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觀點3---解讀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各種傳言
得到新冠病毒的人,短期內不會二次感染。但治癒之後,難道不會肺部纖維化?答案是:年紀越老,越有可能發生。完整文章也已經上線,想提前破梗的網友也可以搶先閱讀。
---------------------
【傳言3:新冠肺炎康復者肺纖維化,一輩子生活受影響?】
這傳言尤其出現在NBA球員染病之後,新聞下方留言數則都在哀悼他的籃球生涯告終,但真的是如此悲觀嗎?回溯這些有關肺纖維化的新聞報導,有來自中國的個案,台灣的個案,最新一則是來自香港瑪嘉烈醫院分析首批12名康復者情況,發現「部分康復者」肺部出現纖維化,有些人肺功能減兩三成,兩三人走路覺得喘。
請大家仔細閱讀,並非「所有」的康復者都會肺纖維化,而是「部分康復者」有此後遺症。香港醫生也表達很清楚:目前未知長遠肺纖維化長遠影響,只能建議病人多做促進心肺功能運動。
長遠的影響,可以借鑒當年SARS的一項研究(1),報告指出感染SARS後有高達62%的康復者,出院時有肺纖維化產生,但經過一年的心肺功能復健運動之後,僅24%的病人無法恢復原來的肺功能,而且大多是慢性病患與無法運動的人。按照此比例,假設新冠肺炎有20%的中度至高度嚴重患者,那也只有約5%的人有此後遺症,並非如網友所說的,肯定一輩子生活受影響。
事實上我不明白這些新聞想表達什麼概念,因為不論是細菌性肺炎,還是病毒性肺炎,所有的肺炎患者只要夠感染夠嚴重,患者的年紀夠老(2),都有可能肺部出現纖維化,肺功能減兩三成,或走路覺得喘,這些後遺症都並非新冠肺炎的專利。若感染者年紀不是太老(比如NBA球員),就算肺部輕微纖維化,好好復健,都還是可以恢復健康的。
(1) Hong Kong Med J. 2009 Dec;15 Suppl 8:21-3.
(2) Expert Rev Respir Med. 2010 Dec;4(6):759-71.
黃瑽寧醫師觀點3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八卦
🌟#黃瑽寧醫師觀點2---解讀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各種傳言
今天讓我們聊聊許多人關心的話題:得到新冠病毒的人,會不會二次感染?治癒之後檢驗會不會復陽?完整文章也已經上線,想提前破梗的網友也可以搶先閱讀。
------------------
【傳言2:康復者會再次感染,永遠沒有放心的一天?】
在中國和日本,都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又再次被檢測出病毒的消息,也讓人心生恐慌。這樣一來,豈不是歹戲拖棚,永無寧人之日乎?
其實冠狀病毒在病人身上「死賴著不走」這個現象,在其他的冠狀病毒感染者,也時有所聞。早在1983年就曾經有研究者發現(1),少數兒童得到冠狀病毒之後,雖然已經完全康復,但在鼻腔分泌物中還是可以找到病毒的片段,時間長達數個月之久。
但請注意!這些兒童並沒有因此繼續散播病毒,身上所偵測到的病毒片段,很有可能只是存留的病毒屍體,或者苟延殘喘的無效病毒,真實原因不得而知。
可以確定的是,幾乎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狀出現的15天之後(2),身上都會出現有效抗體,短期內是不會再感染第二次了。根據過去對冠狀病毒的認識,產生的抗體至少可以保護康復者一整年(3)不易二次感染,所以請大家不要再擔心了!對於康復出院,或解隔離十四天回家的親人朋友,也請不要歧視他,他身上是乾淨的!
再次強調:目前所有核酸檢驗的陽性值,都僅代表我們找到了病毒的「蹤跡」,但這隻病毒是死、是活、還是殘廢,是無法判別的,唯一能確定活病毒的存在,是利用病毒培養養出活病毒才算數。我們在病房時常利用核酸檢驗,驗出病童身上兩、三隻病毒都呈現陽性值,但真正具有傳染力、致病力的,就只有正在急性期的那一種。
(1) Arch Dis Child. 1983 Jul;58(7):500-3.
(2) Juanjuan Zhao et al. 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 patients of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3) Epidemiol Infect. 1990 Oct;105(2):435-46.
---------------
【自由問答時間】
Q: 請問黃醫師,新聞上有患者出院後,出現檢驗「復陽」的情形,是還在感染嗎?
A: 你若常常看到某人的前男友在她家樓下徘徊,並不代表他們正在交往中。
黃瑽寧醫師觀點3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八卦
分享:疫情期間,到附近公園玩要注意什麼?可以露營嗎?
「疫情流行期間,能不能去游泳池或泡湯?」、「到公園玩該注意什麼?」近日有許多家長提出相關的疑問。分享這篇文章,裡頭的9個常見防疫擔憂,提供給有需要的父母參考...↘
👉延伸閱讀|黃瑽寧醫師觀點:解讀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各種傳言>>https://cplink.co/9RiHkt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