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高雄。
高雄市即將迎接全國首條輕軌捷運,C1~C14車站命名票選活動結果出爐,昨天我很高興向大家公布各車站名稱,與所有市民朋友一同分享這個全國第一的喜悅。
高雄輕軌外觀溫暖熱情、亮麗輕巧,運行於地面讓人彷如置身歐洲,而輕軌全線採用世界最先進的無架空線系統,減少對都市景觀的衝擊,同時完整保留美麗開闊的天際線,並且採用100%低地板車廂設計,無縫接軌月台、車廂,體貼長輩及行動不便者,具有高度友善便利性。
第一階段輕軌已展開動態測試,感謝國內外工作團隊不眠不休、犧牲假期排班輪值,一起為高雄輕軌的誕生打拼。特別提醒市民朋友,測試期間,測試管制區路段保持通電狀態,停下腳步觀看之市民朋友請注意安全,切勿接近或進入送電測試管制區。市府一定會努力在兼顧工程品質下,讓輕軌如期如質上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1:25 橘線:鳳凰山步道、大東濕地公園步道、柴山步道 04:20 西子灣熱門大碗冰:渡船頭海之冰、大碗公 06:00 高雄捷運旁新飯店:高雄愛河智選假日 09:12 高雄左營站兩大步道:半屏山步道、龜山登山步道 11:50 左營懷舊老味道:果貿吳媽家餃子、杏福巷子杏仁茶 15:43 ...
高雄車站設計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八卦
今天,在總統蔡英文及眾人的見證下,高雄車站在19年後,以新生之姿在此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高雄車站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也是重要的歷史地標。在我擔任高雄市長期間,有幸陪高雄一起走過鐵路地下化的漫長旅程,今天非常開心和大家一起見證高雄車站的重生,我想,對所有高雄人來說,這一刻我們期待了非常久。
2002年原高雄車站為配合鐵路地下化,被暫時移開原址,並以賦予「願景」之名續存。高雄新車站的規劃設計其實在2000年間即啟動,為了讓新車站的設計更符合大眾使用需求,2014年市府舉辦一系列高雄車站論壇,廣邀並蒐集在地民眾、專家學者、地方社團與政府部門的想法,轉化為市府後續審議車站設計的依據,最後我們委託荷蘭麥肯諾(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歷經多次修正後,終於在2016年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
19年過去,我們看到新的高雄車站逐漸成形,也終能將舊高雄車站移回原址,這個過程,有賴高雄市民、高雄市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三者的合作,除了為高雄再造百年城市意象,更是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典範。
除了新車站帶來更多功能、舊車站延續高雄歷史文化外,我們同時規劃車站周邊的都市計畫變更,推動第71期公辦重劃,投入平均地權基金超過20億,總面積約24.7公頃。規劃園道、公園、廣場,以及車站專用區、商業區,並拆除原有鐵道、廠房、地下道和陸橋,開闢15條道路,串連南北高雄,讓交通更為便利,有效活化土地,提昇利用價值。
事實上,經費高達998億元的鐵路地下化工程,更是為高雄整體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過去,市區因為縱貫鐵路長年隔閡,除了影響市容外,也阻隔車站兩側地區的都市發展。鐵路地下化後,這樣的藩籬被打破,除了高雄市區,包括左營及鳳山,過去鐵路所及之處,都得到重新發展及活化的契機,而原來長達15.37公里的鐵路廊道,我們重新規劃成為兼具交通、遊憩、景觀的綠園道,再造都市新景觀,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鐵路地下化不僅是高雄的交通革命,更是高雄進步發展的轉骨方,城市的空間獲得解放,為高雄未來的城市規劃取得更多的籌碼,在未來的發展中有更多的可能與實踐,而這樣的過程裡,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說過:「高雄不是好命囝」,所以我們努力打拚,創造高雄的經驗、高雄的驕傲、高雄的美學、高雄的文化,讓世人看見高雄,也讓高雄贏得尊敬。所以,我在這裡要特別感謝蘇貞昌院長以及時任交通部長的賀陳旦先生,因為他們的支持,才有高雄鐵路地下化的完成。
高雄今天能有這樣的成就,除了感謝中央對高雄的支持、在地立委的協助,以及歷任願意用心經營高雄的市長、努力讓高雄變得更好的市府團隊,最重要的,是所有熱愛、疼惜這塊土地、這座城市的高雄人支持。我十分榮幸,有機會與所有高雄人一起努力、打拚,讓這座城市充滿榮耀、站上世界的舞台,我也相信在其邁市長的帶領下,能讓我們更加見證美好、便捷的高雄。高雄,一定會繼續向前、更加耀眼璀璨。
高雄車站設計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軌道建設應回歸專業、核實評估】
本來今天早上要去立法院公聽會,說明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想要趁這個機會跟中央說明及提醒。不過後來發現,這個公聽會已成為藍綠之間的口水戰,出席也沒有辦法讓這些問題可以清楚地表達,所以決定在這裡向大家說明我的完整想法。
總金額42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項目,各縣市無不積極爭取,不過臺北市大部分的軌道建設都已經完成,目前規劃中的「東側南北向軌道運輸系統⏌,今年已編列2400萬元的預算在做可行性評估,要等到可行性評估出來以後,才能知道這個計劃需要多少預算?需要中央幫忙多少?這也反映了我一直以來的施政態度,務實依專業來制定政策,而非淪為政治喊價。籌措經費當然重要,但能否落實執行,讓每一分錢都服務到市民真正的需求,更是軌道建設成功的關鍵。
