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能跟現場所有的記者朋友們見面。除了提早向各位說聲記者節快樂之外,藉著今天與各位見面茶敘的機會,我也要向全體國人同胞報告,新政府上任以來,我們為這個國家所做的努力。
相信在場的記者朋友,以及許多國人同胞都知道,幾天前,歷時兩年多的國道收費員爭議,已經得到解決。
儘管,有一些人對於解決這個爭議,仍然有些不同的意見與看法。不過,當大家從電視上看到他們在抗爭落幕之後所展現的笑容,我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跟我一樣,替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感到開心。
對一些人而言,這個問題的解決,只是讓這個社會少掉一群人在街頭抗議。不過,我願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整件事情。對我們來說,這個事情的意義在於,抗爭落幕之後,這個社會,又多了一些家庭,重新展開他們的人生。
這就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有人說,這叫做會吵的人就有糖吃。不過,對一個政府而言,吵不是重點,吵得有沒有道理,政府有沒有在聽才是重點。願意傾聽,願意溝通,願意解決,這就是過去三個月來,我對自己與團隊的期許。
我知道,現場的記者朋友們,都很好奇,從520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做什麼。其實,當了總統之後,我的人生以及工作有一些變化,事情雖然變多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變得比較簡單,就是我就職演說中所提到的那四個字:解決問題。
很多的問題是長期累積的,有些問題,過去政府曾經想解決,沒有成功。也有些問題,是過去政府無心也無力去解決的。
人民選擇我們,是希望新政府能夠務實而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人民也不會希望,新政府將責任全部推給過去。所以,我每天都這樣告訴自己,我也用一樣的話告訴民進黨所有執政團隊,人民希望看到不一樣的政府。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也承認,有些事情,我們考慮得不夠周全,做得不夠好。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我們會調整,會誠實面對,我們會改變。我們不會硬凹,民進黨執政期間,更不會有半分鐘事件。
過去這三個月來,新政府的施政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領域:
第一個,我們試圖解決臺灣社會長久累積的問題。八月一號,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幾百年來原住民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會因為一句道歉而改變。不過,這個社會需要一個開始。我願意跨出第一步。儘管,道歉的形式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我們會用接下來的作為,有誠意地來面對這個幾百年累積的問題。
勞資的爭議也是臺灣社會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改變,以及經濟成長的趨緩,弱勢勞工的權益與保障,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也面臨轉型的困境,這也造成勞資關係越來越緊張。
新政府沒有逃避,我們選擇正面去處理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也承認,多年來的爭議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社會一致的共識。我們願意再跟社會溝通,特別是勞工團體與中小企業的意見,我們會更加仔細聆聽。這也會反映在我未來的行程安排上面。
我們也清楚,如果臺灣經濟不加速轉型,勞資爭議縱然一時能夠解決,但仍然會持續地困擾勞工與產業。
第二個領域,是改革的議題。我們通過了「政黨及其附屬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這是我們在處理威權時期轉型正義所跨出的第一步。把真相釐清,把人民的財產、國家的財產、政黨的財產做釐清,把過去做一個完整的交代,這對未來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有它正面的意義。
我要特別強調,做這件事情,是為了提醒所有政治人物,過去在威權體制中,許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在今天的民主社會中,是不容許再發生的。更重要的是,為臺灣創造一個更公平的政治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另外一個改革議題,就是我們國人同胞最關心的司法改革。我會親自擔任「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的召集人。我會負起責任,我會謹守憲政分際。我不會干預個案與辦案,我更不會把檢察總長叫到家裡或辦公室,跟我報告案情。
我承認,前一陣子司法院正副院長的提名人選引發了社會上的爭議。最終,造成兩位被提名人決定懇辭,我要感激這兩位被提名人給我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當然,這裡面有我的責任。我會記取這個經驗。新政府未來會用更謹慎的態度來跟社會大眾溝通。
我們希望在九月一號把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提名的咨文送到立法院。人民期盼司法改革,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竭盡所能回應民眾的期待。
