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年近70歲的阿伯,他因為膝蓋疼痛跑來找我看診。阿伯說他每天都要打網球,只要一天沒有打網球就渾身不對勁。
檢查後,發現阿伯膝蓋的疼痛點是在髕骨肌腱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跳躍者膝 (jumper's knee), 這是因為反覆跑跳的動作過度所造成。
因為同時也發現兩側的膝關節有點內彎變形,活動起來有相當大的輾軋音,應該是有退化性關節炎,所以我幫他照了張X光。
X光看到相當嚴重的軟骨磨損,已經到了要手術更換人工膝關節的程度。我問阿伯說,你平常打網球時都不會痛嗎? 阿伯笑笑的說,偶爾會有點酸酸的不舒服,休息一下或吃個止痛藥就好了。
我看阿伯因為常打網球,需要跑跳急停加速的爆發力動作,大腿肌肉仍是相當的粗壯,動作也很靈活。
阿伯問說他能不能再打網球,因為很多人都勸他不要再打,要改做適合老年人比較緩和的運動。我告訴他,當然可以繼續打,只是要稍微節制一點,如果有不舒服就要休息,不能像年輕的時候逞強硬撐。
雖然不是每個老年人或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都適合像網球那麼激烈的運動。但是選擇適當的運動,保持適度的身體活動,甚至從事肌力訓練,對於維持身體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
老化極限運動員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589005675286635
你想過怎樣的老年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54447045409167
能維持規律的運動,才是真正的養生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53490082171530
退化性關節炎的訓練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24972961689909
膝部退化性關節炎與負重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531607831026420
髕骨肌腱炎成因 在 張嘉哲 骨科醫師 Facebook 八卦
【動作三平面】
寫寫無聊的廢文
講到運動傷害
除了碰撞造成的挫傷、扭傷之外
其實有更大一部分來自於微小傷害累積📉
像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病變、髕骨肌腱炎、甚至椎間盤突出、椎弓解離等
往往都是反覆的微小傷害累積
累積後造成好不了的傷、甚至是斷裂等大傷🦽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微小的傷害呢🤔
今天將從動作🦵來探討這些微小傷害累積
🔑很重要的一點要先理解動作有三個平面🔑
✔️矢狀面:彎曲(flexion)、伸(extension)
✔️額狀面:內收(adduction)、外展(abduction)、側彎(sidebend)
✔️水平面:內轉(internal rotation)、外轉(external rotation)
上述為最常見的動作,在不同骨頭或關節還會有更細微可討論的動作
微小傷害的成因
常來自於其中一個平面的活動度不夠
必須在另一個平面偷距離
因此產生🔍無法控制的代償🔍
無法控制的代償,顧名思義是📌被迫做出📌的代償動作
在動作過程中你將📌無法避免📌這種代償模式
反覆多次單一的代償模式
就會在組織上累積傷害
例子1️⃣
腳踝“矢狀面”活動度不夠➡️用腳掌外八(脛骨外轉)在“水平面”偷距離
✔️矢狀面受限:跟腱過緊或腳踝沾黏,造成腳踝背屈不足
✔️水平面代償:用脛骨外轉(腳掌外八)偷距離
走路、跑步、運動就是要用到這麼大的腳踝角度,才有辦法維持穩定往前
角度受限、又想要做出動作
必定會在其他面偷距離來補足
🔑偷距離的動作、往往就是無法控制的代償來源🔑
無法控制的代償,就容易累積傷害
至於腳掌外八(脛骨外轉)對下肢造成的影響
請參閱之前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556757594761&id=107381010745670
例子2️⃣
髖關節“矢狀面”活動度不夠➡️用腿開開(股骨外展+外轉)在“額狀面”偷距離
✔️矢狀面受限:淺層臀大肌緊繃,造成髖屈受限
✔️額狀面代償:腿打開(股骨外展)
髖關節彎曲不足
在坐姿、蹲、前彎等動作時,會大幅增加腰椎彎曲角度
所以一部分腰痛的病人
為減少坐姿時腰椎的彎曲,會用腳開開的坐姿來代償
坐著腿開開的討論更詳細可參閱先前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4424148708022&id=107381010745670
從三個平面去看動作
雖然比較抽象、困難
但才能避免做出對蹲舉自己兩倍體重但膝蓋痛的人
建議他去練股四頭肌這種看似腦袋有洞的建議
看清楚動作的本質
針對疼痛後運動的建議
將更有目標
而不只是叫你去做重訓啦、練肌力啦、練核心啦、練柔軟度啦
這種google醫師都能給的答案
髕骨肌腱炎成因 在 物理治療師 胡逸惟 Kiwi Hu Facebook 八卦
過度使用症候群
(二)、跳 躍 者 膝 (Jumpers' Knee)
所謂『跳躍者的膝痛』,指的是發生在膝蓋肌腱(patellar tendon)及其附著在膝蓋骨下緣的疼痛。常見於經常跑跳躍的運動員,因此被稱為”Jumper’s knee”。但是這種毛病不僅只是出現在跳躍項目的運動員,舉凡跳躍、踢球及其他須用力使用膝蓋的運動員都可能發生這種疼痛。
成因:
由於膝蓋肌腱反覆拉扯或過度運動所造成,但也可能由於一次不當的跳躍或局部的撞擊而引起症狀。學者認為,導致『跳躍者膝痛』的原因可能有下列三種:
1.由於一次或多次過度的牽引性作用力造成膝蓋肌腱的受傷。
2.由於膝蓋肌腱的局部循環不良。
3.膝蓋肌腱受傷後所引起的不良免疫性或代謝性的反應而發生發炎的現象。
病理變化:
反覆微小的長期損傷,造成膝蓋肌腱的局部黏液樣退化變性、磨損及肌腱纖維束的斷裂現象。它會使肌腱纖維失去連續性,然後造成局部的組織退化、壞死,並產生結節狀的瘢痕,使肌腱纖維的彈性及強度都減少。
臨床症狀:
第一期:只有在運動後才出現症狀,不影響其運動表現。
第二期:在運動中即出現症狀,停止運動後仍會疼痛,但不是很厲害,仍有運動的能力。
第三期:在運動中即出現症狀,停止運動後仍會疼痛,且疼痛程度嚴重到無法維持原有的運動水準。
第四期:膝蓋肌腱斷裂。 大多數患者皆在第三期才求診,若於該其仍為治療或治療不當,就會演變成第四期的嚴重後果。
#膝蓋痛 #髕骨疼痛 #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jumpersknee
#physiotherapy
髕骨肌腱炎成因 在 致命一擊(下集)髕骨肌腱炎【最後關鍵羽球篇】 - YouTube 的八卦
最後關鍵#運動科學#羽球透過戲劇呈現運動科學,讓觀眾瞭解體育不是「跑得快」就好,更要腦力與全身肌肉高度發展。劇情以球賽的最後一局,也就是勝與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