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台中,生活在台灣,我們是因為這片土地的養分,而成長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在昨天新書發表會後,得知中國對台事務辦公室公開批評我「生活在台灣,卻想著長江、黃河很錯亂」的言論是「神經錯亂的鬼邏輯」。我不會特別介意或錯愕,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更有脈絡地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也作為對國台辦發言的回應。
其實這段話,是我日前在2018台中學國際研討會上提到的。十年多前,我落腳台中,認識了大甲溪流域所孕育的豐富文化。可惜,過去台灣的教育,長年忽略了對自身土地文化的認識,而現在,與其心心念念遠方山河,我們要回過頭看見自己、認識我們自己的故事。
從今年七月東亞青年運動會因中國政治介入而遭到取消,再到昨日國台辦對我的批評,我的立場一致,也都很清楚。我們必須認明,兩岸不是從屬的關係,而是互為主體的關係。
而這個關係,也必須從正常的人與人的關係開始,相互了解、尊重、交流,建立於雙方的特色與尊嚴之上對話。文明社會中,激烈的批評與情緒性的用語,並不會減損我們的尊嚴,卻會減少我們對對方的尊敬的程度。我期待台灣的我們更加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而我期待中國也是如此。
台灣已經走出了威權,進入自由民主的時代;我們已經告別了集體一言堂的囚禁,擁抱多元意見的交流。我希望台灣過去的經驗,能和中國分享,作為中國很好的參考。我也相信台灣的成長,將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台灣也要有這樣的信心與使命感,擁抱自己,繼續往前邁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棋樂玩文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史前文化 #舊石器 #新石器 #青銅器 第一次跳脫紙上作業的描述。 下一集要回復前面9集的做法了~ 做影片的風格真的不能隨著心情亂更改阿XD ---- ◆訂閱棋樂玩文具:https://goo.gl/8hm7tS ◇棋樂玩文具Facebook:https://goo.gl/wK2BRS ◆棋樂玩文...
黃河流域文化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中國「十一」國慶前夕,林鄭特府警隊之英籍警官將鎮壓一名香港華裔示威者形容為「腳踢黃色物體」(Kicking a Yellow Object ) ,掀起種族主義「顏色語言革命」(Colourful Language Revolution ),劍指十四億發源黃河流域「黑眼睛黑頭髪黃皮膚」之龍的傳人,引起有趣的文化爭議。
正如Black Market、Black Money 等詞彙,在二十一世紀西方已經被視為政治不正確,英籍警官將一名香港中國人視為「黃色物體」,若發生在美國加拿大,必會引起各大城市華人示威抗議。
因為Yellow 這個顏色字眼,一百年來在西方文化史上實在有太豐富的內容。這位洋警官羞辱的,不知是否包括其炎「黃」子孫上司林鄭月娥與警務處長?
但以正能量角度,重新認識 Yellow 這個字眼,以及其中一張漫畫裏的傅滿洲,也身穿藍絲官袍,無疑也是一堂通識教育課。
Anyway,七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高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預祝各位國慶快樂。
黃河流域文化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以後華為在「一帶一路」之下的十億非洲粉絲,向中國買賣水果時可以用華為手機支付寶結帳,唯那具手機裡有中國的一切,卻沒有美國。
而且 Google 和 Facebook 不必再乞求中國開門進大陸市場,而主動在中國之外,把所有大門都關掉。
這時,大陸有貌似愛國的網民急了,問:你美國競爭不過人家,就禁制啊?
這個問題,不正是 Google、Facebook、美國的油站、銀行和保險公司、美國的藥廠,至少十多年來,不斷問中國的同一問題?
