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講話是什麼腔調?
我也算是陳雷的微歌迷,從「戀戀戀」到「我若變好額」,我會的歌起碼十來首。不過,他的歌裡面,最有名也最特別的,大概是這首「歡喜就好」。
陳雷-歡喜就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qGmA5rHmc
這首歌不但與他塑造的憨厚、土直形象相符,最「吸耳」(「吸睛」的耳朵版)的是這首歌的腔調——「人生短短」的「短短」並不是一般優勢腔的「té-té」(ㄉㄝ ㄉㄝˋ),而是「tér-tér」(ㄉㄜˊ ㄉㄜˋ),「問我到底腹內啥法寶」那個「到底」也不是「tàu-té」而是「tàu-tér」,哇哩咧這個發音——到底(tàu-tér)——是哪裡的腔調啊?
這種問題該問誰呢?
——你相信世界上有人能聽你講幾句話,就知道來自臺灣何地嗎?
重提一個老故事:
當年我還是個小屁孩,有一次家父受邀擔任某節目的台語顧問,吾全家來到台北錄影(有機會來臺北的話,小孩都一定要死皮賴臉跟著,因為南部鄉下小孩,常會跟同儕比誰去過臺北最多次,哪怕是去的是新店新莊都算去過臺北,去過最多次的就最「潮」)。
那次坐上計程車從電視台要回台北車站,我爸媽在後座就隨意以臺語聊了幾句。運將突然轉過頭來說:「聽你們的腔,不是本地人喔?」
我爸媽面對突如其來的搭訕,也只能簡短答一句:「對。」
運將:「聽你們的腔,是從下港來的喔?」
我爸媽:「對。」
到目前為止,這些對話都還屬正常範圍。
然而下一句,讓人聽了當場頭皮發麻!
運將:「而且你們的腔,應該是在——最北不過北港、最南不過朴子的地方喔!」
全車都嚇呆了!因為他完全說中了,只聽了幾句交談就聽出我們是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的!而他講的區域,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十公里。(必須說明,我故鄉並不是像鹿港宜蘭永靖那種大家熟知腔調很重之地)
運將說,他因為工作接觸各地的人,所以南腔北調都懂些,而且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語言的腔調很敏感,而且模仿力很強。
他說,有一次他載到了幾個黑道,黑道在他車上肆無忌憚講去哪裡幹了一票等等,聽得運將暗叫不妙,生怕知道太多被滅口。
於是,在快到目的地之前,運將突然以那群人的腔調說:「你們也是OO鄉的人喔?」
那群兄弟聽到鄉音一愣,也開始跟運將哈拉故鄉事。
最後,那群兄弟下車,跟運將說:「本來我們想說,到了地頭之後,順便做你一票。不過看在大家都同鄉的,也是有緣啦。再見。」
故事講完了,世間就是有這麼奇妙的人。
更奇妙的是,這麼奇妙的人,世間還找得出第二個,就是語言學家洪惟仁教授。
洪教授進行臺灣語言調查已經三十年了,有一年他進行語言調查借宿我家時,我還是高中的小毛頭,猶記得那時我還拿著一個什麼東西給他拍照建檔,所以我的倩影搞不好在他的哪一篇論文裡可以見到。
超過三十年的調查,跑遍了臺灣大小鄉鎮,洪惟仁教授終於完成了《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兩鉅冊!
其中第一冊《臺灣語言的分類與分區:理論與方法》詳述他的研究方法,蒐集整理後對臺灣語言的分區標準,以及他對臺灣語言演變的看法。
第二冊《臺灣語言地圖集》則有超過一百張全彩地圖,詳細到可以用村里作為單位,這個鄉西邊村和東邊村腔調不一樣,從地圖顏色區分一目了然。
下了這麼深的功夫,洪教授自稱能夠聽人講幾句話就判斷來自何方,完全不需要懷疑。
從維基百科得知,陳雷是彰化縣大城鄉西港村人,翻開《臺灣語言地圖集》,大城鄉東邊是漳州腔,不過西邊靠海處都是泉州腔,更精確地講,地圖寫得很清楚,歸類在「彰化同安腔片」。
翻開第一冊的分類理論,更清楚的分類是「老同安腔」的「芳苑二林老同安腔小片」。
陳雷的腔調來歷,翻翻《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查得清清楚楚。
不只是臺灣閩南語,臺灣的客家話、原住民語的分類與分佈,這兩本書也都詳實記載。
洪教授說:「臺灣是語言的寶庫」,這麼多不同原鄉的先民,天南地北聚集擠進一塊小島上,語言腔調的豐富與密度,實在值得我們好好保存與了解。這套《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不只是他個人的代表作,也是臺灣語言學的代表作!
