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一)
10分鐘快手版本的小鯨魚
這是JBAN的10分鐘快手比賽報名成功後
照著設計圖做出來的作品
話說我也是蠻眼殘的
當初報名時沒看到快手比賽規定寫說不能使用圓球
加上當初我寄給JBAN的快手設計圖和材料表裡面
有表示我有使用到圓球卻沒被糾正
後來就以為我就能使用圓球比賽
結果上場前半小時
才在休息室被告知是不能使用圓球
當時聽完太緊張了
連試了四五種快速地長條製作鯨魚的方法
都不可愛或是說時間內無法完成
最後沒能來的及臨時更改製作方式成我滿意的模樣
只好將錯就錯地
違反不能使用圓球的規定
而錯失得名的機會
不過可惜歸可惜
我記得當時鯨魚做好
聽到底下指著鯨魚說「卡哇伊~~」的時候
其實也是滿足了
想到什麼打什麼的
其一
08/13週一傍晚
在日本待了十天之後
我終於從日本回到台灣啦~
一回到家就發現已經累積了很多case要處理
工作模式再開!
記得在日本期間有接到很多電話
但因為人在日本
接電話的話也要收錢
所以都不敢接電話了
總之如果有當初打給我而我沒接的人
現在開始都可以再打一次囉!
其二
本來JBAN期間都想要一天發一篇文的
不過我嫌發文要整理照片
寫文章什麼的太耗時間了
與其難得來日本卻還拚著工作
不如在東京街頭
散個步 搭個電車 看場電影
看到什麼吃什麼
看到什麼拍什麼
看到什麼買什麼
喜歡這種在這個順著感覺的漫遊中
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的時刻
例如發現百貨公司展出米老鼠的原稿開價數百萬日幣
又或者是發現晨間的河邊倒影很美
還有看到Undertale的扭蛋失心瘋地扭了6個之類的
其三
幾週前
有鏡周刊記者和攝影大哥來我家做專訪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813web001/
還好是回台灣才刊登上來
不然都要沒時間處理舊的和新的case了
話說國中時有做過職涯興趣量表
可能因為有被班導帶頭排擠過的關係
我不太喜歡團體生活
傾向一個人獨力完成工作
也表明自己喜歡手工藝品、
藝術創作那一類的選項
所以從小到大的我喜歡畫畫、轉筆、
解魔術方塊、變魔術、溜溜球
到現在的折氣球
總是希望自己藉由學會一些
可以Show off的東西交到朋友
也就因此變成現在這樣的我
我想如果我當初沒有因為人際上邊緣的疏離感
也就不會想要去挑戰不同領域的興趣
來滿足我想被同儕認同的渴求
我想很多藝術家的成長路上都經歷過邊緣的時期
能忍受一個人長時間的獨處
也才能誕生不錯的創作出來
當然對我來說
未來做的這份氣球事業還有很多要和他人合作的時候
不管是洽談case、參加氣球比賽、
辦活動、課程、氣球展等等
就要與人合作
才能完成一項更大的目標
所以儘管曾經有過邊緣的過去
但是學習如何融洽地與團體進行合作
也會是我一輩子的課題就是了
一如往常地打了很多
JBAN相關的介紹文還漏打了幾篇
我有空就再補上啦~
#day237 #balloonart
#造型氣球 #バルーンアート #JBAN
#whale #🐳 #くじら #鯨 #鯨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羅卡Rocc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羅卡Rocca,歡迎光臨我的頻道! 2018年起,每日不定時更新(期盼挑戰成功)! 奇諾比奧隊長終於出來啦,雖然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不過感覺還是不錯玩的,好啦!那我們就直接進入影片吧! 上一部影片: https://youtu.be/Q8-pqZssvIA 颱風天去買任天堂相關產品 ✔熱...
