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電在農曆年前上網公開招標核一核二廠高階核廢料國外再處理服務案,欲以113億將國內核電廠產出的高階核廢料送至國外進行鈾、鈽提煉後,再將剩餘核廢料運回台灣。對此,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6)日不分藍綠,一致批評台電的作為有違反預算法及採購法的疑慮,並要求招標案撤回。經過各黨團協商後,經濟委員會通過「暫停」台電公告招標案,且在預算未經立院審議前,不得再辦理招標。
在314廢核遊行前,我們要求台電立即撤標,在立院預算審議未完成前不得招標,並呼籲各界連署反對短視近利、害人傷己的核廢境外再處理! 終於獲得朝野的支持,為了繼續向政府施壓,請大家持續連署,網址: http://goo.gl/PueBR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1230蘋果掀房事第四十三集 名宅法拍大搜查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xb7ZCUDjPVA 【豪宅房市有回溫的跡象嗎?】 1. 豪宅市場在2015年第四季有稍微回溫一點,主要是因為「舊制節稅」、「年前賣,避土增稅調漲,提前讓利給買方」等2大因素,而現在進場的,都是剛性自...
高 煉 廠 標案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八卦
【新新聞】新年突襲 台電急著送燃料棒出國 一次標案用掉二十四年預算
為了要再處理,台電將過去核後端基金中的「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更改為「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及再處理計畫」,並在核後端基金2015年度預算書中編列113億元預算、計畫期程24年,打算透過公開招標,請國外廠商協助處理。
但小年夜公告的標案光是金額就高達112.57億元,占預算的99.62%,換句話說,將未來24年未通過審議的預算一次標出去!立委也質疑,根據《預算法》規定,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計畫需等到年度預算完成審議後才能動支,「在預算還沒審議完成前就招標,是要怎麼動支?」
除了違反《預算法》的疑慮,再處理計畫本身的效益也讓各社會團體憂心。由於再處理後,燃料棒內含的鈽與鈾提煉完,剩餘的高放射性廢棄物,以及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輻射廢棄物都得送回台灣貯存,台灣方面仍舊得尋覓最終處置廠址。
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評估報告也指出,台電對於再處理計畫相關研究報告皆列為密件,導致立法院無法瞭解編列巨額經費的合理性,加上預算編列過於粗略,因此建議「予以刪減」。
只是如此違反常理的程序,經濟部核廢料處理專案辦公室在私下場合透露,台電應該先有完整計畫再來討錢。
【新新聞】新年突襲 台電急著送燃料棒出國 一次標案用掉二十四年預算
2015-03-25 呂苡榕報導
小年夜前一天,台電在行政立法協調會上,才告訴國會議員和各社團「用過燃料棒再處理計畫」在舊曆年前不會有新進度,卻在隔天在官網上張貼標案公告,到底台電不惜犧牲政治信用,對立法部門發動突襲是為哪一樁?
