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小鬥士們加油!
今天下午出席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擔任麥當勞叔叔之家花格襯衫變麥麥熊活動大使!捐出你的花格襯衫,就可以製作一個陪伴孩子成長,給他們勇氣與力量的小熊熊!
麥當勞叔叔之家是一個提供偏遠地區孩童北上就醫時的溫暖之家!每一個孩童的背後都有著很漫長辛苦的奮鬥過程!來這裡的孩子大部分是罕見疾病,癌症,還有先天性心臟病!都需要長期的看診及治療!
我仔細參觀了這裡的每個角落真是一個充滿愛與分享的地方!整潔舒適的空間,溫馨的氣氛,還有志工們充滿活力的付出與關懷!記得他們剛要來這裡落腳時很多附近的鄰居抗議,覺得會影響居住品質。唉!那些人應該看看自己的心,也許那才是影響居住品質的關鍵!
讓我們一起樂於付出!享受付出的美好!
麥當勞叔叔之家抗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麥當勞叔叔之家:一個充滿愛、協助罕見疾病及重症患者的中途之家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有22萬人次 18歲以下的孩子,因為癌症 、心臟病 、以及罕見疾病,必須長期到醫療資源較齊全的都會性醫院「遠地就醫」,一次一待 ,常常就得接近一周,甚至更久。
(沛玹媽媽)
畢竟是一個開顱手術,她的傷口是一個像一個髮箍的形狀,剛開始我記得她死都不進去那一間(打針室)...,她從很害怕那個狀態,到她可以很勇敢走進去跟我說,"媽媽,我自己進去打針",打完了還會出來安慰你說,"媽媽 我覺得一點都不痛",其實那當下你就覺得...很心疼
(恩恩\\出生時罹患"阿拉吉歐症候群")
因為我很害怕,(打針要)把皮戳進去,(戳進去 會不會很痛),一點點。
(恩恩媽媽)
很感謝他給我當兒子,因為他我看到很多以前不會看的東西,你們要不要來看看這些孩子,多努力的想要活下去。
(我是DORA,我今年13歲,我好喜歡音樂,但是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拉大提琴給爸爸媽媽聽了)
(陶華君\\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 執行長)
Dora媽媽她的孩子已經是小天使,(她曾分享過)有時候你好像站在懸崖上,過不去了,真的下一關再也過不去了,但是有了愛的力量 就會超越。
"但是 有了愛的力量",太多掙扎著長大的孩子,有咬著牙活下去的機會,"但是有了愛的力量",我們才知道,每一年有一萬五千人次的病童家人,在「麥當勞叔叔之家」找到就醫期間的免費住宿。一個"出門在外的家",救了多少瀕臨崩潰的家庭,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恩恩 ,四歲了。
(說我們來了,我們來了,你累不累啊?喔.. 你今天從台中上來喔)
每三個月得從台中來台北回診一次。恩恩出生時,是個體重不到1000公克的早產兒,後來確診他罹患了"阿拉吉歐症候群",一種會導致膽汁淤積,先天性心臟血管 骨骼都異常的罕見疾病。
(恩恩媽媽)
醫生是跟我說,我們就是直接開(刀)進去看一般人切片是用針頭去戳,可是他不行,因為(他還太小)有可能會戳到他的大血管,他會失血。
當時不到一歲的恩恩,差一點兒就成為全台灣年紀最小的換肝案例,但在不斷的往返台大醫院手術 看診 治療後,他不可思議的長大了。
(恩恩vs.媽媽)
點點... 這是誰,"徐點點" 燈燈燈燈
媽媽的眼中盡是感慨,她說當恩恩住醫院保溫箱,她則窩睡在加護病房外的椅子上時,社工告訴她可以申請遠地就醫的免費住宿。
之後,她入住了叔叔之家30次共83天,算一算叔叔之家等於資助她最少16萬元的住宿費。
據統計,遠地就醫家庭花在生活 交通 住宿等的"非醫療費",一趟就約2萬元,佔病童家庭平均月收入4成,是一個能壓垮病童家庭的數字。
(恩恩媽媽\\罕見疾病孩童家屬)
像我們一次下來 可能要5.6天,那個費用其實蠻可怕的,他(恩恩)很難坐火車,因為火車時間比較長,我也不敢讓他坐客運,我覺得好危險。
一趟上來可能光是(高鐵)車資,可能就快要大概1500-1600,如果假設沒有叔叔之家的話,就要去找便宜的,可能旅館飯店一晚應該也要一個至少要個2000吧,然後住個5天,很可怕耶。