「魔術方塊速解版」的推薦目錄: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氣球達人 宋俊霖 Facebook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羅卡Rocca Youtube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教學#2】 一分鐘內快速復原,進階3x3速解! 各種 ...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教學#3】 學習進階公式,向3x3頂尖速解高手邁進!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8.93秒! 魔術方塊速解教學CFOP walkthrough#6(實例解析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教學#1】 十分鐘就能學會,復原3x3竟然這麼容易 ...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速解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速解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心得] 一個初學者的魔方學習歷程- 魔術方塊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速解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 關於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速解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八卦
聊一下魔術方塊,實際有玩才會體會到速解之艱難。高級玩家那十秒內的境界我仍無法體會。我目前可以很穩定的......30 秒😭。
理論上,數學家已經用暴力法證明所有起始狀態都能在 20 步之內還原,眾數是 18 步。且已經有線上工具,運用資料庫可以給出 20 幾步的一個近似最佳解。
但速解高手遵循的完全是另一套公式邏輯,雖非最少步但自成系統且順手。即使寫出最佳解的序列讓他們照著轉,因為動作接續不順,還不見得會快過他們習慣方法。
沒錯,是習慣而不是背~~像這張圖是我自製的公式表,OLL(Orient last layer), PLL(Permutate last layer),這兩部分是屬於普通的 CFOP 系統,線上有很多版本可以參考。
OLL 應該有 57 條公式,扣除鏡射,名目上剩 40 條,但實際還是 57。這邊排序得毫無道理,是憑我主觀容易忘的放前面,覺得好記的放後面。主要是自炊自用,未必最佳,請勿費心參考 XD。
重點是有 57 條耶,這些玩意到底要怎麼背?像我目前應該只有 O23 一個公式不熟......一陣子沒轉就會開始忘,恐怖啊,發明遺忘曲線的 Ebbinghaus 醬。
實際上到最後轉法根本是用小腦在記,所謂的肌肉記憶,看一眼就開始一連串的動作,連結成「感覺對了」的一個整體,要我分解動作一一背序列還真的辦不到。
因為每一種情形出現機率都只有幾 %,如果不勤勞練,有些公式就會因為少用到而淡忘——我們先假裝表中 40 種情況出現機率均等(實則不是),則一個很有名的結果是 Coupon collector's problem(收集印花者問題):
隨機轉亂練習,目標是練過每一種情況所需要的次數的期望值是 40*H(40) ≒ 171 次。其中 H(n) 是調和數。實在不簡單,如果每 20 秒一次也需要轉一小時,手都腕隧道症候群了。
更別提 CFOP 還算是公式數量中等的系統,更加爆多的我不忍看。此外反觀,使用市售魔術方塊都會附的答案紙上的少少 7、8 條公式(重複使用可解),大概可以很穩定的一分鐘解完,記憶的需求也少,只是怎樣都快不了。
至此,我發覺一個殘酷的現況,即 CFOP 公式記得熟轉得順並不會降低總需時太多。主因是這整張紙上的公式的用武之地是最後一里路:大約是完成前最後 5~10 秒的步驟。
而實戰上花最久的卻是前兩層(F2L)的準備工夫,像我需要 10~20秒,就很遜。因此反而那稍微複雜情況多樣的首十字加前兩層四邊角歸位,是熟練了報酬率頗高的隱藏版魔王。果然我的練習重點放錯了。
啟示大概是如那名言說:如果持續做一樣的事情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那肯定是瘋子。時間不能再縮短的主要理由是我拒絕進一步去研究別的技巧,半吊子的緣故啊......唉唉唉。是我的腦子需要 permutation 🤪。
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八卦
#內容策略 #兩種blog思維 #出版物思維 #圖書館思維
上週末的時候,我沈浸在 #如何翻修自己的blog 的世界中。必須說,這真的讓我非常開心,我想做這件事已經非常久了,但是之前的腦袋都只是一些很遙遠、模糊的想法,最近慢慢成形,我覺得非常興奮。
之前我們透過《沒人看見你的好,你要懂得自己誇》這本書來找到了我未來寫blog的方向(這本書之後還會有另外一次的實作文章,我想放在如何寫blog的自我介紹頁面,之後會寫),也透過了拆解GA分析從2019年我的網站上線後,到目前為止累積的30萬瀏覽數,發現了一些我的核心文章與類別。
因此,我想要循著這條線,繼續來探究我要如何編排我的blog,你可能會覺得好奇,為什麼不是直接編修排名在前的文章,的確,編修很重要,但是,編修之前,我們必須確定:
- #這值得編修
- #如何編修
- #編修的方向是什麼
剛開始寫blog的時候,blog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存放文章的地方,現在,我的寫作即將邁入第五年,目前的blog文章超過200篇,因此,我覺得是時候來整理一下。
我很初步的概念,是認為我應該要 #製造出明顯的blog動線,讓讀者可以在進到我的blog的時候,迅速知道 #我是誰、#我可以提供什麼協助、以及 #如何提供,他們可以 #快速找到可以幫助他們的文章,甚至可以知道 #如何聯繫我。
於是,我花了點時間,將我目前200篇的文章依據主題重新分類,也將blog中 TOP 50的文章重新依據主題編排,我覺得我的畫面越來越清晰,可是我覺得我需要更明確的概念。
如果你有玩過魔術方塊你就會知道,雖然魔術方塊看起來是凌亂的,但是其實他是有一個解法的,我感覺我的翻修blog就是再解魔術方塊,我知道他有解法,而我需要找到解法。
