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館再見 老車站準備回家了】
文:洪立
完整圖文請見:立足城市 City Story
舊高雄車站的「#願景館」開放到週日,8/31起將永久關閉,準備再次搬回老家,變成新站的入口。
因高雄車站歷經多次搬家與變化,這裡姑且用個 #不同版本 的車站來稱呼,第一代車站有從打狗停車場開始算,也有從哈瑪星的高雄驛,大概分一下,從這個車站開始寫。
-第一代 高雄驛 (站體曾往南遷址過)
-第二代 高雄車站
-第三代 臨時站
-第四代 新高雄車站
小時對這個舊站的記憶模模糊糊,有搭過幾次,還有前站跟後站,自己真正獨自搭火車已經是高一,那時已是臨時站,而且想不到這一臨時就臨時了16年。
▍第二代(1941-2003)|大港埔的新車站
當時因高雄舊市區人口飽和,因而往東邊的大港埔一帶發展,並建置新的車站,叫做「高雄新驛」。
第二代車站也是許多人小時的回憶。在2003年因鐵路地下化需求,暫時 #搬到旁邊,後來輾轉成了展示台灣鐵路發展、未來高雄車站模樣的願景館,第一次來高雄的朋友,也能夠快速了解車站演變的地方。
當時的搬家工程,可說是非常多高雄人的回憶,覺得真不可思議,怎樣也想不到原來建築也可以搬家,不是拆掉組裝那種。而為了完成搬移工程部分空間已被拆除,目前僅剩下中間的入口大廳。
問了一下願景館的工作人員,目前建築結構沒太大問題,頂多植物生命力強、很會長,有些牆壁有些小漏水,裡面的東西包括展品也都要清空,因此在2020年的8月31日會正式關閉,搬家的話應該最快也是隔年。
▍為何高雄車站的風格跟其他縣市的大站不同?
一直以來是我內心的疑惑。在台灣西部各大車站中,高雄車站是最後完成的大站,能看出當時的大環境變化,與其他縣市的 #車站風格不同,像是與新竹、台中、台南長得不一樣。
在日治時期的後期,因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為了打早一體的文化與民族意識,因此設計成和洋混合的「#興帝冠樣式」風格,像是穿著和服但頭卻帶著亞洲風格的王冠的樣子,更充滿濃厚的軍國主義。
可說是完全是為了當時的環境背景所生的外形,每當望眼一次,就愈能感受出當時的戰爭氛圍。
同期還有很像的建築,像是當時的「高雄市役所」,也就是現在的 #歷史博物館,以及「臺灣銀行高雄支店」,就是現在的 #台銀高雄分行,都是一樣時期的風格,這樣的風格,在高雄其他地方好像就不那麼容易看到。
🚂🚂
▍願景館(2003-2020)
目前的願景館是交通部鐵道局管理,是過去由鐵工局與高鐵局在2018年合併,負責軌道建設、軌道產業、營運管理、場站開發,算是除了鐵路營運是由台鐵負責以外,周圍的建設與管理,都交由鐵道局來處理。中山博愛的高架橋也是鐵道局蓋的,到時的拆橋會由鐵道局與高雄市工務局來溝通。
這裡展示著高雄鐵路地下化的一些介紹,也許地下化對許多人來說,#通車是瞬間 的事情,但高雄也走了十多年。光是陸橋的陸續拆除,看到都市面貌的局部改變,每一次都更加令人興奮。
來這裡看願景館最後一面,未來它將與更新一代的「新」高雄車站合體,即使到時應只是個旅客穿越的入口大廳,但仍是陪伴過好幾代人的車站,而且還能 #新舊共存,讓搭車的旅客在走過的同時,也彷彿穿越時空認識過往的高雄。
如果用年齡來比喻,到時的新車站大概像是祖父與孫子吧!
