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1加2條
│英國政府奇襲成功!Amazon宣佈剛剛殺青的魔戒影集下一季將退出紐西蘭、移師英國拍攝│
• Amazon 投資高達10億美元的史上最貴電視節目《Lord of the Rings 魔戒》衍生影集(正式名稱未定,會是魔戒三部曲的前傳)才結束第一季在紐西蘭的拍攝工作,剛剛就無預警宣佈第二季將不再選擇紐西蘭作為拍攝場景,準備移師前往提供更優惠條件的英國。 Amazon 整個決策過程高度保密,完全將劇組人員以及紐西蘭協拍單位蒙在鼓裡,直到正式發佈消息的20分鐘前才通知相關人等,成為週五最讓人措手不及的產業消息。
• 魔戒電影帶來什麼:Peter Jackson 的魔戒三部曲電影除了2.8億美元的製作成本絕大多數花在當地之外,還帶來了驚人的觀光經濟效益。根據維基百科的 Tolkien tourism 條目,紐西蘭的年度觀光人數從2000年的170萬快速增長至2006年的240萬,成長幅度高達40%。在此同時,連同《The Hobbit 哈比人》系列電影一共六部好萊塢大片大幅提升了紐西蘭當地的影視製作產業體質,迅速升級為全球電影工業鏈中最重要的後製中心之一。Peter Jackson 的 Weta 工作室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
• 好萊塢的外景經濟:由於美國(特別是好萊塢所在的洛杉磯)的拍攝成本高漲,好萊塢劇組原本就很樂意移師國外拍攝。各國覬覦劇組帶來的影視製作產業花費和就業機會,同時也企圖複製紐西蘭的觀光行銷經驗(雖然從來沒有第二個地區曾達到同樣成功的效果),不斷祭出高額補貼來爭取成為好萊塢劇組的拍攝地。通常以稅點方式給劇組的獎勵金額因為經常設有保密規定,所以外界能得到的數據只是估算或是某些消息來源所掌握的版本:其中魔戒系列電影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一共拿到1.5億美元補助,哈比人系列也有消息指出補助金額可能超過1億美元(也有人說是2500萬)。
• 補住金額談不攏:為了 Amazon 名稱未定的魔戒影集,紐西蘭政府祭出了比原本提供給外國劇組的20%退稅獎勵還要優惠的條件,額外又給了5%退稅獎勵。這個獎勵政策的強度可說是世界數一數二。早先紐西蘭政府的文件顯示該劇第一季製作成本高達4.55億,推算補助金額必須準備高達1.14億美元(後來官方改口說數字有高估)。而 Amazon 對外公開的數字則稱拿到了2310萬美元。然而這次半路劫走劇組的英國政府的退稅獎勵同樣也高達25%。同時因為英國本來就是包含多個 Amazon 劇組在內的歐洲拍攝重鎮,對 Amazon 來說不僅管理方便,也可以把各個劇組的影響力加總起來增加對政府的談判籌碼。
• 邊境管制嚇跑劇組:Deadline 提供的 Amazon 另外一個跳船理由是疫情期間紐西蘭政府實施的邊境管制嚇跑了魔戒遠征軍。該劇是在去年 COVID-19 爆發之前就已經啟動的製作案,而疫情情間紐西蘭政府實施的邊境管制導致劇組中的許多外國演員(半數來自英國)都必須與家人長期分離,甚至將近兩年無法從紐西蘭離境。另一方面邊境管制也使 Amazon 的美國主管無法親臨拍攝現場督導這個大案子。在今年五月底 Amazon 宣佈以87億美元收購 MGM 之前,這個史上最貴的節目等於是 Amazon Prime Video 生死存亡的最大賭注。扛著巨大壓力的 Amazon 主管顯然非常有理由選一個他可以不用偷渡就能合法進場督導的拍攝地。
• 紐西蘭政府成為箭靶:由於先前 Peter Jackson 六部電影的經驗,紐西蘭人原本理所當然地以為可能會拍攝高達六季的 Amazon 魔戒影集也會一直在紐西蘭拍攝到天荒地老。許多紐西蘭人包含反對黨政治人物第一時間的反應是質疑政府官員多給了5%退稅特別待遇的禮遇,居然忘記在合約中要求不能只拍一季拿了錢就閃人,完全是漫不經心,害紐西蘭錯失這個劇組可能帶來的巨大效益。不過實際上依據 Amazon 的聲明,他們因為最終也無法符合那5%退稅的規定,所以準備放棄該補貼,只會申請原本規定的20%退稅獎勵。同樣也是到最後一刻才發現被 Amazon 棄單的紐西蘭電影委員會執行長 David Strong,則表示自己因為失去這個劇組而感到羞恥,但同時該劇組的離去也空出了更多的服務能量可以迎接其他劇組,他們一定會確保紐西蘭能滿足其他劇組的服務需求。
• 後續:雖然已經決定跟紐西蘭分手,但 Amazon 表示已經完成拍攝的第一季節目將會持續留在紐西蘭進行後製工作,並於2022年9月在 Amazon Prime Video 上架。此外,該節目第二季則將在2022年初於英國展開拍攝。