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有三個問題做得不好,第一是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建設)失敗。理論上每一個捷運站周圍,都應該是一個小型的都市計畫,有基本的生活功能,包括超商、診所、托嬰、托幼,各種社區福利設施,甚至要刻意減少停車位,換句話說,在這個捷運站旁邊的居民,會盡量以捷運作為代步工具,但這個以捷運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劃並沒有落實。
第二點是商業化失敗。以日本新大阪車站為例,它就結合了各種商業空間。為什麼我敢說「未來兩年臺北捷運不會漲價」?因為現在市府要求它要最大商業化,以業外收入來彌補運輸的虧損,但是因為以前捷運站設計時,未考慮商業空間,所以現在要商業化、增加業外收入仍有很多限制。理論上,人流就是金流,也就是說,很多人在捷運站聚集,捷運站就會是一個商業重地,所以過去我們興建捷運共構住宅,戰略上是錯誤的,捷運站應該是跟百貨公司、商業的機構去連結,而不是住宅。
第三點是產業化失敗。過去臺北市的捷運花了6千億元,可是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建立起臺灣的軌道產業,相對的,中國大陸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輸出高鐵,已經建立自己的高鐵產業。這三個敗筆,當我們要再一次大規模發展軌道建設時,必須反省改進,在組織、制度各方面有所改變,以免重蹈覆轍。
這次的4200億元軌道建設特別預算,也要提醒兩個問題,自償性和配合款。我們最近檢討臺北捷運的財務,發現以前在規劃階段時,高估土地開發的利益、也高估運量。對於實際的財務自償性過於樂觀,造成後面的政府團隊接任的時候,處理自償性的債務有相當大的困擾,臺北市也不例外。另外一點,蓋捷運不是只有中央給錢,地方政府也要有配合款,有些縣市需要的配合款根本就超過它的舉債上限,很難想像中央給了地方這麼多錢,將來的配合款是不是又要中央再替它出錢,所以這種財政紀律的問題若不注意,4200億元花了,還是會有後續的問題。
另外,我想請全國民眾共同來思考一個問題:目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還有高雄市,都有捷運工程局或捷運工程處,但臺灣需要5個捷運工程局(處)嗎? 此外,臺北市有臺北捷運公司,但機場捷運線由桃園捷運公司在經營,將來淡海輕軌線是新北市要經營,每一條路線的自償性都很有問題。事實上,臺北市跟新北市為了環狀線中環段(第一階段)已經開始有些爭執,因為這條捷運線通車後,它的現金流量預期會是負的,但這筆虧損到底要由誰負責?公共運輸不一定要賺錢,為了公共利益政府可以補貼,但是要補貼多少?誰補貼?這個要講清楚。
今天這筆4200億元特別預算丟下去,執行單位到底是誰?如果每個縣市自己去成立捷運工程局,自己去執行的話,臺灣到底要幾個捷運工程局?蓋好後臺灣需要幾個捷運公司來營運?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跟交通部討論很久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結果,本來我還特別約林全院長要討論這個問題,不過當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還沒丟出來,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急迫、更嚴重了。
坦白講,興建捷運有時候是一個迷思。以基隆輕軌為例,事實上,交通部已有一個基隆河谷的交通整合計畫,包括南港延伸線、汐止民生線、基隆輕軌、臺鐵優化、北宜直鐵、國道幹線公車等,這些是需要整體考量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單單只考慮一條基隆輕軌,那其他的要怎麼處理?
交通應該是整體的,包括鐵路、公路、捷運、高鐵等各式各樣的組合,臺北市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可以供大家參考,尤其是組織的問題不解決的話,執行的建設會相當麻煩,會重覆投資、重覆浪費。
軌道運輸是專業問題,專業問題應該要專業解決,需要大家平心靜氣秉持專業討論。
(圖:金牌霖/攝)
高雄車站設計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01:25 橘線:鳳凰山步道、大東濕地公園步道、柴山步道
04:20 西子灣熱門大碗冰:渡船頭海之冰、大碗公
06:00 高雄捷運旁新飯店:高雄愛河智選假日
09:12 高雄左營站兩大步道:半屏山步道、龜山登山步道
11:50 左營懷舊老味道:果貿吳媽家餃子、杏福巷子杏仁茶
15:43 高雄車站設計旅店:PAPO'A HOTEL帕鉑舍旅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搭捷運爬山 #城市親山步道 #高雄捷運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bDhTZj7Ss8/hqdefault.jpg)
高雄車站設計 在 Mecanoo高雄車站段地下化模擬概念影片Kaohsiung Station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車站不只是車站」,新 高雄車站 將以建構吸引市民的活動空間,讓在地故事在此發生,讓市民記憶在此延伸。鐵工局表示:以往車站 設計 往往只重視交通機能 ... ... <看更多>
高雄車站設計 在 高雄車站腦殘設計 - Mobile01 的八卦
先前有個很賭爛建設,就是花20年鐵路地下化又在鐵路地上化的輕軌,之後又搞個塞車的高雄車站大路霸及危害安全的站東路站西路亂搞的建設. ... <看更多>
高雄車站設計 在 [情報] 新高雄車站設計Mecanoo方案- 看板Railw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高雄車站地下化持續進行,目前也在進行關鍵的捷運永久軌換軌工程
但地上的部分如何設計,目前有好幾個版本出現,但都沒獲得最後確認...
