色小圓桌兩三,行至盡頭,方知左前方尚有偌大空間,同樣是散落了多張圓桌及銀色圓櫈,一名員工手執濕毛巾,在枱面隨意打着大圈,試圖拭淨桌面;另外兩位把各類調味品填滿小瓶子後,半扔回桌上;還有一位提着拖把,在地上來回晃擦。不修邊幅的景象,反倒滲出了點點庸俗的雅致。撿起掉到地上的餐單一看,選擇繁多,暗忖小店食物五花八門,入神之際,亮叔一屁股坐到櫈上,盯着餐牌看之餘,又調侃道:「啲人話我哋乜都有得食,雜過鬼。嗱,我份人乜都隨緣,但對食物好執着,冇一樣嘢做得馬虎。」他以手為筆,於桌上寫了四個字——「一門四傑」。
緣來又去
收起指頭,一陣牛腩的滷香蓋過了市井味,隨炊煙而行,又來到門口的麵檔。亮叔隨即走到麵檔,用力搭了搭師傅的肩膀,咧着嘴巴介紹着「第一傑」,牛腩師傅佳哥。穿上青綠色制服的佳哥靦腆地笑了笑,又轉過頭去,繼續撈起炆煮好的牛腩及牛雜。一旁的亮叔見狀,着他切好一碟三分肥、七分瘦的牛腩,拿到就近圓枱坐下來,邊吃邊自賞。小店的牛腩十分講究,天天購入新鮮牛腩,肉類絕不保留超過一天。夾起其中一塊放到口中,咀嚼三數下便嚥下,他指要肉質軟腍,不是炆得愈久愈好,而是熟知每塊肉所需火候,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都有影響,所以每天炆煮時間不一樣,這就要講經驗。他說這裏的師傅都跟他有緣,想法一致,緣合則聚。很多麵檔師傅為求方便,將牛雜與牛腩一大鍋煮,此乃亮叔不能妥協,因為牛雜多雜質,會影響牛腩的味道與質感,分開烹調縱使費時費火,他都堅持廿八載。除了火候,醬汁也是重點,與其他店做法不同,小店的腩汁加入了沙嗲,說到這裏,他的表情出現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徐徐道出這是他姑丈的秘方,幾十年不變。「我姑丈係邊個?之唔係陳漢記個陳漢囉。」手執已過身姑丈的照片,亮叔的笑容帶點苦澀。他相信緣分,亦知道安天命,有些命運無法改變,就如他與父母無緣。父親於其四歲時離世,後來母親改嫁,他頓成孤兒。幸而緣去,又來。當時幸得姑丈陳漢一口答應撫養,他才得今日安樂。
陳漢記其實是姑丈的心血,第一間店位於荃灣。他十歲就開始到店裏幫忙,上學前幫忙開店,放學後背着書包做樓面及清潔。一切自願,因為他本來就不喜讀書,故十二歲小學甫畢業,他就全力到店裏跟姑丈學做牛腩。陳漢對他非常嚴格,細小的他要學着站高炒鑊﹑攪拌汁醬,更要把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鍋子舉高過頭,雖苦,卻因而練出一身好功夫。十六歲那一年,他已經做企檔師傅,獨當一面,煮得一手好牛腩。至十八歲,姑丈因年老而要退休,整家店交由他打理,一直至三十歲。
後來,雄心壯志的他,想要一闖天下,於是有了自立門戶的念頭。姑丈聞言,口裏雖然不想他離開老店,卻又身體力行,借數十萬予他開店。於是,就有了大埔陳漢記的出現。「我可以有今時今日,全靠姑丈,所以鋪名一定要用番陳漢記。」未幾,姑丈兒女無法繼續經營,陳漢記只剩他一家。話一出,他又塞了一塊牛腩進口。亮叔把牛腩視為小店的靈魂,味道一點不能變,因為這是姑丈的拿手好菜,是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一份由心的尊敬、一絲眷戀。
種下善因
面前的牛腩一掃而盡,只剩下空碟。忽地,一股米香飄至鼻腔,喚醒了沉浸於思海中的亮叔。他仰頭望鐘,十一點半,已經開店半個小時,於是他動身往粥檔去。只見粥檔前貼了幾張沾了水的手寫單子,繞過傳菜的小窗口,他駐足於另一名穿上制服的男人身旁,男人看上去,還帶點青澀,正是小店「第二傑」,粥檔師傅恆仔。舀起一勺察看,小店的粥底屬於稠杰,這是亮叔的喜好,認為這樣較有口感。但要粥夠稠綿,得花上四至五小時煲煮,中間要不住攪拌,需要耐性。「我成日話後生唔係問題,我教佢要用心、用感情去煲,咁先做到一煲好粥。」播種善念,恆仔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每天都一大早就回來煲粥,不敢怠忽。此時,恆仔看看單子,先舀起一勺粥底往小煲內,再加入豬雜搖滾,鋪上葱,一碗及第粥就完成。樓面阿姐把粥捧到客人面前,再附上一碟腸粉。