像個家的「麥當勞叔叔之家」全球第一座 在1970年代的美國,當時費城足球隊的Fred Hill,三歲女兒Kim 罹患了血癌,為了陪伴女兒,全家舉家到遠地治療,但以醫院為家 ,生活節奏大亂,心力交瘁。後來Fred Hill和院方分享,想打造一個給患者和家人「出門在外的家(Home Away from Home)」的心意。
1974年,一個擁有7個房間,全球第一座「麥當勞叔叔之家」正式在費城誕生,雖然部分資金的確由麥當勞企業提供,但管理和營運 全部獨立運作。
2007年 台灣第一座「麥當勞叔叔之家」於內湖成立,2013年遷於台北大安區,32間房間和公共空間,是亞洲最大 房間數最多的「家」。
(陶華君\\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 執行長)
有一次最感動是我開始來這個基金會的時候,我看見志工們,他們就坐在地上,然後是積木這樣拿起來,一個一個擦,真的!我就想說,我自己在家裡養孩子,老實講我家的積木,從來沒有認真地擦過,但是我看到他們一個一個擦,因為生病的孩子抵抗力比較弱。
(陶華君\\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 執行長)
廚房一直是我們家庭住在這邊,一個很重要的中心,孩子也有很多時候會需要吃比較清淡,或者媽媽自己煮的東西。
其間也曾經歷附近社區質疑,抗議的風波,但11年過去,我們才發現,其實是"快樂"才會傳染。
(公益廣告)
(來自台北金華國小的真實故事)
那天,我看到了和我很不一樣的小朋友,老師說他們生病了,不能正常上學。期末考前夕,金華國小小朋友做了一件(連大人都覺得了不起的事) (一年一班)。這是爸爸的襯衫,去平溪穿的跟媽媽約會想要娶媽媽,哈哈哈,然後就娶到了
(神秘嘉賓vs.神秘禮物) 1234 喔嘿 加油 加油 加油
然後我們發現,這樣的真實故事不斷還在這裡上演。
(沛玹vs.黃棣棟\\北醫神經外科主任)
到醫院來 很熟悉
(會很緊張嗎 你來醫院會很緊張嗎)
不會...有點緊張
(麥當勞叔叔之家 志工團隊)
生病的孩子在醫院 ,她也手上抓著麥麥熊 ,這是熱情。
(陳玉卿\\麥當勞叔叔之家 志工團隊)
那一天晚上,我什麼話都沒跟她(癌童母親)說,我只跟她說 "你放寬心" "你要加油 ,你一定要加油",結果上個禮拜我再遇到她的時候,她忽然跑來跟我說"我有加油 我會更加油的",其實我有點起雞皮疙瘩耶,那個媽媽這樣講的時候,我就....,她很感謝說,我們叔叔之家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給她一個最好的休息的地方,然後讓她可以把她的心情,思緒都冷靜下來,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我們也許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卻可以真的幫助到他們。
11年了,共有至少9萬人次的患者和家庭曾在這兒,終於不再有孤軍奮戰的感覺。
離開之前,每周三晚上6:00的”主廚到我家”是全台灣不論專業 或非專業的個人和團體=, 特別為患者家庭下廚的日子。
(李建軒\\Taiwan Creative Kitchen主廚)
歐老師年輕的跟我差不多,我們呂老師,然後我們還有一位 黃老師,他現在也在壇島,他也在我們學校教書,然後其他三位黑衣服是我們光啟餐飲科的的學生。
其實此時,不少爸媽孩子正憂心著待會晚上7:30醫院加護病房的探訪時間到了,孩子的狀況不知如何,加上給生病孩子的餐點其實不容易,需格外小心細心。但台灣各界的廚藝天使,還是一再而再的來。
(李建軒\\Taiwan Creative Kitchen主廚)
好囉,大家有沒有開始看到裡面這個蛋汁,已經在凝固的一個狀態,那要怎麼知道煮熟,我說你看動動看會不會滑動,動動看,你看蛋有沒有在動了,有沒有,它還活著等一下會生出小雞來喔。
一個社會需要有把界限和高牆拆毀的能力,更需要有撒下愛 、盼望 和醫治的能力。
在政治現實裡,我們看不到的力量,卻在台灣民間的這一方天地,何等珍貴地看見了。
麥當勞叔叔之家抗議 在 《州警夫人克萊兒》華盛頓生活 Facebook 八卦