在翻閱這套書之後,我心中浮現兩本書的輪廓,希望未來有人能完成:
一是《臺灣語言演變史》,從史前時代南島語族的分佈,到荷西將語言帶到臺灣何處。鄭成功講什麼話?他的部將士兵講什麼話?把他們家鄉話散播到何處?清朝各地來的移民把語言紮根在哪裡?日語和華語怎麼藉政治力量影響臺灣?北管使用的「官話」在何時何地留下影響?臺灣各地有哪些隱語(例如南部的「香蕉白話」、眷村的江湖黑話、天地會的切口),怎麼來的?
洪教授說「臺灣四百年史,就是一場語言競爭史」,我期待他能夠以臺灣史為經、文化史為緯,由他自己或門生寫出這樣一本書來。
二是《外國人學臺語》,還記得我曾經分享過一位葡萄牙青年「阿廷」嗎?
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videos/1256319517788906/
他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英語、北京話、日語和台語!(他的論文是研究彝族語言,我不確定他會不會)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居然沒住過臺灣,一直住在國外的他是怎麼學台語的呢?他講得很精要,一是「羅馬拼音」,學會拼音就能自己讀文章和查字典;二是在YouTube看「家和萬事興」。
我覺得現在的臺灣年輕人要學台語,已經和外國人學台語的門檻相差無幾了,如果有出版社能力邀幾個精通台語的外國人,談談他們是怎麼熟悉臺語的,或者電視台製作節目邀請外籍台語使用者現身說法,也許對於現在本土語言失落的一代,能有啟發的作用!
前衛出版社
公視台語台
高中地理第一冊範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204紐約時報
*【加州將實施自春季以來最強的防疫措施】
加州州長Gavin Newsom表示,隨著重症監護病床爆滿,將再次實施區域性居家禁令。如果南加州中部地區的重症監護病房降至15%以下,將禁止戶外用餐,運動場和髮廊也將關閉。新禁令將持續至少三週,僅允許外賣或外送,並且建議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旅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us/california-stay-at-home-order.html
*【英美疫苗許可引發民族主義大辯論】
在英國對輝瑞疫苗下發接種許可後,英美官員就哪國的藥物審批程式更好展開了激辯。科學家警告稱,這種爭論可能會破壞公眾對疫苗的信心,“科學是全球性的”。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world/europe/UK-US-coronavirus-vaccine-nationalism.html
*【英國為何成為首個批准新冠疫苗的西方國家】
英國已預訂4000萬劑輝瑞疫苗,將于下周啟動接種。為何英國脫離歐盟提前批准疫苗上市,並先於美國下發許可?該國的授權會影響其他國家的疫苗供應嗎?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01203/uk-covid-vaccine-pfizer/
*【歐洲疫情綜合】
#瑞士的公共衛生官員已經發出警告,禁止集體唱歌。在9月份有600人參加了yodeling音樂會之後,導致疫情升溫。
#俄羅斯首都將設置70個接種中心,教師,醫生和社會工作者排在第一位,優先施打俄羅斯製造的人造衛星V疫苗,莫斯科市長週四表示。城市居民必須提前在線註冊時間段,以免擁擠。
#在限制措施原定於12月20日到期的三週後,德國將其封鎖(包括關閉酒吧和餐館)的期限延長至1月10日,該國一周的感染率仍保持在每10萬人中50例以上。
#希臘宣布將原定於12月7日結束的全國封鎖延長一周,由於每天的新感染量不斷上升,死亡人數急劇上升。新病例數量的增加使醫院的使用範圍擴大到極限,尤其是在希臘北部。
#奧地利將從周一開始放寬封鎖,但酒吧和餐館將保持關閉狀態,直到至少1月7日,檢疫隔離期將延長至10天。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world/swiss-politicians-defy-warnings-against-singing-and-other-news-from-around-the-world.html
*【高齡94歲的前法國前總統ValéryGiscard d'Estaing因新冠去世】
作為一位保守黨總統和貴族後裔,他試圖使政府對人民更加重視,但卻因經濟放緩、人口變化和專橫的態度而受挫。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2/world/europe/valery-giscard-destaing-dead.html
*【韓國歷時9小時的大學聯考因疫情變得複雜】
週四,近50萬名韓國高中生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大學入學考試。這項歷時九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考試可能將決定他們的未來,而新冠病毒大流行使這一過程更加複雜化。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world/asia/south-korea-college-exam-suneung-coronavirus.html
