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記者會我覺得只有3個問題重要。而第二題有點複雜….
1.關於案134的職業和工作地點?
職業和地點我們很少公布,除非單位自行決定需要釐清,像是台積電和中研院。
(因為剛剛有網友質疑我寫台積電。阿中有講了….)
2.韓國檢驗量能為什麼會比台灣高三倍?會有提升量能的目標嗎?
我們這兩天大概篩檢一千三百多。兩國的篩檢策略不同,我們只對特定風險特定條件篩檢。
篩檢要看此檢查的準確性,即便是PCR也有偽陰性的機會。我們認為普篩可能會因為病毒量還不夠而是偽陰性,結果過兩天病毒上來而有傳染力,但患者以為自己是陰性所以到處亂走,反而成為破口。
兩國的見解主要差在,完全無症狀者的病毒量一定會高到會成為陽性嗎?還是偽陰性會很高?篩檢的目的是要做分流隔離,如果採了但沒辦法確實隔離,其實也白費。
以郵輪鑽石公主號的極端例子,日本最早鎖定有症狀的還有其接觸者來篩陽性率高,因此決定對全船篩檢。但篩後又不能好好分區隔離,放回去在裡面又受到感染,也許有些旅客或船員驗出陰性後全船趴趴走,釀成全船近2成旅客感染。
據此專家還是認為,#有症狀時有特定風險再篩檢較適合。#且篩完後要做確實的隔離。每個國家會因為國情不同專家意見有不同做法,可能疫情過去之後可以回頭做公衛學術上的探討。
04b解讀:黃立民老師說過現在的PCR大概有70%的敏感度,也就是有30%會是偽陰性。因此,我個人也不贊成用之於普篩。如果以後我們可以有個快篩工具,再用PCR來加以確認(如同現在流感的狀況),應該會更理想。離題一下,我個人其實也很有興趣看到抗體檢測,會不會其實新冠已經默默進來,一部分的人都已經有抗體了,只是我們不自覺?那這樣其實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的防疫心態和策略喔。
3.新政策:國外回來一採陰後,取消對輕症的二採還有住院隔離,會降低一線負擔嗎?
答:#政策改變是因為現在採取全面居家檢疫,如果一採陰就先放回家隔離,若有症狀再二採。本來是因為沒有居家檢疫,怕一採偽陰性回去出問題,所以會住院等二採。現在因為已經全面居家檢疫,就不用在醫院等了。
#另外關於04b直播(沒有人問你呀)
1.終於設定好筆電的獨立顯卡到OBS。擷取螢幕畫面問題已解決。
2.現在正在採購某網紅建議購入的麥克風中。希望以後可以唱歌給大家聽(並沒有人想聽)
大家周末愉快啦!
黃立民老師說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阿中!#PCR的偽陽性沒有這麼高啦!
8月22日阿中在記者會上說明入境普篩PCR的迷思。若入境全部普篩PCR,以我們從1月到現在境外移入共25萬人,假設國外回來新冠感染盛行率0.2%,預計有500人感染,以相關的論文PCR敏感性最高90%,特異性最高95%來估算:這樣我們會抓到450個,但有50個是偽陰性。這些人如果因為陰性而沒有居家檢疫14天,就會到社區趴趴走。另外也會找到12475個偽陽性個案,多做一點就會產生很多點。這些沒有病的人會被送到醫院,擠爆隔離病房,要採檢2次陰性可能要住個5、6天,把我們醫療量能都用光了。這一萬兩千人要進醫院有可能有交叉感染,都要作疫調,也必須通知國外,且每班航班都有個案,機組員都必須隔離,航空公司可能都要關了,必須花很多成本執行。
但回到4月指揮中心成立100天,說明普篩的迷思時,指揮中心估PCR的特異性是99.99%。
1.看到阿中說PCR特異性95%,偽陽性可以高達5%,我開始懷疑自己。原本我對PCR的認知完全是錯的嗎?我這兩天沒有針對此事發言,問了很多同學師長。然後我看到黃立民老師和李秉穎老師都發言了,我知道我不孤單。
2.我只問兩件事。
彰化驗了1500個入境第三天和第十天的,請問75個偽陽性在哪裡?