對啊,吃粥又怎麼少得了腸粉?視線回到粥檔這邊,不知何時起,一名青綠上衣的女人,正立於旁邊的腸粉檔埋頭苦幹。她是店裏的「第三傑」,腸粉師傅英姐。只見英姐舀起一勺粉漿,淋到長方形的蒸架上,再均勻地於中上方位置放上蝦仁,於最下方灑上切碎了的豬膶,待粉漿凝固後,用小鐵片於中間割開,各自捲成兩條腸粉。「玻璃腸粉到。」黝黑的大叔打着哈哈,似乎是熟客。兩碟腸粉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英姐說這是亮叔對腸粉的要求,餡料每日新鮮,粉皮輕薄而帶少許透明,要薄而不破,少一點技術都不行。最有趣的是,腸粉的秘方只有師傅知道,就連老闆都是門外漢。亮叔聞言,即過來搭訕:「試過有四個客人,一食食咗三十幾碟,冇呃你,真係。」吃三十碟有何驚奇,小店有很多客人,一吃,便吃了廿多個年頭。
立足廿八個年頭,亮叔在這一區,除了美食有口碑外,亦是有名的義氣仔女,只要朋友有難,他都會拔刀相助。他憶起當初小店僅得一邊鋪位,彈丸之地放了七八張木摺枱,當時生意不錯,想要擴充地方,隔壁卻有一間建築材料店,令他無從入手。直至十多年前,建材店要倒閉,告知執達吏要到此封鋪,多年鄰居關係,他想也不想就借了三十萬給對方應急,好讓店鋪不用被封,對方為了報恩,把鋪位轉租予他,才得以有現時寛大的陳漢記。種善因,得善果,亮叔坦言,這善心由姑丈播下。陳漢花名為義兄,幾乎荃灣區所有爛仔、道友都受過其恩惠。也許是一種薰染,他人生中,一個「情」字對他特別重要,不論對朋友或是員工,他都動之以情。與姑丈的緣分,他自覺是修來的福氣;與姑丈的關係,如父,也如師。
緣原是圓
游離憶潮,天色漸黃,預告晚市即將開始。一個身影霍地於煲仔飯檔出現,亮叔上前打個招呼,介紹他是小店的「第四傑」,煲仔飯師傅正哥。正哥跟了他二十年有多,煲仔飯的水準從來沒變過。正哥臉帶淺笑,打開了正在冒煙的其中一個瓦煲仔,見米粒煲得適中,粒粒分明,帶少許飯焦,把新鮮的白鱔鋪於米飯之上,再蓋上瓦頂。甘鮮混和飯香,從小隙縫滑溜到店外,只見店門側已有一條長長的人龍,靜候嘗鮮。煲仔飯是小店的名物,多年來都全靠正哥的手藝,方令店子夜夜笙歌,亮叔眸子裏倒映出裊裊白煙,又開腔:「呢啲瓦煲仔用四至五次就要換,但師傅呢?一齊打拚咗咁多年,梗係想一直唔變啦。」這又是他從姑丈身上學到,夥計是一家店的靈魂,要視之為手足,將心比心,他多年來都一直慎守。就如,他每年都豪擲數萬元,請員工吃團年飯;又如,他付員工之薪金,都較同行高。記得沙士那年很難過,小店每月虧三十萬,亮叔卻一點沒有想過放棄,要守住員工,護着他們背後的家室,結果,向政府提取的一百萬資助金,他全都用來發薪給夥計,上下齊心,終渡過難關。緣是圓,老闆來,手足往。有一年,他們遇到了勁敵,一家粉麵店開到隔壁,客人貪新鮮,都紛紛離巢,生意淡薄,足足三年之久。一班夥計沒有因為怕飯碗不保而過檔,反而工作得更拼搏,終於使得一眾客人回頭。「我當正佢哋家人,唔係點會跟我咁多年?」此刻,他正於廚房外,與數名樓面聊得興起,一時抱頭勒背,一時笑得合不攏嘴。
驟然,見有熟客,他拍拍員工肩頭,只見對方有默契地遞上一壺熱茶,亮叔即執壺熱情地上前跟客人打招呼,不消一陣子,已經坐了下來一起喝茶。聞說,他以前都會拿出珍藏威士忌與客人碰杯,只是大家白髮已見,惟有健康點,以茶代酒。言笑間那種親切,似乎超越了賓主關係。時針又繞了一圈,亮叔仍然埋首於一片喧繁之間,顯得玻璃外的朗月更孤清。