我們還啟動另外一個改革議題,就是由陳建仁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的年金改革會議,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召開了9次會議。
在討論的開始階段,要整合這麼多不同意見,實在有它的難處。不過,我們不會因為有困難,就放棄改革。
我要特別強調,年金改革不是鼓勵一群人去鬥爭另外一群人;也不是號召一個階級去對抗另外一個階級。我們不應該污名化任何職業別來成就改革,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剝奪那些原先就已經是弱勢者的權益。
年金改革的目標,是讓年金及退撫的財務能夠永續,讓世世代代的臺灣人,在退休的時候,都能夠擁有安心有品質的基本生活保障,也讓國家有限的資源,能夠永續地照顧到每一個人。
世代之間的和諧與互助,是我們真正的期待。年金改革,應該以照顧退休者基本生活為原則。給付偏低的,不應該刪減,例如早年退伍的軍人,領得都不夠多,要讓他們安享晚年。給付過高的要檢討。但也要理解他們內心的不平,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體諒。
新政府施政的第三個領域是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過去三個月,我們的相關部會,積極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以前在野時期,智庫所規劃的國家建設方案,轉變成行政部門的政策規劃。再從行政部門的政策規劃,具體轉化成行政院的預算編列。
在經濟建設的投入上,對於五大創新產業與加速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發展的計畫,我們明年度的預算都相當幅度的成長,這代表我們要建構,以創新為主導的新經濟模式。
在社會安全網上,我們的社會住宅政策,以及擴大社區照顧、提升長照品質,醫療與防疫等,我們也都增列了預算。
這些預算的增加,是在現有的財政規劃下,調整優先順序,檢討浪費之後,移緩濟急,所以真正投入新的產業資源,事實上比預算數增加的多。未來所需要的擴大需求,也將反映在未來幾年的預算,當中,只要有好的計畫,甚至不排除編列特別預算。
整體經濟發展相關的投入,不會僅限於政府預算的投入,我們也會鼓勵國公營事業來投資新型產業,共同帶動民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轉型。
預算編列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考驗是把事情做好。事實上,內閣已經是總動員。在過去的三個月,在院長的帶領,政務委員的協調,以及部會首長的努力下,新政府沒有懈怠。我手邊有一份各政委列管的事項清單以及進度,可以說明這些。我相信這些清單在行政院的網站也可以找到。
我不希望別人用一百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同樣的,我也不會只用一百天的時間來評論內閣閣員的表現。
改革需要時間,我不會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成效,或者因為推動改革很困難,就輕易退縮。錯了就改,對的事情就勇往直前,我相信,這才是現階段臺灣人民對政府的期待。
第四,在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以及對外關係的處理上,我們持續與相關的國家保持必要的溝通。尤其是在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我們也跟各國共同維持南海情勢的穩定。人民希望政府在南海主權議題能多做一些,我們了解也認同。
對於兩岸關係,我再一次強調「維持現狀」的重要性。我們的目標,就是在當前的憲政體制下,建立一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維持性的兩岸關係。
海基會的人事,我們會在近期之內公布。現階段我們有幾位人選,正在做最後的諮詢與評估。
除了海基會之外,政府部門尚未完成布局的人事,我們會儘速補上。
改革的路上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但只要方向一致,就應該相互扶持、彼此鼓勵。也許這段日子以來,新政府走得有些顛簸,但我們一直努力在往前走。
有人說,解決國道收費員的問題,「這是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對我們新政府最大的鼓勵。要做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這才是政黨輪替的意義。
最後,我要特別提一個人。我2008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的秘書長--王拓先生。不久前,他離開我們。在病榻上,他依然很關心我。我會永遠記得,當外界都不看好我,民進黨士氣最低落的時候,他挺身而出,跟我一起帶領民進黨從谷底爬起。
在那段困難的日子,他常常鼓勵我,也提醒我,只要是對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很遺憾,他不能在人世間跟我一起看到臺灣的改變。
不過,我會永遠記得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天告訴我的話,他說,「我們的執政一定要跟以前不一樣,要做得成功」。我就用這一句話,來作為今天的結尾。所有執政團隊的同仁,大家加油。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剝皮魚大靠..持續到明年一月都有機會..大家要把握啊,上星期五(109/10/16)雨天風強浪大...剝皮魚會靠嗎?這是起床看到天氣最擔心的一件事...沒想到上白燈,果然等到我們最愛的剝皮魚靠岸..瘋狂咬啦,瘋狂拉...雖然只咬早上但真的已經太舒服了.... 岸拋鐵板還是花花咬,但體型都很漂亮....