小年夜那天,大部分的民眾已進入放假狀態,忙著為農曆春節做最後的準備。同一天,台電的網頁上悄悄出現一項標案公告──核一、核二廠用過核子燃料小規模國外再處理服務案。
「我看到後整個快氣瘋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徐詩雅憤怒地說,因為前一天,由立委田秋堇主辦的行政立法協調會上,台電才當著徐詩雅的面告訴她,「用過燃料棒再處理計畫」會等到過年後才有新進度。隔一天,台電便迅雷不及掩耳地發布公告,讓各團體錯愕不已。
先斬後奏,強迫大家埋單
感到錯愕的還有立法委員,三月十七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台電、原能會等相關團體針對這項標案進行專案報告,當天現場立委輪番砲轟。「因為這個標案的預算一一三億元根本還沒審過啊!台電現在先招標、再審查,不是先斬後奏,強迫大家埋單嗎?」當天在場的立委尤美女氣憤地說。
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評估報告也指出,台電對於再處理計畫相關研究報告皆列為密件,導致立法院無法瞭解編列巨額經費的合理性,加上預算編列過於粗略,因此建議「予以刪減」。
連安全評估都沒有就招標,對此原能會物管局局長邱賜聰解釋,台電的標案屬於商業標案,只要主管機關經濟部核准即可,之後才需將相關的安全報告送交原能會審查,因此程序上台電並沒有錯。
只是如此違反常理的程序,經濟部核廢料處理專案辦公室在私下場合也透露,台電應該先有完整計畫再來討錢。
委員會上,立委以台電違反《預算法》,並提案要求撤銷標案。最後透過兩黨協商,終於做出「預算通過前暫停招標」的結論。
這項讓台電不惜冒著違反《預算法》風險也要搶快公告的標案,目的是把核一廠一二○○束用過的燃料棒送出國再處理。
超過使用周期的燃料棒
台電會這麼著急,原因在於早在去年,核一廠冷卻用過燃料棒的冷水池早已爆滿。用過燃料棒無處放,逼得台電在去年機組大修時,只能讓用過的核燃料棒繼續使用,超過原本法定的使用周期。此舉也嚇得北海岸居民驚呼:「拿人命開玩笑!」
但「用過燃料棒延役」頂多只能緩解一年,屆時這些燃料棒不能不拿出來,可是用來移存用過燃料棒的乾式貯存場,目前還沒獲得水保執照,尚無法啟用。燃料棒無處可去,核一廠成了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口中「屁眼被封住」的電廠,即將被迫提前除役。這讓台電急得非得為核一找出路不可,因此想出把燃料棒送出國再利用的計畫。
為了要再處理,台電將過去核後端基金中的「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更改為「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及再處理計畫」,並在核後端基金二○一五年度預算書中編列一項「核一、核二廠用過核子燃料小規模國外再處理計畫」,共一一三億元預算、計畫期程二十四年,打算透過公開招標,請國外廠商協助處理。
但小年夜公告的標案光是金額就高達一一二.五七億元,占預算的九九.六二%,「換句話說,它把二十四年的預算一次標出去!問題是如果明年、後年相關預算在立法院沒有過關,沒有錢付廠商,那不就違約了嗎?」徐詩雅說道。另外尤美女也質疑,根據《預算法》規定,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計畫需等到年度預算完成審議後才能動支,「在預算還沒審議完成前就招標,是要怎麼動支?」
一萬年輻射量才會降低
雖然委員會當天,經濟部長鄧振中強調《預算法》八十八條也規定,「如因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遷或正常業務之確實需要,報經行政院核准者,得先行辦理。」而台電的再處理計畫已通過行政院和經濟部核定,因此沒有違法問題。但一次標案就動用了二十四年的預算,也讓現場立委質疑:「這樣的標案合理嗎?」
除了違反《預算法》的疑慮,再處理計畫本身的效益也讓各社會團體憂心。由於再處理後,燃料棒內含的鈽與鈾提煉完,剩餘的高放射性廢棄物,以及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輻射廢棄物都得送回台灣貯存,台灣方面仍舊得尋覓最終處置廠址。
