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漿夫婦 #那些好像一樣又有點不太一樣的東西
今天下午在推特看到有人做了一張圖,分別出名稱不同但形狀很相像的食物。其實這些食物偶而也會在日本的菜單上看到,就每個每個說來給大家聽聽,下次來點菜的時候也不會搞錯。另外,食物的翻譯就以我在日本菜單上面看到名詞作參考,還有個人的解釋為主,歡迎聊聊啊。
這裡就先由左到右,由上往下。(引用自推特@KoalaEnglish180)
※※※
ソーセージ(香腸):把肉類跟香料用腸型外皮包裹的食物。
ウィンナー(維也納香腸):這邊限定為用羊腸做為腸衣的香腸。
PS:這個是日本國內的分法,ウィンナー(維也納香腸)的定義是粗度未滿20mm,並使用羊腸的香腸。另外フランクフルトソーセージ(法蘭克福香腸)是20mm以上,未滿36mm,並使用豬腸的香腸。而ボロニアソーセージ(波隆那香腸)則是36mm以上,使用牛腸的香腸。
※※※
卵:生雞蛋調理前。
玉子:生雞蛋調理後,所以會有玉子燒,不過水煮蛋會被寫成「ゆで卵」,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
そうめん(素麵):這兩種麵條主要的差別在於直徑,像素麵是在1.3mm以內。
ひやむぎ(冷麦):這個在1.3mm以上,但這裡沒說的是冷麦是在1.7mm以下,因為再上去就是うどん(烏龍麵)了。
※※※
カフェオレ(咖啡歐蕾):咖啡加牛奶。
カフェラテ(咖啡拿鐵):義式咖啡espresso加牛奶。
※※※
パフェ(芭菲):圖上說是用高細玻璃杯裝的冰淇淋,就是聖代的法文,雖然這樣說,但在不少店是反過來的。
サンデー(聖代):圖上說是非高細玻璃杯裝的冰淇淋,但其實在不少店裡面是反過來的。
PS:這裡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圖上講的是錯的,但可以確定的是サンデー(聖代)是比較像美式風格。個人比較了デニーズ、ロイヤルホスト、シャノアール這三家店,發現沒有規則,隨便店家自己取名。
※※※
和牛:四種日本限定的和種牛。
國產牛:在日本國內飼養的牛,我記得之前做過研究,在別的國家出生,再送到日本養一段時間也可以稱為國產牛。
※※※
おにぎり(飯糰):日本對於飯糰的通稱。
おむすび(握飯糰):一般認為是關東到東海道附近的人對於飯糰的稱呼,但眾說紛紜,我覺得這張圖也沒有說對,另一派則是說這是中部跟中国地區的稱呼,所以我個人覺得兩者都有人在說,就看你喜歡哪種稱呼。
※※※
ミルクティー(奶茶):牛奶放到紅茶裡。
ロイヤルミルクティー(皇家奶茶):煮紅茶的時候,後面加入牛奶一起煮。
PS:在家庭餐廳打工的朋友說,現在都是用現成的倒出來,沒有人在煮了啦,皇家奶茶就是比較濃一點的奶茶。
※※※
おかき(御欠):顆粒狀,比較大顆的米菓。
あられ(霰餅):顆粒狀,比較小顆的米菓,兩個都是鬆脆的口感。
※※※
中國料理:道地的真正中國料理。
中華料理:日本風的中華料理,像是天津飯,辣炒蝦仁跟麻婆豆腐之類的等等。
※※※
もりそば(碗裝蕎麥麵):是用碗裝的蕎麥麵。
ざるそば(小籠屜蕎麥麵):是由竹屜裝的蕎麥麵,底部會濾過水分,吃起來比較清爽。
PS:現在不管是もりそば(碗裝蕎麥麵)跟ざるそば(小籠屜蕎麥麵)大多都是用竹屜來裝,因此主要的差別就是有沒有海苔喔!有海苔的一般被稱為ざるそば(小籠屜蕎麥麵)。
※※※
カレイ(鰈魚):左側躺海底,兩眼在右側。
ヒラメ(扁口魚):右側躺海底,兩眼在左側。
※※※
雖然這張圖說明了看似一樣,但其實是不一樣的食物。不過還是有許多小細節更值得研究,就給大家參考看看。像是蕎麥麵,由於有一陣子蕎麥粉昂貴的緣故,就全部用竹屜來減少份量,大家有沒有發現用竹屜裝的蕎麥麵好像特別容易吃完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戀戀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請訂閱我的頻道 goo.gl/DRvgDt ★ 詳細食譜說明:https://goo.gl/FcqCWE 很喜歡小時候阿嬤做的醬油蒸蛋, 也很喜歡在蒸蛋裡加了很多海鮮或蔬菜的日式茶碗蒸, 所以和戀大姐一起做出這個結合二種蒸蛋的作法。 雖然自己是電鍋的重度使用者,但每次蒸蛋還是會很忐忑, 成功與否...