高 中小 團體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18歲的戴資穎第一次參加奧運】#戴資穎 #奧運
2012年,戴資穎18歲,是英國倫敦奧運羽球項目的台灣女單代表選手。也是她首次參加奧運。
2011年,她在美國拿下第一座國際羽球賽冠軍,十年後,她在東京奧運奪得羽球單打銀牌,至此台灣羽球運動員有了新標準和努力的目標。
從國小六年級時奪得全國羽球排名賽乙組冠軍,取得升上甲組資格,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一路的訓練及參賽,鍛錬出今天的戴資穎。
恭喜戴資穎,奪得奧運羽球單打第一面銀牌,
刷新紀錄,台灣以你為傲!
圖說:參加倫敦奧運羽毛球項目選手戴資穎。
日期:2012/7/22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嘉寧
#報時光科普
目前要成為羽球全國甲組選手,
要在每年舉辦兩次的全國羽球排名賽中,
在乙組單(雙)打分別獲得前四(三)名,
始得晉升成為甲組選手。
甲組選手可於日後的排名賽中報名甲組比賽,
非甲組的選手僅得報名乙組。
乙組比賽凡具備中華民國國民身份者即可參加。
#報時光UDNtime
#庫編社會辛組這樣可以嗎 #羽球路上不孤單
#興奮到模糊的庫編 #明天去球場一定更認真
歷史新聞
【2011-07-18/聯合報/A3版/焦點】
美羽賽稱后
戴資穎 孩子膽 爭取奧運門票
【記者蘇郁涵、蔡容喬╱高雄報導】「哈哈哈我贏了,我要去吃飯!」十七歲的戴資穎,在美國羽球公開賽奪冠後,開心傳簡訊給父母;下一步她將爭取明年奧運門票,壓力增大,父親戴楠凱鼓勵她,「比賽有輸有贏才精彩,享受過程才重要」。
「資穎是在球場長大的孩子」,高雄市羽球委員會總幹事戴楠凱表示,他和妻子十多年前開始打羽球,每次都帶著三歲戴資穎及五歲的大女兒一起去,耳濡目染下,開啟戴資穎羽球之路,接受國手楊政順指導。
目前就讀高中二年級的戴資穎,小五時厭倦練球,幾個月後,主動回到練習場上。小六取得甲組資格,先後當選二○○九年東亞運及二○一一年蘇迪曼盃世界羽球賽國手。
戴資穎去年參加新加坡超級盃拿到銀牌,父親鼓勵她,輸贏沒關係,但打每顆球都要很盡力。戴楠凱表示,女兒不喜歡讀書,有次國中體育課手腕受傷,停止練習十個月,他跟女兒說「既然不喜歡看書,打球就是你唯一表現機會」。戴資穎養好傷後,球藝更上一層樓。
戴楠凱說,戴資穎很「孩子膽」,一開始不太在意比賽結果;但隨著面對各國強手,讓從小過關斬將的她很挫折,戴楠凱總用正面態度開導,「輸贏都在一線之隔,決勝關鍵點在冷靜心理」。
高雄中學總教練廖偉喆說,戴資穎屬全才型選手,每天練球七小時以上,教練團常到戴資穎家看國際知名羽球女將轉播賽,指導她如何針對不同選手的特點應戰。戴資穎的貼身教練賴建成表示,戴資穎私下與一般高中生沒什麼不同,但一到球場上就表現超齡。
【2005-09-13/民生報/B4版/體育新聞】
全國青少年羽賽
北市民權、社子A 稱冠小男、小女
千餘選手較技 全場熱鬧滾滾
【記者朱佩雯╱報導】場邊加油聲不絕於耳。這不是在羽球王國印尼,而是在金士頓全國青少年羽球錦標賽的現場;來自各地的一千多名中小學生,這幾天齊聚一堂,要以全國冠軍做為開學後第一件完成的功課。