這種「反美」的質問,不知是裝傻,還是指桑罵黨國。
反正美國政府來這一手,非常有信心,認定中國以外的全人類網民手機戶,只要心智正常,都會作出正確選擇。
美國認為:一個沒有「谷歌」(Google)的華為手機,屏幕視覺效果再漂亮,也只如一個淨了身的黃曉明,或者太監版的胡歌。
杜林普很壞,決定要華為連同其五千年文化加七十年的紅色國情、政策、規定、潛規則,用世界人類的手來投票,令其全部退回黃河流域與南中國海北岸。
更嚴重的是,沒有了 Google,也沒有 Google 地圖。當然,不必擔心,華為連接中國的軍事衛星,也在另一角雲端,為華為的世界用戶,包括英國人或肯亞人開車導航。
而中國軍事衛星,由馬克思主義武裝,一定比 Google 連接的美國衛星更精準。信杜林普,你會撞車,人類會迷路。讓華為為你指方向,不論英國皇室的御用 Butler,還是非洲坦桑尼亞運香蕉的大貨車司機,或更眼明心亮,腦子通通更正確,通向一個由孔子學院勾勒出來的人類大夢想,也說不定呢。
總之你可以選擇就是。
黃河流域文化 在 棋樂玩文具 Youtube 的評價
#史前文化 #舊石器 #新石器 #青銅器
第一次跳脫紙上作業的描述。
下一集要回復前面9集的做法了~
做影片的風格真的不能隨著心情亂更改阿XD
----
◆訂閱棋樂玩文具:https://goo.gl/8hm7tS
◇棋樂玩文具Facebook:https://goo.gl/wK2BRS
◆棋樂玩文具Instagram:https://goo.gl/gPFUi1
◇聯絡我們:xddcafe@gmail.com
黃河流域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苗王城在苗語中稱[得勾現],意思是[新寨],其實始建於明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已有600餘年歷史。進寨門時眼前景象令人震驚:整個寨子三面臨河,河床淵深,寨邊絕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河呈S形,畫出一幅八卦太極圖,而新寨及河對岸的一個苗寨恰好就在兩個卦眼上。寨內石牆林立,外牆高3米,寬80釐米,當年可供士兵來回巡邏。石牆之間的巷道有11條之多,通向各家各戶,且為[歪門斜道]。多處拐彎呈直角,每戶又有龍門(前門)和後門,戶戶相通,整個佈局猶如八卦迷宮。這種陣勢,既能守,又能攻,體現出苗族先祖高超的軍事才能。苗王城歷史上屢遭兵燹,但苗王吳黑苗的故居依然保存完好。苗王原本不過是普通的農民。只因官府橫徵暴斂、欺壓清剿,才揭竿而起,捨命造反。據史籍記載,明嘉靖十九年(西元1540年),吳黑苗率眾樹起義旗時,不過依託幾縣苗區,卻斗膽喊出“官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洞”;“諸葛亮有七縱七擒,我苗人有三緊三慢”。他們攻平頭,戰黃蠟,擊銅仁,破省溪,取施溪,奪萬山,入麻陽,圍鳳凰,逼永綏,與明軍血戰13年之久!“苗賊巢穴猩峱、所居懸崖,鳥道莫可攀躋,且竹篝叢生,彌望無際,賊從內視外則明,每以伏弩得志,我從外視則暗,雖有長技莫施。”從當時當地官員給朝廷的奏摺中,可以看出當年戰事之激烈及勝敗之懸殊。松桃苗族自治縣現今人口中近一半為苗族,民風仍顯慓悍。苗王城內,不僅保存著吳黑苗當年揮舞過的義旗,還不時舉行苗家絕技表演,什麼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鋼針穿喉、高空飛人……無不驚險刺激,表現出勇武的稟性與堅韌的性格。這種稟性施於正事,無往而不勝;一旦用於歪門斜道,為害尤甚。參觀苗王城時,幾位苗族小姑娘唱著:“苗鄉歡迎不握手,手捧汪汪一碗酒;歌甜酒香情意濃,住在苗鄉不想走。”歌聲中的苗王城,早已道別了兇險的過去,已經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溫柔之鄉!從苗王城前往湘西的鳳凰城,其間不過39公里,必得經過南長城,現路邊修復了一段供人參觀。南長城始建於明,完成於清,它起自鳳凰縣亭子關,延伸至吉首市喜鵲營,全長190餘公里。從外觀看,這段“苗疆邊牆”與北方長城一樣,隨山勢逶迤,碉樓城堡巍立。但據專家實地考察,真正的南長城高不過3米,頂寬不過1米,石塊大小也只及八達嶺一帶明長城的七分之一,稱它是“微縮的長城”實不為過。苗族遠古時生活在黃河流域,其先祖蚩尤與炎黃部落作戰失敗,其後裔退居江漢、洞庭湖一帶,建立三苗國。商周時,三苗被破,苗人又遷徙到湘西“五溪”一帶,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後由此分遷到西南各地。到了隋朝,臘耳山一帶的苗族已成為強大的群體,唐宋時期更形成了部落聯盟。然而,從明朝開始,統治者以防“苗叛”為由,向苗族地區調兵遣將,派苛捐雜稅,遇天災人禍也不予減免。致使民不聊生,苗人才不得不一次次舉行起義,爭奪生存的權利。至此統治者不僅不思改弦易張,反而強守硬攻,民族矛盾日趨激烈。為了消除難以彌平的癥結,湘西禦苗邊牆便應運而生。不過,這道人為的障礙,最終也沒能堵住苗漢之間的民族融合與經貿文化往來,反而成為一段曲折歷史的見證。
黃河流域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4):1、寧波:姚江尋寶;2、寧波:擺渡河姆渡;3、寧波:走進河姆渡遺址;4、寧波:走進田螺山遺址;5、寧波:尋找稀有黃金茶;6、寧波:寧式傢俱製作工藝;7、寧波:余姚土布製作技藝;8、寧波:余姚榨菜收穫忙。
