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為你多讀一首詩】
她今年才十六歲 ◎#楊沛容
她今年才十六歲
有想做的事
運氣欠佳
出生在某個
惡名昭彰的島嶼
這座島嶼十分安靜
這座島嶼沒有姓名
島嶼上的人互相提醒:記得回家投票,讓未來更好
有人義憤填膺
有人漫不經心而我
困惑不已
許多詞彙不明就裡
眼前的現狀並非現狀
所謂的獨立,是什麼獨立
我知道什麼是家
又什麼是國呢?
那樣一張薄紙
真的能讓一切更好嗎?
無論誰說的未來指的都是
永遠不會來,是嗎?
這座島嶼沒有姓名
我和她一樣在此出生
吃這塊土地養出的稻米長大
看這裡的海浪
聽這裡的歌
這座島嶼也許可惡也許
混亂因此王八蛋橫行
也許可憐也許
還要繼續哭泣
這座島嶼殺過人但是
她從來無須為自己存在道歉
我也絕不為我出生在這座島嶼
道歉
--
◎作者簡介
楊沛容
女。台灣屏東縣人,就讀於淡江大學中文系。微光現代詩社一員。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7URqSp5Ew&app=desktop
影片來源:Youtube
--
◎賞析由部份小編具名(按筆劃排序):利文祺、宋尚緯、洪崇德、曹馭博、許宸碩、郭申睿、陳延禎、黃文俊、黃夏天、簡妤安
沒賞析,幹!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梁靜茹官方專屬頻道 Fish Leo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al The World + 手牽手》 來自馬來西亞熱愛唱歌的音樂人 感謝每一位站在前線的勇士 From Malaysia, with Love A Tribute to All Beloved Frontline Miracle Workers =====參與歌手===== 梁靜茹、張...
黃文俊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兩周年感謝】
大家好,2016年的十一月19號是「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兩週年。
兩年前的第一首詩,是鯨向海的〈懷人〉。
當初的發起人洪崇德(前西斯版版主 d=(´▽`)=b)只是想和一些朋友,在臉書和大家分享喜愛的詩,並寫下小小的賞析,也是讓我們磨練筆力和分析能力的地方,並沒有想到什麼大志業或是改變甚麼。後來,我們漸漸地以詩歌開始涉世,例如國道抗爭,總統大選,還記得周子瑜事件的那首詩〈她今年才十六歲〉嗎?或者鄭捷受刑時,我們讀路克肯納的〈殺人犯〉?或者是莫名地捲入含羞草事件,引來一堆有趣的對方人馬來亂。就這樣跌跌撞撞地,來到了兩週年。
說跌跌撞撞其實是真的,每天都要發一首賞析,在人少的情況下,且又是無償、出自於「愛」而分享詩,我們的人力相當地吃緊。每週五都有死線逼著,此時負責人就會在討論群組大喊:「稿量不夠了!」這時就會有一群人出來說這週考試或太忙之類。
另外,我們在今年暑假經歷了倦怠期,這也是為何我們在九月選擇了轉型,並和詩歌節或大學詩社合作,以及在週日改為活動訊息通知。我們其實很累很累很累要休息的XDDD。文學騎士的直播也是轉型一環,我們想用另一種形式和讀者一起來讀詩,討論詩。
在我們的訊息群組,除了工作事外,坦白說大多時間我們都在嘴砲、八卦。我們在裏面說壞話,說文學圈的八卦(文學圈很小的,壞事大家都在傳),說這裏是八卦集散地也不為過,最活躍時期每天都會被八卦的內容驚悚連連。
網路帶來權力的解放,詩人不再依賴報章雜誌的發表。類似的情境也發生在我們的平台,我們選擇自己的愛詩,這些詩歌很多來自於同輩。某方面來說,我們在挑選經典,詮釋經典,並為未來創造文學史。