全國青少年羽賽今天早上8時起繼續在台北縣板橋市立體育館(板橋市溪城路90號)進行,比賽分為少年小組、中組、大組,有男女團體、個人賽,總計有近1200名選手參賽,全場熱鬧滾滾,氣氛比全國排名賽還刺激,比賽進行至17日。
為了讓選手多打比賽,今年賽事不採單敗淘汰,改用湯優杯模式,即先進行分組預賽,再進行交叉對決。 大組賽事昨登場,男子團體賽多達24隊參賽,其中仁武、西苑、松山、治平、海山、能仁、基中、新豐都派兩隊參賽,雄中甚至派三隊。能仁B、治平A、雄中C率先二連勝,大男團16強門票提前到手。大同高中、雄中B則晉級女子團體8強。
最近,鄭韶婕在世界舞台綻放光芒,贏得世界賽、亞洲賽銅牌,還當選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弟弟鄭浩宇與有榮焉,他現在是能仁家商二年級生,專攻男雙,這次代表A隊出賽,也可望晉級男團16強。
小組賽事昨落幕,北市民權、社子A是小組的常勝軍,分別贏得小男、小女團體冠軍。北市民權楊博涵還奪得小男單打冠軍,小女單打冠軍為戴資穎(高市民權),小男雙打冠軍范朋驊╱魏子傑(北埔),小女雙打冠軍彭鳳均╱向韋亭(竹東)
高 中小 團體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就職滿月工作報告!】
很多人在臉書問黃捷「上任一個月到底有沒有做事?」「一天花多少時間關心市政?」今日剛好就職滿月,黃捷整理了這一個月的工作報告,供市民參考指教。這一個月來除了在議會全盤檢視市府政策、為市民把關預算,盡到議員與會問政的本分之外,出身基層的黃捷也不會忘記競選時地方的託付,上任後團隊即拜訪各里長及各團體,聆聽市民需求,全力為市民服務。
一、議會質詢,政策推動
👉議會公開透明,打造人民的市議會
✔️市議會將於109年將委員會審議影片公開,議會承諾黃捷未來全力會推動委員會直播上網。
👉市政透明,全民參與
✔️要求改善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專區網頁,讓民眾能夠直接即時查詢。
✔️要求水利局於未來污水下水道施作時向地方議員和市民提早告知施作程序,統合爭議處理程序,並至地方開座談會和市民溝通。
✔️提出公園建設於規劃階段須經由在地居民參與之預算附帶決議通過。
👉源頭控管,汙染減量
✔️要求市政府提出空污減量計畫,市府回應將從含硫量比例調整減量。
✔️環保局答詢時表示要求台電降低燃煤比例、提高燃氣比例,並於空污季時不使用燃煤發電。
✔️要求市政府承諾高雄石化廠不增建、擴建。
👉道路平權,全民安心使用道路
✔️要求交通局評估車向分流可行性,在定期大會提出報告。
✔️要求工務局養工處加速執行危險路段道路改善,並提出預算執行檢討報告。
✔️要求養工處檢討目前管線共同施作政策,減少鋪路後挖補管線導致路不平的狀況。
✔️要求交通局爭取前瞻經費,在高度停車需求之區域及搭配未來捷運黃線站點轉乘處建立停車場。
👉尊重多元,教育深耕
✔️要求韓市長拿掉偏見,在了解現行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後對市議會做報告。
✔️要求市府建立跨局處同志業務聯繫會報,民政局長回覆將會作研擬統合後報告。
✔️五甲國宅二期二標幼兒園計畫需儘速進行,減輕父母負擔,增加公托比例。
✔️要求母語教育必須在學校進行系統性教學,切勿廢除校園教育,要家長「帶回家教」!