●○●
週末,我看到了這篇文章:Your Blog Is Not a Publication by Jimmy Daly,我覺得實在是寫得太好了,完全就是將我腦袋的想法非常有邏輯的寫出來,我反覆看了幾次,因此,我決定將內容寫下來。
1.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在說明「內容策略(content strategy)」我以前總覺得這個離我好遠,而且哪來那麼多的理論,但是,我看完後,發現,#內容策略或許就是解魔術方塊的解法。
2. 圖書館模式(Library Approach):
文中提到最好的內容策略思維是「#品質以及深度( #quality and #depth)」,而做到這樣的內容策略,需要的就是將你的blog以圖書館模式呈現,你思考看看,當你去圖書館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架上的圖書基本上都是同一個主題,因此,你可以在同樣地方,找到跟這個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而回答你的問題。
3. 出版物思維(Publication Approach):
大部分的blog在編排文章的時候,呈現的方式是按照時間排序,這就是出版物思維,從最新的文章一路顯示到最久以前的文章。但是一個blog可能主題多元,這對於來到你的blog想要尋求特定問題解答的人,其實是非常不易搜尋的。
4. 以解答讀者的問題、拉長讀者的停留時間、甚至是讓讀者產生信任感來說,兼具品質以及深度的文章,才是最有幫助的,但是,這樣的文章產出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
5. 如果你觀察GA,你會發現80%的訪客是從搜尋而來的,只有20%的客戶是重複拜訪,也就是說,有80%的新訪客,因此,圖書館模式可以創造出好的呈現方式,#讓新訪客了解你。
(這個數字完全和我的GA數字不謀而合,太振奮人心了)
6. 因為圖書館模式的文章會需要你大量的時間,因此你產出的速度會降低,可是你的文章將會為了「#讀者所需」而打造,並且創造長青文章。
(如果你調整過文章你就會知道,god,修改文章需要花的時間可能大於重新寫一篇的時間)
7. 如何打造圖書館模式文章:
(1)#將文章的類別清楚展列,讓讀者快速挑選需要的文章。
(2)#將不同類型的分開,讓讀者可以輕易選擇想要接受的類型(ex 文章、電子書、線上研討會)
8. 每一個主題的文章都應該要包含三種類型的文章:
(1)關於這個主題的 #基本資訊
(2)關於這個主題你的 #客戶的成功案例 或是 #使用者見證
(3)關於你提供的 #服務 或是 #收費標準
這件事情,我想到的是,你也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你寫了很多(1)可是卻沒有(2)跟(3),是否代表你錯失了其中可能的商業模式呢?你可以思考看看。
9. 有了第8點提到的三種文章類型,你應該把你的文章展列並分類,你自然會知道是否過去你少寫了某些文章,或是過去偏重某些文章。
我同時想到,為何去年我光靠blog就可以有100個付費職涯諮詢,因為我三種文章都寫了:
(1)關於這個主題的基本資訊:我回答讀者關於職涯的提問,寫了很多職涯的文章。
(2)關於這個主題你的客戶的成功案例或是使用者見證:我將諮詢中較容易重複發生的問題寫成了第二類文章,,並且放上了讀者主動撰寫的諮詢心得。
(3)關於你提供的服務或是收費標準:我同時有一個說明服務、預約時間的畫面,則是第三類。
10. 因為每天會來到你的blog的人事實上是不同的,因此,你的策略應該要放更多在思考如何打造你的圖書館模式blog,這個時候,增加電子報名單、提升社交媒體的追蹤數,就會是因為成功的內容策略伴隨而來的副產品。
以上,是我對於這篇文章的中文整理(沒有逐字稿翻譯,大家有興趣可以直接看原文)
●○●
我的call to action:
有了以上的思維之後,除了「我的未來目標」+「我的文章分類」,現在我還可以多思考了如何文章該如何互相融合,並且要補上我缺少的部分。
不得不說,其實思考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很無形,也很難敘述,可是,寫作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我希望10年之後我還想要繼續做得事情,因為我在這個過程中非常的快樂,因此,在過了幾年的自嗨時期後(我也非常享受自嗨時期),我認為開始思考策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我能 #實作並且證明寫作有策略、並且可以變現,豈不是一件非常激勵人心的事情嗎?
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羅卡Rocca Youtube 的評價
我是羅卡Rocca,歡迎光臨我的頻道!
2018年起,每日不定時更新(期盼挑戰成功)!
奇諾比奧隊長終於出來啦,雖然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不過感覺還是不錯玩的,好啦!那我們就直接進入影片吧!
上一部影片: https://youtu.be/Q8-pqZssvIA 颱風天去買任天堂相關產品
✔熱門影片:
https://youtu.be/44ODYFastWU 無法線上對戰?進不去eShop?快看!!
https://youtu.be/5djCepCFNDg 八片Switch快速介紹
https://youtu.be/fq8ZYOJYXtw 剛入手Switch的五個小問題
https://youtu.be/7lrTGyU0U5E Pro手把開箱
https://youtu.be/RDq_I4m2Wag 圓剛CV710擷取盒開箱
✔攝影工具:
Canon 6D + 24-105L F4 + 50 F1.8
Canon 80D +15-55 F3.5-5.6 + 10-22 F3.5-4.5
GOPRO HERO5 Black
iPhone SE
Mavic Air
Rode VideoMic
Rode VideoMicro
剪片軟體:Final cut pro
羅卡Rocca的粉絲專頁: https://goo.gl/TyMCNm
羅卡Rocca的IG: roccarocca45
喜歡我的影片歡迎按個讚、分享一下,再幫我訂閱吧!
魔術方塊速解版 在 【魔術方塊教學#2】 一分鐘內快速復原,進階3x3速解! 各種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