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好一陣子跟高中青春期的兩個兒子和平相處,而且見面時還能有說有笑,親情大爆發,孩子每天有準時出門正常上課,假日時願意跟同學出門玩耍買東西,沒有厭世與世隔絕...可以搞定高中生,我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世界,真心覺得自己很厲害,人生終於有了一絲光明。
如果帶妹妹是疲累,帶高中的哥哥們就是費盡心力了。尤其是兩個孩子都從練了很多年的體育班休學、轉學,進入了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生活的模式,轉學後都有一段非常恐怖的狂暴期自殘、拒學甚至厭世。
上高中後兩個哥哥都搭交通車上學,每天5:40就得出門,我是每天5點開始替他們準備早餐、削水果、泡蜂蜜,慈愛的站在門口遞上早餐、溫柔的跟他們說再見、目送他們出門,每天都很想跪拜感謝天地,「歐耶!!我家高中生有乖乖上學耶!!」
剛開始有時會想偷懶不想上學,睡過頭、裝病、心情不好....拖拖拉拉不想下樓,讓交通車趁機逃走,我只好放下工作,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換好衣服,開車載他們上學,再趕回家處理3個小孩和工程師的早餐。不是為了寵小孩,而是讓他知道,即使錯過了車子,用盡各種方法我也會送他上學,而且在車上會不斷的念著大道理,讓他知道搭交通車是一件幸福的事。
送高中生上學一趟就得花上40分鐘,只要他沒有坐上車我就開始焦慮,媽媽我很忙呀!可以不要這樣折騰我嗎?我學會早上5:30就去看看他們的門縫有沒有燈光,如果沒有,趕緊敲門讓他醒來面對人生,從那時開始,我就不再需要在凌晨的時候飛車送他上學了。
高中生的嘴巴不饒人,總是殘酷的批評每個人的努力,像是以前總是掃光的整桌菜,現在只要跟他吃飯,嫌這道嫌那道,有時望著整桌子的菜,翻著白眼告訴我,「煮這些?我要吃什麼?」心裡超火大,真想跟他說:「你去吃大X...!」老娘不是吵不過,只是修養好!!我忍下來了,就算不吃菜,吃白飯也能活!!之前他住校時晚餐懶得出門去吃,就在宿舍吃泡麵、吃麵包零食,也活得好好的,現在就算只吃白飯,也比之前好太多,我對於他的批評裝作完全不在意,有吃就好,不會餓死就好。看我對他的壞嘴不以為意,臭小孩自己默默的舀了整碗的麻婆豆腐和洋蔥炒牛肉....
他們的學校是管理嚴格的私立高職,每天六點多到校就得交手機,所以一整天在學校裡只能乖乖上課,為了回家後可以專心的跟手機交朋友,他趁著每一堂下課就把作業處理完,在晚自習的時候就準備好隔天的考試,晚上9:30回到家,迅速洗好澡,玩手遊玩到11點,工程師會到門口去溫柔的說,「很晚囉!!早點休息喔!!」他會把最後一場遊戲結束就上床睡覺。
那天工程師在晚上11點又輕聲的跟高中生提醒早點睡,下樓後我嘲笑他:「你這個爸爸就應該用力踹開他的門,把他的手機摔爛,告訴他不准再玩!你立刻給我去睡覺!」工程師悻悻然的說:「你去!」然後我們相擁大笑!好啦!養著高中生的父母,真的只剩一張嘴,只能關在房間裡演小劇場,還好有人跟我一起孬。
有些人會覺得11點睡太晚,可知道他在前一所學校體育班時是玩通宵,住校時沒有老師們管理,整個宿舍的孩子就一起連線到半夜,早上五點就起床晨操,上課時全班一起睡覺....這樣一比較,11點睡有沒有很早?