六七月從台灣出境到別國被入境篩PCR總共39673人,請問1983個偽陽性在哪裡?
不,事實上彰化1500人中只抓到一個PCR陽性。就是那個美國回來的小男生。偽陽性?零。
六七月出境指揮中心公佈疑似只被驗到3例,包括日籍女學生,泰國移工,日籍工程師。而這三例經過了完整疫調,可能可以界定為偽陽性。偽陽性是千分之0.08呀。
3.#黃立民老師說:指揮中心PCR特異性95%的假設過於悲觀保守,目前實驗室幾乎都會使用兩組基因檢測,降低偽陽性,PCR檢測偽陽性都是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4.#李秉穎老師說:入境篩檢核酸的話,我覺得他的假設是有點問題的啦。PCR特異性95%太低了。我們的PCR,特異性應該是99.99%,很高很高的,核酸檢驗很少會偽陽性。我想入境篩檢主要的問題還是成本效益的問題啦。#阿中幕僚的準備有問題!
5.臨床實務上PCR的特異性(specificity)很高,應該是99%以上甚至更高,不會低到95%的。就是偽陽性應該是小於1%,不會到5%的。且台灣Ct值是抓偏高的35,所以不容易偽陽。有些國家很低的35~40都判定陽性,那比較容易偽陽。且如果測到一個不確定的值,新冠PCR總共可以測三個基因,也可以重複再作一次來確認。不是只看35以上以下來判定而已。
6.我看過祥祥選的BMJ和NEJM兩篇假定PCR特異性95%的論文。但那兩篇都是假設其值為95%,不是經過研究證實。祥祥也承認,這只是選取參數的問題,參數是可以調的。
7.要衛教大家的是,PCR要小心的是敏感度/ #偽陰性 的問題,有些PCR敏感度可能只有70%,就是可有30%的偽陰性,一次檢驗陰性不能就確認一定沒問題。這也是阿中一再強調入境一次陰性,不能就這樣放出去。這我完全贊成,也是祥祥引用的科學論文上強調解讀PCR時要注意的事情。這也是為何,我們一開始須要三採陰,才能把病人解除隔離的原因。
8.但PCR偽陽性的問題,沒有這麼嚴重。偽陽性是快篩或是血清抗體這些檢驗才須要考慮的問題,如同陳建仁老師在臉書發文提醒的。
9.回到指揮中心這次的設定,如果把PCR的偽陽性訂在1%,那篩出的偽陽性人數是2495人。如果照李秉穎老師所說或是四月時指揮中心偽陽性訂在0.01%(特異性99.99%),那偽陽性只不過區區25人。
10.不要為了辯護政策,選擇一個離實務上差很多的數字來帶入。那不能呈現真實狀況。已經有很多其他理由可以來說明不贊成入境普篩,如李秉穎老師星期天的一整套論述。但不需要把錯誤的科學觀念帶入讓民眾誤解呀。
結語:這篇不是逆時鐘,別見獵心喜或急著跳腳。我要強調普篩與否不是一和零的問題,要用什麼工具篩,在哪一群人篩,用什麼檢驗工具篩,是在不同的疫情階段,根據越來越多的科學資訊,應該要滾動式檢討的科學決策。
這是高度專業的問題,不是現在簡化成二分法:急普篩人和拒普篩人這麼二元化無腦的分法。這是在選舉,是在帶風向,不是在防疫!
指揮中心自己就開始針對菲律賓入境普篩PCR,明天滿一個月會檢討。祥祥昨天有提到入境外國人14天考慮讓他們自費篩檢PCR的方案。指揮中心和專家會議也一直有在改變呀。普不普篩根本是假議題,別吵了!可以完全尊重專業的決策就好了嗎?
黃立民老師說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比利時工程師三月檢疫即喪失嗅味覺?