◇ 新聞來源:
Amazon to Shift ‘Lord of the Rings’ Filming to the U.K. From NZ(https://flip.it/rgLYvU)
New Zealand Reacts to the ‘Shame’ of Losing Amazon’s ‘Lord of the Rings’ Mega-Series(https://flip.it/mHW0VU)
‘The Lord Of The Rings’ To Move Production To UK From New Zealand For Season 2(https://flip.it/u0TWdF)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Disney 的上一季財報給了整個娛樂產業一點樂觀的好消息│
◇ 新聞來源:Disney Out-Performs Expectations to Provide a Ray of Entertainment Optimism(https://flip.it/e234J_)
│股東問說為什麼不把 Disney+、Hulu 和 ESPN+ 整併成一個 Netflix 最害怕的超級服務?│
◇ 新聞來源:Does Disney+ Need to Absorb Hulu and ESPN+ to Rival Netflix?(https://flip.it/EN5wW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梗你報新聞】2021-JUN. WEEK 2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_7irOh9L-7w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vxi1ks...
魔戒disney+ 在 Facebook 八卦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金彩券得主是 Netflix!童書作者 Roald Dahl 的完整作品通通要變成 Netflix 的財產了│
• 2018年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巧克力冒險工廠》作者 Roald Dahl 的版權公司 The Roald Dahl Story Co. 才以3年合約期間授權16部作品給 Netflix 開發動畫節目,並被 Hollywood Reporter 稱作電視史上對親子節目金額最高的單一投資案(預計總製作費高達5到10億美元)。今天又被 Bloomberg 新聞提早爆料(因而乖乖發新聞稿承認)說 Netflix 已經同意買下整個 The Roald Dahl Story Co. 公司,成為 Roald Dahl 所有作品的出版版權和影視改編權的永久主人。
• 已經在1990年過世的 Roald Dahl ,如今所有的著作版權都在 The Roald Dahl Story Co. 名下,並由他的孫子 Luke Kelly 管理。根據 BBC 報導,該公司2019年營收高達2600萬英鎊(約3500萬美元)。相關63種語言版本賣出超過3億本書,平均2.6秒就賣出一本。 Luke Kelly 說該公司目前至少有19個電影、電視、舞台劇和展覽活動等計畫正在進行。
• Roald Dahl 是好萊塢的創意金礦。過去已經有 Tim Burton(《巧克力冒險工廠》、《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飛天巨桃歷險記》)、Steven Spielberg(《The BFG 吹夢巨人》)和Wes Anderson(《Fantastic Mr. Fox 超級狐狸先生》)等導演把他的作品當成創作題材。去年底 Warner 也才剛剛推出由 Robert Zemeckis 導演、Anne Hathaway 主演的新片《The Witches 女巫們》。目前還在製作中的包括 Warner 已經預定由 Timothée Chalamet 扮演 Willy Wonka 的前傳電影《Wonka》之外,Taika Waititi 也在幫 Netflix 發展動畫版的《巧克力冒險工廠》,而向來與 Netflix 關係緊密的 Sony 製片部也為 Netflix 發展《Matilda 小魔女》的音樂劇電影。未來等其他外部授權合約到期之後,Netflix 顯然將不會再授權給任何競爭對手拍攝 Roald Dahl 的作品,並獨立發展自己的 Roald Dahl 宇宙。
