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癌症專用的營養品
癌友要記得補充自己的營養
別讓自己的體力打倒你
這是我代言的癌症專用營養品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
【倍速醫師小學堂,了解癌症營養新趨勢!月月抽萬元大獎 🏆】
按讚任一癌症營養照護新趨勢影片並公開分享本篇貼文與留言以下
月月抽出市價高達 $6600 的美國Honeywell 抗敏系列空氣清淨機
癌症營養照護新趨勢影片3 - 歡迎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江坤俊👏👏👏
記得按讚分享喲!👍
開站抽獎活動
(第一重- 每月最後一天抽出16名)
1. 先幫粉絲團按個讚👍
2. 看完影片記得再按個讚👍
3. 分享本篇貼文至個人臉書 (需設公開)
並貼上 #倍速癌症營養專用配方 #低醣優脂高蛋白黃金比例,即可參加抽獎
(任一照護趨勢影片皆可參加抽獎喔!!)
連續三個月!每月抽出一獎1名、二獎2名、三獎3名、普獎10名
🎁 一獎: 美國Honeywell 抗敏系列空氣清淨機 (市價 $6600)
🎁 二獎: 美國Oster 隨鮮瓶果汁機(市價 $2380) 顏色隨機出貨
🎁 三獎: OMRON 歐姆龍體重計(市價 $1980) 顏色隨機出貨
普獎: 倍速禮盒8入 熱帶水果口味 (市價 $1760)
得獎名單公佈時間📆: 2017/8/31、2017/9/30、2017/10/31
(第二重- 填寫就送)
1. 點擊費森尤斯卡比產品網站 ( https://goo.gl/9hPqK2)
2. 填妥免費諮詢個人資料,並於諮詢問題處填寫”我要索取照護手冊”
即可獲得台灣大腸癌病友協會癌友營養照護手冊一本
(主辦單位保有對本活動規劃、獎項、抽獎時間及得獎公佈的修改權利,修改後不再另行通知)
注意事項: 本品屬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適合一般人食用,須經醫師或營養師指示使用。
記得按讚分享喲!👍
體重計歐姆龍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你們體重多少?BMI、體脂多少?Vo2Max 多高?這大概是苟良、蕭昱、我,最常被問到的前三熱門問題,而答案你們可能會很意外。
因為我不知道,而且老實說,也不在乎。
有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台灣的跑者對於數字的追求實在太過份了。這種幾乎吹毛求疵的執念,反而會對自己有害。
曾經有一次,有個跑者問我說:你的 5K 成績是多少?我回答說我不知道。
他又問:那你的 10K 成績是多少?我又回答:不知道,真的沒有測過。
然後他又問:那你「覺得」你可以跑多少?
我當下真不知如何反應。第一是我沒有認真測過、第二是你知道了我的成績到底又能怎樣?我想像他接著可能會說:「那我的 5K 比你還快,馬拉松成績有機會比你好吧!」但真的是這樣嗎?
你去問一個馬拉松跑者的 5K 成績、就跟去問極限越野選手(例如陳彥博)的全馬成績一樣,大概不會太差吧。但是真的體現了他的實力嗎?多半也不會,因為項目根本不一樣。到最後我都會很好奇,所以你知道這個能做什麼,知道了我們的體脂又能幹嘛?
每個人的體質跟肌肉組成都不一樣,我算是手長腳長的那種,所以肌肉量也不會太高。相較起來,蕭昱跟苟良都比我更結實一些。以我家那台不很精確的歐姆龍體重計,說我的體脂大概是 14% 左右。
這時候又會有人說:不可能吧,你這樣有 14%?
你不信,那你到底問我幹嘛⋯。
懂我的意思嗎?人總是在找一個他覺得滿意的答案。重點不是「苟良、蕭昱、Jay 的體脂是多少」,而是「我跟苟良、蕭昱、Jay 的體脂比起來是多少」,而我對於這樣的比較,真的覺得很無奈。
同樣無奈的,還有蕭昱那天跟我說前陣子有跑友很不客氣留言說他最近有游泳圈,就是暗指他胖了的意思。這不是廢話嗎,休賽季誰不會稍微放鬆一點?然後過了兩週的現在,他又恢復到訓練狀態,又有人會說:「真好誒,職業的就能很快恢復!」。
但你知道他這兩週有多節制吃東西嗎?你知道他的訓練週期一週就練 20 小時嗎?這些過程其實都是很細節的東西,能夠這樣三年、五年、十年練下來,我們多少都有自己一套訓練哲學跟恢復方式。
這才是有價值的,可以分享、學習、參考的。我們寧願你問我這些東西,而不是很直白問我 5K 跑多少?BMI 多少?體脂多少?
抱歉,我不知道,而且也不在乎。全馬成績單上不會印 5K 成績、不會打 Vo2Max;蕭昱的 Ironman 成績單上也不會印體脂。
重點在於你怎麼達到結果的過程,而不要只看最終結果。如果你一天到晚都關注在自己是不是又多了 0.5 公斤、體脂是不是多了 1%、2%、Vo2Max 是不是降了 1 或 2, 那你會花很多時間在煩惱,而少了很多時間在訓練;你會花很多心力在關心這些枝微末節,而忘了身為一個跑者,最重要的還是跑步啊。
最後用一句我很喜歡的馬拉松跑者說過的話:
You don't have to look like an athlete to be a good athlete.