寧波簡稱“甬”,早在唐代就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經濟使得寧波擁有眾多歷史古跡,阿育王寺、天一閣、慈城、老外灘、鄭氏十七房村都是寧波的知名景點。本期到寧波下轄的兩個縣級市余姚市和慈溪市去看看那裡的人文風貌和特色物產。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發現了水稻栽培、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是"河姆渡文化"的命名地,是長江下游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發觀。它的發現,為研究當地新石器時代農耕、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浙江省 餘姚市地標 河姆渡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村附近。河姆渡遺址曾先後兩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幾十萬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試掘的基礎上,對遺址的南部進行了首次發掘,發現了四個疊壓的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築和水井等遺蹟,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夾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遺物,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特別是栽培稻穀的大批量發現為同時期其他遺址所不見,並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並發現了豐富的水稻栽培和大面積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帶榫卯的干欄式長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貴遺物及動、植物遺存,對研究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多學科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又可靠的實物資料,考古實踐表明黃河、長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遠古文化。 河姆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螺山遺址是屬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處古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發現於2001年,曾入選「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經考古證實,遺址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5500年。由於其地面環境、地下遺存保存較為完好,被稱為「第二河姆渡」。田螺山遺址發現於2001年。當時,一家熱處理廠在打井時發現陶片、動物骨骼和木頭。隨後,文物部門對當地進行了發掘,認為遺址時間不晚於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且形式與河姆渡文化類似。2004年2月至6月的大規模發掘證實,該文化遺存出土器物與河姆渡遺址幾乎相同,且出現成片干欄式建築遺蹟和較為完整的村落布局。預計遺址總面積達到30000平方米,擁有6個文化層,年代約為7000年-5500年。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副館長黃建華表示,田螺山遺址的地面環境在河姆渡文化眾多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田螺山遺址發現了其他遺址不具有的人臉形陶支腳、形似大象頭部的陶塑等陶器,這在河姆渡遺址中幾乎沒有見到。出土的器物中,雙耳深腹夾炭陶罐殘存部分有近70厘米高,這在浙江省範圍內是首次發現。遺址中發現大量鹿角、魚骨、象牙等動物骸骨和木材、菱角、酸棗等植物遺存,這反映了當時這一地區的自然狀況。特別是遺址中發掘出的人為種植古茶樹樹根和壺形陶器證明,當時很有可能已經人工種植茶樹並飲茶。遺址中的干欄式建築範圍和大小證明,當時的先民已經能夠挖掘較深的土坑,且能夠應用重力與承重力關係的經驗進行建築。跟據田螺山發掘的大量稻穀證明,隨著時間推移,馴化稻的比例上升,且發現的稻穀並非原始栽培稻。這證明了長江流域稻穀種植歷史比預想的更長。這一成果於2009年被美國《科學》雜誌收錄。2007年,遺址發掘現場建起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將遺蹟發掘成果與發掘現場進行展示,使參觀者能夠親歷考古發掘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