每次高中小孩叛逆不像正常人的時候,我就會捏著大腿安慰自己,「在住校!在住校!我看不到....」這一招真的非常有效,媽媽總是對於很少回家的孩子特別的有包容力哪~
前一所學校體育班導師非常糟糕,每天進教室就是辱罵學生、炫耀家裡的財富。總是激起高中生滿滿的戰鬥力和人性最黑暗醜陋的一面,每個星期載他回學校去的時候,聽他在車上惡狠狠地怒罵老師時,像是想把老師千刀萬剮時,我都很擔心我快要上報了!!這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給爛老師一拳。
到學校去了解狀況,我跟老師吵了起來,才發現兒子說的都是真的,我也差點給了爛老師一拳!!
沒想到轉到這間私立高職後,遇到非常棒的導師,關心孩子,跟孩子建立了信任的關係,即使被要求被提醒,這個狂暴的高中生都毫無怨言,每次提到老師總是說,「我們劉XX老師說....」遇到一個友善又有責任感的老師,真是上輩子積的福,我是每天仰天長嘯感恩在心哪~~感謝之前的爛老師,讓我知道老師可以爛成這副德性,遇到一個好老師是多麼的幸運!!
要與高中生和睦相處,原來一點也不難,放手、放生、裝死就對了!!!
帥弟Vocal Shen 昨天上了合掌村的第二集,真的好迷人哪~~真希望兒子們過了青春叛逆期,也能像帥弟一樣開始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好。我跟工程師約好,等疫情過後,我們一定要排一趟合掌村,去看看那個宛如仙境的小村落,以慰自己帶兩個青春叛逆期孩子的辛苦~~~
Vocal的日本單人攝影旅行~世界遺產白川鄉合掌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0FCY_rVXgg&t=45s
真的很美!!千萬別錯過~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Facebook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Facebook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Re: [討論] 高中生眼裡的科大-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高中真的有比高職好嗎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讀高中還是高職好?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討論] 妹妹不知道該讀高中還是高職climax918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高職高中 :: 全台國小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問題] 明星高職or普通高中選擇| SENIORHIGH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商概題庫、高職段考試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商概題庫、高職段考試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Facebook 八卦
【鮭魚女孩/專訪】
「同學現在看到我都叫我鮭魚,哈哈哈」笑聲爽朗的谷佳蔚,因為改名「谷佳蔚蔚餵你吃鮭魚」,成功挑戰吃完100盤壽司後爆紅,還在念輔大的她,同學只覺得這事情很有趣,倒是陌生的網路留言湧進不少負面聲音,「他們罵我是『台灣之恥』哈哈哈,還有說我『貪小便宜』,還有說我『整形』,因為我沒有整型所以這個我沒有差,哈哈哈哈。」莫須有的罪名黏貼不上身,谷佳蔚認為改名只是一個kuso的事情,媽媽還陪她一起去改。
過往媽媽都忙著工作,直到她上大學後,媽媽意識到孩子大了,能相處的時間不多,花了更多時間陪女兒,母女之間的關係也因陪伴而拉近,「我媽媽以前都忙著工作,她突然接近我一開始也卡卡的,但她就是我媽,我們就是一家人,現在關係就蠻好的。」
為什麼想當網紅?「因為賺的比較快啊」谷佳蔚的答案爽朗又直接。