這兩年有新的同仁進來,也有舊的同仁因為生涯規劃而離開我們。「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將繼續經營下去,直到所有同仁不再有興趣為止。這兩年來,有時我們的賞析或許有誤,或當天的詩不合你胃口,也希望你的包容。所有的同仁在此鞠躬,謝謝你們的支持!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群:
王嵐萱
江殷年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利文祺 文學騎士
宋尚緯
李冠緯
李修慧 關鍵評論網編輯
洪崇德 SOSreader實習生
洪聖翔 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
紀姵妏 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
曹馭博 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
許宸碩 清華大學台文所
郭申睿/宇路 批踢踢實業坊Poem板 板主
陳又瑄
陳延禎 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
陳奕辰 淡江大學中文所
曾貴麟
黃文俊
黃冠維 瑯嬛書屋小幫手
黃致中
黃夏天
黃繼賢
楊廷浩
楊沛容
葉福炎/旅臺小子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
蔡淳祐 東吳大學法律系
盧靖涵 真理大學台文系
簡妤安 臺灣大學哲學所
鄭琬融 東華大學華文系
籃閔釋
(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黃文俊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一周年感言〉
大家好,我是少年阿Ben(洪崇德),也是糾集一群人,推動這個粉絲專頁成立的主謀與元凶。歡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回首過去一年在這個粉絲專頁做的一些小小的事情,腦中卻有著許多喜愛的詩句如一盞盞被點亮的街燈,點亮了生活和思緒,讓我好像看清了些什麼……。
有些事情總是先做了之後才看見意義的。最開始萌生這個粉絲專頁的架構想法,來自於我對現代詩的熱愛,還有覺察到傳統大眾在接觸現代詩上面的不足。國內有很多前輩延續著詩雜誌的出版,近幾年的大學詩社、詩歌節和現代詩相關的活動亦是繁花勝景。但我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仍然是:怎麼閱讀一首詩?為什麼這些詩我都讀不懂?
身為一個寫作者跟對這個現象有所好奇的學生,我察覺到一般認知為小眾文體的現代詩,其實擁有著極大量的潛在讀者。也許是受益於傳統義務教育中,課本所提供的浪漫詩人形象,也或許是有一些詩,或一些句子,曾經在某些對的時間走進了讀者的心裡……很多人其實並不排斥接觸看看現代詩。但他們總有著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品味,特別是很多有個性的現代詩,受限於品味、閱讀經驗、想像能力還有傳統教育對現代詩的教學方式,與課本裡面可以讀到的作品大相逕庭。
這時候,怎麼辦?
我知道閱讀是一件需要練習的事情,這在我的學習與閱讀經驗中早就被肯定無誤。但我同樣知道不應該要求讀者要具備同樣的耐心,或者聰明的知道讀一首詩/一本書就像認識了一個對象,沒有緣分終究是沒有緣分,不如果斷換下一個。而隨著網路時代的發達,一般讀者對於長篇大論的文章更容易顯得不耐。開始有人問文學是不是死了,我卻很好奇,這會不會是現代詩──這種相對短小的文體──的,一個可能的時代?
