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到清明,苦楝、杜鵑、白流蘇、木棉、刺桐,都陸續盛放,奼紫嫣紅,今年的春天是特別繽紛的。
河岸邊只有一棵大鳳凰木還是上一個冬天枯枝杈枒模樣,有點孤淒。
這一株高大的鳳凰木,花開時應該已經到夏天七、八月了吧。最近幾日它也感覺到春天來了,在彎垂又向上仰起的枝梢頂端冒出了一簇綠色新葉,迎向曙光,彷彿從長長的睡眠中開始甦醒了。
我們有時會忽略沒有開花的樹,花期還沒有到,看到別的花燦爛奪目,可以不焦慮,不著急,安安靜靜,沉穩內歛,儲蓄自己的生命能量。
要有多麼充足飽滿的自信,才能懂沉默安靜,安靜等待自己花季的時刻吧。不招搖,不張揚,這棵鳳凰木一定對自己七、八月將要來臨的花季充滿信心吧。
文人自古愛菊花,因為不爭春夏,靜靜等待自己的秋天,「一樣開花為底遲?」林黛玉的「問菊」,自賞孤芳,很孤獨,卻有自信,也有點自負。
我很愛鳳凰花,它是島嶼夏日的盛艷之花,在炎熱蟬聲嘶鳴裡如血點般灑開,美麗而壯烈。
然而現在還不是它的季節。
春天百花爛漫,卻似乎都不及鳳凰花如火焰般的燃燒熠燿。每一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季,到每一朵花前停留駐足,學習花季更迭的秩序,讚歎開花的華美喜悅,也學習不開花時孤獨的靜默。
夏天,我會回來,看這一棵大鳳凰木的盛大燦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
鳳凰木開花季節 在 黃柏霖 Facebook 八卦
《看見高雄》
自從時序入盛夏後,高雄街頭處處可見各種喬木開花展妍,二、三月是黃花風鈴木及紅花風鈴木浪漫妝點市容,四、五月有佈滿黃色花穗的印度紫檀及嬌豔紫紅的大花紫薇恣意展現,路邊隨便可見的還有雞蛋花。而現在迫不及待粉墨登場的是豔紅的鳳凰木及熱情奔放的黃色阿勃勒。
當市民漫步於街道時,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視線不得不被這些紫色、紅色、黃色的花串所吸引。在炙熱的陽光照耀下,黃花更顯耀眼,如風鈴般隨風搖曳,彷彿在向居民朋友揮手招呼,準備一同迎接熱情的夏日到來。
阿勃勒每當開花季節,下垂的花瓣猶如串串吊燈懸掛於樹梢,隨花朵漸漸盛開,原在樹頭上的嫩綠葉片也隨之凋落,金黃色花朵便取而代之佈滿整個樹頭。而隨著花謝風起,花瓣片片落下猶如陣陣細雨,街道頓時充滿浪漫與雅緻的風情,因此阿勃勒有黃金雨(golden shower, golden rain)之稱。
在高雄市街道隨處皆可看到阿勃勒身影,如南京路、和平路(三多路至五福路)、光華路、林德街、廣州一街、九如四路(左營圓環至青海路橋)、中山三路(新光路至光華路)、高雄大學路、援中路、翠華路等路段,期盼高雄市民朋友漫步於黃金花串下,體驗阿勃勒帶來的夏艷熱情。
鳳凰木開花季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妝點城市的開花喬木】
這幾週,市區的紅花風鈴木花大多紛紛凋落了,深淺不一的紅覆蓋了路面和人行道,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花瓣隨風飛舞,在略有寒意的空氣中飄落。
每當冬季乾旱,隔年的風鈴木會特別盛開,去年入冬後水分偏少,也讓今年的風鈴木格外豔麗,在疫情威脅當下,出外走走駐足賞花,倒不失保持社交距離中的休憩之道。
花雨飄落後,不用遺憾,到了五月後,鮮黃的阿勃勒將在初夏的艷陽裡接棒登場,畢業季的鳳凰木也將染紅盛夏的天空......
