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介紹的學習單上,孩子用力地寫著:「我最討厭弟弟,討厭死了!」這個平時溫和又可愛的孩子,清楚又強烈的陳述讓我嚇了一大跳,不禁問:「你這麼不喜歡弟弟?」他說:「對呀!他把我媽媽搶走了,我好恨他!」
手足之間的競爭和嫉妒不只會造成平時生活上的糾紛,更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幾年前帶了一個男孩,在教室裡溫文儒雅、帥氣又風趣,但是每次媽媽提到他離開教室後的行為,都讓我無法置信──說這五年級的帥哥要媽媽幫忙洗澡、要媽媽陪著睡覺;全家出遊只願意跟父母拍照,不願意妹妹入鏡;全家一起去喝喜酒,哥哥看到媽媽跟妹妹說話,就會在喜宴上大哭大鬧;在家裡對妹妹視若無睹,還曾經把妹妹從床上推下去讓妹妹受傷。
在一個家庭裡要維持手足公平真的太難,尤其是孩子的特質不同,比較溫和乖巧的一方通常能受到疼愛。表現差異大時更是會隨時被拿來比較,「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主動?」、「哥哥都考第五名,你為什麼考這樣?」在無形中,我們給孩子築起對立的牆,卻不自知。頑皮叛逆愛頂嘴的孩子當然受到比較多的責難,孩子不會去思考是自己的行為造成別人對待的方式,只會怪罪大人偏心,久了就是惡性循環,讓常被責罰的孩子覺得父母偏心。
面對孩子的吵鬧不休、手足的互相厭惡,當媽媽的真的很絕望,要 花很多時間來排解糾紛、處理抱怨,對孩子的付出完全付諸流水,只留下偏心的指控,真的太傷心哪 ~~
本書的〈Part2〉討論了手足相處的大問題,也提供我們去思考面對兩個完全不同特質、表現的孩子時,應該注意的細節。當我們的愛加上一些細心,讓每個孩子都能清楚感受父母的愛和付出,只要孩子心裡的愛足夠,就不會時時計較得到的多寡。
在排解糾紛時,孩子心裡的感受會比對錯來得重要。
我都帶高年級,大部分高年級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都已經非常好,而且開始叛逆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偶爾也會遇到生活能力極差,沒有 解決能力的孩子。
有一年帶了一個孩子所有的作業都要父母陪著做,數學要等爸爸下班回家教,國語作業要媽媽念著讓他寫,圖畫一定要爺爺先畫草稿他才 能著色……我要求他在教室完成作文,媽媽還來電要我別給孩子這麼大 的壓力,說孩子因為這樣吃不下點心……
很多時候,無法長大的是過度疼愛孩子的家長,當我們放不了手時,孩子又如何能在各項作業和工作中找到經驗和成就感?長期的代勞、無法信任孩子的能力,只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無能。
「放手」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揣摩孩子的需要、安排所有的作息和活動,會讓孩子無法感知自己的需求。大人偶爾時間限制,想幫助孩子早點完成工作而代勞,更會讓孩子失去練習和學習的機會。
柏嘉在書上說:「我考量的不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件事,而是如
何利用機會讓孩子學到更多的能力。」陪伴孩子長大很重要,但是陪伴不是事事替孩子完成,而是陪著他們去嘗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提醒。
《致,被雙寶搞瘋的媽媽》
作者: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博客來 https://pse.is/vsvf4
誠品 https://eslite.me/ts3tk
金石堂 https://pse.is/rf5pj
MOMO https://pse.is/se4k4
讀冊 https://pse.is/w2m7l
三采 https://pse.is/vmuem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歡歡 歡阿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點心語心理諮商所:https://m.facebook.com/2019hearttell/ 經過打聽,許多諮商所都有實習生方案,減輕有需要的人的負擔,大家都可以透過粉專或信件詢問唷! (下集)憂鬱?憂鬱症?另一半想輕生怎麼辦?|愛情假議題 https://youtu.be/bSRjl4cRjXc...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Facebook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Facebook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海苔熊 Facebook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江孟𣽆、覺察團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江孟𣽆、覺察團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標籤: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評價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啟宗心理諮商所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心理諮商系ptt 的評價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Facebook 八卦