大部分的普羅大眾都從報紙、詩刊和國文課本閱讀現代詩。購買詩刊的管道幾乎是文藝青年的必備知識,卻也是一般大眾需要刻意詢問才知道的。報紙普及率高,但版面畢竟有限。國文課本則要求受時代考驗後的經典作品,讀者要的,卻除了那些超越的時代的美以外,可能要是能夠提供更接近這個時代的詩作。
我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網路的時代,喜歡詩的人很多,寫詩的人很多,甚至也有著好多符合這個時代的好詩──但我們沒有一個更好的,傳遞好作品的管道。而傳統的現代詩論著雖多,具備名氣的創作者也不少,卻也鮮少有人會好好手把手帶領你閱讀一首詩,讓你知道一個有經驗的讀者或創作者在一首詩裡面看到/感受到了什麼。
而這就是我們嘗試想做到的事情:邀請一些對現代詩的寫作或閱讀具備興趣的人(大多是以往的大學詩社時期朋友,或者耕莘青年寫作幹事會的成員,但也有其他想要磨練自己閱讀跟論述能力的成員。)湊在一起,每天推薦一首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詩作。因為是喜歡,所以會盡力讓讀者感受到這首作品的好。因為不是嚴肅的學術批評,面對大眾,所以稱之為賞析。然後寫完賞析就嘗試做圖,每天發表,回應讀者的意見……。
這些基礎工作也許我們做得不是最好,有的人是現代詩的初入門者,有的人接觸了這個粉絲專頁之後才開始接觸美編。但我想,至少我們做得也並不差吧。事實上,一首詩本來就沒有絕對好或者正確的閱讀方式,這正是閱讀經驗之所以私我(但又在很多時候能因相同而產生共鳴與溝通)卻迷人之處。而這些美術編輯們願意在自己工作或學業忙碌之餘調撥時間來製作甚至拍攝圖片。面對這些無償的付出,我知道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出自於對現代詩滿滿的愛。
如果我們確實在這個粉絲專頁的經營過程中得到了什麼。那大概是,我們永遠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好詩人和好作品,並且在把他們推薦出去時,看到熱烈的響應而感覺到共鳴吧。也有些時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選到好作品的快樂。或者是因為偶爾的一個訊息:謝謝你們做的這一切;或者是因為聽到寫作這條路上仍持續奮鬥的前輩討論者我們;或者是因為一句:美編做得圖都好符合詩的意境;或者是因為一個留言:這個賞析寫得真好。我看了賞析才真正懂了這首詩……。
生命裡總是有些什麼不太值錢,但拿多少錢也不願意交換的事物。如果要我說,在我們這群人裡面,做為最大公約數存在的那大概是對於現代詩最純真的熱愛吧。
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是滿懷感謝的。從一開始的邀請朋友按讚,到走出朋友圈外,甚至直到今天仍有鋼筆愛好的朋友以我們分享的詩句練字。謝謝所有的讀者和跟我們一起把作品分享出去的人,沒有你們,就沒有這個粉絲專頁今天的樣子。謝謝創造出這些美好詩歌的藝術創作者,沒有他們,這一些粗淺的,某些時候甚至僅僅是拿來練習的賞析,更是全然失去了意義。若我們能提供一個平台,稍稍讓這些在藝術崗位上努力創作不輟的創作者,和他們的好作品,被更多對現代詩有興趣的大眾給認識,那絕對是我們的榮幸。
而最後,當然──我得感謝和我一起努力撐起了這個粉絲專頁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忙碌與生活,卻又為了理想而選擇這個沒有薪水,甚至榮耀大多歸於原作者的額外工作。不管是寫作與練習評論,抑或者努力拍攝新照片、耗費時間製作美編圖片,都是很辛苦的事情。我想要對他們致上我最高的敬意,也希望大家不吝給予這些純粹以熱情在繼續這些無薪工作的朋友掌聲,或批評指教。
以下是小編名單,謝謝你們以往的支持,也希望你們以後能繼續喜歡我們。
-
王嵐萱 銘傳大學應中系
江殷年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不分系
利文祺 蘇黎世大學漢學博士生
宋尚緯 東華大學華文碩士
李冠緯 淡江大學中文系
李修慧 NPOst公益交流站專案企劃
洪崇德 ptt實業坊 sex版版主
紀姵妏 東吳大學光年詩社社長
曹馭博 淡江大學中文系
許宸碩 清華大學台文所
郭申睿 ptt實業坊 poem版版主
陳延禎 自宅警備員
陳奕辰 淡江大學中文所
曾貴麟 東華大學華文所
黃文俊 文化大學心輔所
黃致中 耕莘青年寫作幹事會
黃夏天 耕莘青年寫作幹事會
黃繼賢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楊廷浩 東華大學華文系
楊沛容 淡江大學中文系
葉福炎 中山大學社會系@旅臺小子
董小幽 科技公司員工
鄭琬融 東華大學華文系
簡妤安 台灣大學哲學所
籃閔釋 幼獅文化教科書組編輯
黃文俊 在 梁靜茹官方專屬頻道 Fish Leo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Heal The World + 手牽手》
來自馬來西亞熱愛唱歌的音樂人
感謝每一位站在前線的勇士
From Malaysia, with Love
A Tribute to All Beloved Frontline Miracle Workers
