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可能是全身上下最容易自我觀察的部位了👐
之前網路盛傳,手掌嚴重爆青筋是血管硬化的信號,比如大拇指側爆青筋反映心肺問題、大拇指根部反映冠心病風險等等。其實,手部爆青筋後通常若有即時消退,有時候只是因長時間手掌出力,讓血流量變大,如打桌球、打網球,或長時間騎車導致。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手部皮膚無故變色、指甲出現異狀,或手部長時間發麻等,以下整理7個手部出現的異狀與其可能對應的疾病⚠
當然如果有不適或擔心身體異狀,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以免耽誤病情哦!
—
【🔹從手看7健康問題】
🔺手掌發黃:日本厚生會木澤紀念醫院院長北島康雄表示,如果肝臟不好,血液中的膽紅素會增加,因為膽紅素呈現黃色,所以會讓皮膚變成黃色。
🔺拇指、小指根部發紅:北島康雄表示,手掌是毛細血管特別發達的部位,而且手掌皮膚也很薄,所以能透過檢查手掌顏色來得知身體循環系統的狀況。如果手掌特別紅,可能代表血液變得濃稠,血液循環不良的機率較高,這時就容易產生血栓。如果長久下去,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
🔺指甲有黑線:指甲如果出現縱向黑線或褐色紋,要小心就是所謂的「縱向黑甲症」。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政賢指出,造成黑甲症的原因可能是指甲下面或後方的皮膚長了黑色素細胞,或是黴菌感染、外傷導致的指甲下出血、服用某些藥物等,但也可能是容易發生在「四肢末端」的一種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
🔺甲床變白濁色:通常指甲甲床呈現粉紅色,札幌工廠皮膚科主任、皮膚護理診所院長松本歩表示,若出現白濁色,可能有肝硬化、腎功能衰竭,或是糖尿病等內臟相關疾病,要多加小心。
🔺甲床呈現青白色或藍紫色:松本歩表示,如果指甲床看起來蒼白,像失去血色,這可能是貧血造成的;若出現藍紫色的指甲甲床,則可能是因肺部疾病。
🔺杵狀指:當手指無端變得肥厚,即所謂的「杵狀指」,可能是肥大性骨關節病變造成的。這個狀況有時候找不到原因,但也可能合併其他疾病,包括肺部感染、肺部腫瘤、心臟病等。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有杵狀指,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手腳發麻:除了喉嚨容易乾渴、體重下降、倦怠等,手腳兩側發麻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嚴重的話,患者的手指尖、腳趾尖會覺得像「觸電」一樣,而這種感覺在夜晚,太熱或太冷的天氣會更嚴重。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Carl Ho卡爾 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常拉透明的尿? 紅斑突然出現 又很快消失不見? 以前的痣 突然變大了? 那很可能是有嚴重疾病了! ✪✪✪ 原來源 ✪✪✪ 朝日放送 – うちに病を早期発見! 目で見るだけでわかる全身セルフチェッ: https://www.asahi.co.jp/hospital/onair/151201.htm...
黑色素瘤症狀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八卦
手掌可能是全身上下最容易自我觀察的部位了👐
之前網路盛傳,手掌嚴重爆青筋是血管硬化的信號,比如大拇指側爆青筋反映心肺問題、大拇指根部反映冠心病風險等等。其實,手部爆青筋後通常若有即時消退,有時候只是因長時間手掌出力,讓血流量變大,如打桌球、打網球,或長時間騎車導致。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手部皮膚無故變色、指甲出現異狀,或手部長時間發麻等,以下整理7個手部出現的異狀與其可能對應的疾病⚠
當然如果有不適或擔心身體異狀,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以免耽誤病情哦!