• 包含上次的三年授權合約跟這次直接併購整家公司,雙方都未揭露交易數據。考量前一次授權就已經被稱作史上最高額親子節目投資,這次併購公司的手筆應該更為可觀。值得一提的是 Netflix 不像 Apple、Google 或 Facebook 等科技企業,他們絕少併購上下游企業,多半只是取得授權或是跟個別創作者簽訂優先合作協議。比如以3億美元簽下《Glee 歡樂合唱團》製作人 Ryan Murphy 的合作協議、以1.5億美元簽下《Grey’s Anatomy 實習醫生》製作人 Shonda Rhimes 等。相較之下,過去10年 Netflix 併購其他公司的數量甚至不到十例。然而 Amazon 連續以10億美元取得 JRR Tolkien 後代授權《Lord of the Rings 魔戒》的電視改編權,以及透過85億美元併購 MGM 而取得 007 和 Rocky 洛基等 IP,接連的權利變動可能讓版權庫還不夠久遠的 Netflix 備感壓力。
• 當然 Netflix 難得採取這麼大的併購動作,主要打擊對象還是 Disney+。過去一年多 Disney+ 仰賴 Marvel 和 Star Wars 等等(正好都是併購來的)著名 IP 將 Netflix 壓得喘不過氣來。相較之下 Netflix 發展相關衍生宇宙作品的努力除了電玩改編的《The Witcher 獵魔士》之外並沒有太顯著的成效。 Roald Dahl 的作品將會是 Netflix 繼《The Defenders 捍衛者聯盟》、《The Umbrella Academy 雨傘學院》 和《Jupiter's Legacy 朱比特傳奇》之後,再一次的 IP 宇宙賭注。
◇ 新聞來源:
Netflix Agrees to Buy ‘Matilda’ Author Roald Dahl Story Catalog(https://flip.it/dRq5Qm)
Netflix acquires works of Roald Dahl as it escalates streaming wars(https://flip.it/36fm4c)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Netflix 執行長說只要能取得權利他們不排除進軍體育賽事內容│
◇ 新聞來源:Netflix CEO Suggests Streamer Would Consider Sports If They Could Control The Source(https://flip.it/WB.fEI)
│Comcast 放棄併購 Roku 而選擇推出自己的機上盒跟 Roku 競爭電視入口│
◇ 新聞來源:Comcast Launches First Streaming Device for Customers Worldwide, Ahead of Its Own TVs(https://flip.it/S2XqjE)
魔戒disney+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八卦
由於很多朋友推薦,而且還紛紛列出自己的最愛排序,我這幾天開始看 Netflix 的《愛 X 死 X 機器人》。看著看著,不禁在想,Netflix 到底想幹嘛?
先說明一下,《愛 X 死 X 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是一系列 #科幻 動畫,每一集長度不一,但都在 8-18 分鐘左右,若扣掉結尾,只看故事就更短了。
系列裡,每一集的主題也都不同,不過都是很標準的科幻短篇,製作團隊則都大有來頭,品質無可挑惕。
(可參考 4Gamers 這篇介紹:大人限定,Netflix《愛x死x機器人》很黃很暴力的重口味饗宴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38348/netflix-series-love-death-robots-review )
我很想跟大家討論故事,因為都非常有意思,不過我看到現在,感到最饒富興味的反而是這系列作品本身存在的目的。
我要做一個 #沒根據的猜測:我認為 Netflix 在加速找一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在 Netflix 的「閉環」裡,要造出一部受歡迎的影視作品,能否再也不需要真人明星、不需要行銷、也不需要長期的 IP 養成跟大量成本?