「『愛』這個字,沒有了『心』,就變成忍『受』。」
這是今天在「幸福號列車」節目上,張曼娟老師和我聊到的一句話。
我想起剛進入心理諮商工作的前幾年,有時會接到家長打來的電話,劈頭就問:「你和我兒子/女兒講了什麼?他為什麼變成這樣?」
當年的我,其實並不真的懂這些話背後的意義。每每聽到家長數落孩子諮商後變得如何如何(其實就是變得比較不聽爸媽的話),有時我還會悄悄把電話拉遠一點,心裡暗自想:「哼,你們孩子現在這樣才是正常的。以前他們和家庭的界限太黏了!」
這是許多人開始面對心靈被打開後,最初出現的轉變:你會突然「醒悟」到自己過去似乎被親情、愛情、友情給控制或勒索,於是你想辦法要遠離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情境和人(通常比例最高的是:父母)。
然而,如果在你們的關係中,情感長久以來習慣於黏膩,任何細微的改變都彷彿是關係中的一顆震撼彈!我們可能會用「抽離」的方式來面對原本感到窒息的關係,卻可能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華人文化的關係本質中,最珍貴的,其實在於我們該如何活出「關係中的自我」?#本土心理學用語
是的,「自我」要在「關係」中展現,才有充分的滋養。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和民族性。
從前,我研究所的教授曾經為此舉過一個例子:
一位在美國工作、事業有成的CEO,某天收到來自臺灣家鄉的電話,說他年邁的母親病了。這位CEO聽見消息,內心非常掙扎,知道母親可能不久人世、必然思子親切,但若要他放下在美國辛苦耕耘的一切,豈不十分可惜?
你猜,最後他的決定是什麼?
嗯,他辭掉CEO的工作,回台灣照顧老母親。
很多人問他:何必呢?接母親去美國照顧不就好了嗎?
這位先生回答:母親習慣了故鄉的土地,自然希望人生的最後一里路是在臺灣度過。
有人問他:可是你放棄這麼好的工作,不覺得可惜嗎?
他說:可惜是當然,但苦思許久,覺得雖然回台灣是母親的心願,但或許也是他自己的「真心想做」。
我想,這便是曼娟老師提到:「愛」字當中的那顆「心」了。有「心」的關係,你為對方的付出便是一種「愛」,而不是一種「忍受」。
換句話說,在每一段關係中,只要打開一顆願意覺察的心,你會發現自己的渴望與焦慮之處。
當你願意被一個人所牽制時,何嘗不是因為你對這份關係也有所渴望嗎?
所以面對關係中的痛苦,絕不是「切斷連結」這麼簡單而已。
我們往往需要長時間地理解自己、傾聽自己,然後深深地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去表達自己--向那些你愛著又恨著的人,傷害著你卻又讓你離不開的人。
如果說不出口,就用寫的吧!
願我的新書能打開大家寫信給你所愛的人的衝動。
提筆書寫不只為了靜心,也為了突破生命中永遠的課題:人我關係。
#這次會準備完整的書籍導讀直播回饋讀者,屆時請儘管發問交流
--
新書上市《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
☛博客來 https://goo.gl/ITTG2i
☛金石堂 https://goo.gl/3tCyzl
☛誠品 https://goo.gl/zWDO7L
☛書活網 https://goo.gl/JtAYSE
「和自己維持良好的關係,我們才有能力去愛、寬容與理解他人。
倘若我們曾經從那些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人身上,獲得友善、關愛與諒解的態度,那麼我們便能發展出這種與自己的良好關係。
反之,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童年時沒有被良好對待,也要在無意識深處,將過去對父母的怨懟感,去除到某種程度,原諒他們曾經讓我們遭受挫折。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重新與自己和平共處。然後,學習到『愛』這個字的真正意義,並用這樣的方式去愛另一個人。」(梅蘭妮・克萊茵)
去除對過去的埋怨,是這樣的歷程:
覺察自己。傾聽自己。然後,表達。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海苔熊 Facebook 八卦
開始念諮商之後,我變得很愛哭。
.
不過,說愛哭也大概是一兩個月哭一次的頻率而已,以前在實驗室,可能一年都還不見得有掉過眼淚一次。
.