即使台電發言人林德福強調,一二○○束燃料棒再處理後,體積只剩下原本的一八%,台電合約也載明這次預備再處理的一二○○束燃料棒,殘餘廢棄物總體積不能超過六萬公升,換算後為六十立方米。「但原能會的資料裡,一二○○束的燃料棒體積差不多一百立方米,再處理後有六十立方米的廢棄物,根本沒減多少體積。」徐詩雅說道。
且再處理後的廢棄物,輻射劑量雖會稍減,但至少也得存放一萬年,輻射劑量才會降至自然環境背景值,雖然未經過再處理的用過燃料棒,得要十萬年時間才能讓輻射劑量降低至環境背景值,「但不論是一萬年或是十萬年,根本已經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世界,這有意義嗎?」徐詩雅質疑。
核後端處理經費勢必翻倍
另外送回的廢棄物技術上無法使用現有的乾式貯存場,還得再另覓貯存場。但台電現階段除了公布標案以外,後續全無規劃。做為管制單位的原能會雖然保證將要求台電在預定回運作業執行前兩年,完成興建高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
但光是低階核廢料最終廠址議題都能一拖好幾年,更何況是高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肯定將引起地方嚴重反彈,能否如期找到貯存場讓人存疑。
對此,林德福強調:「我們會在合約上寫清楚,一定要等我們準備好了,廢棄物才能送回來。」不過目前公布的合約期限為二十年,屆時若尚未找到貯存場址,得要延長委託處理時間,增加經費恐怕是在所難免。
不只是再處理的效用讓人質疑,再處理本身的費用也讓人害怕。目前台電預估的核後端處理經費得要三三五三億元,其中包括電廠除役、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和地方回饋等項目。不過核後端基金累積至去年九月底為止,僅有二四○九.四億元,且台電還借走了一八○○億元。
現有經費還不夠核電廠的後續處置花費,而這次台電的再處理計畫,等於又新增了一項核後端處理項目,光是一二○○束燃料棒的再處理就花費近一一三億元,核一、和二廠總共一萬七千束的燃料棒,若都得送往國外再處理,搭配新的貯存場、運送費和地方回饋,勢必得讓核後端處理經費翻倍。由於核後端基金來自電價提撥一定比例供應,一旦經費倍增,提撥比例將跟著進行調整。
一切都是為了核一廠延役?
雖然疑慮一籮筐,但林德福強調,這次小規模海外再處理算是「試水溫」,如果能夠成功,大家得一起面對再處理費用問題。邱賜聰則坦言:「一萬七千束燃料棒若都要再處理,經費是很貴的啦,未來要不要送出去,經濟部得要考量。」
只是花了大筆銀子送出去的燃料棒,最終台灣還是要面對處置問題,為何台電非做不可?對此,徐詩雅表示,雖然台電強調與電廠延役無關,但這趟唯一的效能,就是替核一爭取繼續運轉的空間,加上台電又把「延役申請書」送到原能會,一切都讓民間團體感覺:它在為延役做準備。而為了延役,不惜砸重金搞出這一切。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64期〉
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
高 煉 廠 標案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八卦
【誰輸出國際惡名!誰製造無底錢坑!
核廢料境外再處理=核污染+核武擴散】
台電公司在今年初原擬進行「核一、核二用過核燃料海外處理」招標案,並為此編列高達112.57億元的預算,將高階核廢料送往境外再處理,最後因違反預算法被迫暫停招標,但台電並未放棄此案,極可能在六月中旬立法院會期結束前再度闖關,環團表示立院若不嚴格審核與把關,不但可能陷入無底錢坑,更讓台灣承受核武擴散的國際惡名,且最後核廢料仍需送回台灣,無法解決目前的政策困境。
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棒,也就是所謂的高階核廢料,是否該送往境外再處理?此一爭議政策幾乎從未經過社會完整討論,由於目前高階核廢料爭議重重,始終找不到中期與最終處置場,台電公司為求解套,一口氣編列上百億的預算,想將核廢送往境外再處理二十年後再運回台灣,拖延面對核廢料問題的時間!