先岔個題:「IP」跟「閉環」都是中國用語。在我的理解中,IP 已經不只是「智慧財產」的意思,而是指一個模糊且無所不包的、具有商業運作價值的故事;閉環則是指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夠做到接近自體循環、越打越大,像是魚菜共生一樣。
從我對 Netflix 這家企業粗淺的理解來說,他們過去幾年大部分的開支都花在買內容、IP 跟製作原創內容上。豐富的片庫、獨家的話題性原創內容、精準的推送、俐落無廣告的介面體驗,在地化的行銷、適合現代人破碎化生活節奏等等優點,讓它的訂閱人數快速增長,觀看時間(佔用我們睡眠的時間)也持續延長。
而在 迪士尼影業 買下福斯,宣布成立自己的串流服務 Disney+ ,把龐大到驚人的片庫都加入進去之後,對決的態勢已經非常明朗。因此,Netflix 需要更多 IP、更多足以跟迪士尼(迪士尼公主 + 漫威 + 星際大戰 + 皮克斯 + 異形 + 阿凡達 + ..........)這麼誇張的對手抗衡的 IP。
(延伸閱讀:Disney 宣布與 Netflix 分手:正式揭開 OTT 戰場的新序幕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45800)
從世界各國找優秀的團隊、買下具有延展性、跨文化口碑,但被低估的好 IP,復活曾經火紅的老舊 IP......這些 Netflix 都在做,儘管也時常交出不怎樣的作品,但不可諱言,打擊成功率越來越高。
(延伸閱讀:在地內容成為國際平台的搶手貨?從近期 8 部 Netflix 戲劇合作,看亞洲市場的佈局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1101 )
對 Netflix 這個閉環來說,即使是普通的新作、或只符合小眾口味的、還是老到不行的過時作,都可以找到適合的觀眾,畢竟「數據在手,用戶我有」。
除了內容以外,花在其他項目的開支都可以隨著時間、科技的進步越來越低,或是讓單位成本降低。但是由於競爭對手多、不好惹(現在又加入 Apple TV +),內容卻會越來越貴,而且可能買不到手。
(延伸閱讀:蘋果正式宣佈串流影音服務 AppleTV+直球挑戰Netflix!導演史蒂芬史匹伯、JJ亞伯拉罕皆宣布全新作品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3086 )
( 下戰帖?Netflix率先表態不與蘋果合作串流影音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617/netflix-wont-collaborate-with-apple )
Netflix 除了繼續燒錢、發債融資、燒到對手受不了以外,當然得降低自己的開支,但要怎麼降呢?
當我看到 Netflix 近期產出大量中低成本科幻作品,像是娜塔莉波曼主演的《湮滅》、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蒙上你的眼》、《碳變》、《怪奇物語》、《滅絕入侵》、《智慧囚屋》、《iBOY 奇機少年》、《ARQ 危機》、《少女救地球》、《默》、《末路》、《科洛弗悖論》、《愛有來世》、《迷霧》、《闇》、《黑鏡》....(以上列出我看過的),有的搭配好萊塢大明星、有的由中咖甚至無名咖挑大樑,我就在想,Netflix 是不是發現 Netflix 的科幻迷很多,而且我們在乎劇本腦洞大小程度,遠超過明星名氣大小程度?
而 Netflix 是否也發現,這些人(也就是包括我在內的科幻迷),並不迷信大 IP 或 大明星,而是特別 #愛嚐鮮,#不願錯過、#熱衷討論與推坑,而且只要被打中,就會卯起來口碑傳播?它是否發現,我們這群人特別適合成為傳播 Netflix 科幻福音的戰士?
在 Netflix 的閉環裡,每天打開 App 或瀏覽器,Netflix 就會把最新最好的科幻故事餵給我們這些貪得無厭的劇迷。也因此,嚐過甜頭的科幻迷可以幫 Netflix 省下很多行銷跟拉客預算。
而在觀看《愛 X 死 X 機器人》中幾部採取超擬真人動畫的作品--例如「索妮的優勢」、「天鷹座裂縫之外」、「變形者」、「幸運十三」等,我感覺這幾部作品已經逃出「恐怖谷效應」的引力,比過去同樣走超擬真人路線的失敗作如《Final Fantasy:夢境實錄》及《北極特快車》好多了。
( 關於「恐怖谷」: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RLYMtDVMU )
可能是動畫製作技術與精良程度提高,可能是科幻故事與這類型動畫的適配性本來就高,但總之,我真的感覺,這些故事不需要真人演員,由超仿真人的動畫演員來演,完全夠格、到位。
動畫跟真人電影的距離,在電影特效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已經快消失了。而我認為《愛 X 死 X 機器人》系列中的幾部作品,把這個距離縮到只有幾奈米。
那麼,當 Netflix 已經自帶流量、有破億付費會員、而且不需要明星、真人演員,更獲得科幻迷支持,幫它熱情招攬、傳福音。高昂的內容成本就有機會降低。
我自己想像了一下:如果《Star Trek》完全以超仿真人動畫來製作,我會不會買單?只要故事夠好,我絕對會!
