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四個月
#更新天棚最新進度
圖/鐵路改建工程局
鐵路地下化進入倒數階段,從前幾日交通部參訪照片以及鐵改局公布進度來看,高雄車站站體已進入最後裝修階段,指標已陸續安裝,月台結構也接近完成,單就高雄車站而言,8月通車不是問題。第1階段高雄車站僅會完成1/4,後續工程將在切換後施作,預計2023年完成。
根據鐵改局南部工程處指出,若一切順利,通勤車站5月底將完工,7月中下旬後,找相關單位履勘消防安全、旅運設施等細項,驗收過關後,將進行軌道切換作業,將鐵路轉移到地下行駛,可能選擇8月底某個周日清晨進行,以降低對交通運輸衝擊。
我們看看各通勤站進度:
左營、內惟 93.79%
美術館、鼓山 完工 (2017/6/26)
三塊厝 完工(2017/12/23)
民族 99.47%
科工館 完工(2018/3/1)
最有問題的還是左營內惟這段。這兩站由於先前包商倒閉因素,因此進度相對落後,正全力趕工中。鐵改局也承認,8月通車的時程是「嚴峻的考驗」。雖說趕工還是得趕,但還是品質最重要啊!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日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日
#通車後各種好康搶先看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配合10月14日鐵路地下化通車,台鐵今天表示將推出多項優惠,好過日先幫大家整理如下:
#慶祝便當局附設鐵道通車
為了慶祝台灣鐵路便當局附設鐵路完成地下化,便當局將在通車當天推出特色便當和特惠活動,只要在高雄新站販賣台購買台鐵商品及便當,均享8折優惠。
通車當天還於高雄新站地下一樓川堂大廳,限量發售2000套「十全十美便捷高雄」紀念套票。套票總共有10張紀念車票,包含新左營-鳳山一日乘車劵1張、左營(舊城)-鳳山指定區間名片式車票1張,新增6站名片式月台票各1張及高雄、美術館站薄紙式月台票各1張,每套售價399元,每人每次限購2套。另外,只要購買紀念套票1套,就送電子票證紀念套票1套(內含一卡通、悠遊卡、愛金卡、有錢卡各1張)。
#全線搭透透
台鐵從通車啟用日至今年底,將於高雄、新左營、鳳山3站發售新左營-鳳山區間1日乘車券,可於區間內10個車站不限車種無限搭乘。
啟用首週(10月14日至10月21日)更推出優惠票價,全票只要30元、半票15元。而到年底也只要全票42元、半票22元。
台鐵同時和高捷公司合作推出「雙鐵一日券」,優惠價只要125元,可在「高捷全線」+「台鐵新左營~鳳山間十站」無限搭乘。
#出站走一走
另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也與台鐵合作,推出「搭火車遊科工」方案,只要持一日票,或車票到達站為區間內10站之一,可享入館門票優惠。另外,為活絡鐵路地下化周邊商圈,高雄商圈總會印製活動DM,放置於地下化車站供民眾免費索取,只要持DM至登載商家消費即享有優惠。
看了這麼多優惠,是不是心動了呢?趕快安排這週來體驗鐵路地下化新車站吧!
另外,我們也期待通車活動中的「高捷、台鐵合作」,「台鐵十站特別票種」、「車站商圈合作」,這些活動能夠常態化,甚至納入MaaS(Men Go系統)中,讓市民一機享有整合優惠,這些我們都會持續追蹤。
大家一邊搭車,一邊也可以看看好過日陸續推出的高雄鐵路地下化系列分析文喔!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日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6天
#首爾車站-不談殭屍談台韓鐵道差異
#韓國鐵路有地下化嗎-先來看韓國鐵路史再回答
文:左營楠梓翰-李欣翰、三民惟新 陳柏惟
兩年前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大紅,故事就是從首爾車站開始,而其關聯作品《起源:首爾車站》,部分篇幅更描述了活屍肆虐車站的過程。但我們今天來到首爾車站,不講殭屍,要談的是韓國鐵道的營運思維。
#和台灣相近的鐵道創立史
同樣曾經被日本殖民過的韓國,比台灣更晚有鐵道,在日本尚未直接殖民朝鮮前,在1894年就從李氏朝鮮手上取得鐵路鋪設權,目標是要朝鮮為基地進軍滿州,1899年開通京仁鐵路的仁川・鷺梁津段,比起台灣第一條鐵路晚了8年,只比高雄有鐵路早1年。但由於清國鐵道在日本佔領台灣後大幅幾乎重建,因此台韓鐵路幾乎是同時完成的。
因為日本一開始就有進軍歐亞大陸的野心,因此朝鮮鐵路採用的是國際標準的1435mm軌距,和日本本土不同。但相對於台鐵在二戰後不論軟硬體大量引進美式標準,隨著1965年日韓關係正常化,韓國開始從日本輸入列車和鐵道技術,並在日本政府開發援助下,在1974年建設了第一條地鐵。大致上是從這邊開始走向了與台鐵不同的發展道路。