—
【🔹從手看7健康問題】
🔺手掌發黃:日本厚生會木澤紀念醫院院長北島康雄表示,如果肝臟不好,血液中的膽紅素會增加,因為膽紅素呈現黃色,所以會讓皮膚變成黃色。
🔺拇指、小指根部發紅:北島康雄表示,手掌是毛細血管特別發達的部位,而且手掌皮膚也很薄,所以能透過檢查手掌顏色來得知身體循環系統的狀況。如果手掌特別紅,可能代表血液變得濃稠,血液循環不良的機率較高,這時就容易產生血栓。如果長久下去,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
🔺指甲有黑線:指甲如果出現縱向黑線或褐色紋,要小心就是所謂的「縱向黑甲症」。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政賢指出,造成黑甲症的原因可能是指甲下面或後方的皮膚長了黑色素細胞,或是黴菌感染、外傷導致的指甲下出血、服用某些藥物等,但也可能是容易發生在「四肢末端」的一種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
🔺甲床變白濁色:通常指甲甲床呈現粉紅色,札幌工廠皮膚科主任、皮膚護理診所院長松本歩表示,若出現白濁色,可能有肝硬化、腎功能衰竭,或是糖尿病等內臟相關疾病,要多加小心。
🔺甲床呈現青白色或藍紫色:松本歩表示,如果指甲床看起來蒼白,像失去血色,這可能是貧血造成的;若出現藍紫色的指甲甲床,則可能是因肺部疾病。
🔺杵狀指:當手指無端變得肥厚,即所謂的「杵狀指」,可能是肥大性骨關節病變造成的。這個狀況有時候找不到原因,但也可能合併其他疾病,包括肺部感染、肺部腫瘤、心臟病等。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有杵狀指,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手腳發麻:除了喉嚨容易乾渴、體重下降、倦怠等,手腳兩側發麻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嚴重的話,患者的手指尖、腳趾尖會覺得像「觸電」一樣,而這種感覺在夜晚,太熱或太冷的天氣會更嚴重。
黑色素瘤症狀 在 ETtoday寵物雲 Facebook 八卦
勇敢的寶貝❤️(Iris)
雞掰皇后 ももちゃん
黑色素瘤症狀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常常拉透明的尿?
紅斑突然出現 又很快消失不見?
以前的痣 突然變大了?
那很可能是有嚴重疾病了!
✪✪✪ 原來源 ✪✪✪
朝日放送 – うちに病を早期発見!
目で見るだけでわかる全身セルフチェッ:
https://www.asahi.co.jp/hospital/onair/151201.html
*中譯版本 可到ViuTV中的「恐怖醫學」內查看*
✮手部相關✮
皮肌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http://www.jiankanghou.com/jibing/33156.html
慢性肝炎、肝硬化之各種症狀及成因
http://www.chinese-medical.com.tw/Liver.htm
認識糖尿病 - 常見嚴重疾病
http://es-msn.tungwahcsd.org/knowledge.html
常見甲狀腺疾病 : 病因及症狀
https://www.taiwanus.net/health/disease/13.htm
✮腳/背部相關✮
免疫系統過度強大? 罕見的全身性紅斑狼瘡症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607/3392.htm
奪命黑色素瘤被當黑痣 及時切除可保命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081201/11911892
✮舌頭相關✮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與治療
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322/1010.htm
潰瘍不癒 慎防患舌癌
http://www.cancer-fund.org/tc/cancer_news_190.html
口腔癌 自我檢查5步驟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050808/21960919
✮尿液相關✮
認識糖尿病 - 常見嚴重疾病
http://es-msn.tungwahcsd.org/knowledge.html
預防膀胱出問題、 反覆膀胱發炎 小心罹患膀胱癌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4/21/n3235312.htm
---------------------------------------------------------------
▷ 背景音樂資訊 BGM (Background Music) Info. ◁
“New Land” by ALBIS
“Time Passing By” by Audionautix
演出者:http://audionautix.com/
~~~~~~~~~~~~~~~~~~~~~~~~~~
(゚∀゚) ノシ
更多關於我的 More About Me
▷ DIY教學 DIYs Guide ◁ https://goo.gl/u4ENC7
▷ 趣味系列 Funny Video ◁ https://goo.gl/SrmBPm
▷ 挑戰系列 Challenges ◁ https://goo.gl/IGt6Kg
▷ 實驗系列 Experiments ◁ https://goo.gl/MzwL7f
▷ 開箱系列 Unboxing ◁ https://goo.gl/CE6MpC
▷ 我的倉鼠系列 My Hamsters ◁ https://goo.gl/8sNzHy
▷ 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page ◁ https://goo.gl/699Cd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iOo8dokAXs/hqdefault.jpg)
黑色素瘤症狀 在 黑色素瘤 - 元氣網 的相關結果
黑色素瘤 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 ... ... <看更多>
黑色素瘤症狀 在 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類型、症狀與治療 - Hello醫師 的相關結果
黑色素瘤 簡單來說就是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在皮膚上過度堆積、聚集,造成皮膚表面產生黑色的斑塊。痣的生成是因為黑色素堆積而成,但也不是所有 ... ... <看更多>
黑色素瘤症狀 在 不痛不癢卻致死率高!醫:皮膚出現5狀況當心黑色素瘤 的相關結果
惡性黑色素瘤. 症狀說明 又稱黑色素細胞癌,為惡性度最高的皮膚癌,好發於老年人,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很容易轉移,致死率也很高,從發現到死亡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