今年2月,台電趕在過年前最後一個上班日,匆匆上網公告核一、核二用過核燃料海外處理招標案,意圖趁沒人注意時偷渡,引起各界一片譁然!且上百億的預算竟尚未完成立院預算審議程序,便先斬後奏進行招標,此舉已違反預算法。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實在不能無視此一藐視國會的行為,因此朝野立委決議,於核後端基金預算未經立院審議通過前,不得辦理招標,經濟部才將此一標案硬生生喊卡,台電被迫在4月1日暫停招標作業,但台電公司並未放棄,表示將與朝野立委持續溝通,力求在立院本會期通過預算審議。
環團指出,核廢料輸出在國際上是有極高環境爭議與風險的行為,會造成核電廠周遭以及運輸沿線居民的健康與環境風險,跨國運送路途中的恐怖攻擊風險,這是讓再處理在國際間極為敏感的主因,如果此案真的草率過關,恐將對台灣造成核污染輸出以及核武擴散的國際惡名!而且根據法國「放射性廢料與物質永續管理相關計畫」法,明文禁止於法國境內存放來自外國的核廢料,以及來自外國經過再處理所產生的核廢料。付出高額代價不但換得惡名,最後核廢還是得送回台灣,百害而無一利。
除了引發國際爭議外,台電對再處理背後隱藏龐大財務成本與風險絲毫不提,目前有極大可能將與法國再處理公司AREVA簽訂合約,令人憂心的是,這家公司正面臨巨額虧損,AREVA公司雖曾是世界核工龍頭,但從2014年財報可看出虧損高達50億歐元,即占年營業額的60%,根據AREVA的2011~2014財務損益表,4年總虧損約78.5億歐元(約2600多億台幣),資本額為36億但負債卻高達47億,虧損額竟超過總市值!這樣幾近破產邊緣的財務危機,國際媒體都已有大幅報導,這對台灣可能簽訂的再處理合約會造成甚麼風險?台電從未清楚向大眾和立委報告,這筆預算未來是否會被迫不斷追加?我們的納稅錢會不會投到無底錢坑?
台灣電影剛剛在法國榮獲影展殊榮,但沒人知道另一種台灣製造也將在法國受到注目,但卻可能會成為台灣之恥!核廢料輸出將造成跨國的環境危機,核廢料再處理過程所產生的高毒性廢水與廢棄物、及逸散的輻射物質會被排放入再處理廠的所在地區,污染海洋與大氣,並危害生態環境、民眾健康。面對境外處理預算將在立院審議的關鍵時刻,下週環團將邀請法國核安專家來台舉辦公聽會,向立院從生態、法律角度,說明再處理在法國造成的環境及監管風險,並發起網路連署向經濟部與台電公司抗議,反對台電將核一、二共1200束燃料棒送至國外進行再處理,並向國內外媒體說明核廢境外再處理的真相,呼籲大眾一起盡力阻擋預算案過關。
補充資料:
「用過燃料棒再處理」(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將用過的高階燃料棒送到國外再處理工廠,從這些用過核燃料中,分離出可再利用的鈾、鈽元素,轉賣出去作為新的核燃料,過程中產生的分裂產物和剩餘的高階放射性廢棄物,則需運回台灣,在台灣做最終處置。
核廢境外再處理實屬國際爭議的原因:
●核廢再處理經費驚人 國際上幾乎已不選擇
●再處理後的高階核廢依舊「萬年」難解
●核廢再處理大幅提高國際核武擴散的風險:
不到二十磅的鈽就可以生產出一個簡單的核武器;因此將鈽從用過核燃料中提煉分離出來後的分散形式,相較於較難以取得、不利於偷竊的大型集中的狀態,是更易於核武擴張、也更增加恐怖攻擊風險的。四零年代時,美、俄、英、法等國都曾以再處理提煉出的鈽來進行核武測試,中國也在六零年代開始於再處理過程中提煉出武器級的鈽;北韓也在2006年及2009年以再處理提煉出的鈽進行核武測試。
●再處理過程可能造成輻射污染的機率增加:
2013年12月一列載有核廢料的火車在(巴黎東北近郊的)Drancy 發生出軌意外。
「反對核廢境外再處理」連署網址: http://goo.gl/PueBRB
反對短視近利、害人傷己的核廢境外再處理! 請加入連署,讓我們集結聲音告訴行政院,我們不要下一個核廢錢坑,不要債留子孫,不要危害生態環境、民眾健康,更不要禍延他邦、徒留污染在他鄉。
高 煉 廠 標案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51230蘋果掀房事第四十三集 名宅法拍大搜查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xb7ZCUDjPVA
【豪宅房市有回溫的跡象嗎?】