#個人推測罹病期應該是6月29日之前
#三月到現在已經134天又太久了
來更新兩個後續發展。
彰化衛生局公布,比利時20多歲離岸風電商男工程師的足跡。
1.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從感染時間與地點來看,高度懷疑可能就是在台灣,但對象鎖定公司同事或同為外籍的同事,至於是否算本土案例或社區感染,交由指揮中心判定。
2.該外籍工程師活動範圍廣,除了在彰化停留時間較久,也曾去過台北、台中、宜蘭等地,初步匡列縣內接觸者有371人,昨天開始依序採檢,預計這兩天採檢完畢,包括針對他去過的住宿旅館、用餐餐廳,以及職場等。
3.該外籍工程師不是執行海上工作者,工作時間大都是在辦公室,社交對象以同國籍與同事為主,住宿旅館則是早出晚歸,已先針對旅館員工採檢,其他旅客也將針對有互動的外籍人士進行採檢,另外與他同國籍、外籍或同公司同事互動密切者,也要求要接受採檢。
4.葉彥伯說,初步推估外籍工程師感染時間點就在6月25日至7月8日之間。
但晚間指揮中心今晚公布,最新疫調發現他在三月第二周於比利時檢疫時喪失嗅味覺,雖無其他症狀,當時可能已染疫。祥祥說,案469在比利時雖就醫兩次,但當時嗅味覺喪失仍未列為新冠肺炎的可能症狀,因此未被診斷出來。目前仍會持續追蹤相關接觸者的檢驗結果並交專家委員會釐清其感染源。目前匡列89位接觸者,都將進行採檢,其中49位匡列為居家隔離。
04b解讀:
1.為何指揮中心匡89人,彰化匡了371人@@
2.原本的預設此人為無症狀感染者,因此他的罹病期,潛伏期都只能用猜的。IgG已經出來,IgM已經消失,大概可以推估是發病(Day0,病毒開始高起來)六週以上了。我推估 #罹病期應該是6月29日之前。之前多久其實都可以。
3.但根據新的疫調,三月第二週於比利時檢疫時就已有嗅味覺異常的症狀,如果這是新冠感染的話,那到7月29日已經至少134天了。PCR可以到134天還驗得到,有點太久了。嗅味覺異常其實在一般病毒性的感冒也有可能發生,只是發生機率沒有新冠病毒這麼高。可惜,這點可能已經難以證實了。
4.我同意目前看起來還是在台灣感染機率大一些。此案有和許多外國同事相處,當然有可能被感染。希望後續疫調可以找出蛛絲馬跡。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更新黃立民老師說法:
病毒排除需時約2個月 黃立民研判:在台灣感染機會最大
若以個案於今年3月出現嗅味覺異常而要說此個案於3月就已感染武漢肺炎,「這個機會不大」,主因新型冠狀病毒若侵犯呼吸道後,花4個月時間病毒還未排除乾淨,「這時間太長了,因此機會很低的」,若要這樣判斷會有點勉強。
更何況個案嗅味異常的情形,也不清楚詳情如何,還是說有其他的狀況而造成嗅味覺不太靈敏,這個都不清楚,「但最重要的是,一般來說,上呼吸道被病毒感染後,排除時間約為2個月,但3月至今,已超過2個月時間很久了」,因此他仍認為,此案在台灣被感染的機會還是最大。
另從急性期抗體IgM和慢性期抗體IgG研判,目前比利時個案IgM為陰性,IgG為陽性,因IgG依每人感染情形及體質不同,如輕症感染病人可能於3個月消失,但也可能不會消失,因指揮中心指出,此名個案的IgG為強烈陽性,研判個案應是在這1至2兩個月內被感染。
黃立民老師說 在 黃立民太太、李秉穎、黃立民高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那段日子我太太去雜貨店買東西,老闆知道我是醫師,都叫她別進去……」黃政華說,許多新興或...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文╱鍾碧芳走在防疫的前線對於每年皆. 黃立民 ... ... <看更多>
黃立民老師說 在 黃立民太太、李秉穎、黃立民高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那段日子我太太去雜貨店買東西,老闆知道我是醫師,都叫她別進去……」黃政華說,許多新興或...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文╱鍾碧芳走在防疫的前線對於每年皆. 黃立民 ... ... <看更多>
黃立民老師說 在 居然為了一本繪本鬥智對決!P3 實驗室在做什麼?病毒變異 ... 的八卦
... 醫院小兒部主任─ 黃立民 醫師,新冠疫情期間,相信各位在新聞上對他不陌生,這次我就帶著他審訂的繪本《和新冠病毒說Bye bye!》來拜託 老師 ,不過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