鰈魚 口感 在 王凱蒂(Katherine Wang) Facebook 八卦
凱蒂食記之黃manager生日宴:吉兆日本料理:雖然買單時有點小失血但食材無懈可擊的新鮮而且美味!好料滿滿~有牡丹蝦,白甘,姣鰈,
油脂豐富的鰈魚鰭邊,甘甜的北海道生蠔,鮪魚白蝦,青甘,肉質細膩的
尖梭握壽司,大干貝生/熟兩吃外,海膽也吃了三次,分別是馬糞/水海膽/三合一(海膽+toro+鮪魚泥)而我個人最愛的是剝皮魚佐魚肝。清爽的白肉魚搭配香醇的魚肝,令人回味無窮!還有還有!安以軒跟安鈞璨極推的白子!濃郁的口感搭配開胃的醋汁,難怪安鈞璨一口氣吃了十份!女藝人吃這裡已經很過分了,但畢竟是黃manager的生日,怎麼可以沒有蛋糕呢!深愛紅葉的我們,早就安排好當晚的甜點啦!牛奶味十足的鮮奶油包附著清熱的巧克力海綿蛋糕讓我們從小吃到大都不會膩!好希望趕快再有人生日哦!
鰈魚 口感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東京食況轉播] 壽司之神真的是神!數寄屋橋次郎
詹宏志先生在新書《旅行與讀書》中敘述了他品嚐「壽司之神」次郎壽司的經驗(http://pantravel.life/archives/2726
),他說他不知道次郎壽司好不好吃。
我可以告訴各位:非-常-好-吃。
首次踏入數寄屋橋次郎,我屏氣凝神。事前我們被交代各種該做的、不該做的,聽說了各種在這裡發生的尷尬與抱歉,我們戰戰兢兢。我成為整團唯一可以拍照的成員,坐在山本益博先生旁邊,我握緊了相機,卻不敢多按快門,深怕下一秒我的相機就被沒收。
還好,一切擔心等我們吃到第一口壽司後,就煙消雲散了。
怎麼可以這麼好吃呢?
這是一種樹立標竿的味道。在真正造訪之前,我聽說過各種有關次郎壽司的評價,有人說次郎早已不是東京最棒的壽司,有人說次郎名大於實。今天終於親身品嚐後,即便我在日本吃壽司的經驗非常有限,但與本次壽司之旅的喜邑、青空、齋藤相比,最後用次郎收尾,景象突然變得清楚。這裡就是經典,這裡就是傳統,經年累月而來,孜孜不倦而成,臻至完美。
第一貫的鰈魚就讓人為之一震,體會到何謂魚料與醋飯完美結合。事實上,每一貫都是完美結合,醋飯偏酸,但酸得有道理,因為那酸會更加帶出食材的後味,也讓人越吃胃口越開。這裡的墨烏賊是本次壽司之旅最棒的墨烏賊,魚料漾著晶瑩光澤,入口厚實卻一咬即斷,與鬆化的醋飯合而為一,很輕易就滑落喉間;鮪魚三部曲悠揚有致,漬鮪魚赤身酸得迷人,只消咀嚼幾下就消融於無形,中腹有漂亮的油脂分布,大腹則肥潤回甘;小鰶魚是小野二郎先生自己最喜歡的一品,正統的江戶前作法呈現漂亮的酸鹹味,與醋飯搭極。以上是第一樂章,江戶前壽司的傳統食材。
第二樂章則屬季節性食材,在此時節可品嚐夏、秋交替的美味。蒸鮑魚精彩極了!香氣撲鼻,口感軟彈而易咬,吞落後還有芬芳餘韻從鼻腔上竄,非常美味;竹莢魚也非常精彩,濃厚卻不腥,肥潤而入口即化;文蛤有種復古的老味道,碩大肥厚的蛤肉教我驚訝,濃甜的調味非常有存在感;鰹魚是次郎壽司的夏季名物,今天的成品異常肥美,稻草燻香濃烈,與油脂極搭。
第三樂章則由軍艦卷起頭-海膽滿得快翻覆,張嘴便吞落海中奶油;小貝柱咬勁迷人;鮭魚卵鮮美爆漿。穴子魚鬆化柔軟,像是舒芙蕾般的尾聲;干瓢卷則回歸原點,再次品嚐醋飯與海苔的美味。
最後,我握到了小野二郎先生的手,柔嫩平滑得彷彿他捏的壽司,果然非凡人也。下週二,小野二郎先生就要度過九十歲生日,祝福他,健康平安,像凡人一般度過快樂的生日。
鰈魚 口感 在 戀戀家 Youtube 的評價
★ 請訂閱我的頻道 goo.gl/DRvgDt
★ 詳細食譜說明:https://goo.gl/FcqCWE
很喜歡小時候阿嬤做的醬油蒸蛋,
也很喜歡在蒸蛋裡加了很多海鮮或蔬菜的日式茶碗蒸,
所以和戀大姐一起做出這個結合二種蒸蛋的作法。
雖然自己是電鍋的重度使用者,但每次蒸蛋還是會很忐忑,
成功與否還是只能掌握在運氣的手裡,溫度還是很難掌握好,
這次用蒸氣烘烤爐 (NU-SC100)來做,可以精確計時 、也可以精確設定溫度,
做出來的成品真得超成功的!
超愛這個蒸蛋的調味和細緻的口感,入口即化好好吃,上方豐富的鮮蔬和海鮮,讓人覺得超幸福的。
------------------------------------
材料
白肉魚(劍齒鰈魚片):2小片
去殼蝦仁:2尾
鴻喜菇:2~4根
紅蘿蔔片:2片
玉米筍:1根
甜豆筴:1根
冷凍青豆仁:少許
蛋:2顆
昆布柴魚高湯:200g
柴魚醬油:1.5大匙
本味醂:1大匙(如無本味醂也可用一般味醂代替)
昆布柴魚高湯材料
昆布:15g
柴魚片:3g
小魚乾:15g
水:45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