#不同的鐵路建設思維:真.鐵路捷運化
原本韓國首都的鐵路系統以首爾車站為中心,放射出多條路線。首爾的鐵路系統「首都圈電鐵」,就是以9條地鐵為主幹,配合國鐵京釜、京元、京仁線電化實施直通運轉,加上郊外路線合共19條路線,是世界最大通勤鐵路系統之一。
舉例而言,興建首爾地鐵一號線的過程中,市區興建的是一條新的地下線,經過首爾車站時在地下設站,別稱「首爾地下站」,但遠離市區之後,列車往上爬又接回原本平面鐵路,利用原有軌道搭配機電升級與月台墊高運轉。
類似的規劃,其實同個年代在台灣出現過,1977年運委會委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規劃台北捷運時,全系統就是採1067mm軌距、架空線,沒有板南線,而採台鐵地下化緩急分離增加車站直接升級。郊區則保留直通運轉空間(也就是北捷或許就能延伸桃園、基隆...)。然而後來轉由美國顧問規劃後完全被推翻,改為1435mm第三軌供電,也影響了台灣後來的捷運規劃。
#不同的鐵路建設思維 :歐風高鐵
韓國建設高鐵的年代也和台灣相去不遠,均在1970年代開始構思,1990年代進入規劃,第一條高鐵京釜線在2004年通車,比台灣早了兩年多。但和傳統鐵路與地鐵系統受日本影響不同,在高鐵上,採用標準軌的韓國就引進了歐式作法。
除了直接向法國採購TGV列車與機電系統外,韓國高鐵(KTX)使用原有軌道(在來線)直接開進各城市中心原有車站的方式也和歐洲類似。而初期在來線比重太大的問題,也影響了KTX速度,以至於雖然極速和台灣高鐵一樣是300km/h,但均速卻慢上許多。直到陸續新建新線代替後才有改善。
#連鐵道也只能好想贏韓國?
整體而言,韓國因為有標準軌這個優勢,不論地鐵或高鐵,都以和現有鐵路整合為重。因此可能會出現我們稱的「高鐵、鐵路、捷運」都跑同一路段的狀況,台灣人可能很難想像吧! 而台灣採取高鐵、捷運都獨立規劃的方式,雖然新建的路線營運品質良好,但和台鐵落差越拉越大,也讓民眾認為台鐵和捷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這點是較為可惜的。
而在保留原路線直通運轉下,韓國鐵路在市區也並非完全地下化,例如同時有通勤列車與對號車的京義・中央線,雖也是首都圈電鐵一部分,卻仍在市區保留相當的地上區間,也讓擴線、列車調度更加容易(緩急分離的複線區間要地下化成本相當高)。這樣「捷運化」重於「地下化」的想法,恐怕也是視台鐵如嫌惡設施的台灣民眾較難接受,但卻是效益較高的。
另外,不論「國車國造」、「國鐵公司化」,韓國的步伐都領先台灣,目前KTX-II列車已經全部國造,而通勤電車更從90年代開始就外銷台灣,這樣的鐵路工業實力確實發人省思。
#回到首爾站
談完了兩國鐵路差異,我們還是回到首爾站本身,目前旅客看到的首爾站是配合KTX通車興建的第四代站體,第二代站體則保留在一旁。
第四代站體是典型的鋼骨玻璃帷幕建築大樓,建築內部有大面積挑空,和台灣高鐵站較類似,一旁和LOTTE商場(outlet)共構,也成為不少外國旅客採買的好去處。然而,商場開發規模和日本車站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首爾真正的幾大商業區並不在此處,這樣的思維也較偏向歐系。
首爾站在1988年改建後,實質上就變成跨站站房,有8個月台16線,其中京義線電鐵、和首都電鐵1號線的急行列車使用最外側月台。另外地下也有首都電鐵1號線的一般列車和機場快線。也就是地上地底都有捷運線,營運狀況有點複雜。
和較無特色的新站相比,聳立在一旁的第二代首爾站則更有中央車站的氣勢,建築是由東大出身的建築師塚本靖設計,受到歐洲阿姆斯特丹、赫爾辛基中央車站的風格影響,也很接近日本同期知名建築大師辰野金吾紅白磚造「辰野式風格」,甚至不少人誤認是辰野設計。
在1925年啟用時,首爾站站體是僅次於東京站的「東亞第二大站」,也可見當時之地位。在2004年~2017年期間,首爾站舊站取消了運輸功能,直到2017年底京義線電鐵月台轉移後,又能從此進站。但首爾舊站建築保留主要的用途是什麼呢? 我們賣個關子,下次再來介紹!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日 在 2018/08/16 13:08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9天● 臺鐵3164次區間 ... 的八卦
2018/08/16 13:08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59天○ 臺鐵3164次區間車高雄站外【鄰近高雄臨港線】列車臨時停車車內播報及列車資訊跑馬燈提醒. 136 views · 5 year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