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很夯的療癒系餐具 #Miniware花瓣盤 #無毒又環保
明早10點開團!
🌸王妃獨家限定滿$2,200 再贈矽膠圍兜
▪️表單:https://lihi1.cc/5CCy8
詢問度超高的Miniware餐具,每次po限動就好多人問會不會開團?
我手邊有幾組餐具輪著用,其中最美的就是Miniware!北歐風配色,質感與實用性兼具!
相信很多人對Miniware的花瓣盤印象很深刻,我自己當初也是被這網美風外型所吸引,實品也真的好美!
但是Miniware餐具並不是只有美而已,它們使用的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天然環保無毒材質 #天然聚乳酸(PLA),原料取自玉米、甘蔗或是樹薯等作物,經由特殊製程技術,使得 PLA 材質的兒童碗盤比一般常見的植物纖維製品更具韌性,就算不小心摔到也不容易碎裂。且因為取材自天然植物,即使出現細微裂痕,也不用擔心會產生塑化劑等有毒物質。
除了天然無毒、使用年限久之外,PLA 餐具最大的特點在於 #可永續環境,透過自然降解的方式不會造成環境負擔,留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是兼具實用與環保的首選材質
🌸麵包盤大盤面
大盤面~ 寶寶好抓 媽咪好創作
可單獨使用也可加上花瓣盤於盤面
🌸矽膠分隔盤 #花瓣盤
不只一眼可以看出營養比例
還可以輕鬆分隔湯湯水水
讓食物味道不混雜!增進寶寶食慾
🌸好吸力兒童學習碗,寶寶優雅吃飯不翻桌
miniware可拆式吸盤餐具
打理媽媽們餵食寶寶的需求
除了能幫助寶寶自主進食,更要上菜不被打翻
◖ 強力吸盤 ◗
2way可拆式吸盤 ,餐具、餐椅都隨著寶寶一起茁壯
◖ 美型無毒 ◗
PLA植物澱粉製成,無毒可分解
不僅對寶寶安心,更為他們未來盡一份力
明天開團有幾種組合(我把組合放照片)
我最推薦 #完美全配組(小食客/分隔盤/圍兜)
團購價NT$ 2,320
miniware最熱賣的商品都在這個組合,滿$2,200 再贈一個矽膠圍兜,等於有兩個圍兜可替換!
不論是自用,或是送禮都很棒!
就像我當初收到miniware餐具禮盒超開心的,因為真的好美!
➔ #天然聚乳酸小食客六入組
IG最多媽媽打卡的餐具組合,內含: 麥片碗、麵包盤、水杯組、碗蓋、叉匙組以及強化吸盤,讓你一次買齊所有寶寶所需餐具。精美質感包裝,送禮自用最佳選擇!
* 美國FDA及德國LFGB安心認證
* 100%天然無毒,不含PVC及BPA
* 可拆脫防滑吸盤,輔助幼兒學習吃飯
* 內壁略帶直角設計,方便寶寶挖取食物
* 可完美堆疊,省空間好收納
* 新生兒送禮首選明星組合,符合不同成長階段需求
➔ #矽膠分隔盤
可拆試設計,裝在盤子或拆下隨心情搭配,從今以後讓用餐更有樂趣!
* 有效區隔各種菜色,孩子能嚐到食物真滋味
* 食品級矽膠,耐熱230度,可微波、洗碗機清洗、蒸氣鍋消毒
➔ #矽膠圍兜
攜帶超方便、承接食物大空間
* miniware入門必備款,口袋寬且深,有效承接食物不浪費。
* 4M~3Y,適合搭配副食品階段使用。
* 七段可調式脖圍,延長使用週期,一件從小用到大。
* 質地厚實的食品級矽膠材質,不含PVC及BPA。
* 立體防水,一件式好清洗,不易孳生黴菌。
* 可扣式好收納,捲起來扣上矽膠扣,飯後即刻帶走。
* 安撫 D-ring 設計,可掛奶嘴或玩具,寶貝吃飯更穩定。
*
-
▶植物不愛高溫高濕◀
因為100%取自天然原料
(樹薯、非基改玉米、甘蔗)
植物不愛太濕熱及高溫環境❌
🚫請避免蒸氣型產品、電鍋🚫
▶抗油脂!好清潔◀
PLA聚乳酸相較於矽膠產品
有抗油脂特性 不易沾附油脂
所以清潔劑用量很省喔!!
