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黑鷹失事 現場最新狀況
搜救人員將傷者送下山,準備送醫救治 (#嘴邊肉)
【相關新聞】
快訊/脫困畫面曝!英勇女新聞官夾困殘破機體 忍劇痛LINE回傳墜機地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102/1615970.htm?from=fb_et_news
黑鷹失事地點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空難和山搜有沒有關係呢?翻開台灣山難史,觸目驚心的第二大山難「三叉山事件」,就是一場空山混合的大型災難。
包含最近超紅的向天湖軍機遺址,其實台灣廣大的山區掉過超多飛機,而只要是發生在山裡的空難,在還沒確定殘骸地點之前,「搜索」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昨天讓國人痛徹心扉的黑鷹空難,整個搜救過程在12小時內宣告結束,除了是位於通訊良好的淺山地帶,並且有倖存者能配合定位外,最重要的,仍是因擁有豐富登山經驗、並且深耕在地的宜蘭消防局陳秋霞科員領軍,才能在第一時間透過最有效率的路線抵達失事地點。
這件事,再一次說明了一件事:台灣,真的需要一個專門的山域搜索單位,「搜索」需要的豐富經驗和對地形的掌握程度,是「消防隊員」永遠沒有餘力去培養的——他們時間都花在學習急救和滅火上了呀!總不能永遠都靠對登山有興趣的消防員在撐,對吧?
蘇貞昌 院長,小弟在這個讓人心痛的事件當中,看到了本次搜索任務裡可以帶給「向山致敬」政策後續延伸的努力方向,也在此再一次的提出「成立專責山域搜救單位」這個建議。希望能訓練台灣的山域搜索菁英,免除消防弟兄們不必要的負擔,這幫助的將不只是失蹤的山友,還有可能因為任何原因,而迷失山中需要幫助的人們。謝謝您!
---
另外,「台灣大地羅盤」昨天晚上重新上架成功!
有興趣的Android系統朋友,請在此下載:https://bit.ly/35ooGrE
還有內建一鍵報案功能;但不要亂按,那是真的喔!
黑鷹失事地點 在 許淑華 Facebook 八卦
為呼應民眾對於重大運輸事故調查的需求,運安會自去年八月掛牌,並設有航空、鐵道、水路及公路等4組,涵蓋水陸空多面向之調查權責,但成立至今已逾半年,除飛安會原延續之業務已逐步上軌道,其餘部分單位尚有加強改進的空間。而運安會設立後又接連發生南方澳大橋斷橋及黑鷹直升機失事等事故,運安會應積極完善內部組織,積極協助相關部會預防日後類似事故發生。
截至2月底運安會尚缺1名專任委員及2名調查人員,據查航空組之缺額係因需有相關專業經歷,但就目前業界薪資遠高於調查人員之薪資,故招聘人員困難,而依據運安會之組織架構圖表顯示,目前刻正規畫中未成立的尚有「快速反應辦公室」、「國家運安工程研究中心」等兩單位,據悉原「快速反應辦公室」之職責為調查人員駐點及部分不易移動之證物保存功能,然目前因經費不足暫緩單位建立。故相關保存證物之功能改由「國家運安工程研究中心」負責,然興建證物檢測棚廠及分析實驗室等所需場地規模巨大,目前尚未建置完成,為確保事後若不幸發生運安事件,有妥適地點進行相關證物之保存,應盡速辦理設置作業,若有預算、人力不足的問題,也應積極向行政院反應,確保上述工作如期完成。
運安會之職權除了重大事故調查外,亦有給予改善建議之重要職責,據查目前尚有19項改善建議仍由行政院列管當中,其中不乏相同機場先後出現類似情況但仍未改善,以2015年德安航空DA7507及2017年德安DA7511飛安事故,運安會對「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提出之「飛安改善建議」皆提到應檢視跑道之改善及機組人員的訓練完整性等問題,然目前該案件仍在列管當中。除此之外尚有2005年科捷公司N998AM高雄小港機場落地後偏出滑行道的改善建議尚未完成,運安會本於職權應盡快督促相關單位完成改善。
去年主委曾表示普悠瑪事件及南方澳斷橋事件預計於今年2至3月發布事實資料報告,8月完成該調查報告草案。而林佳龍部長今年1月受訪時也表示,後續懲處要待司法和運安會調查之外的行政調查及公總團隊調查事故原因方能進行,故運安會因盡快提出報告,方能呼應社會大眾之需求。
而依據運輸事故調查法第5條第5項規定,運安會應建置運輸安全自願報告系統,且對報告者身分及資料來源應予保密。然目前僅飛安部分架設完成可供民眾使用及查詢,其餘皆需逐年進行建置作業,為避免運安事故發生允應加速辦理相關平台之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