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高雄電影節,成為世界第一個「新科技」影展!?👍
這不是好過日在「話虎爛」,目前世界上還真的沒聽說有人做過!
看到近期在總圖開放的「 VR 電影」體驗,不禁讓我們想像這樣的新科技、新媒介,如何帶來新的藝術表演形式、甚至是藝術理論的革新!!
如果不信,各位可以回想一下:電影一直以來都深受著科技的影響,比方說,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從「黑白影片」到「彩色電影」、從「平面電影」到「3D立體電影」; VR 電影是不同於現行的 3D 電影,讓體驗更加進入「模擬真實」所見時,帶來的潛能更是無限的。
更何況,體感經濟也一直是高雄軟體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會展經濟也是高雄積極投入發展的項目。
既然我們都有這些資源了,而且沒人做過這樣的影展,高雄電影節不管是附加一個「新科技電影展」、或是另外再辦一個平行的友節「高雄新科技電影節」,都可以創造高雄電影節的獨一無二的定位,更加深高雄電影節的可看性,活化在地經濟!
有可能嗎?有遠見、有願景、有策略,就絕對有可能啦!
——
科技X藝術,迸出新滋味,其實也不是創舉!
過去,我們也提到了奧地利林茲,如何以科技X電子樂,以達成後工業城市轉型,還創造了5年6000個工作機會!(深入探討林茲的轉型分析:goo.gl/xAVm9D)
如何找出高雄電影節獨特的定位?
林茲給我們一個很厲害的模範!
【VR觀影心得】
#周一市總圖休館,但VR影片仍可觀賞,快來被影像包圍吧:)
「這次看VR電影的感覺讓我想到第一次搭飛機的經驗。搭飛機前會有空服員介紹服務與設備,最興奮的,是飛到天上後第一次從那麼高的地方看世界,那是前所未有的視野。看VR電影也一樣,工作人員如空服員般仔細協助戴上眼鏡與耳機,讓我通往另一個世界,看《左營光影紀事》時赫然發現電影把我放在一家老西裝店的上方,可以清楚看見師傅與客人的互動,但又同時漂浮空中,這種忽遠忽近的感覺在看片的過程中把我緊緊包圍。」—雄影觀眾 葉同學
高雄電影節首創的「VR FILM LAB」單元,在影展開幕日《龍先生》還未播映前,即在市總圖三樓的開跑,可說是本屆影展實際上的首場電影。根據五部電影的題材與風格,雄影打造了體驗觀影專區。你可以在倚在舒服的懶骨頭上,感受廖克發《羽》輕柔的戀人絮語;也可以坐在月台候車椅,等待開往回憶的《末班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把看電影譬喻成儀式,你得站著看才行;而《哈瑪星列車》不會為你停駐,反而讓人看見時間奔流不止…
「VR FILM LAB」除了展示技術,更嘗試在影像敘事尋求更多突破。看電影也再不侷限影廳中面對銀幕的傳統,特殊的裝備與360度的全見視角,讓觀眾的身體「動」了起來,是全新的觀影型態。精彩的「VR FILM LAB」自10/20至11/5在高雄市總圖3樓,連續17天登場,11/3至11/5亦會移師台北光點華山放映。
不只嘗鮮,更是實驗,就等你來!
默片時代電影心得 在 Moggy Vision Facebook 八卦
推薦電影《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這是部阿根廷黑色幽默片,被《時代雜誌》評為2014年年度十大佳片,並獲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本片由六個獨立故事組成,帶有荒誕詭異的色彩,在你我生活周遭上演,諷刺著現今社會各種現象,如背叛、復仇與違法等題材。我最欣賞被拖吊公司逼到反擊的工程師那段。
最終心得是:「永遠別去挑戰別人的底線,激怒的結果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