那為什麼以前都不哭呢?很簡單,因為我覺得浪費時間。哭又不能解決問題(我猜這句話可能是很多人的家訓)。
.
「我發現你有一個特色,就是非常容易跳到問題解決的路線。」某次一個長輩跟我這樣說,我思索了一下他的話,歸納出2個原因:
.
1.我是一個需要被需要的人(需需章認證),在幫別人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
2.把焦點放在事件或工作上,是逃離情緒的好方法。
.
「你這麼忙,那你享受嗎?」我的心理師問我。老實說,大部分的時候是享受的,尤其在了解和追求新知識的時候,那種喜悅真的是像中樂透一樣。
.
然後想到這裡我就哭了,真的是太突然了你~(周湯豪語氣)。因為我想起這麼愛讀書的我,其實是有一點心酸的。
.
「你好像去哪裡都要帶著書,沒有書就沒有安全感的樣子。」女朋友說,我跟她解釋這是工作所需,她只是微微一笑。不過我連去巷口買雞蛋都帶書,還真的是有點誇張。
.
小時候爸媽工作忙碌,大部分的時候我都自己一個人。我爸媽都很愛讀書,家裡面有一個小角落,擺的是各式各樣的中國童話故事以及國語週刊,常常我就一個人躲在那個角落——因為有大大的書櫃保護我。在沒有辦法出去玩的時候,我就幻想自己是百科全書裡面的太空人,歷史故事裡面的少俠等等。
.
「幻想,是小孩自我療瘉的一種方式。」皓宜在她新書*裡面提到這樣的概念,再次說明了,所有受傷的人,都透過自己的方式,在自我療癒。
.
而這個龜縮在大書櫃下面讀書的經驗,之所以會讓我想哭,是因為我發現:原來這麼小的我就懂得 #用忙碌逃避孤獨,把自己丟到書裡面逃避情緒,持續這樣做好久了,最後竟然連眼淚都忘記了。
.
很多年以後我才發現,或許,#哭不能解決問題但卻可以陪你靠近情緒。
.
在這樣的靠近當中,正因為你沒有需要為任何人盡責,反而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
.
——
*皓宜的新書《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非常感人(到底是誰取這麼長的書名),幾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到你自己(不論你的身分是家長或是小孩)。你家大概不再缺任何一本陪你一起怪罪父母的書了,不過這本書,卻用最溫柔的方式,帶你看見一對母女改變的歷程和可能。下面這張圖片是我在看書稿的時候寫下的句子,除了皓宜之外,合作的心理師也講過幾乎完全類似的話——請不要再努力了,接受自己能力是很有限的。
#心理咒語 請不要再努力了,接納自己其實很有限,反而才是一種無限。
-
另外,這本書也推薦給想要了解Melanie Klein高深莫測又糾結的客體關係,但看原典無論如何都看不懂的人(就像我),這是一個比較柔軟的閱讀起點。
#目前還只能夠預購的傳送門 https://goo.gl/KE78yj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評價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https://m.facebook.com/2019hearttell/
經過打聽,許多諮商所都有實習生方案,減輕有需要的人的負擔,大家都可以透過粉專或信件詢問唷!
(下集)憂鬱?憂鬱症?另一半想輕生怎麼辦?|愛情假議題
https://youtu.be/bSRjl4cRjXc
追蹤歡歡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an_a_hui/
業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薩克斯風教學/譜/演出預約/更多資訊 https://www.saxhuan.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EUyuq8enPM/hqdefault.jpg)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江孟𣽆、覺察團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在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diosnonino也提到與課業、社團、實習、打工你追我趕,你累了嗎? 在壓力情緒管理團體,澄清紛擾的思緒情緒, ... ... <看更多>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江孟𣽆、覺察團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在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diosnonino也提到與課業、社團、實習、打工你追我趕,你累了嗎? 在壓力情緒管理團體,澄清紛擾的思緒情緒, ... ... <看更多>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在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 YouTube 的八卦
從#誰是被害者、#我們與惡的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魂囚西門來看戲劇中的心理和#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所長林伯聰一起喝#比利時#精釀啤酒|啤酒聊天室|故事|EP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