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美國殺警日
National Kill A Cop Day, June 12th, 2020
州警大人十歲生日的時候,他阿姨送了一部州警大人夢寐以求的腳踏車給他。興奮的小州警大人迫不及待到街上試車。正當小州警大人搖搖晃晃騎上車時,一個比他大約三四歲的男孩停下腳步,走向州警大人說:「哇,好酷!我可以借騎一下嗎?」善良的小州警大人不疑有他,遞出腳踏車把手,大方與陌生小孩分享自己的玩具。沒想到,男孩迅速跳上腳踏車,頭也不回的騎走。
天真的小州警大人繼續在原地等了半個小時,認為男孩一定會騎著腳踏車回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小州警大人這才發現自己被騙,著急的他眼淚撲簌簌流下來。之後報了警,警方態度並不積極,明白告訴州警大人他的腳踏車是找不回來了。「怎麼會這樣呢?」小州警大人想不透,自己只是好心分享玩具,卻好心沒好報。他也決定,長大如果有能力幫助別人,他一定會盡力做到最好。
/
長大後的州警大人正是抱持這種熱忱加入州警局,他勤抓酒駕,堅持把酒駕駕駛送入看守所,因為他知道酒駕造成多少民眾家破人亡。不論雨天、雪天、大熱天,他蹲跪在地上幫民眾換輪胎,毫無怨言。有人的車沒油了,身上沒錢付錢加油,沒關係,他自掏腰包幫忙付油資。遊民肚子餓乞討時,他去餐廳買食物讓遊民果腹。處理家暴事件時,為了安撫受到驚嚇的小朋友,他帶著他們去買冰淇淋、糖果。
處理重大機車騎士車禍時,他在封閉的道路上撿拾他們散落四處的屍塊。有時候為了救回重傷騎士的四肢,他雙手捧著被壓斷的殘肢等待呼嘯而來的救護車。看到濫用毒品的人無數次吸食過量毒品時,他迅速施打納洛酮 (Narcan) 將人救回。有人想自殺時,他要當充當心理諮商師,當救不回人時,他總是偷偷自責好幾天。碰上死亡案件,他要親自登門告訴民眾他們心愛的人過世了,看著他們傷心哭泣,卻什麼也做不了。
但是,最讓他心痛又恐懼的,是看到脆弱的車輛被幾乎輾爛時,卡在車後座的是只有兩三歲的小小孩,而他們的父母因為酒醉或吸毒呆坐在前座,眼神茫然到連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每當這種事發生,他真的好想不顧一切痛揍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但他硬是壓抑自己的怒氣,要他們不要害怕,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
/
像州警大人這樣的警察不是只有他一個。這些員警每天戰戰兢兢披上制服,為的就是幫助民眾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家園。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將街上的罪犯、謀殺犯、強盜犯、強暴犯、戀童癖一個個掃蕩殆盡。但這麼做換來的是什麼呢?
2020年6月12日這一天居然被定為美國的殺警日。12日當天,州警局收到情報,暴民將這天訂為殺警日,打算上街找警察麻煩。州警局下令要自家鎮暴組員能夠隨時待命。然而,就算接收到殺警威脅,州警局依舊屈服在州長的要求下,對員警耳提面命,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脅,才能使用催淚瓦斯。
/
讓情況雪上加霜的是,6月12日,美國新聞頭條報導《27歲黑人得來速睡著卻遭警開槍奪命》,這麼聳動的標題,一看就讓人群情激憤。睡覺怎麼會被警察開槍?但我們仔細看看警方公布的錄影畫面。亞特蘭大警方獲報速食店的得來速車道被擋住,因為 Rayshard Brooks 在車上睡著。警察到場對 Brooks 進行酒測,他酒測沒過卻拒捕,警方試圖使用電擊槍制伏嫌犯,卻被 Brooks 搶走並使用電擊槍攻擊員警,因此遭到警察開槍擊斃。
6月13日亞特蘭大警察局長火速宣布辭職,警察局發言人也在隔日宣布,開槍員警已遭革職。平心而論,這次事件警方該全權負責嗎?首先,警方是回應民眾的通報,並非隨意上街找非裔民眾麻煩,而 Rayshard Brooks 酒駕在先,之後又拒捕並攻擊員警。若員警放任 Rayshard Brooks 逃跑,而他之後使用電擊槍攻擊無辜民眾,警方是不是必須對受傷民眾負起全責?
