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VAVOOM #波麗路
【旗袍古蹟美食體驗】
✨全台灣最老西餐廳 X 時尚派對餐飲品牌✨
位於大稻埕的波麗路西餐廳於1934年時就已開張,在當時是非常新潮、高級的地方,有許多知名人士、社會名流會在此聚餐消費👩🏻🦰
而現在的波麗路仍然保有舊時風味,除了餐點、裝潢保留傳統以外,也看到不少老客人帶著孫子、小孩前來用餐回味🍴
-
📍烤法國春雞套餐🍗
💲740
春雞套餐附上麵包、沙拉、洋蔥濃湯、飲料、甜點。
牙籤第一次吃春雞!放入了香料下去烤,外皮烤的酥脆、裡面的肉汁也鎖得緊緊的,不會乾柴。還有附上雞油可以沾著食用,更加深了烤雞的香味和鹹度。
-
📍波麗路海陸特餐🌊
💲920
說是特餐當然連沙拉、湯品都要不一樣才酷。沙拉有著多種食材,馬鈴薯泥、滷雞翅、紅醬鮑魚丁等,光是沙拉就已經「海陸」了。
湯品是奶油鮑魚湯,味道還蠻特別的,鮑魚片好多好多(但個人比較愛洋蔥湯XD
🦐海陸的海是焗烤明蝦,明蝦大隻鮮甜。
🥩陸則是牛排,牙籤覺得稍微有點硬,不過蠻大塊厚實的。
-
飯後的水果是柳丁,感覺上好像有挑過,每個都好甜。甜點的布丁🍮也不錯。牙籤因為想喝漂浮咖啡,所以還特別請他們幫我把一份布丁換成冰淇淋,我自行加入咖啡中☕️結果超好喝!超喜歡加在一起的味道,可以試試看!
整體餐點算是蠻齊全的,前菜、湯品、甜點、飲料這些都有,在八十年前如果能吃到這樣,真的算超高級的吧✨ 不過排餐價位上來說還是稍微高一些,波麗路也有賣咖哩飯、炒飯、還有像台南棺材板的料理,大家有機會可以體驗看看囉~
-
❗️而牙籤要特別介紹的地方就是他們與VAVAVOOM的合作了,酒足飯飽後還能上樓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旗袍或韓服付費租借(男生也有唐裝可以做選擇,看看我們歐巴...奪像蜈蚣呢哈哈哈)VAVAVOOM提供了很多配飾可以穿戴,耳環、髮夾、手套、扇子等等都很好看,搭配上去真的很有fu💍
最棒的部分就是可以上街到附近的大稻埕拍照,拍起來超有50年代的感覺,牙籤當天完全拍不停,拍到天黑才回去>< 真的是個很棒的體驗!
-
💡租借費用、相關資訊可查詢🔍 VAVAVOOM粉絲團 VA VA VOOM 時尚派對餐廳 較清楚詳細!
-
店家資訊
🚩台北市民生西路314號
📞02 2555-0521
🕰週一至週日11:00-21:30
📌酌收一成服務費
-
#台北美食 #台北 #美食 #台灣 #台灣美食 #台湾 #大稻埕 #迪化街 #旗袍 #古蹟 #體驗 #古早味 #復古 #復古風 #相機食先 #大同區 #情人節 #台北景點 #대만 #taipeifood #instafood #Taipei #taiwan #taiwanfood #popyummy #oldfashioned #popdaily
高級 唐裝 在 飛叔生活 Kelvin Leung Facebook 八卦
【川菜】記得去年第一次來尖東K11 Musea,就是去四樓食雪糕,當時都見到隔離一間「蜀客」正在準備開業。一見到「蜀」字都會想到四川,讀過三國志都知道蜀國就是劉備統治的王朝, 但這麼傳統的名字放在賣藝術而又洋化的商場,未知會否撞出些新派菜風格呢!
在香港吃開四川菜的朋友,相信都會聽過灣仔的「鄧記」,「蜀客」是同集團的店,同樣是賣川菜,但後者因位於K11 Musea,便多了一份現代藝術感。
的而且確,踏進蜀客時便會感到一種新舊融合的風格,酒家面對維港美景,旁邊又有個酒吧角落,初看會覺得跟高級西餐廳無異。
但在洋化的氣氛下,仍保留中國特色,例如代表中國文化的燈泡和裝飾。
另外,有趣的是,侍應們都穿上了唐裝衫,仿如古裝片的店小二般。
全文: https://wp.me/p3crW7-aPJ
#川菜 #中菜 #K11Musea
---------------------------------------
請Follo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elvinyf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flkelvi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kelvin2733
Blog: https://yfl-kelvin.com/
Facebook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yflkelvinfoodshare/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yflkelvin
高級 唐裝 在 在印尼日惹的日子。Kehidupan di Yogyakarta Facebook 八卦
我覺得印尼人的衣櫃總是少一件batik... 我自己也買了好多...