近十多年,高雄的綠美化植栽大量引進開花性喬木,沿著道路河川有計畫性的種植,並依照開花時序錯開規劃,讓年初到年尾,均能有不同色彩花朵在市區出現,在營造城市景觀同時,也可以分散維護與清潔成本。
例如,2009前鎮河、2010幸福川、2012鳳山溪的整治,伴隨捷運工程的中正路、博愛路、美麗島大道的景觀營造,均種植了風鈴木,黃連木、桃花心木等樹形美麗的開花喬木,成為河畔、路邊的美麗風景。
城市美感的形成,需要時間讓美景茁壯,也要時間讓市民的美感滋生。不同時節的花景,可以成為在地景觀特色,也能培養市民的認同感與對樹木保護的重視。
願各位高雄市民,都能從城市的季節更迭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小浪漫。
鳳凰木開花季節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凰木,有翠綠茂密的葉子,上面開滿火紅的花朵,在紅磚牆的襯托下,紅綠對比顏色樹頂開滿一團團火紅的鳳凰花,看起來真是這一季的浪漫。
古蹟相互輝映的鳳凰花可說是台南特別的景觀,其中孔廟全台首學入口北側的鳳凰木,最具台南意象。很多人進入孔廟前一定會被這棵滿開的鳳凰木吸引拍照。另外台灣文學館曾是台南舊市政府的辦公室,當時建築前的兩棵鳳凰木是台南市重要的景觀,其它如台南公會堂前也有種植。
台南的鳳凰花約莫在每年的五月初開始綻放,大概到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是第一波盛開,但是一直到十月都還能見到鳳凰花高掛枝頭。其中六月是全台各校的畢業季,鳳凰花開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當校園驪歌響起,鳳鳳花燃燒盛開,有如對學子告別校園最深情的祝福。
除畢業離別的祝福,在台灣,談起鳳凰花一定會想到台南市。因為台南舊城區內種植了鳳凰木達百年之久,對台南人來說,它是傳承城市記憶重要的象徵。
其實台灣的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在日治的文獻中有兩種記錄:一是一八九六年由本多靜六博士(西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年)由印度孟買領事館引進種子,隔年於殖產部的苗圃育種,另一文獻則為田中安定博士於新加坡領事館引進;鳳鳳木的命名則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植物學博士三好學命名ほうわうほく,中文為鳳凰木。一開始於北、中、南的官府庭園種植,臺南最早種在安平稅關及英領事館。據當時的報紙記載,約在一九一○年,安平的鳳凰花開就頗負盛名。後來農業試驗改良所選擇當時長得好、樹圍壯碩的樹木種子做為行道樹育種。
台南和鳳凰花意象的連結主要源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六年大正町(今中山路)道路開闢隔年),當時配合台南公園開幕,在大正町種植一百多株鳳凰木苗木,也因為這批種植成功,陸續成為中南部行道樹的選項之一,而大正町夏日火紅的鳳凰花,便成為當時代表台南的都市意象之一。其它種植地方有高雄神社參道、大社、台中大屯、花蓮花岡山……等。
日治時期大正町的凰凰木,經過十幾二十年,養成並木隧道的街景。每到夏天道路兩側就開出美麗的紅色花朵,形成炫目的鳳凰花隧道惜的是這街道景觀在一九七○年代因交通因素,兩排行道樹陸續砍除,那美好的畫面除了留在老一輩台南人的記憶中外,只能從老名信片中追尋了。
台南最美的一條鳳凰花道路消失了,雖然後來中山路在台南醫院那側也有種鳳凰木,但氣勢落差極大,美景再也回不去。或許因為台南夏日鳳凰花的印象太深刻,所以即使戰後,鳳凰花依然代表台南做為市花,台南市政府一度以鳳凰花為logo,成功大學也是。可惜在千禧年時台南市的鳳凰木得了傳染病大量死亡,還由民間團發起種植鳳凰木復育。
台南種植鳳凰木不少,舊市區主要在南門路(圓環至孔廟段)、台南運河、安平市政中心周圍、安南區本田路三段、安吉路三段、小東路、東豐路(東豐路段有好幾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健康路(忠烈祠附近)、大林路、中華東路、裕平路……等等。其中開花狀況較好的是運河兩側,在藍天白雲下水影相映,風情萬種。另外台1線新市善化路段,道路兩側有部份有稻田,拍起來是另一種田園的風格。
另外特別介紹一棵鳳凰老樹,這樹在左鎮草山青瓜寮。台南左鎮草山惡地形十分聞名,二寮觀日出更是台南著名的景點。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卻有一棵老鳳凰木遺世獨立在山中的土丘上。土丘上有一間已無人居住的紅瓦土埆厝,土丘後方有一座已撿骨的墓,前後杳無人煙。這棵盤踞在土丘的鳳凰樹,樹根佈滿土丘,粗粗細細向外延伸,枝葉伸展多遠根就有多廣。靠近老樹,視線沿著向上的枝幹往上望,有說不出的震撼,在樹下可以感覺到樹旺盛的生命力。每年五月當紅色的鳳凰花盛開,荒山中那燃燒的紅與老屋在天地間構築一幅奇特的畫面,見過這景象應該一輩子難忘。每年花開時總會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喜愛自然生態攝影的人前來朝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JIaHHldFqY/hqdefault.jpg)
鳳凰木開花季節 在 【賞花101】鳳凰木【Appreciation of Flowers 101】Flame Tree 的八卦
鳳凰木 屬蘇木科的落葉喬木,原產地馬達加斯加。花期在5月至7月,盛放時滿樹紅花,樹葉的型態有如雀鳥的羽毛,而又枝葉茂盛,有如鳳凰展翅,故名凰凰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