Rayshard Brooks 並非無辜的一方,若他不拒捕也不攻擊警方,就不會有後續狀況發生。而亞特蘭大警方處理方式也絕非完美,當嫌犯搶走電擊槍,而員警生命並沒有受到威脅時,警察應該使用催淚彈試圖制伏嫌犯,並呼叫支援警力,或請求警犬小組的組員協助追緝。不過,當時狀況混亂,在那幾秒鐘的時間裡,員警也有可能自認自身安危受到威脅,因而拔槍射擊。
警民雙方對這起憾事皆責無旁貸,不過,這件事一曝光,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亞特蘭大民眾在十三日湧上街頭抗議,逾百民眾二度放火燒事發的溫蒂漢堡和附近車輛洩憤,並堵住高速公路示威要求起訴涉案警察。在政風處及司法機構的調查尚未出爐前,媒體及政界就開始對這位員警進行撲天蓋地的追殺,看到這樣的畫面,克萊兒真的不知道,以後究竟還有沒有警察敢取締非裔嫌疑犯?
/
最讓克萊兒覺得不解的是,就因為我寫文章為警察平反,就因為我同時支持 #blacklivesmatter 和 #bluelivesmatter,批評聲浪便不斷湧入,評論我並非真心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我不懂,為什麼每一個支持 BLM 活動的人,就必須對他們的一切訴求全盤接受?就因為我不願意對前科累累的前科犯歌功頌德?就因為我指出 Rayshard Brooks 犯法在先的事實?還是因為我起身支持辛苦工作的警察?我就喪失支持種族平權的權利?
我真的很想知道,BLM 協會是有頒發金色證書給這些人嗎?還是因為在 Netflix 上看了幾部紀錄片,或者身邊有一兩個黑人朋友,就可以自稱 BLM 的專家?我必須承認,看了無數紀錄片,上網搜尋資料、與黑人朋友聊過之後,我還是無法瞭解身為非裔美國人的感受,也無法道盡美國種族衝突的血淚。但是,就連黑人社群對 BLM 運動都持有不同的意見,為什麼每一個支持 BLM 的人都一定要支持完全相同的訴求?
/
克萊兒認識一些從小就在黑人貧民區長大的黑人朋友,他們雖然支持 BLM 運動,卻沒有特別熱衷。在貧困的環境下,他們坦言從小就在左鄰右舍的影響下學會兩件事:一、ACAB,二、票投給民主黨。ACAB是 All Cops Are Bastards.(所有警察都是渾蛋)的縮寫。所以即使平常沒什麼和警察互動的機會,他們只要看到警察經過,就本能的想嗆聲。
貧民區還有一個特殊的潛規則,就是「no-snitch culture」,意思是「不(向警察)打小報告」。由於這些社區的居民普遍不信任警察,對警察懷有敵意。當警察到社區辦案,想找證人問線索時,社區裡不會有人願意對警察說話,也不會透漏重要資訊,就算有助於找到兇手也一樣。
執法人員長期對於貧民區的忽視、以及不時傳出警察濫用暴力的新聞導致非裔對警察的不信任。痛恨警察並非他們的錯,只是他們在街頭的生存之道。然而,非裔對執法人員的不信任加深雙方的嫌隙,而非裔族群的敵意也加重執法人員對他們社區的誤解。兩方關係就這樣陷入膠著的惡性循環。
/
仇視警察的聲浪一波接一波,現在甚至連卡通《汪汪隊立大功》(PAW Patrol) 都被要求停播,因為當中的警察太能幹又完美,是對警察的美化。官方 Twitter 被留言攻擊,指當中的警犬角色「應該被安樂死」。這究竟是不是矯枉過正,大家可以自行判斷。當然,我不支持《亂世佳人》被下架,原因是片中刻畫著「種族歧視」。沒錯,蓄黑奴是美國歷史上血跡斑斑的一頁,這在當年是錯誤的,現在也是錯誤的,但黑人遭遇的不人道待遇在歷史上真真切切發生過,怎麼能掩飾太平?畢竟我們都聽過 George Santayana 的名言:「無法記取歷史教訓的人,勢必會重蹈覆轍。」
根據這種標準,再過不久,我們連經典名著/電影《根》、《湯姆叔叔的小屋》、《辛德勒的名單》、《蘇菲亞的選擇》都看不到了。而且好萊塢的警匪動作片應該要通通下架,因為《終極警探》和《絕地戰警》這種電影簡直就在鼓吹並美化警察暴力嘛!