【最美麗的文化象徵 – 印尼國服 Batik】
每一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及民族特性。
就有如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或是中國的旗袍、唐裝等等,這些都代表著每一個民族所擁有的不同文化及歷史進程。
而說到印尼的文化特色,就一定得提到印尼最具代表性的Batik(巴帝)了,Batik 的來由是從爪哇語的Amba (寫)及Titik (點) 組合而來,是印尼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蠟染布料,看起來花花綠綠,充滿各種圖騰以及鮮豔的色彩;應用在各種服裝、裝飾品、家具、包類…等等,是一個非常深入印尼人生活的布料,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傳說Batik源自於4世紀初的美索不達米亞南邊的「蘇梅莉亞」文明,之後才輾轉由印度商人傳至印尼。
一開始的Batik是只有皇族才可以使用,可以象徵地位,甚至是提升地位的服裝,通常是在朝廷活動或慶典的時候才會穿著;也因為是一種高級且獨特使用的材料,所以一般的人民是不能使用的。直到荷蘭統治印尼之前,Batik也一直是貴族壟斷的專屬布料。荷蘭殖民後,許多貴族加入了反抗軍的行列,開始與民間有了密切的交流,進而輾轉將這些技術流入民間,Batik才能漸漸普及。
Batik 在印尼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甚至還有以Batik 為名的 Batik Airline。其受重視的程度除了日常生活中所有正式場合的服裝如會議、婚禮、政治場合等都以Batik為主之外,在日惹王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一個區域放置著經典的Batik設計及其設計師的介紹,以及說明著每一種圖騰的來由等等。Batik 更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書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因此可以說Batik讓印尼文化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Batik 是一種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產品,通常都是以沙龍,也就是一整塊布的方式呈現,長約2.25公尺。衣服上的設計除了各種圖騰之外,也有不同的圖案,甚至是動物的形象等等…,現在也有許多設計師加入了不同的元素來設計現代Batik的圖騰,甚至還有以Batik 為主要風格的品牌。Batik 製造的方式是一種稱作蠟染的技術,做法是在棉布上以液態蠟繪圖之後再做染色、風乾後而完成。其中又分為手繪蠟染及印刷蠟染,手繪蠟染所需要的時間大約需要2至3個月才可完成,印刷蠟染則只需要3天左右的時間,因此其觸感與細緻程度也有著天壤之別,價格也從一件一兩百台幣至上萬台幣都有,當然地位的象徵性也是徹底不同的。
Batik分成許多種類,依照時間及地區性各有所不同,而最被知曉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1. Kawung: 最古老的種類,圖騰的設計是由許多的圓形組成,始於13世紀,早期只有日惹王宮的貴族可以穿戴。
2. Kraton: 宮廷蠟染,有如字面上的意思,Kraton 是宮廷的意思,這個系列則是指由宮廷內的宮女及工匠手作而成。
3. Sekar Jagad: 在印尼最常見的類型, Sekar Jagad 一詞來自於爪哇語的 「Kar Jagad」,有世界地圖的意思,有文化多元的意涵。
4. Sido-Mukti (Sawitan): 通常是結婚時的新人在穿,Sido 有持續不斷的意思,而Mukti 則有充裕、快樂的意涵,是一種對新人的期望。
Batik的獨特性,以及深入社會每一角落的感覺,只要在踏入印尼的那一刻就會有直接地崁入我們的記憶中,因為不論是機場的員工,藍鳥計程車的司機,電視上的政客,或是唱著歌的藝人們…等等,無一不是穿著代表他們國家文化的Batik在生活著、工作著。而許多公司、工廠也會在周五 (或是一週中的某一天)的時候要員工們穿上Batik來上班。
最後,下次來印尼的時候,不妨就走入每個Mall 都有的 Batik門市,挑選一件最具有特色,專屬於自己的獨特Batik 吧~!
參1: http://www.haokoo.com/else/3329038.html
參2: http://www.ezsino.org/index.php…
參3: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0/21/n2695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