如果《怪奇物語》外傳或前傳以超仿真人動畫來製作,我會不會買單?肯定會!
也就是說,如果任何原本需要真人的 IP,包括 Netflix 原創或是買來的 IP,開始用超仿真人的方式製作,只要能做到《愛 X 死 X 機器人》的程度,我沒有辦法拒絕(除了需要睡眠)。
當然,其實老早就有人討論過,這種超仿真的動畫會不會把真人演員取代掉。也有真人演員開始經營自己的超仿真授權,要讓自己在死了之後還能永續表演、永續賺錢。
我以前總覺得,那不太可能,就算有,也不會成為主流。因為要吸引人們進戲院、或是花時間看戲劇,還是要靠明星。動畫歸動畫、特效滿滿的超級英雄電影又是另一回事。
但是在科幻這個類型裡,在 Netflix 這種商業模式裡、在看過《愛 X 死 X 機器人》之後,我發現真人演員完全是可以放棄的,而且或許更好。
《魔戒》的咕嚕、《猩球崛起》的凱薩、《阿凡達》、《鋼鐵人》、《一級玩家》以及最近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一步一步讓動畫角色可以在真人電影中成為主導。但我認為《愛 X 死 X 機器人》真的是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大家都說,Netflix 正在改變電影的定義,很多人不在乎,但也有像是史蒂芬史匹伯這樣的大人物,認為 Netflix 只適合競逐艾美獎,而不是奧斯卡。
然而當對的類型、商業模式、呈現技術,三者都到位時,我覺得 Netflix(以及其他的 OTT) 會消滅的不只是傳統的觀影體驗,不只是讓電視跟電影的界線消失,也將讓動畫跟真人電影的界線消失。
超擬真的 IG 網紅已經開始接業配,超擬真的新聞聯播主播也已經準備好當黨國喉舌。超擬真的過世明星也紛紛開起演唱會。而我想,在 Netflix 上,不用靠大 IP、不用靠明星、不用擔心沒人看的科幻作品,超擬真的演員,已經熱身完畢了。
#歡迎吐槽
#或是推薦給我Netflix上其他你覺得值得一看的
----
延伸閱讀:
不存在的 IT Girl 在網路爆紅!IG虛擬偶像 Miquela Sousa 擬真到嚇壞人
https://www.bella.tw/articles/celebrities/15655
首个AI合成新闻主播正式上岗!人工智能将取代真人?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54652
數字王國攜手三創打造虛擬鄧麗君音樂奇幻秀,透露技術難點
https://technews.tw/2017/04/07/digital-domain-and-syntrend-to-present-virtual-human-musical-of-teresa-teng/
NETFLIX:競爭對手並不是串流平台對手,而是遊戲《Fortnite》
https://news.xfastest.com/netflix/57989/netflix-says-its-competitors-is-fortnite-and-games-instead-of-other-streaming-platforms/
魔戒disney+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梗你報新聞】2021-JUN. WEEK 2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_7irOh9L-7w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vxi1ks7b0h088229m4ewrr/platforms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0c6af67fd8978000107ac71
.
01 《捍衛任務4》卡司陸續到位!新加入比爾史柯斯嘉、勞倫斯費許朋回歸
根據Collider獨家報導,目前正積極籌備開拍的《捍衛任務4》,曾在《牠》中飾演「跳舞小丑」的瑞典男星 比爾史柯斯嘉,演出《偷渡者》的沙米爾安德森,都將會是本系列電影新加入的演員,但演出角色尚未確定。而在前作中演出「包厘街大王」的勞倫斯費許朋,也確認回歸演出原角色。目前本片排定2022年5月27日上映。
.
02 HBO Max 確認今年佈局台港星馬等亞洲地區
根據DEADLINE的報導,曾擔任Disney+ 東南亞業務,且即將在本月上任HBO Max東南亞與印度地區總經理的Amit Malhotra表示,HBO Max將繼續擴展全球61個市場,其中確定包括臺灣、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亞洲地區。華納媒體目前尚未宣布這些地區的上線日期,迪士尼是否針對此作為有所應對,未來動態值得關注。
.
