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次相遇都有美好回憶
日前,我們接到來自綠島外海的救援通報:「一名漁工在捕魚時,意外 #被魟魚給刺傷」;魟魚的尾巴尖刺含有劇烈的「神經毒素」,一旦被其刺傷,輕者傷口劇痛、頭暈心悸,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休克致死。
我們知道「人命關天」,不能遲疑!立即請求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搭載本署偵防分署吊掛分隊前往救援。到達案發海域上方後,同仁垂降至漁船、將傷患安置在吊籃,並在順利回收後,立刻送返地面治療;最終在極度危急的狀況下,成功救回漁民的生命。
暑假即將到來,許多人會到海邊戲水,提醒大家:在海邊活動時,別因為魟魚可愛的模樣,就降低了對牠的戒心,切記「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的原則,與海洋生物和平共處。
如不慎被魟魚刺傷,請不要慌張,保持冷靜:先將傷口泡在「45度」的熱水中、破壞它的毒性,之後立刻送醫急救。
海巡署長室,祝大家都有個平安愉快的暑假!
魟魚毒素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八卦
#要注意
不是感情好就不會受傷啊QQ 很多魚類是有毒的!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
➡【洗魚缸遭魟魚刺傷 皮膚壞死送醫】
------
➡你看過小海豚誕生嗎?
http://goo.gl/YHY4Ql
#生活 #魟魚 #水族箱 #毒素 #送醫
魟魚毒素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八卦
埔里基督教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陳重銘指出,其實病患到院已做了正確的緊急處置措施,由於魟魚的神經毒素其蛋白質成份,在持續40度以上的環境下即被破壞,減輕毒性,因此仍對患部浸泡45度熱水約半小時至90分鐘,再進行傷口清理再注射破傷風,避免傷口感染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