✔️要求高雄廣播電台設置常態性的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及新住民母語等多元族群語言節目。
✔️針對雙語教育的教育四箭必須評估預算並與基層教師協調後才執行,勿強行推動。
👉生態城市,文化高雄
✔️要求養工處於三個月內針對樹木修剪規範進行檢討及修正,保護高雄樹木生態。
✔️要求全面飼料養豬,活豬運輸車全面造冊列管,研擬加裝GPS辦法。
✔️要求文化局與觀光局合作,打造文化高雄,提供深度旅遊。
二、地方服務
📣多位里長反映監視器損壞及新建住宅區未設置足夠監視器,形成治安死角。
✔️請警察局提供鳳山監視器妥善率以供檢討
✔️與鳳山分局防治組密切合作,1/23已前往文福里會勘,並修繕損壞監視器,將持續追蹤各里監視器妥善率及安裝情況
📣在地環境改善,還給居民舒適的空間
✔️1/4與文化局資管處、鳳儀書院院方前往鳳儀書院會勘,決議坡差加裝護欄,以免遊客受傷
✔️1/11與鎮北里里長趙志成、鳳山養護工程隊前往華鳳公園會勘,改善兒童遊具及增設路燈
✔️1/11接受老爺里里長李菁雅陳情,解決老爺公園人行道磁磚脫落不平問題,並發函工務局要求改善
✔️1/19與副市長李四川及議員視察養工處預定鳳山鋪設路段
✔️1/25與大德里里長謝育霖、高公局岡山養護段前往五甲五虎廟會勘,要求清理雜草及水溝以防治蚊蟲
📣參與公聽會,促進市府與民眾雙向溝通
✔️1/3愛情產業鏈公聽會
✔️1/5輕軌公聽會
✔️1/7自強陸橋拆除說明會
✔️1/16輕軌行不行?大順路段輕軌工程意見交流座談會
✔️1/21自強陸橋、維新陸橋拆除協調會
✔️1/22中國假藥登堂入室網路無孔不入公聽會
✔️1/25修正國民年金分期繳納與延期繳納辦法公聽會
✔️1/25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學術研討公聽會
📣參與記者會,支持關心高雄發展的各方團體
✔️12/25時代力量高雄新科市議員上任記者會
✔️12/29亞洲人文主義大會記者會
✔️1/17大社環境守護聯盟記者會
✔️1/22韓國瑜市長,老師要怎麼教小孩?團體聯合聲明暨記者會
📌積極與人民團體聯繫,參與活動、尋求合作機會,包含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護理師工會、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高雄市社福慈善團體聯合會、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南部辦公室、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人文煮意麵團、高雄愛樹人、台灣寬霖關懷協會、高雄市調色板協會、實物銀行、高雄市行車安全關懷協會等。
📌累計受理陳情案36件,持續追蹤中。
未來,黃捷也會持續在議場及鳳山努力,監督市政方向,更會持續傳達基層的需求,全心全意來為家鄉服務!
高 中小 團體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剝皮魚大靠..持續到明年一月都有機會..大家要把握啊,上星期五(109/10/16)雨天風強浪大...剝皮魚會靠嗎?這是起床看到天氣最擔心的一件事...沒想到上白燈,果然等到我們最愛的剝皮魚靠岸..瘋狂咬啦,瘋狂拉...雖然只咬早上但真的已經太舒服了....