1. 豪宅市場在2015年第四季有稍微回溫一點,主要是因為「舊制節稅」、「年前賣,避土增稅調漲,提前讓利給買方」等2大因素,而現在進場的,都是剛性自住自用需求、而且是中長期持有的買方,才願意選擇年前進場。
2. 有成交量不代表價格有支撐,最近陸續看到的幾個特殊的物件,例如《宜華國際》39樓成交破290萬,其實同社區低樓層也有14x~170萬,主要是因為樓層高低景觀有所不同,另外,現在高總價、高單價,下修其實是蠻明顯的,幅度大約都有1成左右。
【淺談國美貝森朵夫、寶徠花園廣場、禾康世家、新都廳、元大一品苑等豪宅的特色行情,帶到整體雙北豪宅市況。】......↓
貝森朵夫:台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28號
--
禾康世家: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22號
--
寶徠花園廣場: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91巷2~8號
--
元大一品苑: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30號
--
【分享豪宅法拍小故事】
故事一:
台北市某個知名豪宅遭到法拍,一戶總價就至少要超過2億元以上。有一個年輕人,基於某些原因(不方便提及),不小心標到了。
因為總價破2億,銀行若要代墊款,要送總行審核,需要時間比較長,無法在短時間內申請通過。這位年輕人因為確實頗年輕的,對於財力證明/資金流向難以舉證(無法證明自己為何年紀輕輕就有錢到可以去買豪宅),所以會有「贈與稅」的問題(如果錢是長輩給/借的話)。
於是,這位年輕人只好選擇棄標,導致這個豪宅標案,大概過了一兩個月後又再一次重新招標。
最後的結果是:媽媽代替兒子標了下來,但是因為標價足足少了1000萬元,所以媽媽雖然用比兒子還便宜1000萬的價錢買到了,但兒子還是要從當初的保證金當中扣除1000萬給法院做為賠償。
--
故事二:
某個老闆,因為經營不善,導致「廠房」被法拍,雖然不是豪宅,而且總價也不是上億,大概是4xxx萬,然而這個法拍事件的特殊點在於↓
點交時,因為裡面有許多化學物品,所以還特別找了環保署的人來檢查,評估裡面的東西要如何處理,最後,還特別找了處理化學物品的公司來回收。
因為一般的法拍屋,仍在屋子裡面有價值的動產,通常就直接拿去做「動產拍賣」,可是這次的動產因為是屬於特殊的化學原料,無法拍賣,或者應該說,拍了也沒人要,可是卻又不能當廢棄物處理,會危害環境汙染。
所以這個事件,在當時也是非常有名,難得遇到動產不能/無法法拍,還特別請了環保署的人來檢查評估,最後還特別請了專門處理化學原料的公司來做回收處理。
--
故事三:
以前有一個報社大樓被法拍,因為樓高是一到四層樓,而且整棟都是自動化的報紙生產機器,所以在點交的程序,也是難得罕見拖了將近1年左右才點交完畢。
一般法拍屋的點交,過程大約花3~4個月,可是就是因為裡頭動產的特殊性,導致這個法拍物件拖1年才點交完畢。後來還是因為是原業者,用低於市價行情的價錢,去購買回來處理。
--
【怎麼挑法拍好宅?】
1. 雖然近幾年輿論、媒體總是在吵買法拍屋的最大的風險就在于無法進去屋內檢查屋況,甚至還發生過不小心買到凶宅、輻射屋、漏水屋等等。不過現在法院還是一樣,沒有擔保物件瑕疵責任,也因為沒有辦法100%去查詢,所以能做的也只能土法煉鋼,盡量問,左右鄰居、管理員、或者是附近資深仲介。在投標前,除了到處問之外,假設沒有管理員,也可以按門鈴,搞不好湊巧遇到屋主自住在裡面,這樣就更清楚狀況啦!
2. 盡量挑有點交的法拍屋,通常是屋主自住或者是空屋,狀況也比較不多,行情約為市價的8折,點交的時間大3~4個月;不點交的法拍屋通常更便宜!大約是價6~7折,但遇到的問題會比較多,可能會遇到海蟑螂,被迫收超低廉的房租,租給現有房客直到租約期滿,一直到可以回收到自己使用,通常要花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2109275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b7ZCUDjPV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