/
支持黑人平權及弱勢族群的平等是我們這個世代必須共同奮鬥的目標,也是克萊兒一生的理想,但種族平權並非是專屬於某一群人的專利。我不希望這個理想建立在一個政治正確的粉紅泡泡上。這個理想應該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被政客當成政治操作的手段一步步撕裂美國。
有人質疑,認為克萊兒專頁上的文章幾乎都在為警察發聲,怎麼還敢自認是BLM的支持者?這答案很簡單,和大多數 BLM 民運人士的看法不同,我認為 #blacklivesmatter 和 #bluelivesmatter 絕對是可以並存的。只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各大城都有成千上萬民眾為非裔美國人走上街頭,可是卻沒有人敢公開表達對執法人員的支持。就連警察傷亡的消息傳出,主流媒體及政治領袖也大都噤聲不願譴責加害者。彷彿只要聲援警察、或對警察表達任何同情,就是公然反對黑人平權。但這是不公平的,我知道美國有一群警察正默默盡忠職守,不求回報。對這群人民保母表達感謝不應該成為全民公敵。
/
州警大人在星期六凌晨兩點回家,我們點了麥當勞外送,坐在沙發上談心。「我今天寫信給州長、西雅圖市長、還有我們的議員。我不懂,前一陣子因為 Covid-19 肆虐,大家都搶著感謝警察的付出,稱讚警察做的很好,怎麼才過不久,警察就變成無惡不作的壞蛋?美國怎麼會變這樣呢?」州警大人卸下一身裝備,牽著克萊兒的手說。
州警大人的神情,讓克萊兒彷彿看到那個腳踏車被偷的十歲男孩,真心不懂他的付出怎麼會換來其他人的仇視。正因如此,克萊兒深信,當我們在為少數族群發聲時,依然可以對守護在我們身邊的執法人員表達感謝。如同州警大人在信中說的:「我們要的不是支持,而是一點點的尊重。」
《州警夫人FUN英文》
Peace cannot be achieved through violence, it can only be attained through understanding.
和平無法透過暴力達成,只能經由互相理解才能獲得。
-- Ralph Waldo Emerson 瑞夫.華多.愛默生
麥當勞叔叔之家抗議 在 [新聞] 抗議身障家園進駐洲美公宅居民拒參加說 - PTT生活政治 ... 的八卦
中時電子報抗議「身障家園」進駐洲美公宅居民拒參加說明會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日前接受北市 ... 24樓 → WeAntiTVBS: 這跟之前抗議麥當勞叔叔之家開在市區有什麼兩樣? ... <看更多>
麥當勞叔叔之家抗議 在 [新聞] 北市錦安里反麥當勞病童之家朱學恒批: - 看板Daan 的八卦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20714/74416.htm#ixzz20flNZtr5
記者饒偉生/台北報導
麥當勞基金會將在北市大安區錦安里設立「癌症重症兒童中途之家」,卻遭到當地部分居
民以有損國家形象為由,揚言要流血抗爭誓死反對病童之家進駐。對此,宅神朱學恒痛批
「這幾位要誓死抗爭的里民是天龍國住太久了是吧」,還要這些人有種就出來抗爭,讓他
看看是誰這麼麻木不仁!
▲大安區錦安里全體里民反病童之家?(圖/取自網路)
網路上最近流傳一張公告,上頭寫著「錦安里全體里民不惜流血、抗爭到底、誓死反對
麥當勞叔叔之家將『癌症重症兒童中途之家』設在錦安里」,其理由竟是因為行政院院長
官邸設立於此,附近常有高官經過;鄰近無大型醫療院所,連絡道路狹窄,設立病童之家
有損國家形象,草菅人命。
錦安里里長龔志慧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傳單上所寫的「全體里民」反
對不是事實,粗估連署拒絕病童之家進駐的大約有100人左右,而該里共有6000人居住。
龔志慧說,自己沒有絕對支持或絕對反對,而是站在中立的立場對待這件事情,但反對派
的行為其實已經讓不少贊成派的人感到不解,紛紛向里長抱怨說「為何縱容反對派發黑函
?」
▲兒童之家是提供給病童到外地就醫時,不用為了住宿舟車勞頓的避風港。(圖/取自網
路)
龔志慧表示,「對此事我不絕對贊成或反對,我只是站在中立立場。(反對派)任意去貼(
傳單),贊同派的人又會來說是他們貼黑函,認為里長沒有盡到責任;而有些比較激進的
反對派又認為我不挺他們。」里長說如果自己不關注此事,又何必告訴里民這些訊息,還
幫反對派辦連署呢?龔志慧談到被夾在中間的狀況,語氣相當無奈。
龔志慧說,根據了解反對派里民主要是擔心病童之家會有「傳染性疾病」外洩的風險,但
她本人跟麥當勞基金會求證後,得知病童之家主要是提供給癌症、重症患者到外地就醫時
的一個避風港,這些病童全都沒有傳染性疾病。龔志慧說,曾針對里民招開雙向溝通會,
澄清病童之家無傳染病風險,但非常反對的人認為就是要反對,進而到處張貼抗議傳單,
才會被傳到網路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6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