⚠️但酵素會容易分解植物
所以挑選清潔劑 記得看成份喔
✔️訂單問題請私訊miniware粉絲團
https://m.facebook.com/miniwaretw
黴菌生長週期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八卦
紅斑癢不停卡陰? 醫師:乾癬不會傳染
2015年09月19日14:00
鬼月卡到陰?彰化縣25歲陳姓男子四肢與腹、背,月前突然出現塊狀紅斑,不但癢得要命抓不停,且輕輕一摳就有厚厚的皮屑掉下來,讓大家以為他鬼月「卡到陰」,看到的人都紛紛走避怕被傳染,家人求偏方草藥塗抹、求神問卜,結果卻越塗越紅腫越癢,症狀沒有改善。
男子最後循正途到醫院皮膚科門診,醫師診斷是得了乾癬!醫師說,乾癬雖有個「癬」字,但並非一般的黴菌感染、不會傳染,不需要用異樣眼光看待這些患者,只要耐心治療就能恢復。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星瑋指出,乾癬又稱為銀屑病,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的免疫性疾病,會反覆發作,但不具傳染性,不僅會出現容種斑塊,皮屑還會「如雪花般」的當處飄落,在台灣的盛行率約0.2%,男女發生比率相等,30歲及50歲是患病高峰年齡,形成的原因仍在研究中。
目前已知包括基因、外傷、感染、壓力、藥物等,都會引發乾癬,主要是因皮膚免疫失調、產生過多的發炎性細胞激素,進而刺激皮膚細胞的生長週期變快,形成厚厚的皮屑。
黃星瑋說,乾癬可分5種常見型態,包含尋常性乾癬、雨滴狀乾癬、對磨處乾癬、膿皰型乾癬及乾癬性紅皮症,最常見的尋常性乾癬好發在頭皮、耳後、軀幹及股溝,外觀呈現邊界明顯的紅斑,上面通常覆蓋銀白色厚屑,用力剝除麟屑後會看到底下皮膚有小出血點,手肘、膝蓋也會出現乾癬病灶、指甲也是好發部位,受侵犯的指甲通常會有點狀凹陷、變色、粗糙或脆裂。
另除皮膚外,也發現乾癬會增加其他共病症如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發生的機率。醫師黃星瑋建議積極治療,小範圍皮膚可使用外用藥膏如類固醇或維他命D衍生物來治療、大範圍可用紫外線光療配合口服藥物或針劑;另也需均衡飲食,多蔬果、少油炸食品,及避免服用免疫增強的補品如靈芝、人參或冬蟲夏草等。(鄧惠珍╱彰化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50919/695002/
黴菌生長週期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八卦
【反覆性陰道炎,抗生素不是唯一解】
門診不少女性朋友受到反覆陰道發炎的問題困擾。
常見的情況像是有異常的分泌物(持續量多、帶顏色、氣味重)、以及搔癢不適的感覺。
年輕女性最常見的反覆性陰道炎,有兩類致病原:念珠菌(黴菌)感染、其他細菌感染。
大家來門診最常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我都吃好幾次抗生素療程了,還是反覆發作?」
又或者有女性朋友會問「醫師我是不是身體濕氣太重,才會一直發炎?」
▎反覆陰道發炎來自於菌相失衡?