高雄捷運局的JR陳副總工今天秀出了一張新概念照片
https://goo.gl/deKii2
這個方案是由荷蘭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設計者)
先前方案的鋼構大拱頂因為無人認養(XD)且維護困難放棄
這個方案揚棄了原本左右兩棟超高辦公量體
改用較低且曲線的四個量體作為站區附屬設施
(前站兩個確定會建,後站是後續擴充方案)
鋼棚量體取消,改成一個大型的曲線綠化頂篷
包覆整個站區的下沉式廣場、轉乘廣場等設施
目前這個方案已經獲得初步共識,應該會朝這個方向進行設計
(比較意外的是地下月台都在建了,上面還可以修改設計XD)
Mecanoo的Twitter上有其他角度的未上色草模
https://pbs.twimg.com/media/B0ijucZCEAAQla3.jpg
https://pbs.twimg.com/media/B0ijwhYCAAECily.jpg
https://pbs.twimg.com/media/B0ijx0oCUAIksTf.jpg
個人評論是非常大膽的都市地景/與建築設計
顛覆以往車站就一定要是前衛新穎具科技感的想法...
JR副總工說明天還會貼出其他圖面 提供大家參考
另外中博地下道放棄後,整體動線應該會環繞著車站
並在車站的側面規畫大型的長途客運站與市公車站
https://xn--ypst60f34kvzdypm77f.tw/images/master-station-7-img1.jpg
不過就看不出來中山一路-博愛一路之間的穿越車流要怎麼連通了
市府的說法似乎是因為各種安全的理由(結構安全,長隧道安全等)放棄中博
以後可能會提早分流 減少中山一路-博愛一路之間的穿越車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78.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418051333.A.CC9.html
這個可以特別轉載一下市府說法:
https://xn--ypst60f34kvzdypm77f.tw/master-station-11.html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王偉哲股長):
(一)市府對於『高雄市南北向中軸被切斷的交通問題』的解決方案補充說明高雄
車站沒有做地下道的原因:
(1)考慮到下挖後車道與現在捷運紅線的隧道最近距離只有3公尺,故考量了施工
的風險等安全問題就不做地下道。
(2)整條隧道的引道段南北共500公尺,所以中山路上一部份的店家或住家前面是
地下道的圍牆,在景觀、商業行為上是一種影響。
(3)面對未來極端氣候的問題,若發生極端暴雨的情形,對於隧道內安全上的疑慮
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4)因考量到台灣用路人多機車騎士,長期騎乘機車在長隧道內也是對健康有很大
的問題,另外就經驗而言,這類型的長隧道若發生火災,造成的損害也是相當龐
大的。
所以在不做地下道的情況下,未來可能在民生路或中正路的地方,就必須將車流
引導到周圍的替代道路,像是中華路、民族路等等,讓未來的南北向交通不要走
到建國路才去分流,以免影響火車站前的交通。
今日新增圖面:
平面分區概念圖
https://goo.gl/tMTdsa
進入地下層的主要出入口應該在中軸上的兩個"日"字型?
另外感覺上中央的橢圓型 兩側的公車停靠站/客運轉運站應該也有出口
整個平面很像植物細胞的有機感
透視概念圖 https://goo.gl/qa1Ay6
站體附屬設施的量體降至約十幾樓的程度
傳統的車站大廳形式被打散成類似都市地景公園的感覺 蠻值得期待的
※ 編輯: chewie (123.192.178.53), 12/09/2014 20:50:29
補充圖說
https://goo.gl/wPcHax 量體關係示意圖
這張很清楚的顯示出舊站房,大型地景式曲線綠化頂篷
數個分散式車站設施(Pavilion) 前中後的下沉式廣場位置
前站的兩個46m/十層樓商業建築(商場/飯店)
以及後站兩個遠期擴充量體(初步規畫十層,但可修改計畫拉高)
非常有機的量體概念
https://goo.gl/uun2uF 車站中央的下沉式廣場及屋頂透視示意圖
另外關於中博地下道廢除後 繞站區的道路部分:
JR副總工是說改成 平面環抱式道路環繞站區
站東路與站西路各為單向一南一北(2快1混合)
(可以想像類似桃園機場的動線設計)
不過從南高雄北上的的公車如何停靠西側還要看動線規畫囉
https://goo.gl/36AavQ 俯瞰下沉式廣場及屋頂模擬示意圖
※ 編輯: chewie (123.192.178.53), 12/11/2014 19:44:56
※ chewie:轉錄至看板 Kaohsiung 12/11 19: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