▍高雄車站未來會是 #三鐵共構 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高鐵沒有停高雄車站?未來的新高雄車站倒底會不會是三鐵共構,目前機率很低,高鐵南移有好幾個方案在做選擇,要讓高鐵牽到高雄費用實在太高,可能維持一樣的停左營。
高雄會是個高鐵不停在原城市名字的城市,就像台鐵停雲林但沒有雲林站一樣。
🚂🚂
其實高中畢業後就離開高雄在台灣各處生活過,先是去了基隆、台北,短暫路過中壢,又在雲林待了好多個片刻,直到前幾年回來高雄。對高雄的記憶可以說是熟悉夾雜著陌生居多。
目前在高雄火車站走出來,可發現這一帶確實不如以往熱鬧,想起以前在這裡補習,吃著巷子內的要加番茄醬的炒飯,還有各種 #學生粗跑餐點,滿是回憶。
現在長大了些,高雄車站也會長大,也許只是長得比較慢,請大家多給這座城市一些時間。
也許大家普遍都會期待自己的家鄉城市要熱鬧又繁榮,我也經常聽到有人會說「#高雄不要讓我失望」、「#高雄要變好等我回來」之類的。然而,其實我們都是一介小市民,高雄是大家的,如果怕失望、想變好,就一起努力吧!
好像有一句話這樣說的:「以前錯過的我來不及參與,但你的未來我不會缺席。」
高雄我們一起長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多元文化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世暉 教授 內容簡介: 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文化,就是生活;生活百百種,文化當然也充滿各種可能。本書邀請你參加一場多元文化博覽會,...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的推薦目錄: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Logan D Beck 小貝 Facebook 八卦
我最近一直問台灣人說「客家是什麼?」「客家人怎麼算客家人?」結果一直都沒有一個人能夠跟我深刻的介紹客家文化和歷史... 我決定換我來學習,換我介紹給其他人!
因為我本來對於不同文化就很感興趣,我很開心的研究客家人的文化和歷史,現在特別開心跟你們分享我的結論和經驗!我這次影片會帶你們去高雄和苗栗,都是台灣客家人最大的兩個縣市之一,來用手體驗和學習客家人深刻又美麗的文化!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學習和分享客家人的文化,希望其他台灣人和全世界的人都能夠好好的一起了解彼此的文化!歡迎大家跟我一起去高雄或苗栗自己體驗這個非常獨特的台灣文化!
🙋♂️客家人請舉手!
❓ 你們對客家最大的印象是什麼?
🎉 歡迎大家來參加!
客藝之家 技藝傳承 成果發表會
時間:11/24(二) 14:00~16:3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現場有成果展示、技藝體驗與精采講座
1.昌坤企業社
2.杉林葫蘆藝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3.美濃廣進勝紙傘
4.日新茶園
5.銅鑼億品企業社
6.雨利行生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7.春田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新城風糖有限公司
看完整版本的影片:https://youtu.be/GBPxv8I330M
#台灣 #小貝米漿 #客家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謝長廷 Facebook 八卦
嘉義市長黃敏惠昨日來東京巨蛋酒店舉行「城隍夜巡」祭典觀光推介會,向日本旅行社業者推介紹嘉義市舉辦的「城隍夜巡」活動。
去年日本赴台灣的觀光客有190多萬人次,但大部分都到台北、高雄,前往嘉義的不多。例如台北的霞海城隍廟的月下老人在日本已有名氣,嘉義也有城隍廟出巡活動,但知道的人很有限,同樣嘉義市也有很好的風景和美食。這次來的里長雞肉飯和林聰明沙鍋魚頭,我以前都吃過,看到他們來日本拚觀光,非常有親切感。
昨天知道花磚博物館跟日本很有歷史連結,應該多介紹,還有青青山丘的水果乾,不放糖,柔軟有自然甜味,符合現在健康自然的潮流,可以來台灣祭活動先試溫度,皇鶴的養蜂製蜜已有百年歴史目前由新的一代推陳出新,感覺台灣不少年輕人很努力想把自己城市的優點或自己的好東西推銷到世界,日本方面我們希望可以幫忙,給年輕人圓一個夢。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多元文化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世暉 教授
內容簡介:
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文化,就是生活;生活百百種,文化當然也充滿各種可能。本書邀請你參加一場多元文化博覽會,以臺灣原住民族、漢人移民、新移民的故事揭開序幕,再將焦點放在中港澳、歐美、東亞、紐澳地區。你將會發現,各種不同的文化讓世界增添繽紛的色彩,而這些文化的保存與尊重,是所有人類的使命。現在就請帶著開放的心,參與這場文化盛會吧!
【立足臺灣】
身為臺灣人,不可不知各族群的歷史文化!
‧原住民族在多久以前就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過去臺灣漢人族群間曾多次發生械鬥?