這時候需要先跟大家衛教一個基本觀念,那就是「陰道環境是一個多菌種平衡的生態環境」。
陰道環境中,菌種之間的生長勢力平衡,就不會造成發炎反應。
然而,一但發生某些有害菌種大量生長,或是益生菌種的數量下降,就可能失去平衡,最終導致陰道發炎現象。
在健康的陰道生態裡,最常見的細菌應該是「乳酸桿菌」。
在乳酸桿菌的作用下,可以把陰道環境維持在酸性狀態(PH 4.5以下),因此達到制衡抑制其他細菌、黴菌生長過度的情況。
但是陰道的環境並不是隨時都非常適合乳酸桿菌生存,以至於當遇到「某些情況」,便會造成乳酸桿菌量下降、增加發炎感染的機會。
因此,如果只是服用抗生素,把不好的菌種殺光(錯誤使用也可能一併殺到好的益生菌),卻沒有解決菌叢生態失衡的問題,那麼發炎感染便會一直找上門!
▎什麼情況會改變陰道菌叢環境?
下面幾個是常見可能會影響陰道菌叢生態的情況:
1. 月經週期中的不同時間點
2. 荷爾蒙相關藥物影響
3. 飲食不良改變腸道菌叢間接影響
4. 作息失調壓力過大影響免疫系統
5. 性生活相關情況、陰道沖洗清潔
上面提到的這些情形,都有可能間接或是直接的影響改變陰道環境、酸鹼值、分泌物成分,以至於適合生長的菌叢種類受到改變。
如果長時間的受到影響,讓不好的菌種數量增加,便會發生感染發炎問題。
▎反覆陰道發炎是因為濕氣太重?
有些人可能曾在門診詢問其他中醫師,
為什麼自己總是婦科反覆感染,被告知「因為濕氣太重」這樣的回答。
會有這樣的答案,其實是因為中藥方裡有一帖組方經常會使用在慢性陰道發炎問題-「完帶湯」
完帶湯,是來自於「傅青主女科」,
其中治療條文中提到帶下病形成的原因:
「脾氣之虛、肝氣之鬱,濕氣之侵、熱氣之逼」。
我們可以知道,古人認為慢性陰道炎的問題,可能與腸胃消化功能失調(脾氣之虛)、情緒壓力導致免疫失調(肝氣之鬱)、腸道陰道菌叢變化(濕氣之侵)、發生感染發炎現象(熱氣之逼)皆有相關性。
同時在看看方中的藥物,可以發現使用了許多「調整消化機能」的健脾利濕藥材。
該書中,治療其他帶下問題(各種陰道感染),所使用的藥物大多也是以「調理消化」為出發點,再視發炎嚴重程度佐加上其他不同類型的「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藥材。
以此得知,如果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切入解讀中醫用藥,可以發現「調整消化機能、重整腸道環境、間接改善陰道菌叢」,是中醫治療陰道炎的其中一條思路,也與現代醫學的研究有許多接近之處。
另外中醫治療陰道炎,也同樣可以從「調經」著手進行,因為女性荷爾蒙的變化也會造成陰道菌叢生態的改變。
亦或者患者如果有睡眠失調、免疫機能低下等問題,治療切入的方式也會不同。
因此慢性陰道炎、反覆帶下問題,也並不完全是「濕氣太重」所引起,還是需要視個人情況做討論。
#已經快要沒圖發了
#疫情爆發前的最後一次出遊
#端午連假不要跟別人群聚喔
#線上群聚沒關係
#線下交流再等等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黴菌生長週期 在 住在潮濕環境中默默長大的-黴菌 的相關結果
通常一般黴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只要環境的溫溼度條件符合就會不斷的滋生繁殖。而且他們的生命週期非常單純,不太容易被干擾中斷。黴菌是透過孢子(某種 ... ... <看更多>
黴菌生長週期 在 黴菌的真相!如何防止發霉,可以這樣做- 收藏家官方網站 的相關結果
黴菌 會出現在攝氏5~35度的環境,而最適合生長則是20~30度且潮濕的地方。黴菌的孢子漂浮在空中,隨時會附生到各種東西上。當生長的條件適合時,就會從孢子長出菌 ... ... <看更多>
黴菌生長週期 在 微生物與健康產業:黴菌與健康|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的相關結果
黴菌 產生分生孢子進行無性生殖的周期. 黴菌的身體是由細長的細胞排成 ... 黴菌的生長,一定要有可以取得營養、溫暖及潮濕3個條件。黴菌適合生長在氣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