你不需要 "看起來" 像是個運動員,也能當個好運動員。
Just go out and run. Just get the training done.
先出去跑步吧,先出去訓練吧。
苟良 173 公分、將近 70 公斤,全馬跑 2 小時 33 分。那些擔心自己「太壯」的朋友們啊,先穿上鞋子跑步吧。
訓練、營養、恢復、生活的平衡,我們寧願你問這個,而不是問我體脂多少。懂了嗎?
#不需要看起來像個跑者
#直接當個跑者就好
cc Yu Hsiao Triathlete
體重計歐姆龍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你們體重多少?BMI、體脂多少?Vo2Max 多高?這大概是苟良、蕭昱、我,最常被問到的前三熱門問題,而答案你們可能會很意外。
因為我不知道,而且老實說,也不在乎。
有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台灣的跑者對於數字的追求實在太過份了。這種幾乎吹毛求疵的執念,反而會對自己有害。
曾經有一次,有個跑者問我說:你的 5K 成績是多少?我回答說我不知道。
他又問:那你的 10K 成績是多少?我又回答:不知道,真的沒有測過。
然後他又問:那你「覺得」你可以跑多少?
我當下真不知如何反應。第一是我沒有認真測過、第二是你知道了我的成績到底又能怎樣?我想像他接著可能會說:「那我的 5K 比你還快,馬拉松成績有機會比你好吧!」但真的是這樣嗎?
你去問一個馬拉松跑者的 5K 成績、就跟去問極限越野選手(例如陳彥博)的全馬成績一樣,大概不會太差吧。但是真的體現了他的實力嗎?多半也不會,因為項目根本不一樣。到最後我都會很好奇,所以你知道這個能做什麼,知道了我們的體脂又能幹嘛?
每個人的體質跟肌肉組成都不一樣,我算是手長腳長的那種,所以肌肉量也不會太高。相較起來,蕭昱跟苟良都比我更結實一些。以我家那台不很精確的歐姆龍體重計,說我的體脂大概是 14% 左右。
這時候又會有人說:不可能吧,你這樣有 14%?
你不信,那你到底問我幹嘛⋯。
懂我的意思嗎?人總是在找一個他覺得滿意的答案。重點不是「苟良、蕭昱、Jay 的體脂是多少」,而是「我跟苟良、蕭昱、Jay 的體脂比起來是多少」,而我對於這樣的比較,真的覺得很無奈。
同樣無奈的,還有蕭昱那天跟我說前陣子有跑友很不客氣留言說他最近有游泳圈,就是暗指他胖了的意思。這不是廢話嗎,休賽季誰不會稍微放鬆一點?然後過了兩週的現在,他又恢復到訓練狀態,又有人會說:「真好誒,職業的就能很快恢復!」。
但你知道他這兩週有多節制吃東西嗎?你知道他的訓練週期一週就練 20 小時嗎?這些過程其實都是很細節的東西,能夠這樣三年、五年、十年練下來,我們多少都有自己一套訓練哲學跟恢復方式。
這才是有價值的,可以分享、學習、參考的。我們寧願你問我這些東西,而不是很直白問我 5K 跑多少?BMI 多少?體脂多少?
抱歉,我不知道,而且也不在乎。全馬成績單上不會印 5K 成績、不會打 Vo2Max;蕭昱的 Ironman 成績單上也不會印體脂。
重點在於你怎麼達到結果的過程,而不要只看最終結果。如果你一天到晚都關注在自己是不是又多了 0.5 公斤、體脂是不是多了 1%、2%、Vo2Max 是不是降了 1 或 2, 那你會花很多時間在煩惱,而少了很多時間在訓練;你會花很多心力在關心這些枝微末節,而忘了身為一個跑者,最重要的還是跑步啊。
最後用一句我很喜歡的馬拉松跑者說過的話:
You don't have to look like an athlete to be a good athlete.
你不需要 "看起來" 像是個運動員,也能當個好運動員。
Just go out and run. Just get the training done.
先出去跑步吧,先出去訓練吧。
苟良 173 公分、將近 70 公斤,全馬跑 2 小時 33 分。那些擔心自己「太壯」的朋友們啊,先穿上鞋子跑步吧。
訓練、營養、恢復、生活的平衡,我們寧願你問這個,而不是問我體脂多少。懂了嗎?
#不需要看起來像個跑者
#直接當個跑者就好
cc Yu Hsiao Triathlete
體重計歐姆龍 在 OMRON 歐姆龍體重體脂計HBF-225 開箱影片ft.AM - YouTube 的八卦
歐姆龍體重 體脂肪計HBF-225商品介紹:https://bit.ly/3mXCnbU• 連續7年榮獲消費者理想品牌第一名• 體積小,方便收納• 繽紛紅、藍、黃三色• 自動辨識. ... <看更多>