‧為何在臺灣社會東南亞新移民的地位不如白皮膚的老外?
【放眼世界】
身為地球人,不可不知全世界的文化萬象!
‧在歷史長河下,中國文化內涵如何變得豐厚?
‧恐攻、難民恐威脅西方國家對多元文化的保障?
‧單一民族國家日本與韓國也有多元文化?
‧東南亞的「異國風情」原來與西方國家的殖民有關?
‧庫克船長發現紐西蘭和澳洲後,帶給紐澳什麼影響?
作者簡介:
林志興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洪泉湖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李淑菁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吳秀玲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俐容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李世暉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
利亮時
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教授
闕河嘉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主編者簡介
劉阿榮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凱南帶路遊高雄:玩進林園、甲仙、岡山、前鎮與新興,吃喝玩樂5大路線全攻略!」介紹
訪問作者:凱南
內容簡介:
千萬人氣旅遊美食部落客凱南,挖掘大高雄在地樂趣,完整規畫假日出遊行程懶人包!
推薦路線、私房景點、地址資訊全蒐羅,輕鬆走透5大區!
旅遊網特約記者/千萬人氣部落客凱南,從城市到鄉鎮,精選吃喝玩樂五大路線,無論你是一個人、兩個人、全家出遊還是畢業旅行超大團,還沒排行程靠這本搞定!暢遊大高雄的最佳指南!
★必衝商圈夜市,一網打盡港都新興區經典美食、逛街景點!
★百年歲月淬鍊,深入品味林園老街、探索鳳鼻頭文化遺址!
★秀麗芋頭故鄉,一期一會的甲仙芋筍節、貓巷彩繪拍起來!
★岡山非凡之旅,朝聖國寶軍事戰機、體驗滷味博物館DIY!
★假日避暑行程,在前鎮輕軌與展覽館,盡情把握室內樂趣!
跳脫踩點式簡介,精心規劃五大區一日、二日暢遊路線!可口美食、精緻美景、歷史建築、文化深度一應俱全,跟著旅遊達人的腳步,來一趟最超值又樂活的高雄特色旅遊吧!
作者簡介:凱南Kenan(唐維辰)
為千萬人氣部落客,喜歡用文字和照片記錄生活中的幸福大小事,主要從事旅遊、美食、住宿、觀光活動推廣等題材寫作,任旅遊網特約記者和部落格接案撰稿採訪相關工作。夢想有一天能遊遍全台灣、遊遍全世界,成為一位享受人生旅途的分享者。
作者粉絲頁: 跟著凱南瘋旅遊
出版社: 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御風 博士
內容簡介:
它是熱帶地區最廣為人知的水果,金黃色澤、酸甜滋味更是讓人難忘的南國風情。經過加工的鳳梨罐頭,更曾是臺灣出口貿易的重要貨物。打開金屬罐,從一顆水果的產業變化,看到臺灣經濟的一段歷史。
日治時期,由於罐頭製造技術的引進,原本保鮮期不長,只能用來鮮食、佐菜的鳳梨果實,能夠被做成罐頭飄洋過海送到海外消費者的手上,而有了更高的經濟價值。本書作者從技術、政策、臺日商業文化的差異這三個主題進行分析,講述了臺灣鳳梨罐頭產業的起源、興盛,與產地的轉移。這段產業發展的過程,也是當時臺灣經濟的縮影。重新認識這段歷史,認識這片土地的發展,喚醒心中對於鄉土的記憶與情感。
作者簡介:王御風
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著有《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2018)、《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2017)、《波瀾壯闊:台灣貨櫃運輸史》(2016)、《高雄社會領導階層的變遷(1920-1960)》(2013)、《鳳山雙城記》(2012)、《圖解臺灣史》(2010)等書。
作者簡介:黃于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曾參與《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等書之寫作。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高雄 市立歷史博物館位於鹽埕區愛河畔的中正四路,原為高雄市政府所在地,1992年(民國81年)市政府搬遷後,鑒於五十多年來此地肩負著市政龍頭的角色、 ... ... <看更多>
高雄歷史博物館介紹 在 KMH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YouTube 的八卦
高雄 市立歷史博物館原為高雄市役所(1939-1945)、高雄市政府(1945-1992),於1998年作為歷史博物館開館。高史博以高雄歷史為基底出發,從而延伸有鐵道文化、舊城歷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