岸拋鐵板還是花花咬,但體型都很漂亮...真的很想釣,只是今天有任務在身,幫家中小朋友釣他們最愛的剝皮魚
目標魚種:
剝皮魚
俗名:白達仔
日文:ソウシハギ 皮剝
屬單棘魨科
魚體灰青色 些許褐色雲狀班 尾鰭青綠色,剝皮魚 顧名思義 魚體表面有一層如砂紙的魚皮,處理之前 要先剝除魚皮,撕開魚皮 會見到令人為之一亮的白色魚體。
紅甘 又稱紅魽/章紅/鰤魚/高體鰤/杜式鰤
學名:Seriola dumerili
英名:greater amberjack
日文名:カンパチ
報名:
白燈報名:墨將0926 988020
LINE ID:0926988020
團隊:69J團
#周元偵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 #Taiwan 69J Fishing Clu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8314488882804/?ref=share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vkvFc43sck/hqdefault.jpg)
高 中小 團體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俗語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假如孩子生下來就有自閉症兼智障,這份憂愁,相信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
許美霞(Pauline)一直渴望生兒育女,早年經歷小產後多番調理,終於誕下兒子。本來正沉浸在喜悅中,卻在那時確診子宮頸癌,之後更發現愛兒患有自閉症兼輕度智障。
雙重打擊之下,她坦言當時「好似由天堂跌落地獄」,但她很快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事實佢真係出咗世,我要諗點樣努力幫佢融入社會。」
兒子袁振瑋(瑋瑋)現年15歲,就讀特殊學校中三級,行為表現卻像5、6歲的幼童。唔想兒子無人照顧,Pauline咬緊牙關力抗癌魔。這場仗她雖然贏了,但身體機能已大不如前,她卻堅持要親身教導兒子,那怕只是基本的生活技巧,目的令瑋瑋其自理能力,將來能照顧自己。
據估計,約有七成自閉症人士都跟瑋瑋一樣,患有不同程度的智障。Pauline說,坊間的慈善機構都只幫助能力高的自閉人士,「因為佢哋(能力高的一群)可以表現得好,可以表現到慈善機構『我幫你做治療、搵工,好容易你就搵到』等等,但真係有智障嘅,好似我個仔呢種,或者更加差嘅就冇人幫。」
眼見智障自閉人士面對這樣的難關,而自己的教學方法又成功令兒子持續進步,她遂在2012年成立慈善團體「愛兒城」,決心幫助同路人。
Pauline強調,她會按每位參與會員的能力,度身制定個人化教材,為他們提供持續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援,並帶領他們參與公益活動,例如探訪老人院、有機耕種等,力證他們是有用的人,可以對社會作出貢獻。
最近,「愛兒城」又推出計劃,不僅向中小企的僱主爭取免面試聘請自閉症人士,又為他們提供職前訓練,期望他們逐步融入社會,擺脫自閉症人士成年後長期困在家裡或庇護工場的困局。
今集《港。故》為大家講講Pauline與兒子的故事,看看她如何推己及人,兌現這個「愛兒的承諾」。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P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dTpqAo84vk/hqdefault.jpg)
高 中小 團體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下首座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徒置專員一職,「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重點為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的石硤尾的兩層高平房相繼被拆卸,興建21座第1型徙置大廈取代,連同1954年興建的8座,成為全香港首批共29座的六至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在兩翼相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公用的廁所和淋浴設施,該等大廈於80年代初改建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7至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2型徙置大廈。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當中第3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構思改建成青年旅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香港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樓高9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可供租用面積約11萬平方呎。石硤尾工廠大廈於1977年建成,自2000年起開始空置,總實用面積8,640平方米。中心的設計盡力保留原石硤尾工廠大廈的特色,在翻新物料上也會盡量保持七十年代工廈的粗樸風格,地面也是「石屎」質地,底層樓底高度14呎9吋,上層每層為8呎3吋,負重限制為每平方呎150磅。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約6至7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小單位面積由291至385平方呎;中型單位面積由483至804平方呎;大單位面積由874至1,040平方呎;最大的單位面積則由1,298至1,326平方呎,中心附設3個藝廊及1個實驗劇場、食肆、金及其他商店。中央庭園提供1個表演場地,用作舉辦小型藝術及文化活動之用。大廈每層亦設有一個共用空間,擺設雕塑及舉辦活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PATreeZ-L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