=====參與歌手=====
梁靜茹、張智成、菲比、周金亮、方炯鑌、黃啟銘、宇珩、黃威爾、Baby Jack、Baby 阿飛、Baby 進賢、Baby 家邵、明禎、Colbie 、欣彥、猪猪、Keon 佳旺、Regine 戴麗津、Bird 陳政凱、陳儀芬、Zac志祥、Cassie Tan 陳凱欣、Cookie J 王思乙 、Eunice 劉靈慧、Mian 陳思敏、Khaichuin 沈愷俊、Patricia 李珮詩、Kenny 劉國暉、Kevin 黎偉傑、Preston Wong 勇瑋、Simon 陳川文、Kaho 羅家豪、Sharon 遂霖、June Wong黄玉兒、Hon 白鴻傑、Jeffery 林政輝、Joseph 黃文俊 (鍵盤手)、Sean 王耀建 (吉他手)、David Nooi 黃起潤 (鼓手)、Wydy Wong Mojiniu 黃俊成 (貝斯手)。
===== Song Credit=====
Keyboardist: Joseph Wong
Guitarist: Sean Ong
Drummer: David Nooi
Bassist: Wydy Wong Mojiniu
Vocal Arrangement: Jeffery Lim
Music Arrangement/Mixing/Produce: Keon Chia
Vocal Editing: Yu Heng, Jimbo Rockino, Keon Chia
Mastering: Yu Heng, Jimbo Rockino
Video Editing: Khaichuin Sim
===== Song Lyrics =====
《Heal the World + 手牽手》
There's a place in your heart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And this place could be much brighter than tomorrow
And if you really try
You'll find there's no need to cry
In this place you'll feel there's no hurt or sorrow
There are ways to get there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Make a little space, make a better place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There are people dying,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Make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手牽手我的朋友
愛永遠在你左右
手牽手我的朋友
愛永遠在你左右
不要再恐懼絕不要放棄
這一切將會渡過
因為你和我才有明天的彩虹
手牽手我的朋友
Heal the world we live in
愛永遠在你左右
Heal the world we live in
手牽手我的朋友
#馬來西亞 #梁靜茹 #致敬前線勇敢勇士們 #stayathome

黃文俊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雲林吸金魷魚嘴 肉細超彈牙 前鎮港掃貨
台灣人的惜福愛物精神,而發展出了魷魚嘴小吃料理,最有名的就是雲林斗六的魷魚嘴羹,老闆靠著細嫩彈牙的魷魚嘴,賣羹湯跟滷魷魚嘴還獲選為,台灣百大小吃雲林縣的第一名。
☞不燒窯改燒胡椒餅 瑞芳餅香悠悠30載
在瑞芳有一位燒窯師傅,轉行買胡椒餅他不斷地改良,三十年下來,不僅深得了瑞芳人的喜愛,還吸引了外國觀光客,生意好到甚至要拿號碼牌來排隊。
☞香港老字號茶餐廳 正宗港式餐點
台北市一家茶餐廳,把正宗的香港餐點搬來台灣,老闆曾經當過立法院康園餐廳的廚師,他也特地秀出立法院,職員最愛的私房菜,起士百花球。
☞偏鄉三合院賣家常菜 逛小農市集 買獨家好料
雲林縣水林鄉,是台灣標準的一個小農村,幾乎沒有一般的遊客,卻有人在這裡開起了私宅餐廳,老闆一家住的是傳統的三合院,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吸引大家到他美麗的故鄉,來走一走。
☞迪化街台味法國菜 衝突混搭中西融合
台北市的迪化街,一家法國料理餐廳,沒有固定的菜單,市場上有什麼新鮮的食材,老闆就會跟主廚腦力激盪,開發出新的菜色。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黃文俊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雲林縣水林鄉,是台灣標準的一個小農村,幾乎沒有一般的遊客,卻有人在這裡開起了私宅餐廳,老闆一家住的是傳統的三合院,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吸引大家到他美麗的故鄉,來走一走。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