「當網紅相對輕鬆,如果紅了,我就更有資本去做想做的事情,我念的景觀設計系要熬很久,如果我紅了,也可以跟大家介紹學這個在幹嘛,我之後還是要出國念書。」大概所有想在網路上拚出頭的人,都認為網路是個淘金寶地,人人有機會卻各個沒把握,紅可能多數是運氣,「我沒有想過我會紅,我也知道我不可能會紅很久。」網紅這碗飯是老天爺給飯吃,何時給何時收,老天爺說了算。
食量很大的谷佳蔚,一餐可以吃五個便當,168公分體重卻只有48公斤,纖細的身材,驚人的食量,讓爸爸嚇到帶她去看醫生,確定沒病後,她吃得更盡興,「我爸以前一個月給我六千塊生活費,我常常覺得不開心,當時我不知道是為吃不夠,後來爸爸給的錢多了,我可以吃更多東西,就覺得很開心。」
很會吃的她,拍的第一支影片是45分鐘挑戰50盤壽司,正在想第二支影片的企劃時,覺得鮭魚免費吃到飽,很適合當第二支影片的主題,上網查了改名的規定後,很有行動力的去執行,媽媽只對她說,「如果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你不要太難過。」媽媽沒有可惜自己給孩子的名字被改變,媽媽只希望孩子不受傷,日子過得開心。
谷佳蔚高中時期念的是數理資優班,成績吊車尾,爸媽不諒解,老師還擔心她帶壞同學,她喜歡玩社團,班上的同學只討論去哪補習,她內心因此覺得孤單,當時她的外型肥胖,連去玩社團都會被排擠,「我就努力減肥,瘦下來後人緣很好多。」因為爆瘦,她還遭到教官質疑是否去吸毒,身心受創下,她決定轉學,離開大家眼中的好學校,改念高職,爸媽覺得女兒的人生就此「沒救」,預言她將來只能去路邊掃地,親子關係直到她考上大學後,才好轉。
我問她,「你會不會覺得這社會很看條件,當你變瘦成績變好,人緣跟親情也會變好。」我預設她會給我一些抱怨的答案,她卻樂觀又正向的說,「我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我只能改變我自己。」
訪問快結束時,我問她,覺得這次改名的效果如何?
她說,「很不錯喔,突然多了很多採訪,追蹤人數也增加了。」年輕的她講話坦率充滿魅力,沒有社會化的假謙虛與退讓,一切都只是陳述事實的理所當然。
對了,她怎麼瘦下十幾公斤的?敲了line補問,她的答案是,「少吃多動,每天走路兩小時。」
如果連減肥這麼難的事情,她都能堅持下去且做到了,外界用只會改名搏版面的眼光看她,是否才是低估了她的大腦與實力。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Facebook 八卦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高中真的有比高職好嗎 - 考試板 | Dcard 的八卦
2020年5月24日 — 身為高職生覺得還是該說點什麼,正文開始,其實我個- 統測,高職,高中,學測. ... 比較知道方向而是跟高中生一樣不知道目標但考不上高中才去讀高職的好 ... ... <看更多>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讀高中還是高職好? - Mobile01 的八卦
... 也不是唯一出路現在是大人比考生還緊張,到底選高職還是去唸高中好呢? ... 高職還是高中比較好考上什麼高職一技之長是狗屁還是要往上考才會機會. ... <看更多>
高中跟高職哪個比較好 在 Re: [討論] 高中生眼裡的科大- 看板SENIORHIGH 的八卦
我當過國立高職電子科一年的實習老師,念過北市成功高中,我來說說兩者的差異。其實
高職的教材是簡化非常多,不過這樣做是對的,教會學生比塞困難的東西給學生重要,高
職基礎比較不穩,就是該從基本教到會。
有時候高職生會無法理解高中生的優越感哪裡來,翻一下大學聯考的數學題目,那些題目
高中課本、參考書、補習班講義有嗎?過半是找不到的相同範例的,但統測八九成是可以
在參考書、補習班講義找到,高職教材認真念可以念完去考統測,但高中系統,對多數高
中生而言,不知道什麼叫念完,無力感是高職系統無法體會的狀況。兩邊的測試難度不同
,高中系統是努力念不見得有成果,還得靠一點運氣,但高職系統努力念會有成果。
我死黨都是建國中學,含我都是縣長獎畢業,我們畢業平均是95、96分附近(含美術、音
樂、工藝...),我也順便透露我是新莊國中的校友,一屆50個班,一班45人,是當時台
北縣有名的大學校,會記得畢業分數是因為高一的震撼教育,高中翻國中的成績單平均96
、97分不敢相信自己「曾經」那麼厲害。建中的他們進去念半個學期,沒補習,數學從沒