*【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
據知情人士,新政將9200萬中共黨員及其家屬的旅遊簽證限制為單月單次入境,但不會影響他們獲得移民等其他簽證。這將加劇中美緊張,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除了高級官員和商界領袖外,可能很難確定誰是黨員。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1203/us-visa-china-communist-party/
*【黎智英被控欺詐遭收押,法官拒絕保釋】
《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被控違反壹傳媒總部租約,將被監禁至明年4月。他曾於8月因違反國安法被逮捕,但新的指控與國安法無關。此前一天,黃之鋒等三名活動人士被判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1203/jimmy-lai-hong-kong/
*【嫦娥五號結束採礦,開啟返程之旅】
登陸月球兩天后,該飛行器已完成樣本採集工作,再次踏上征程。著陸器將在與軌道飛行器對接後,將月球岩石與土壤樣本送回地球。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science/china-moon-mission.html
*【美國入籍測驗更難了】
川普政府對移民成為美國公民必須參加的考試進行了全面改革。週二實施的新政將考試題數翻倍,去掉了簡單的地理題,加入了許多微妙的政治歷史題。這給許多英文非母語者造成障礙。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us/citizenship-test.html
*【華納兄弟公司表示,所有2021年的電影都將立即播出】
華納兄弟表示,該公司將在影院和其HBO Max流媒體服務同步上映2021年的全部院線電影,這是在消除連鎖影院幾十年來享有的獨家特權至今最大的挑戰。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3/business/media/warner-brothers-movies-hbo-max.html
高中地理第一冊範圍 在 黃彥鈞 黃老斯 Facebook 八卦
📣【老斯開心送,爸媽輕鬆讀】📣
《世界這麼大!孩子的第一本亞洲地圖》
====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真的超級興奮,因為我本來就很喜歡地理課,而且這本畫得超美超詳細,很像是我國高中時讀書會畫的那種筆記(沒有畫那麼好就是了😂),有熟悉的感覺~
編排方便理解和記憶,可愛生動的卡通圖與介紹,真的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休閒長知識或作為社會科打底都很適合。
閱讀之後發現,我真的很孤陋寡聞,哈哈,世界上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但同時也燃起好想好想要去旅遊一探究竟的內心❤️
(再次祈禱武漢肺炎和其他傳染病趕快平息,大家平安🙏)
記得我小時候也很愛看類似的書籍,所以學生時期的社會科很多都靠過去看這種書的記憶來串連,非常感謝中學前的閱讀經驗,讓我明明是第三類組,社會科的學測居然15級分😅😅😅
這本書最棒的特點之一就是【大】,很有氣勢(誤)就是我先前不斷說的,可以讓孩子練習大範圍的眼球動作與視覺搜尋能力,一舉數得!
帶著孩子先從亞洲開始認識,許願想去的地方,想更認識的部分再上網找資料,相信會是很棒的親子時間的!
====
【抽獎方式】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2月12日 23時59分止 (台灣時間)
👉參加辦法:
1⃣按讚 黃彥鈞 黃老斯 的臉書粉專 ❤️❤️❤️
2⃣按讚並公開分享此抽獎貼文
3⃣tag 2位朋友,並在貼文下方留言:
『我最想帶孩子去亞洲的___玩」!』
每人限留言一次唷!
➡️本次活動不寄送海外,請多多包涵。
👉《世界這麼大!孩子的第一本亞洲地圖》1本,共抽出3名得獎者
👉將於2月16日公布得獎名單
👉同步在 社團:
『 黃老斯的團購小天地』進行,歡迎大家加入
在家沒有安排特別活動的話,趕快來留言抽獎拿本地圖書,帶孩子早一步認識這個世界吧!
↓想更了解這本書的內容,請點擊以下連結看看↓
博客來:https://reurl.cc/QpKbA2
MOMO:https://reurl.cc/A1vOr8
金石堂:https://reurl.cc/e5KO2M
誠品:https://reurl.cc/72zp81
TAAZE讀冊:https://reurl.cc/qDWN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