送別最後一桌客人,舉錶一望,凌晨四時。店裏半昏半明,站在門外,月光冷冷地打照到臉上。他笑意未散,瞇起的雙眼末端,是藏不住的魚尾紋。這時,才回想起亮叔已將近六十。他默默來到收銀處,拿出鈔票邊點算着,邊自嘲年事漸高,現時回店裏都以管賬目居多:「我做咗幾十年,而家比以前冇咁好力,辛苦好多。」苦卻甜,他其實一點不想退休,只望回店子找樂子。語畢,四位師傅各自捧來牛腩、蟹粥、蝦腸、白鱔煲仔飯,正哥扯高嗓子:「嚟啦!老細!」啊,宵夜。一桌子六﹑七人,拿着碗筷,一言又一語,忘卻了深宵的疲憊。
甚麼是知足常樂?看他,辛苦了大半輩子,得失,得失,最終隨行的,還是老緣分。
他說,陳漢之言,會牢記。
陳漢記
地址:大埔運頭街91B地下
電話:2658 2277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LRFwKu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齊心度難關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在香港,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會有流浪貓的蹤迹,而在東涌,就有一班街坊為了區內的流浪貓,組成了一個救貓組織——東涌喵,由捕捉、暫託、領養都是他們一手包辦。主要工作是捕捉流浪貓再進行絕育,之後再為貓尋家。創辦人Jasper表示,當時創辦東涌喵的原因是覺得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知道東涌的人其實很想幫忙,他們只是沒有一個渠道去幫忙。
所以,在兩個多月前,Jasper和街坊創辦了東涌喵,現在已經有大約40位義工成員,全部都是住在東涌的街坊,雖然大部份都是沒有相關經驗,但就有一顆想救流浪貓的心,所以一邊學一邊做,再慢慢摸索。
在這一晚,幾位街坊義工嘗試合力捕捉一隻流浪貓,而義工Max就是當日的指揮。Max表示大概一個星期前,有街坊在Facebook告訴他們,在這個區域出現了一隻流浪貓,街坊表示這隻貓曾經去翻垃圾筒,而吃東西周圍的環境都非常惡劣,有不少蟑螂,所以Max就決定和幾位義工在這一晚捕捉這隻貓。不過,今次的捕捉難度非常高,因為他們沒有專門捕捉貓的捕獸籠,而且附近非常空曠,貓逃走的空間很大。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東涌喵 #眾籌 #領養 #流浪貓 #寵物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齊心度難關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評價
疫情升溫,全台至5月28日止升為三級警戒。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刻,我們該如何靜下自己的心?達賴喇嘛用他的智慧告訴我們:「疫情終會過去,不應放棄希望與信心」,無論剛開始有多困難,最終我們都會成功... ...
齊心抗疫,照顧自己。天下與你一起共度難關。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製作人/李洛梅 視覺統籌/何綺 企劃/蔣岑苹
#疫情 #三級警戒 #心靈 #抗疫 #台灣加油 #達賴喇嘛 #分享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齊心度難關 在 【新聞觀測站】齊心抗疫度難關前副總統陳建仁專訪2021.5.29 的八卦
來賓: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本土確診持續延燒疫情走勢如何解讀?✔️可獲WHO認證? 國產疫苗二期過關可上陣?✔️國產疫苗拚七月上陣供國人施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