考過高於30分,在成功的我也是差不多考這麽有趣的分數,當時算分是有倒扣的,挫敗感
大到想自殺,我們都在玩嗎?不,我們每天念到11、12點,甚至凌晨一兩點,早上6點起
床,我們就是考這個數字,我想不少建中新生應該心有戚戚焉,這種念法應該沒有比台中
高工電機科不認真(笑)
我們是高中聯考滿分700分的年代,我失常只考648.5分,建中我記得是666分才能上,是
怎樣的題目難度讓考7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反正超多科)被扣34分的學生,半個學期都
無法考高於30分? 可以去想想
我弟就是不愛唸書的那種,國中放牛班且是那班倒數前三名,他國中跟我念不同間,高中
聯考被我硬拉上超後段國立高中,因為看出兩個體系競爭程度不同,力排眾議,要他念高
職,他高職三年沒補過習,我偶爾教他物理、數學方面的問題,大學當我學弟,上彰師大
工教系,結果他是他國中班上唯一上國立大學的,還比升學班的多數學生考的好,他國中
老師一時無法接受。
我另一個交情比較淺的附中同學有去考統測,專業他怎麼準備我不清楚,有補育達就是,
補半年吧,上台科電機,我教過電子科,附中程度硬啃育達的教材,台科北科電機有機會
摸到,所以不認為他是神,因為高職題目偏向背,能夠背出解法就會高分,然而他還是有
參加大學聯考,上中興物理,最後念中興,我在台中補大碩時有遇過他,得知他不考半導
體組,物理系少數上台大ICS,他是其中一個。
說這些不是要刻意貶低高職,而是希望高職學生能看更大更廣的層面,我弟高職時代,我
會給他寫成功高中的考題,所以他知道高中的難度在哪,有些高職前幾名的,「那些國中
成績比我好的怎麼可能跟我一樣認真」....這種想法真的要改,但不可否認想上進的高職
生想進步的動力非常強烈,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 引述《ks1119 (hi)》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小弟讀了高雄第一科大一年,現在正在準備7月指考,原因就不說了。
: 1.統測分數不能這樣分的 "類群"就差很多
: 就我統測時報名的土木類群來說
: 高第一隨便混混就考上了
: 資質好一點的人 大概不用準備半年就能台科了
: 但電機電子這種較多人報考的科系 相對起來就較困難點
: 2.高中生跟高職生的程度差距
: 以同間科技大學來說
: 學測進入科大的學生程度 > 統測生(不看專業)
: 而且差距頗大
: 拿我自己當例子
: 小弟成績
: 學測: 國文:8級分 英文:9級分 數學:8級分
: 統測: 國文:6X分(忘) 英文:84分 數學:96分
: 在科大裡 高職生跟高中生大多數存在這樣的差距
: (還是有程度非常好的高職生 但不多)
: 這邊討論的是統測學測入學的學生
: 科大裡面還有一種是技優入學 是選手透過比賽成績來甄選
: (沒記錯的話)
: 而有些選手成績連自己同學都比不上的 跟高中生更是天壤之別
: 結論:
: 我猜想高中生會排斥就讀科大的原因是:
: 在基測時期 普通高中的分數是比高職還要來的高
: (現在我就不清楚了)
: 而在臺灣"成績"很容易被拿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 或學校的好壞
: 我並不是在貶低高職生 但"成績"與"程度" 的差距是事實
: 但如果真的只因高中職生的差距來成為選擇學校的依據
: 那就只會再度證明臺灣教育的失敗
: 我還是建議選擇學校
: 應該詳細了解 課程規劃 師資等等 甚至更詳細比較
: 比較一下同科系 科大與普大的差別
: 例如:臺大電機 臺科電機
: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 我那屆有個推甄能上臺大電機 他卻選擇臺科電機
: 我相信他有他選擇的原因)
: 不要為了排斥而排斥
: 大家說爛而不去讀
: 以上排版不佳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04.82.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62733746.A.CB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