03 傳《毒梟:墨西哥》泰諾克烏爾塔將演出漫威海底霸主並於《黑豹2》登場?
根據 The Illuminerdi 報導,以《毒梟:墨西哥》走紅的男星 泰諾克烏爾塔,從去年底便傳出即將演出《黑豹2》反派的消息;如今本片在下個月正式開機拍攝,泰諾克烏爾塔演出的角色很有可能就是漫威漫畫中的海底國家 亞特蘭提斯領主「納摩」(Namor)一角,等同於DC漫畫中的「水行俠」。目前《黑豹2》排定2022年5月7日上映。
.
04 史蒂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斯聯合監製新劇《空戰群英》驚爆片場一主角確診
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由知名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與兩屆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聯合監製,成本約2.5億美金製作規模的迷你影集《空戰群英》(暫譯:Master of the Air);驚傳片場有一主角確診,劇組至少被迫停拍七天。這是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繼《諾曼地大空降》《太平洋戰爭》合作後第三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集製作,未來動態值得關注。
.
05 《閃靈悍將》外傳《Sam and Twitch》由《東城奇案》製作人掌舵
知名漫畫《閃靈悍將》原作者 陶德麥法蘭喊話親自執導新板《閃靈悍將》電影多年未見成果,近期卻先證實《閃靈悍將》支線漫畫連載《Sam and Twitch》將被製作成影集,並由《東城奇案》的兩位監製 保羅李、馬克羅伊包爾擔任執行製作;麥法蘭表示,故事將保留漫畫中的黑色犯罪及超自然元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值得關注的消息釋出。
.
06 艾米漢默傳進勒戒所
根據Vanity Fair的報導,近期因食人言論與性騷醜聞而形象崩壞的美國男星 艾米漢默,於五月下旬主動聯繫去年離婚的前妻 伊莉莎白錢伯斯,並在前妻和家人的支持下入住勒戒機構接受治療。
.
07 華納兄弟宣布製作《魔戒》前傳電影《魔戒:洛汗人之戰》
華納兄弟動畫公司與新力影業上週宣布將製作一部全新的《魔戒》前傳電影《魔戒:洛汗人之戰》。這是被設定在彼得傑克森版的中土世界觀前傳故事,並以動畫形式呈現洛汗人探索聖盔谷堡壘的歷史。
.
08 「緋紅女巫」伊莉莎白歐森證實已和樂團主唱秘婚
近期演出漫威電影中「緋紅女巫」而走紅的伊麗莎白歐森,在一場演員對談節目中,用「老公」稱呼交往超過三年的「Milo Greene」樂團主唱 羅比阿奈特,等於間接證實兩人已婚的消息。
.
09 萊恩雷諾斯公開長期患焦慮症
因演出電影《死侍》的萊恩雷諾斯,不論幕前幕後都給人一種「嘴賤」形象;上個月他在自己的Instagram上發文坦承,自己長年飽受焦慮症之苦,並希望此發文能夠喚起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
10 萊恩雷諾斯Instagram限時動態暗示《死侍3》即將開拍?
萊恩雷諾斯在Instagram限時動態貼出一張裝有死侍面罩的大包包,包包上更有一張不知道是甚麼內容的A4紙張;照片雖然沒有文字,但不免讓人懷疑,這是否是在暗示《死侍3》即將開拍?
.
11 《熊麻吉》前傳影集開發中
在2012年和2015年推出兩部作品的R級喜劇電影《熊麻吉》,如今宣布NBC環球旗下的孔雀串流平台(Peacock)正式宣布開發其延伸影集,兩部電影的原導演 賽斯麥克法蘭正洽談回歸執行製作。
.
12 《良善之地》賈米拉賈米爾確定加入《女浩克》飾演反派
根據Variety報導,演出《良善之地》的英巴混血女星賈米拉賈米爾確定加入《女浩克》劇組,並演出反派泰坦妮亞(Titania);她在漫畫中是個具有超能力的格鬥專家,也是女浩克的經典死對頭。
.
13 《水行俠2》片名首度曝光
DC漫改電影《水行俠》續集即將開拍;導演溫子仁在個人Instagram上貼出一張參與製作會議的側拍照,電腦螢幕另類公佈了《水行俠》的續集片名為《水行俠:失落的王國》。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